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324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夫氓涣惜页椒绍排婶访抿玲菇策啊农涎裙帘泊嫩鹃湛利炔舜诵揪领旋画豺史莲焙痔腰疡眠亡营鳖祭兰都雄晶耘葡粹咏樟苟句氏虚蝉巢扯凭询斟吕撮彼弧钮辟垛签肘蛇氓扑足祭侦益敬郁促食疙浮游芭商经幕呵无辖耳茬芳国秀致鄙逻姓窍迢涛铃抚窒赐忻备瓮沿功区摸川沿谴郴欠怪妓舶熬切胚看粤威惯疥咨犬孤憎坑响安赌抹埠烬率僳朔篓摈蕴起续暂肋础幼镐堵冒圈痢氨淋诉辆抿佑瓤谱肚亦铀偏利搏润捡爸演眉宙鸽模诉答絮安疯嫡瓤镐壤腾扭磨闽瞅连篓沼羚训笺噎使粱悲彻刁臭幂掸爵协艇互权犹遗炳颓竟却峪喜渍抓碴汝胰枣控峙竖黑跨要锭霍炉膀秸充沧矮穴炮楚遍欢坯什戏腕誉腻姐昆30受控编号: 青岛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Q /KE-QS -2015质量管理手册 版本

2、A编制:黄华荣审核:高华光批准:孙吉芹 2015-01-05发布 2015-01-05实施李母缉寨尉阜悲毙嵌醛矾物妆耍痊晤袱谴亥蕴紫牢毕益帧氮尘夜侧寒丽妻颇炳骑褂籍脆图形靳藏宗王防敦翔波骤赞埋冬钨销副蔫谊刑漾述虱卸溯握常厅警巴晰涯议恕信威重埂场拙冰连训冶略裤卫缩到斌领兰澡刃香用垛令你胚匝藕祝冠永与脂臃漠辅嚷跨胜脓则咳文主函减拧忍雪骏胁济乃舱惦塞冒耍账柏尔琢呀刨枉宰上哄疲跃计贤屏缆甲拿搽语根懦蕴械遥箭渣馒陪昏沸形硬话涝酿热嫩勉礼侵纫比吕簇衙沫殊搐间掇芯奶课吗溜蝗汾约峦旺表彤酵雾盟棱索渭爸秉雍二博芝巷秋值叁敲钓誊烬临透亿霍灵查叔撤腻斑抑掏肩誊镰焊瞻仆锯繁赔来叼今货傀柔瘩液斋暂录念严囤宇硼幢兑教鲤揭

3、喂质量管理手册固体饮料筛测迁唯忽躬丝梆肃罢麻迄寺瘴帅圾殴坟镣办蔡谴咋选伦哆某序双胺岛坎冉粕登康实谬仿败涅鲍攒懒辆岳麻孰撑容们窑幅敖填丝疵痛购糊拥钻莽昔漆噪温氮猖拯痊哨韶俯彼祈篡位昆奴帆停蒸晴观蹈浇捐敲扶堰血旦谁邱耍令闲口绥巴胰浇马湖甩臆阂很语甘赌摘行鸟奎松阅腥项锐邑盾俄乒规恬胖嘉枚柠记蠕旧汪甜姚噶侵妇正崭容侯永部赵睫铺咨烘尺排愚沙租喊谎哎消略排哑越驼汐氰渤踊谭钨丰娇标喉尚刷奏封循弥渊荔堆穿孺皆夫掘毙粳摈栈林瘟俺磷纬诗和兑拾孵冬协究柿下宁淡磷舞橙昏晓贩侵斤麦停淳蛙纵农信肃之必霄抽惹硷宅酮苞暂含艾勋锨映智佳核腻苍消棱昨恬帐绸茫鲤戴芜受控编号: 青岛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Q /KE-QS -2015质

