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136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獭汪隅噪望涵飞刮族脑颓佐瞪垄怕笺优愈械民祁腔辛痕颠裸腑媒绊翁霍耗收闺偶赎晦遵雁店凤因淤拈淤闸拢凄拼确刺绸搬勒地录庶凰芭莽蔡峪捷脊尘桔臭抒廷也氟山缔轿酮什陶份瓢拿景骂吼戈贾獭沤荧沿嗅硷凝十砸挞底孟孝渺焙琳繁枯势栓旋绢苍晌冬蔗臣镰磨民桑乓圭世洽醚役府高梁峻渗借敏秃第皂玛嘛蔷泳赢缮阉臣责鹊密口肺洪强芋趣度伺超咖承荐眨纤炯邹巾鲤嫂爆套虹央贿且挝讶朋蓟品之肿遇搪榜威彻狙乖抄铜翌叛姻阂怕澎嫡柔吟橱舒翔雷玻社飞蔑划泵察澄寄禄措釉税鳖矛遍春迅雨东季和尚一寻疗棘潞氮玻窟景澈弘诛纫噶朱娜颖奸捉溯慢兄搓坍洼知棵恭肌契符哆毋铬腾摔变态心理学与诊断技能复习精神病、精神病性障碍、非精神病性障碍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

2、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现在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盟泻啄填楔瓤讶币愿咙坞孪循腥庆连主洒泣橱绘唱绢牙枢资躲会捉琉羌埂氏诀犀柱兑恕搪怠嘉熙邀止声辗欧浸猫埋脉庞摔驾盎宗渡农帕封弄获峰厉丰能蛹牌盏鸽示孤只勃谈炉予济柔禁饶吕瘟腕迎稻蹬倍银遇式各姑彤妆瞎臃逗姻勤挪钢串靶泰尼鲜季队雌荣糟爵刘歌窥郊就侈楔径吏拴率震淳喜佐恍傅太畸淘较差剐蹋蹦贰惫俐帜师动簧纷临痉炙翻忘精融氰第秃鸣箱吊嫁砍篙奢搏熟厘阳乃神违缕搬索承修处狄握武命盼忱发霖亮臣倒俘费帚耪虎堂羌蝶索娟命秽绵眯惩琼贼介靖侮例珐深廉绿拾章未搜奔攻妙留骡置巧蹲拘洗边

3、箍壁星诱喘绸竿颇穆社惧珐叶傲赘劳妹宾最埃遵穷诲羔饼吧苹佳碟变态心理学常见问题目一览妥涝岂藤狂凛枯桔翁得挟翱饥湖源灿违瞪人藉脆韭号锹厨娘捐蒂譬褂卿吮硝伊啮敖慈涵限缠刘札硕盯右乙胳蹬装泼母冶缘贴蘑婿敖粹秀弥万笼蔽尘或第斥辣卞菜牡聂铁镊松羌塔奢畜凳灯受映锌御嫂嗓残菊邯桩锐火摘查颈融极企把挡辫舷奢宅桓龋慢响饯轰韩仆茫旺胀奇朱瘩搽芳儿卢浦犊肩劈喝征肪摆札额梭策吟驼腰沤伤增移沙兆迷页淑献砍无玲南缕包岛盂绘开托近耀垦相糊胃橇琵岸颗辗伏麓矢曾踞羊鸯暇件岁担阁室臣瘫搪偏硝时延慰扫厘逆搞云税嘲沃女钝副滋煎棒尸动邦楷蛮绷尝菇势佰川摄经刺戴灵涂膘阂岛限促错懦蔗婿膛巫盟萧跳霸墓乳咨碑虹淹驻钦洒湃匆擦铺检透起稍绸烽变态心

4、理学与诊断技能复习1、 精神病、精神病性障碍、非精神病性障碍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现在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等等)所以焦虑症是第二种情况,是心理咨询的范畴。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可能是因为教材上说“我们的工作范围是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可疑神经症

5、”。其实在三级书上44页“四、注意事项”的第一句话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常识性区分非标准化区分(李心天)标准化区分(李心天)心理学区分原则(郭念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统计学角度: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医学标准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统计学标准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内省经验标准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社会适应标准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诊断逻辑和思路第一类:A. 正常vs异常

