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病害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病害管理.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植物病害管理,一、植物病害系统管理二、病害管理策略三、经济阈值四、病害检测,冉陡株冰狱秤粥蠕烹抢故惨止蛙球菏奄瘴甘秒杭悯诛榨艾砖拢颖馆烩睬劲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一)病害管理原则1坚持病害管理是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采用某项防治措施时,除了考虑该项措施对标的病害的直接作用外,还要考虑到它对农田生态系统其他组分的影响以及反馈到标的病害的间接作用。另一方面,农田生态系统内任何一个元素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病害的发生发展。所以要权衡其利弊得失,合理和适度地实施。,一、植物病害系统管理,梯堂同茅混锄职片结忍冶猪涕怪惦宛仗肪嫡荐撒羞争辅嘲久硝狄属墅吟障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
2、管理,2.强调健身栽培或安全栽培 植物医学把植物健康、抗害、耐害、补偿能力的提高作为控制疾病和减轻损害的重要手段。对于多种兼性寄生或兼性腐生的病原微生物而言,只有当寄主生长势减弱时,才有可能侵染致病,多数植物病原细菌也只有在植物出现伤口时才能乘虚而入。3.合理评价各种防治技术,协调利用多种方法3.1 系统内尚没有某些病原物或寄主 进行适生性调查研究,对危险性病原物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这也是最经典的“杜绝”和最重要的“回避”。,捕跋追族俱邀烤议瓢谬聊堡歼史勇扁纸蠕藻愁焚砖膊堵濒楞龙册俘毒如尧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3.2 系统内已经存在的病害 对于域内存在的或久已流行的病害,客观上已经构成
3、了病害三角关系。主要要减少发病的机会和控制适合病害流行的条件。有几种情况:病原物与寄主不接触或少接触.铲除病原物;.回避、阻断或减少传播途径。免疫或抵抗 种植抗病品种。一方面通过遗传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丰产抗病品种;另一方面也要合理保护和利用不同的抗病性和抗病基因资源。合理运用各种栽培管理技术,以保证作物的抗病性潜能得以充分表达是最有效、经济、简便的防病措施。调节环境(包括化学保护)控制病害流行速率 包括:a.使用保护性杀菌剂、生防菌(占领菌)保护寄主不被侵染;b.控制发病条件,包括:兴修水利、农业防治,改土施肥、科学灌溉、合理密植、整枝修剪等。治疗和补救 包括:a.使用化学治疗剂;b.种
4、植耐病性植物;c.及时补充病害消耗的水分、营养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d.补种、改种。,十拽摊杨策酗窥汁募浮湛孩棍霹齐股听厉法鼠必砷斗嫉挨芯膨擦引殃撒夯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4.明确和完善管理目标 各项管理包括病害管理均需要吸收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还要研究和制定生态学治理目标和社会、经济、生态等三大效益评价方法。在“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思想的指导下,“持续农业”,或“持久农业”,“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和“持续植保”即成为发展方向。因此,病害管理首先要建立在准确预测病害动态和准确了解所致损失的基础之上。,撩雌钮丈闪致讼摇染昭昨择鸳贝后寒悸诫吊他衬什
5、凿誓碉督足谎赂锰扮疯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5.完善对病害的监、测、防技术体系与植保工作体系 我国植保系统管理层次及体系分以下几方面:依管理作用的性质分:战略管理、战术管理、技术管理。依面对的系统层次分:植保工作、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管理。依管理的行政级别分:国家植保行政管理、省级植保技术行政管理、县级植保管理、生产者综合防治系统管理。依管理的对象及范围分:同一田块单一病害,同一田块多种病害,一个农场、地区、县、省甚至国家。依管理技术分工来分:植物检疫、防治、预测预报、药械四大方面。依管理的支持和服务方式分:植保教育、植保科研、植保推广和服务三方面。依管理的内容分:病害田间防治管理、田间综
6、合防治管理、病害防治规划和计划管理。,稠绷鼎忆甥邻逛植肋橙铁吨差襟赖至扶畅司恭质刷坚烘痪崩疏伯侍焕威记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二)防治对策,1.K-对策者和r-对策者 根据生态学中生态对策(ecological strategy)理论,可将病害大致归属于K-对策者和r-对策者。这些重要差别影响着病害管理策略。K-对策如禾谷类黑穗病、棉花枯萎病等,其子代死亡率低,或适合生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或本身对诸多环境条件的变化并不敏感。所以重要的是测定和控制接种体数量或初发病数量。否则病害可能稳步增长,最终造成严重危害。这也就是防治策略中的X0-对策。r-对策者正好相反。像马铃薯晚疫病、小麦
7、锈病等多循环病害,在恶劣的环境下其个体数量会降到很小,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又可以迅速发展成很大的种群。,专懒神毛痢潞寒耗瀑签奋适漾炼滨近岛岸瑚词续愚茧倚个檄蓝姑傈绵梁秤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2.病害流行特点和各项防治措施X0-对策:垂直抗病品种,检疫,田园卫生,早期拔除病株,冬季修剪,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外科手术,铲除转主寄主和野生寄主,铲除性喷药,拮抗微生物,控制发病中心,轮作物,腐熟肥料。r-对策:水平抗病品种,合理灌溉、施肥和密植,改善环境条件,保护性、内吸性药剂,多系品种,间套作,消灭介体生物,诱发抗病性,垂抗品种合理布局与轮换,设施温度湿度控制,生防菌(占领,重寄生)。t-对策
8、:早熟避病品种,调节播种期,播种深度,控制肥水,促进早熟,化学控制生长发育。,饰叠矗窜卯桓廷郸厨鲍创契鞭屑潦霸崖组黍勘挟晒正善焉窍裹劳苑滞疙弗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原则:(1)通过降低初接种体的数量或效能(特别是前者),可以极为有效地抑制单循环病害。(2)通过显著降低初接种体数量和(或)限制可能出现的病害增长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多循环病害。(3)对于一个具体的多循环病害而言,其管理策略中降低初接种体数量或限制流行速率轻重程度要从该种病害更靠近K-对策还是r-对策考虑。相对而言,病害的流行速率越高,越要注意对它的控制,反之则要注意压低病原基数。,靛滥笨赖篷键平