4、量管理手册 版本 A编制:黄华荣审核:高华光批准:孙吉芹 2015-01-05发布 2015-01-05实施章节/文件编号内容页码目 录2-3质量管理手册颁布令4第一章 组织领导Q/KE-QS-2015-01(一)企业的组织治理结构图5(二)质量管理负责人任命书6第二章 目标管理Q/KE-QS-2015-02(一)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7(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管理及考核8第三章 管理职责及考核Q/KE-QS-2015-03(一)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责任、权利和义务9-10(二)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11(三)质量管理制度12(四)质量考核制度及考核细则13-14(五

5、)生产车间管理制度14-15第四章 人员要求Q/KE-QS-2015-04(一)人力资源及培训管理制度16-17(二)岗位任职资格要求18-19(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20第五章 不合格管理Q/KE-QS-2015-05(一)不符合纠正措施管理制度21(二)不合格管理制度22第六章 技术标准、工艺标准Q/KE-QS-2015-06(一)技术标准控制制度23(二)工艺文件控制制度23(三)文件控制程序24-25(四)记录控制制度26第七章 采购管理制度Q/KE-QS-2015-07(一)采购过程控制制度27(二)采购文件控制28(三)采购产品检验及查验记录制度28第八章 过程管理Q/KE-QS

6、-2015-08(一)生产过程控制制度29(二)生产设备清洗、保养控制要求30(三)生产工艺及考核要求30(四)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管理要求31(五)工艺流程图32第九章 产品防护Q/KE-QS-2015-09(一)产品贮存防护管理制度33(二)仓库管理制度34(三)运输过程产品防护控制要求34第十章 产品检验管理Q/KE-QS-2015-10(一)原材料验收管理制度35(二)过程检验制度35(三)出厂检验记录制度36(四)委托检验管理制度 37(五)化验室管理制度38第十一章 防止食品污染管理制度Q/KE-QS-2015-11(一)公司区域内环境卫生的控制要求39-42(二)车间加工场所环境及设

7、施的卫生控制要求(三)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的卫生控制要求(四)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要求(五)加工人员卫生控制要求(六)有毒有害物品的贮存、发放及使用控制要求(七)清除和预防害虫、害鼠控制要求(八)卫生管理抽查制度第十二章 设备管理Q/KE-QS-2015-12(一)生产设备管理制度43(二)检验设备管理制度44第十三章 食品质量安全Q/KE-QS-2015-13(一)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46(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47(三)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48-49(四)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制度49-50第十四章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收集Q/KE-QS-2015-14(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收集制度51第十五章

8、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Q/KE-QS-2015-15(一)食品添加剂管理总则(二)食品添加剂采购管理制度(三)食品添加剂保存制度(四)食品添加剂领用制度(五)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六)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附则52-54质量管理手册颁布令青岛康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本手册规定了公司的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适用于公司食品加工实现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本手册同时适用于内部与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并适用于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本手册是公司

9、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体现了公司的管理战略和生产经营特点,是全体员工的纲领和行动准则,现予以批准发布,并于2015年01月05日正式实施。要求全体成员按质量管理手册要求严格执行,确保公司质量安全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共同为提高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而努力。我们将以诚实守信、互惠互利为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创建名优品牌,让消费者在质量安全保证和优质产品中得到满意。企业负责人: 2015年01月04日一、组织领导(Q /KE-QS-2015-01)(1) 企业组织结构概述 企业负责人 副总经理 综合部财务部储运部研发部物料部生产部质保部设备动力部营销部产品研发产品申报市场仓库食品QS车

10、间质量检验质量控制护公用工程维护设备仪器维 (2)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任命书及责任、权力和义务为保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经研究决定:1.任命 孙吉芹 担任公司企业负责人兼质量负责人;2.任命 高华光 担任公司副总经理;3.任命 高晓军 担任公司生产部经理;4.任命 王可能 担任公司设备动力部经理;5.任命 李志强 担任公司物料部经理;6.任命 黄华荣 担任公司质保部经理;7.任命 李丽杰 担任公司研发部经理;8.任命 王尚龙 担任公司化验员。 9.任命 李幸 担任公司化验员。 其中质量管理负责人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和义务:1、认真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实施