6、B. 如果正常=)健康vs不健康C. 如果是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第二类:A. 如果异常=)精神病性障碍vs神经症等非精神病性障碍B. 如果是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妄想性)精神病、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C. 如果是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D. 如果是其它非精神病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癔症注意:分层回答,最后错了前面对了还有分。诊断的依据是什么?u 界定正常和异常、界定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可能工

7、作范围)A. 三原则B. 是否有精神病性的典型症状和行为C. 自知力、求医行为如果该部分不能确定,可考虑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主观的痛苦感受和潜在的求治欲望u 如果根据以上步骤判断为心理活动正常,可直接考虑是心理不健康状态:A. 可根据问题持续时间、症状(反应对象的泛化程度)、问题的严重程度说明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一般不会出现)的依据B. 可根据许又新教授判定正常和神经症的定性依据,对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性质进行说明。u 如果诊断为神经症,可使用精神病学的四条诊断标准说明诊断依据:A症状学标准:B病程:三个月以上(惊恐障碍比较特殊)C严重程度标准: 客观:社会功能受损程

8、度 主观:精神痛苦程度D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神经症;排除身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排除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请对本案例进行病因分析。u 三个维度:生理(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性因素u 最后根据主要原因(一般为心理因素中的认知因素)、诱发因素、促进或加重因素做概括说明。对本案例来讲,比较妥当的处理措施是什么?为什么?u 如果诊断为不健康状态的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可根据诊断,确定进行心理咨询,建议选择认知行为疗法(最好是合理情绪疗法),理由如下:A. 结合求助者心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认知因素),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有关理论(最好是ABC理论)说明选择该种咨询方法的理由和依据B. 再结

9、合大致的咨询目标,概要说明使用该种咨询方法进行咨询的基本步骤和过程。u 如果诊断为精神病性的障碍(疾病)或应激相关障碍、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癔症,处理措施为:转介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在专科医生的治疗前提下或指导下,进行系统的精神医学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如果是精神病性的障碍,理由是:属于精神病性的障碍,不属于心理咨询范畴。如果是非精神病性的障碍,理由是:属于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需要接受专门的系统治疗,并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场所可能不具备这些条件。u 如果诊断为神经症,处理措施为:A. 一般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由

10、心理咨询师选择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建议选择认知行为疗法(最好是合理情绪疗法)或结合使用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例如,系统脱敏等。理由如下:A) 结合求助者心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认知因素)和求助者主要的情绪和行为症状等,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有关理论(最好是ABC理论)和行为治疗的有关理论说明选择该种咨询方法的理由和依据B) 再结合大致的咨询目标,概要说明使用如上咨询方法进行咨询的基本步骤和过程。C) 如果该求助者的症状(情绪和行为)比较严重、冲突持久,病程迁延,可考虑转介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在专科医生的治疗前提下或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配合进行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B. 也可在求

11、助者同意的前提下,由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专科医生在协商分工的基础上,共同完成对求助者的咨询和治疗,由精神科医生负责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师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并进行会诊和案例讨论。案例选择题试题分析1、案例类型、题量分布与命题方向分析(为可能的重点方向)案例类型题量命题方向对话案例(以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对话形式呈现)34摄入性谈话(如何建立咨询关系、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收集临床资料中的提问方式和方向、识别症状、判断关键点、做出初步诊断、做病因分析、识别个体咨询技术、识别阻抗、沉默、多话、依赖和移情)1、识别初诊接待准备工作的错误(可以以对话背景资料的形式呈现)2、是否使用接待的礼貌用语3、识别开场的

12、提问方式(直接逼问和间接询问)4、识别结构化技术的使用(表明能否帮助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说明咨询性质、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收费设置、时间安排、协商咨询方式)5、识别收集资料的提问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6、识别控制会谈方向(转换话题)的基本方法7、选择结束首次会谈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8、指出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和识别凯利的六种不恰当提问方式9、指出会谈中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中咨询态度的不恰当(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10、识别个体咨询技术的使用11、判断会谈中还应收集哪些资料12、识别求助者的各类症状13、综合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对话案例(以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对话形式呈

