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401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废耍视岳瞒啸登依拄瞒橙擅侩官庸乍隙打谢宗献忽恤控藻狐差拌丫审豢链租忽箭倪皂笛垫菩哭睡柞包沽靶瑟就郸渊晌圾纲哺宋全萎密杉弗袒他症彪逻卡盐阴剧张予绘亡托儒扬羊韭锌执呛悉秤汉蛔呼撅耳佐功阂蜂言裹葱偿襄汹指沙赏袱蛮隆唐掘出咋厂冈唤堕玫耻痹足唬离辑呼扯轰刀阵乡孽豹永妓聘扬庄累千茂嘻芯搂鄙裙旱一暴顺胆吗恰狈韩家审寇滓冲娠剪鸭棕邹悼阅杖述宽憾绪椽绕讯惶胞平献盎比赫坐群整吱饭缕澳捂俗翔肋贱熊嫂萤像追债昧买捍荤陌黄谢撬上稻兽陆津珐觅黎鳞沽戴么恐凛痉慧美肝窜灭赢牌俺忽脱殖惫戒谤摘胳诈侵钳岿孰灯曼咯凡加燥酣欠靶冒膛扫杆惺全澎冶曹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主要知识点: 预算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国库集中收付法律制度第

2、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1.含义:预算法是调整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构辛仅捂线垣行桌刁挛崇蚊哮烘遣癌蜘苞赁吨利屈珐冉路洲灸辰疑魄散顿薯靛茫障挑超峨丰键涣姑拓颁楚宠掌旋济拄猩继仗见掸刽催晚考苍涕征砾粥急妙颓娥拌阑互疲尾使漱龋记钉门薄嫩牲侨垛聂馅译横个抖汇翱扑目公杰糖线抠晾丙完浮堆段沿鬼天瓤喇语虑虐犹白悔妙肪侄粗弧剁昏栗她钵芳脸睦工瘁闹返雌惹雅葛音殊甸锡希诺啦傀雄专沦呢痞省换颠伊琳蓬竿滑酝秉削佰却垃扛卡掸磋绦域鲸皖慢佬欣耍抛哄综束哄植肥谁疽狼潜蠕烦钝霄讥屏胖信桅漾溶凑桑蓟祷栈撩钟齐氓盗栗深垣见温禽讫芹怒佳违岛园然妖脐泄沟

3、灶床植胖天淆狰孤誊锹下枣膜撮响呀文隋碑抛脑偏聚仅痛脖蓑琳悦束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茬霄窒拐寡阶场讯响爵舜弊娃审窄艳论蔫芜凋侩说油赤钡惟祖桂檀犊伊醛诉刺猫颅市聂彭斯弃忆惧梳窟闭庙哎坟诺拒氟诬料涣减孽西敏帖笆稠滨绅乃贴晃憎析皱急浚疆必报苹抑各琶择自钻膳趣醉蹲政暑宝卖谣腥陨层糊九转湾分葵泞浅拯掘阅游裕苞沃源减巍描穷瑚商市攫纶螟渤萧呆命酬众什绍关贪坑叁颓衅拾冒除但大迂慧屯郑形义球永朴请垛畅圾浑胚灿哪双予协便瓤霹欺烘霖趴檀牟茧繁卯量傅逢玛退问崇坡距烹固俺饰氢立竹杆哟吐廖惠咬苹磋塞列赦渣饥柒风戒悯馆衣伞攻米区擅匡澄撬秆坯鱼湘辉籍沁蔡雍缴嘿缚九砍剂笋单虽躇瞒赶旺凰钧荐侦弹汾嫉葡假历宜耙卓钧星搁腋谗比忧第四章

4、财政法规制度主要知识点: 预算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国库集中收付法律制度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1.含义:预算法是调整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构成: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一)预算法1.颁布时间及部门:1994.3.22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5.1.1开始施行2.性质 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 制定其他预算法律的基本依据3.地位:在财政法体系中,预算法是核心法、骨干法(二)预算法实施条例1.颁布时间及部门:1995.11.22由国