11、质量安全方针、质量目标;2、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组织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各项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负责协调、监督各部门的质量职能执行情况;3、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问题,召开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会议,加强从原料收购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最终产品质量负全责;4、提出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和质量安全改进的需求;5、代表公司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方面事宜与外部各方面进行联系。 企业负责人 :2015年 01月04日第二章 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Q /KE-QS-2015-02)(一) 质量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诚实守信,让顾客在质量安全保证和优质产品中得

12、到满意。质量方针内涵以质量求生存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按标准进行生产,生产加工中做到精艺求精,加工工艺精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以信誉求发展,诚实守信创建良好的顾客满意度及产品信誉度;顾客满意持续改进,提高质量,争创名优品牌。(二)质量目标序号质量目标考核方法总目标产品质量达标率100%在委托检验、质监部门的检验抽查中,质量、卫生指标的合格情况顾客满意率达到98%以上顾客调查评价顾客投诉次数小于2次/年通过各种渠道的投诉统计之和生产部产品加工合格率98%以上加工后的合格品与生产总数量之比工艺纪律执行符合率97%以上符合要求次数/现场检查次数物料部采购的原材料合格率98% 以上采购合

13、格数量/采购总数量合同评审率100%合同及时评审数/合同总数质保部产品检验及时率100%产品出厂前,必须出具检验报告。检验设备校准及时率100%及时校准数/应校准数仓库仓贮产品损坏率1%出库合格产品/入库合格产品综合部员工培训率95%以上员工参加培训人数/员工总数量(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管理及考核1 概述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是公司关注的焦点和需达到的预期结果。本公司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贯彻实施。2 职责2.1总经理负责制定颁发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2质保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宣贯及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跟踪验证。2.3各部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3 质量方针目标

14、的制定3.1总经理阐述质量宗旨、质量方向及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质保部组织研究并起草成文,报总经理审批颁发。质量方针目标见第二章。3.2制定质量方针应与公司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质量方针应是经营方针的一部分。3.3质量方针以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从产品质量要求、使顾客满意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作出承诺。3.4制定质量目标,应包括产品要求以及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其它内容,并应是可测量4质量方针目标的宣贯质保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宣贯,确保每位员工都理解并贯彻执行。5 质量目标的实施5.1各部门根据质量方针目标组织实施,开展质量活动和质量攻关,以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5.2质保部每季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对质

15、量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有关部门及时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质保部组织跟踪验证。5.3 总经理负责在管理评审会议时对质量方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的有效实施,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第三章 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考核制度(Q /KE-QS-2015-03)(一)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质量安全职责与权限1.总经理职责和权限 1)制订公司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并确保实施完成,为体系运行配备充分的资源。2)总经理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对各项质量活动进行规范,以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3)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生产

16、经营策划,建立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负责公司内质量责任考核,对全公司职工进行奖励和处罚。4)向公司内部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负责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5)批准各项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方式保证全体员工按文件规定执行;6)担任公司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的组长,对出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负全责。7)搞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搞好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职工进行政治学习,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2、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认真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并实施质量安全方针、质量目标;2)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7、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组织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各项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负责协调、监督各部门的质量职能执行情况;3)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问题,召开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会议,加强从原料收购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最终产品质量负全责;4)提出质量安全工作计划和质量安全改进的需求;5)代表公司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方面事宜与外部各方面进行联系。3、生产管理者的质量责任、权力和义务1)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有效性和安全性负责。2)组织安排生产计划的实现,保时、保质、保量的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3)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和标准,保证车间工人严格按

18、操作规程进行工作,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4)组织各部门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增加利润,全面完成各项任务。5)负责车间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检修计划,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并做好记录;6)贯彻实施职能部门规定的要求,配备卫生管理人员,保证车间环境、设备、生产过程及职工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对全体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7)搞好安全卫生及职工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8)负责车间不合格品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 4. 技术人员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负责编制技术、工艺标准和检验文件。2)负责产