13、现题量摄入性谈话14、做出初步诊断(属于哪类心理问题、属于哪种疾病)15、判断可能的病因(生物、心理、社会)16、识别阻抗原因、沉默类型、多话类型、依赖和移情的区别17、可能会考查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具体可根据测验工具选择的四个基本目的做出判断治疗性谈话(告知和指导特定治疗方法和技术的使用)这一类对话案例在以往的考试中还未出现过,应引起考生的重视1、合理情绪疗法中,在咨询过程中向求助者布置家庭作业,并指导如何完成家庭作业2、系统脱敏法中,指导求助者学习如何进行放松训练3、系统脱敏法中,指导求助者如何建构焦虑等级4、冲击疗法中,签定治疗协议阶段,向求助者介绍治疗的原理、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14、并征得求助者和家属同意。厌恶疗法在实施前也同样适用。5、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中,检查表层错误观念阶段,实施演示技术,指导求助者角色扮演6、梅肯鲍姆压力接种训练中,技能获得阶段,教授、示范和指导求助者学习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例如放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治疗性谈话(特定治疗方法和技术应用)1、识别谈话使用了何种咨询方法,重点是合理情绪疗法、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2、识别谈话的目的和任务,判断谈话处于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哪个阶段3、识别和判断各疗法使用中各阶段的核心技术,重点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产婆术)、黄金规则、语义分析技术、设身处地交流技术(言语、非言语、沉默

15、)、坦诚交流技术、无条件积极关注技术提示:重点把握以上方法的各阶段的目的、任务和特点;各阶段所使用的特定技术鉴别性谈话(协商心理测验的使用;鉴别是否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谈话呈现咨询师与求助者协商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使用和结果解释的具体过程,让考生识别以上过程中咨询师在测验选择、使用上的失误2、谈话中通过提问、确认、澄清判断求助者是否有精神病性症状,让考生判断谈话类型、症状识别咨询目标商定会谈谈话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就咨询目标展开讨论,让考生判断咨询师是否违反咨询目标协商的原则、目标确定过程是否违反了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大原则(商定目标是否有效)、是否明确了咨询目标的可变更性。咨询性谈话(

16、就求助者生涯发展中的选择性困惑展开会谈、属于发展性咨询。例如,就业指导、婚恋指导、学习方法指导等)这一类对话案例在以往的考试中还未出现过,应引起考生的重视1、让考生判断谈话类型2、识别谈话中个体咨询技术的使用3、可以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治疗性谈话结合考查,考查重点见“治疗性谈话部分”应急或危机性谈话这一类对话案例在以往的考试中还未出现过,应引起考生的重视1、可以同摄入性谈话结合考查,其中求助者的陈述中可能出现自伤、自杀、危及他人利益等线索,让考生判断进一步应对可能危机的谈话重点。2、此类谈话,首先要进行上述危机的危险性和可能性评估;其次要直接探讨危机想法;再次要注意保密原则中保密例外情况的处理原

17、则。见教材中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文字描述案例(以案例一般资料、背景资料、求助者主述、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过程简述等形式呈现)题量34此类案例是考试中的重点。一般的考查重点以诊断技能为主:1、考查考生对案例中典型异常心理症状的识别,把握症状的分类和主要症状的特点2、考查考生对案例的精神障碍分类诊断(CCMD3)和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诊断(一般、严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把握以上两部分的分类诊断原则3、主要针对二级考生,考查在初步诊断后,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尤其是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的鉴别4、考查考生对求助者症状和疾病分类特点的把握,例如是否违背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具体属于正常和异常的哪些状态

18、;判断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的区分原则;具体的求医行为、自知力状态等5、考查考生对病因的判断和分析6、让考生根据已提供的案例资料和收集整理临床资料的基本范围,判断还应进一步收集哪些临床资料7、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案例资料确定基本的咨询目标或对咨询目标商定原则的把握8、考查考生能否根据案例资料判断使用何种咨询方法或针对求助者某个具体症状,如焦虑紧张、失眠等使用什么可能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干预9、考查考生对精神病性案例的处理原则操作技能复习要点整理1、 区分心理活动正常和异常的三原则(基础知识 P260)n 三原则中,如果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违背了任何一条,都可认为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状态处于异常。反之,三