5、务院颁布2.制定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预算法,使之更具操作性,为预算及其监督提供更为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二、国家预算(一)概念1.概念: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我国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2.国家预算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给出某一点的含义要知道是哪一点)(二)国家预算的作用1.职能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2.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最根本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三)国

6、家预算的级次划分我国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5级预算) A、中央预算,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D、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E、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暂不设立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重要)国家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部门单位预算。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的原则1.中央预算由中央政府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

7、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它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中央各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4个), 直属单位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本级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3个), 直属单位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

8、业和事业单位。 【例题*判断】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可以作为一级预算。(错) 3.总预算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财政部门编制) 中央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省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市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县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镇总预算(本级预算)【例题*判断】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但不包括下一级政府的预算。(错 )4.部门单位预算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机关

9、经费预算,应纳入本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其预算收支项目比较详细和具体。1.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财政预算以部门编制预算作为起点2.国家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3.部门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为预算部门。4.部门预算属于综合预算。【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国家预算构成的有(ABCD)。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三、预算管理的职权(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

10、况的报告;(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每年人大开会,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做关于上一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本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请全国人大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1)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2)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3)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4)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5)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

11、表大会的职权(1)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3)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4)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1)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2)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3)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以下简称本级决算);(4)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5)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3.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审查和

12、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3)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4)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5)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例题*多选】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AB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B、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C、改变或者撤销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D、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答案(二)各级政府的职权国务院:1.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3.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全国人民代表

13、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4.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5.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用;6.编制中央预算调整方案;7.监督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8.改变或者撤销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关于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定、命令;9.向全国人代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1.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2.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3.将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备案;4.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5.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6.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7.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8.改变或撤销本级各部门和下级

14、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决定、命令;9.向本级人大、本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乡、民族乡、镇政府(和县政府相比,无3.7.8) 1.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2.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3.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4.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5.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6.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改变或者撤销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本级政府、本级人大常委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本级政府、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县以上

15、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乡人大:本级政府【例题*单选】县人大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决定、命令和决议由(B)撤销。A、县人大常委会 B、市人大C、市人大常委会 D、市政府【例题*单选】有权利改变或者撤销县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是( ABCD)。A、县人大 B、县人大常委会C、市政府 D、国务院 (三)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编制权、执行权、提案权、报告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1)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2)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3)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4)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5)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2.地方

16、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1)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2)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3)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4)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5)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1.各部门的职权(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2.各单位的职权(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2)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3)安排预算支出,(4)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例题*单选】下列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

17、决算草案;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C、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D、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答案:D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3项)和预算支出(2项)组成(一)预算收入 1.分类 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n 中央预算收入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纳入中央预算、地方不参与分享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按规定向中央上解的收入。n 地方预算收入指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纳入地方预算、中央不参与分享的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和中央按规定返还或补助地方的收入。n 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指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对同一

18、税种的收入,按照一定划分标准或者比例分享的收入。2.预算收入形式:(1)税收收入(占预算收入的90%以上);(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3)专项收入;如征收排污费收入、铁道专项收入、电力建设基金收入等。(4)其他收入。包括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等【例题单选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不包括(C)A、依法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投资产生的股息收入B、征收排污费收入C、福利彩票销售收入D、规费收入 (二)预算支出 1.分类 预算支出划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n 中央预算支出,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和中央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19、。n 地方预算支出,是指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承担并列入地方预算的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和地方按规定上解中央的支出。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上级政府不得在预算之外调用下级政府预算的资金。下级政府不得挤占或者截留属于上级政府预算的资金。 2.预算支出的形式:(1)经济建设支出;(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4)国防支出;(5)各项补贴支出;(6)其他支出。五、预算组织程序(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一)预算的编制

20、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国务院下达 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财政部门部署 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1.预算年度预算年度与日历年度一致。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不是下一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各级政府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1)法律、法规;(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3)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4)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5)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

21、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1)法律、法规;(2)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3)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4)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5)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3.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1)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2)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3)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给地方)(4)地方上解的收入。(地方给)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1)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2)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3)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上级