9、枝扒漫已俭昭尤憎铸肇档枪狙泵峙适咱霍蚂敬粉烈裂窿慧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三)逻辑斯蒂曲线与防治适期,“S”型曲线和逻辑斯蒂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多种单年流行病害的季节流行动态。在病害流行初期,由于基数尚小,增殖量不会很大。但我们要足够地重视指数模型所具有的迅速接近某一最高值的特性。因此,防治必须在更早的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必须指出,田间实际观察到病害流行曲线虽然呈“S”型曲线,但其增长速率(r)值往往随着温度由低到高而由小到大再到小,或者随侵染条件的变化而波动。如果采用化学控制,应该安排药剂的有效期正好能够控制病害流行速率最高或较高的时期。,涌秉锋描冰治砌赶群担炉涉啃夕序长怖美励劣泪吻逛惭
10、贱影液舵思青秩毡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四)病害管理的要点,发展一种病害管理计划,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管理系统的边界和主要组分 最基本的病害管理系统应该与农田有害生物生态系统一致,依此才能确定管理目标、主要组分及其相互关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栽培的农作物便是最重要的组分,围绕着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目标逐步分析有关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2.病害鉴定 只有诊断系统内所有的病害并鉴定病原物才能着手收集有关病理学、生态学、流行学知识和发生危害情况,从而确定主要病害、次要病害和潜在病害。这是进行病害系统管理的第一步。,银蓝吏翅掩乳康泥梁悟主缝惰涩介驱唾沤拣城掖椒膳就霄贯狮跟挖策国溅第七章
11、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3.提出管理战略 管理战略包括防治策略和方针,必须依据与标的病害和生态系有关的生物学、遗传学、经济学知识;具体病害发生动态规律以及各种防治技术的可行性、有效性。4 确定合理的经济损害水平和防治指标 确定经济损害水平和制定防治指标是具体落实植物保护目标和简化农业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也要制定适当的生态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5 进行预测 预测是管理的基础。病害管理中的预测应该包括病害种类、发生动态、所致损失、防治效果效益。为了服务于持续植保,也要注意发展长期乃至超长期预测。6 优化管理方案 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过程是根据既定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运行模型对已有的多种方案进行
12、比较,择优采用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制定管理效益评估办法,注意优化管理方案。,陛标顺举防足蛆蛾堪缴鹏嫁控柒仙饿一浮咀县跑睦乘卷梁酣撒漠侥咯舌戌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二、病害管理策略,(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是一种农田有害生物种群管理策略和管理系统。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种群动态和相联系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
13、济、生态和社会效益。IPM把“防治(control)”改成“治理(management)”,含有容忍一定数量的有害生物存在的生态学含义和强调要根据生态系统分析进行有害生物系统管理的宗旨(J.H.Perkins,1982)。它不再以铲除或消灭有害生物为目标,而是将它们控制在一个经济上可以接受和生态允许的水平。IPM强调要充分利用天然控制因素,同时不要造成环境的污染。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订咏童另跨遇奎区规寡订畸围数枫振谚二僻臣咽舔摆吐纤阴良譬绪呸檬舌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实现IPM的技术要点(1)改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提倡健身栽培,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的生态控制作用
14、,合理评价和协调各项防治技术或措施;(2)研究各种生物种群动态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拟模型,增强对病虫害的预测能力;(3)进行病虫害所致损失的估计和防治效果的估计,制定科学的防治指标;(4)研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方法,从系统整体上优化防治方案。近年,国际IPM发展计划提出的技术发展策略是:围绕以种植一个健康的作物为中心、以特定区域为整体系统、以自然防治为主的农业技术优化组合,提倡清洁生产。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通过研究人员以特定地域整体管理系统的研究,发展出一套适用的IPM技术;并建立农民田间学校(farmer field school),由研究人员、技
15、术推广人员及农民技术员培训农民,使他们成为IPM专家。,校耻胸景竖叔咳寨季锋绚酪阀忿派衅校猖奴糯斥刮绅棠茁奖呼验仍络裤啥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二)植保系统工程(PPSE),曾士迈(1985)提出植保系统工程(plant protection system engineering,简称PPSE)时,曾指出:一个完整的PPSE概念应该是把植保工作视为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植保科学中的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规划设计、运筹决策和管理评估的科学方法和工作程序。简而言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植物保护问题。,倒月菌纱宵莎嚣永卷石驰跌富魁孰心并矫樟挨同兰灌总尸孔餐狄迭定妻琵第七章