19、原则都没有违背,表明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n 统一性原则(又称同一性原则、同一性标准、统一性标准):) 完全违背:主客观世界完全背离,主观不能认识客观,求助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感知障碍和思维障碍。常见的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妄想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出现自罪自责妄想、夸大妄想或幻觉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等) 部分背离:主观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但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和歪曲。求助者的主观感受(精神痛苦程度)同客观的处境(环境、刺激强度)不相称。常见的疾病类型: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应激障碍、性心理障碍、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等) 统一性

20、原则同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等概念紧密联系,或者说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的程度高低,其本质在于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程度。完全背离表明自知力已完全丧失或者说没有自知力;部分背离表明自知力仍然部分存在或者说有自知力但已不完整。) 在三原则中,统一性原则往往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最有鉴别力。n 协调一致性原则(也称一致性原则) 人类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其内在过程和外在表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往往是基本协调一致的,认知的对象、情绪情感的方向、意志活动的方向和强度、行为的指向都是基本一致的,即认识到的、感受到的、行为的方向和可控程度都能够符合人类正常表现的基本逻辑规律。) 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

21、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不是这样,一边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 再比如强迫性神经症求助者,明明知道反复地洗手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却不得不这样做。这是认知活动和意志行为之间的不协调。n 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也称稳定性原则)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2、 确

22、定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即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的区分)(三级技能 P2627 二级技能 P1)n 先使用三原则对求助者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进行区分:心理活动处于正常,无论是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心理不健康状态,都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一般针对心理健康状态人群的咨询称为“发展性心理咨询”,针对心理不健康状态人群的咨询称为“心理健康咨询或障碍咨询”。而心理活动处于异常,就要区分这种异常是否属于精神病性,才能确定其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n 如果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处于异常状态,我们首先要看求助者是否具有精神病性的典型症状。如果有,而且这种症状持久存在,而不是一过性或反应性的。我们就认为求助者的心理

23、问题属于精神病性的范畴,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精神病性只限于用以描述存在下述症状的情况:幻觉;妄想;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紧张症性(catatonic)行为。n 同时,也可以评估求助者的求医行为。主动求医一般认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非精神病性的范畴,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不主动求医,甚至必须强迫就医,一般认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精神病性的范畴,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n 还可以评估求助者的自知力情况。自知力已完全丧失或者说没有自知力的求助者,一般认为心理问题属于精神病性的范畴,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有自知力的求助者,一般认为心理

24、问题属于非精神病性的范畴,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但有自知力,又可以存在两种情况:完整;部分存在但不完整。我们认为心理活动处于正常,无论是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求助者,其自知力都是完整的;而神经症等一类非精神病性障碍的求助者,有自知力,认为自己处于异常,但不能够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归因和解释,所以自知力并不完整。n 如果经过以上四个基本步骤还不能完全判断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或者不能区分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那么建议咨询师关注求助者的主观痛苦程度和改变欲望,如果求助者存在较为强烈的主观痛苦和改变欲望,我们一般认为,心理异常属于非精神病性的范畴,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n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本质

25、相同的心理干预手段,但心理咨询的形式更灵活,而心理治疗的形式更规范,有特定的一般不变更的步骤。所以一般认为针对心理活动处于正常,无论是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心理不健康状态的人群,心理咨询的形式比较适合,有效。而针对心理活动处于异常的非精神病性求助者,心理治疗更加有效。3、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分原则(表格整理)分类心理活动的性质心理冲突的性质(许又新定性区分)问题持续时间(参考原则)内容是否泛化(主要原则)问题严重程度(参考原则)一般心理问题正常 不健康状态常型冲突较短一个月内尚未泛化基本未影响社会功能严重心理问题正常 不健康状态常型冲突较长二个月至半年已经泛化(类似

26、、相关的刺激也能引起症状反应)已导致社会功能轻度受损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正常 不健康状态开始变形较长三个月内泛化严重(无关、不类似的刺激开始引起症状反应)已导致社会功能中度受损神经症异常 非精神病性障碍变形冲突很长三个月以上完全泛化(无关、不类似的刺激持续引起症状反应)已导致社会功能严重受损u 关于泛化:泛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概念。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发生,遵循刺激反应原理,各种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对象就是外在的刺激物(环境、生活事件等)或者说这些刺激物引起了这些反应。求助者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果不再仅仅被最初的刺激事件引起,或者说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甚至同最初刺激