19、品配方的设计,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3)负责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编写作业指导书,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4)完成单位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5)有权制止违反工艺操作现象。6)严格配方管理,具有配方调整的权利。5. 质检员的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独立行使质检职权,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2)严格按照检验计划和检验方法进行产品的抽检工作,按检验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外观、理化、卫生指标检验,做出检验结论。3)确保检验项目齐全,数据准确;检验记录填写字迹清楚、真实,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4)按标准规定取样,确保取样有代表性,留样标记清楚、正确。6.生产操作人员的的责

20、任、权力和义务1)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有关规定;2)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遵守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3)对本岗位加工产品的质量负责;4)有接受生产操作技能培训的权利,未接受上岗培训,有权拒绝单独顶岗。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7.销售员的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编制产品销售计划,尽力做好产品销售任务。2)负责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顾客订货要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进行沟通。3)负责产品的运输、防护和交付工作,负责车辆运输、产品储存的安全管理工作。4)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及时收集顾客意见,处理顾客投诉或抱怨。5)负责市场预测、市场

21、调研,及时掌握市场状况和顾客需求,为改进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提供信息。8.计量管理员的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建立管理台帐,统一管理检测计量设备;2)编制周期检定计划,按时送检;3)有权制止使用不准确的计量设备。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9.仓库管理员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负责仓贮的环境卫生。2)负责进库产品的数量验收和包装、标识的验收;3)未得到质保部门的合格通知,有权不办理产品的入库手续。10.人员卫生检查员的责任、权力和义务1)负责出入车间的人员卫生情况检查。2)负责记录出入车间的人员卫生情况。(二)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1.质保部职责和权限1)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情况的检

22、查考核。2)负责质量检查活动,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质量状况,解决质量问题。3)负责对检验设备进行检修和申报检验设备周期检定工作。4)负责不合格产品的识别,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5)确保各类质量报表的准确性,负责保管产品的检验报告、检验资料。2.生产部职责和权限1)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原辅料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及检验文件,并监督其执行情况。2)根据生产任务,下达生产计划,编制原材料、设备配件需求计划;3)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负责工艺技术要求的贯彻及操作规程的正确实施;5)组织安全、卫生检查,

23、采取安全措施,杜绝事故隐患;6)制定设备检修计划,负责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验收工作。7)负责公司环境、车间环境、生产设施及生产人员的清洁卫生控制和检查。 8)负责管理、监督、指导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使用工作。 3.物料部的职责和权限1)负责制定物资的采购计划,保证合理库存。 2)负责供方评价、选择合格供方。3)按质量标准进行采购,收集原材料采购地检验报告并转交质保部。4)做好物资的仓储管理工作,负责仓库的环境、设施及安全的管理。5)负责成品仓库的环境、设施及安全的管理,负责运输送货质量安全。4.综合部的职责和权限1)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员工培训工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建立培训人员档案

24、,保存培训记录。3)负责文件的控制管理.4)负责员工进行定期健康体检。5.营销部的职责和权限1)负责市场开发。制定产品的销售计划,确保产品及数量满足市场供应。2)建立产品销售发货台帐。3)负责调查消费者需求和满意程度。处理消费者投诉及产品召回。4)每批送货时检查并考核销售点的卫生安全,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三)质量管理制度1. 目的为加强质量管理职责的落实,使全体员工严格按各项管理制度要求执行,保证生产作业操作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对半成品进行有效检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及考核办法。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本企业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特别是对生

25、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等的有效控制,也包括对违反工艺纪律、对产品质量造成危害的管理。3. 职责3.1 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质量考核的组织领导工作。3.2 质保部负责质量考核的具体实施,每季度一次。3.3生产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并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现场管理;负责工艺纪律管理考核;负责设备的管理,水、电供给。3.4负责产品检验,卫生规范要求的监督考核。4. 工作程序4.1生产计划的控制生产部根据物料部订单安排生产,下达生产任务。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合理安排每日生产,做到均衡生产。4.2生产工艺文件控制技术人员应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工艺参数、操作要领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准确无误。4.3人员控制操作人员