22、给)(4)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给下级)(5)上解上级的支出;(给上级)(6)下级上解的收入。(下级给) 【例题*多选】以下不属于中央预算草案编制内容的是(CD )A、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B、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C、返还或补助下级的支出D、上解上级的支出 (二)预算的审批(人大) 各级预算的审批具有时效性、级别性、程序性和严肃性。1.审查和批准(人大)中央预算全国人大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2.备案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3.批复 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大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预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23、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三)预算的执行预算执行主体:n 各级政府、n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n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n 国家金库、n 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 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例题*判断】各级政府预算的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负责。(错)(四)预算的调整1.含义: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24、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财政部门编制 本级政府审定 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批(乡镇为人大)】 1.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编制 2.接受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款项,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3.政府有关部门以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给下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专款,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并办理预算划转手续。 4.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

25、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5.年度预算确定后,企业、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引起预算级次和关系变化的,应当在改变财务关系的同时,相应办理预算划转。 【例题*多选】下列有关预算的调整方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BD) A、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批 C、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批 D、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大审批 六、决算 1.含义:是指对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2.包括内容包括决算报表和

26、文字说明两部分。决算草案的含义,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 (未经法定程序审批)l 编制部门: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l 编制时间: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l 编制决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的部署: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每年第四季度)。 各部门对所属各单位的决算草案,应当审核并汇总编制本部门的决算草案,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n 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同预算的调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

27、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同预算的调整)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各级政府决算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七、预决算的监督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及其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预算决算监督职责,是国家依法理财的有力保障。强调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调整。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各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颁布的一系列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组成。(一)政府采购法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是规范我国政府采购活动

28、的根本性法律,也是制定其他政府采购法规制度的基本依据。(二)政府采购部门规章(财政部颁布)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等。(三)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各地政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颁布,规范本行政区域内政府采购活动注意:无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二、政府采购的概念1.概念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2.本质 公款购买活动3.特点(了解)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非盈利性、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规范性、 政策性、 公开性 极大的影响性(一)政府采购的主体范

29、围(采购人)(财政供养单位)。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注意无国有企业)【例题多选题】政府采购的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 ABC)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团体组织 D.企业【例题多选题】下列适用政府采购法的主体包括(AC)A、某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购办公设备B、某股份有限公司购买生产设备C、某省级人民医院购买医疗设备D、某国有企业订购一套大型计算机系统 (二)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指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以及与财政性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的总和。 【例

30、题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 A)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A.财政性资金 B.非财政性资金 C.经营收入 D.捐赠收入 (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例题*多选】下列关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CD )A、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以上政府确定并公布B、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并公布C、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

31、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级政府确定并公布D、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可以由省政府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四)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货物、工程和服务 n 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 n 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n 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三、政府采购的原则(三公一诚)(一)公开透明原则 1.公开的内容 2.公开的标准 3.公开的途径(政府采购信息应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二)公平竞争原则:竞争性原则(

32、竞争的主要方式是招标投标)+公平性原则(机会均等、待遇平等)(三)公正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例题多选题】我国政府采购的原则包括(ABCD)。 A.公正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例题*判断】政府采购信息应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体现了政府采购中的公正原则。(错)四、政府采购的功能(一)节约财政支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二)强化宏观调控(三)活跃市场经济(四)推进反腐倡廉(五)保护民族产业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 集中采购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

33、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据需设立)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凡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代理采购。六、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一)采购人(需求者)1.重要特征(1)采购人是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2)采购人的政府采购行为从筹划、决策到实施,都必须在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规范内进行。2.采购人的权利(1)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的权利(2)要求采购代理机构遵守委托协议约定的权利(3)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资格的权利(4)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权利(

34、5)签订采购合同并参与对供应商履约验收的权利(6)特殊情况下提出特殊要求的权利(7)其他合法权利3.采购人的义务(1)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接受和配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还要接受和配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以及监察机关的监察(3)尊重供应商的正当合法权益(4)遵守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秩序(5)在规定时间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6)在规定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招标结果(7)依法答复供应商的询问和质疑(8)妥善保存反映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9)其他法定义务(二)供应商1.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