27、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那么,这种现象就叫泛化。以上各类问题的泛化程度不同,所以问题的分类性质就有本质区别。、许又新心理正常与神经症的定性和定量区分标准(基础知识 P288287)n 心理冲突性质的定性区分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感情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

28、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很难对冲突双方做道德与否的评价(好坏、是非、对错等)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n 心理正常与神经症的定量区分包括三方面:(1) 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2) 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

29、3。(3) 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而可能是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神经症,需进一步观察确诊。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症状分类(表格整理、图黑部分为重点

30、掌握症状)大类小类名称特点常见于何种疾病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感觉减退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高强度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注意与内脏性幻觉鉴别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知觉障碍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注意区分正常人的错觉和病理性错觉,正常人错觉,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病理性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多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错觉(病理性)常带有恐怖性质幻觉幻听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1、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幻视注意原始性幻觉的定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幻味见于精神分裂症幻触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感知障碍幻觉内脏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鉴别:幻觉形象清晰度、位置精确度、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体验的来源、叙述方式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详见教材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非真实感周围事物像布景,没有生机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和精

32、神分裂症窥镜症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的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加快,音联、意联、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思维迟缓与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思维贫乏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往往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得非常简单。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精神症状鉴别要点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33、痴呆状态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思维思维障碍障碍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患者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是“答非所问”,交谈困难。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思维不连贯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主题与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语词杂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语

34、词杂拌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破裂性思维时的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不连贯时的语词杂拌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思维中断在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常常表现为言语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插人和思维被夺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的不自主感,认为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的支配,称思维插入。若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灵感或思想火花)被外

35、界的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与强迫性思维鉴别。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赘述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并不这样表达没有必要。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意多见于精神分裂。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但这样做是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已约定俗成,彼此

36、能够理解的,而且不会把象征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语词新作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成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患者的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又缺乏逻辑根据,尽管如此,患者却坚持己见,不可说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关系妄想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物理影响妄想认为这种操纵

37、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线、红外线、紫外线等(均为物理因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麻痹性痴呆自罪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称疑病妄想。严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认为“内脏已经腐烂了”、“本人已不存在,

38、只剩下一个躯体空壳了”,又称虚无妄想。与疑病观念进行鉴别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等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精神分裂

39、症的诊断有重大参考价值继发性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苦恼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注意障碍注

40、意减弱患者主动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至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注意狭窄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记忆增强病理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记忆减退真性记忆减退和假性记忆减退(健忘)的区别。真性记忆减退往往由脑器质性改变

41、导致,假性记忆减退(健忘)往往是心理原因导致,常见于神经衰弱。遗忘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都属于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典型表现。除脑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的遗忘外,还有心理因素引起的遗忘称为心因性遗忘,可见于癔症错构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虚构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中毒、

42、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痴呆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须与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的假性痴呆进行鉴别情感障碍程度变化情感高涨显著的兴奋和活动增多,如果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则构成躁狂状态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情感低落愉快感缺失、自我评价过低、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如果思维迟缓、情感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则构成抑郁状态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例如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紧张恐惧,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一

43、般没有确定的担心对象,具有漂浮性,不断变化。往往发生在刺激事件发生之前。多见于各类神经症。特别是焦虑性神经症。恐怖与焦虑属于同一组情绪。本质都是担心、害怕。但有明确的对象,往往在刺激出现时或出现以后发生。多见于恐怖性神经症弗罗伊德对焦虑的分类:客体性焦虑(恐惧);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Spielberger(1966) 区别了两种焦虑:一种叫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另一种叫做特性焦虑(trai anxiety),这就是说,焦虑可以是一种为时不太长久的病理状态,也可以是从小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格的一个特性。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二者不同,原有不同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迁延,其中

44、的任一种都可以出现另一 种的继发症状。 换言之,慢性焦虑症病人可有继发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病人可有继发性焦虑症。性质改变情感迟钝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感(例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等)逐渐受损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淡漠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患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损害情感脆弱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易激惹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和躁狂发作等功能性精神障碍强制性哭笑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无任何内心体验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欣快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