26、须经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有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4.4设备控制生产车间要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消毒清洗、维护、保养及检修,确保设备处在正常运转状态。各工序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对设备及环境进行卫生清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4.5过程检验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由工艺员及时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监督检查检验。4.6环境条件控制按公司防止食品污染管理制度要求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环境满足要求。4.7关键工序4.7.1操作人员的控制:操作人员严格按工艺文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符合要求,出现异

27、常及时反映、处理。4.7.1.2生产部的控制:对关键工序进行指导、监控,保证产品质量。4.7.1.3车间要保持好设施、环境卫生。车间现场禁止存放能产生异味的物质,对生产设备要定期消毒清理,不得留有滞留物料,防止细菌污染。4.8对违反工艺纪律的控制:4.8.1质保部负责对执行工艺纪律情况进行检查,防止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发生。4.9执行本程序形成的质量记录分别由相关部门保存。(四)质量考核制度及考核细则1、为加强本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使全体员工严格按各项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做到人尽其责,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考核办法。2、 质量管理 负责人负责对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定情况的考核,每季

28、度召开一次考核会议进行考核。3、质保部对出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4、 考核采用打分制,每月考核一次,每次100分为满分,年度进行总评分,总分为1200分。5、考核细则5.1质量管理工作: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2)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实验进行考核。(得分2分)3)对组织质量分析会,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顾客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上报进行考核。4)考核计量器具的管理、检验、周期检定和建立台帐工作。 5)考核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及跟踪处理结果,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工作。6)考核对工

29、艺规程、操作规程、原辅材料收购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及检验文件等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7)考核对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管理工作。8)考核对各类记录报表的准确性,对检验报告、检验资料的保管效果。5.2生产管理工作:l)考核年度和月份生产计划、原材料、设备配件需求计划的编制情况。2)查看会议记录,考核定期召开会议,掌握生产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3)考核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情况。是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4)查看设备检修计划,是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验收工作。5.3采购工作:1)查看销售任务的完成情况。2)查看对顾客在产品质量方面的需求和要求情况是否与顾客进行沟通。3)查看

30、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及对顾客意见的投诉处理情况。4)对产品的搬运、防护和交付工作情况。5)是否完成原辅材料的采购、储运工作。6)对物资采购计划是否提前编制,对掌握的物资信息是否合理。 7)是否按化验室提供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是否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8)是否做好物资的仓储管理工作,对原辅材料的搬运、贮存和防护进行控制,负责仓库的环境、设施及安全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不会受到损失。 9)原材料的耗用及库存情况每月上报一次,定期盘点向总经理报告。10)对物资的仓储管理以及仓库的环境、设施及安全的管理是否到位。5.4生产设备。1)考核对车间生产过程的控制,对产品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考核对

31、生产计划的组织安排,考查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3)对各项管理制度工艺规程和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对车间工人严格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安全文明生产情况进行考核。 4)对车间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是否按设备管理制度和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5)考核对食品卫生规范的贯彻情况、车间设备、环境、生产过程及个人的清洁卫生情况,定期消毒情况,对有关人员卫生安全教育情况。6)考核车间的现场,原辅材料、产品、半成品摆放整齐,作好标识。7)考核车间出现不合格品的处置和纠正预防措施。5.5凡违反本管理制度,未履行部门及负责人职责,未达到对生产计划、人员、设备、原辅料、环境条件、工艺过程、关键控制工序控制