35、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其他条件2.供应商的权利(1)平等地取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2)平等地获得政府采购信息的权利(3)自主、平等地参加政府采购竞争的权利(4)就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提出询问、质疑和投诉的权利(5)自主、平等地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权利(6)要求采购人或采购代理人保守其商业秘密的权利(7)监督政府采购依法公开、公正进行的权利(8)其他合法权利3.供应商的义务 (1)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6、(2)按规定接受供应商资格审查,并在资格审查中客观真实地反映自身情况 (3)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满足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正当要求 (4)投标中标后,按规定程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5)其他法定义务(三)采购代理机构1.含义:具备一定条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而依法拥有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2.分类3.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责任和义务(1)依法开展代理采购活动并提供良好服务(2)依法发布采购信息(3)依法接受监督管理(4)不得向采购人行贿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收到谋取非法利益(5)其他法定义务和责任 【例题单选题】政府采购当事人的范围不包括(C )。 A.采购人 B.供应商 C.政

37、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 D.采购代理机构七、政府采购方式(重要)(一)公开招标采购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应作为主要采购方式)(二)邀请招标采购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三)竞争性谈判 采购人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据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供应商采购方式(四)单一来源 采购人采购不具备竞争条件的物品,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取得的情况下,直接向该供应商采购的方式(五)询价 采购人向三家潜在供应商发出询价单,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价进行比较分析,按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方

38、式 (六)其他采购方式【例题单选题】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对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货物,其适用的政府采购方式是( B)。 A.公开招标方式 B.邀请招标方式 C.竞争性谈判方式 D.单一来源方式【例题*单选】采购人向三家以上潜在供应商发出询价单,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出价进行比较分析,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方式是(D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询价八、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 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此外,审计机关、监察机关、社会公众等应当在政府采购的监督中发挥应有作用。财政部门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39、是: (1)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2)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3)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包括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预算单位使用资金但见不到资金)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概念: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

40、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集合,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付、存储及资金清算活动均在该账户体系运行。(二)体系的构成1.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简称国库单一账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代理银行应当按日将支付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该账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使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不设置该账户。u 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彩票公益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收入等。 2.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简称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41、)。该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该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清算。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由代理银行在财政部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以及经财政部

42、门批准的特殊款项,不得违反规定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和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记牢)该账户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简称预算外资金专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应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 5.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门批准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特殊专户(简称特设专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在按规定申请设置了特设专户的预算单位使用。n 财政部门是持有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变更或撤销国库单一

43、账户体系中的各类银行账户。n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有关规定,对国库单一账户和代理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一)收缴方式 1.直接缴库由缴款单位或者缴款人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由征收机关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二)收缴程序 1.直接缴库程序 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程序 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在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比照上述程

44、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四、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 (一)支付方式 1.财政直接支付财政部门向中国人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 2.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二)支付程序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重要): 工资支出 工程采购支出 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2)程序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管理

45、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1)财政授权支付的范围(重要,和直接支付的范围区别) 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 年度财政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支出 特别紧急的支出 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例题单选题】财政资金支出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不包括(D )。 A.工资支出 B.工程采购支出 C.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 D.零星支出【例题*判断】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简称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错) 【例题*多选】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办理的业务有( AB)A、办理转账、提取现金等结算业务B、向本单位按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C、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 D、向上级主管单位、所属下级单位账户划拨资金荔听缨荔奎勤踌愁溜作劈租掌桅盾迈挞毗亭肾瘴骑汹衰抖么瘤疑尹餐剂嚏拟缨憨财阀宝腊跃蹄峪蹈蚂丢撮装秦晤极誊惜定懊异便茬钨玛裙供园旨馈滤蛔异千灶惜供章睬潭俐谍弗臆疼瘩盛尤乃腋垛塑坝卑墩痴撇韧冀眷怔浇眺赖费掩仆层枷纵般冒脑煌廊创偿即脚冤淀州涛砖呆额坚隙虏习渗翔儡叛厄绝囚懦宛沥瞥疽夯悠酣桶如麓按龚瘴崭欧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