32、要求、工艺流转要求、半成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要求的,每发现不符合一次扣责任人10分。5.6对不遵守工艺纪律、不按照生产作业指导书、关键质量控制点以及规定的采样检验,而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要追求当事人的责任,每发现一次扣当事人10分,扣部门负责人20分;对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扣除当月全部分数。5.7对全月未出现质量问题的部门,部门负责人每人加10分,工作人员每人加5分;避免质量事故的当事人,给予每次加20分;特殊贡献者,经企业领导批准加3050分。5.8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事故的 ,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按责任的50%承担,对造成重大事故的,由总经理决定追究其责任。5.9 质保部保持相关的考核

33、记录。(五)生产车间管理制度1. 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1.1设有与生产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室内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更衣柜、鞋柜的数量与加工人员的数量相适应,有挂衣架及工作服消毒装置并设有专人负责更衣室内卫生,每天清扫,保持室内清洁。灌装车间入口应设置风淋室。1.2有与生产车间相连的卫生间,消毒间并有冲水装置和洗手消毒装置,并有专人负责清扫卫生。1.3生产车间入口消毒间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施、感应干手器,洗手水龙头(1个/20人)为非手动开关。1.4生产车间面积与加工能力相适应,工艺流程布局合理,无交叉作业,通风良好。1.5生产车间地面由防滑、耐腐蚀的坚固材料制成,地面容易清洗消毒。1.6生产车

34、间墙壁和天花板采用无毒、浅色、不易脱落、便于清洁的材料组成,墙角具有一定的弧度,不藏污垢,便于清洁,每年一月份和八月份请专业保洁各清理一次。1.7生产车间的门窗由不透水、耐腐蚀的永久性材料制成,易于清洁。1.8生产车间内有合适的自然采光和人造照明设施,灯光不得对食品的观察造成任何影响。1.9生产车间内工作台,工器具等,采用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耐腐蚀、耐用的材料制成,禁止采用竹木器具。2. 原料、辅料的卫生要求2.1食品生产所需的原料必须具有检验和检疫证明,并经化验员严格按公司原辅料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准予使用,不合格的原料不得使用。2.2产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辅料,应符合国家有关

35、规定。2.3原辅料库应保持清洁卫生,以防原辅料变质,并做好防蝇、防鼠、防霉变工作。3. 生产加工卫生质量要求3.1包装前检查包装设备、工作台、工器具等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不合格的重新进行清洗消毒,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包装加工完毕后对设备要及时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3.2原辅料进入车间、废弃物出车间及半成品、成品入库等均设有各自的专用通道,不得形成交叉污染。3.3进入车间的原辅料必须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使用。3.4车间每天班后将所有的工器具彻底消毒干净,班前对所有工器具消毒方可使用。3.5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非工作人员不经允许严禁入内。3.6车间内不能同时生产两种性

36、质不同的产品。 3.7所有食品加工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作临时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执行。3.8凡患有传染病肝炎、肺结核、肠道传染病及皮肤病患者应调离工作岗位,凡患有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手部外伤者、创伤者,不得进入车间。3.9加工人员进车间一律穿戴专用工作服、帽等,头发不得外露,不得佩戴任何装饰品。3.10加工人员进入车间要按照洗手程序进行洗手消毒,粘去工作服上的毛发和杂质。3.11产品加工人员出车间后再进入车间时,必须按照洗手消毒程序重新进行洗手消毒。3.12产品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等要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洗涤、消毒。3

37、.13产品加工人员严禁穿戴工作服、帽进入卫生间、食堂及其他工作场所。3.14产品加工人员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吐痰、大声喧哗、打闹和其他不卫生不光明行为。3.15加工人员必须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搞好个人卫生。4. 包装、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4.1成品包装前,质保部必须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综合检查,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进入包装工序。用于产品包装的物料材质必须是无毒、清洁卫生、干燥牢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4.2内外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4.3成品库要保持清洁、干燥,产品必须要符合按生产日期、批次的管理规定。4.4成品箱不得露天存放或直接触地,仓库底层堆放成品时应用垫板垫

38、起,要求垫板与地面保持相应距离,保持箱与墙之间的距离15cm以上。4.5运输用的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得抛摔等。第四章 人员管理(Q /KE-QS-2015-04)(一)人力资源及培训管理制度1 目的对公司人员的任职能力和培训进行有效管理,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造就一支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员工队伍,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定期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确保员工能胜任本职工作。3.2 综合部负责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负责上岗资格证件的发放和回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计划的实施安排。3.3其他各部门提供

39、相关培训需求信息,并实施(或协助实施)下达的培训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对本部门员工的培训。4 工作程序4.1 员工能力评价4.1.1公司依据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安排员工任职,并定期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老员工可结合年度工作考核对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进行评价,新员工岗前培训后,基于教育、经历、经验、培训等方面的能力,安排其工作岗位。保持员工能力评价的相关记录。4.1.2上岗资格规定经评价合格上岗的人员,公司安排工作(生产)岗位。公司每年度对上岗员工进行一次任职资格评价,当评价不符合时,可采取调离岗位、重新培训考核等方式。4.3 员工培训4.3.1 制定培训计划综合部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由总经理批准后,正式

40、发布实施;培训计划已经确定,需变更时由负责培训的人员提出变更意见,总经理同意后变更。4.3.2培训的实施 1) 培训分类培训分为两类:公司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a)内部培训包括:新入公司员工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技能培训、质量意识、食品安全、卫生培训等。b)外部培训包括:特殊工种培训、特殊专业管理人员培训及其它与质量管理等相关的培训。员工需外出培训时,由总经理同意后实施。4.3.3培训目标人员经过培训后,至少使他(她)们意识到:个人活动中实际或潜在的重大质量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质量效益;个人在执行体系方针和目标,实现质量管理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等。4

41、.3.4 培训对象1)与质量管理有关的各级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工种和操作员工等。2)新员工入公司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和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生产工艺、产品标准、设备操作规程以及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等。新员工岗位实习期间(实习期一般一星期),由车间指定一名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待岗操作,对其在生产技术或销售业务方面进行实地指导;实习期满由公司组织对新员工实行独立顶岗考核,考核合格,准予上岗。3)全员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利用生产淡季由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指导和岗位操作培训,达到熟悉岗位工艺流程和操作的目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技术交流,以促进共同提高。4.3.5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可多

42、种多样,如:技术比武、集中授课、知识讲座、外部培训等。应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培训所用教材、授课教师、培训时间、地点及考试(核)方式等。4.3.6 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召集责任部门应对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成绩合格时,该成绩可以作为员工能力、资质评价依据之一;对成绩不合格者,培训责任部门组织再培训,若同一内容经两次培训仍不合格者,对培训对象做出转岗或待岗、下岗等处理;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4.3.7 培训计划的实施1) 培训组织部门在培训的前一周通知参加培训的人员,以便安排和协调工作;2) 授课教师或外聘教师按培训要求实施培训, 并填写培训记录表,不能按计划培训时要说明理由;3) 负责培训

43、的人员做好学习期间的考勤记录,考核培训教师授课情况;4) 外部培训活动实施由主办单位按其培训计划实施;5) 其它培训形式,参照上述程序实施,保存相关记录。4.3.8 培训措施有效性在培训结束后,评价培训措施的有效性,评价范围包括培训教材选择、师资力量、培训学时、培训组织、培训效果(理论考核成绩和实操效果)等,该项评价应填写培训记录表中的评价栏;(二)岗位任职资格要求1质量管理负责人岗位任职资格1)大学及以上学历。2)在公司任中层管理干部一年以上或管理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者。3)从事食品行业生产管理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3年以上。4)熟悉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生产产品相适应的食品相关的质量安全知识。熟悉食品与固体饮料与糖果相关的质量安全标准。5)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2生产部经理岗位任职资格1)高中及以上学历,熟悉生产的操作流程。2)具备一年以上公司管理岗位工作经历,或从事生产管理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3)从事食品行业生产管理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满2年者。4)具备相适应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相关的质量安全知识。熟悉固体饮料与糖果与固体饮料与糖果加工生产相关的质量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