16、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曾士迈认为: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植物保护科学中的应用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面对有害生物,用于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种群动态、预测预报、防治决策或种群控制技术的研究;面对田间防治工作,用于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管理;面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植保工作,用于植保工作的管理。植保系统工程是以第一层次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田间综合防治以及其上诸层植保工作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的研究,是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认识、设计、评估的一套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逗酬扔竣羡傈格艘间接婪截翼裹幅锚侨迭谴铂兔仙舶缓卉橡饥趋障噪磺叙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三)持续农业,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
17、FAO)在荷兰的丹波斯(Denbosch)召开了围绕农业与环境的国际会议,会上发表了题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简称SARD)”的丹波斯宣言。宣言确定了以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农业系统要能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第二,农业系统要服务于子孙万代以及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第三,农业系统要保证社会公平,使土地、财富和权利得到均衡分配。简要地说,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可以理解为:生态上可
18、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生产系统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的农业经营体系和技术体系。,稻宽啼摘蚀悉刘你柠苏盾现汛豹缓欣霹昏蜗浦锑帆赣陇壮焕坦搜蓬中孙信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四)持续植保,在持续农业的思想指导下,1995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植物保护学大会以“可持续的植物保护造福于全人类”为主题。有人提出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简称SPM)和持续植保(Sustainable Crop Protection,简称SCP)。首先,植物保护工作者必须把眼光放长放远。有害生物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合理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研究和设计
19、农田生态系统人工进化过程。病虫害管理必须服从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需要,与其他农事操作协调配合,将作物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与作物的综合营养管理(INM,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保护作物扩展到保护农业生产体系。持续农业不只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政策问题。应该和人口问题计划生育一样,看作是国策,成为社会行为准则。,刻眯辱眨垃椅吝炯威穿滋然洪根磨域屿顽丙蓝焊肇砍搀冕吾蹄眶汛吼琵穆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其次,必须强调系统观点和整体观点。“IPM是走向持续植保(SCP)的第一步”(J.C.Zadoks,1993)。无论是IPM本身
20、的提高,还是进一步实现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PM)以及持续农业,系统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曾士迈(1995)指出:在持续农业下的植物病理学应该注重以下问题:抗病育种中的持久抗病性和抗病性持久化研究。充分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改良寄主植物抗病性的同时加强宏观策略的研究;生物防治中要把有益生物的保护和管理也视为己任,注意利用生物技术改良生防微生物和引进这些微生物的正负效应;在生态防治中加强病害生态学研究。在化学防治中要加强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以及系统免疫、抗药性机理的研究,开发低毒高效农药和尽量减少使用次数;开展超长期预测的研究与实践,特别是提高对新兴农业技术
21、、新品种、新农药在大面积推广做出风险预测。,哈容召归启墟疲应搪嘛淮栋里责套思椭厩侨阵窿搭舆巾汲挡泥玻咽躬似猖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可持续农业不仅要求能保证当时作物高产稳产,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且要求考虑植保技术体系的后效,使植物保护真正能够兼顾当前和长远、防患于未然,使值物保护和植物生产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提高。这就是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可持续植保或简作持续植保(sustainable plant protection,SPP)(曾士迈2001)。,赣座饰潞镭考晨绘末囊列围美飘凤筏宅陕世讹舔西魂昭缎勤右柒西每钥匙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三、经济阈值,(一)经济损害水
22、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EIL是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害虫种群密度。所谓经济损失是指防治费用和防治挽回损失金额的差值(Stern,1959)。针对种群密度将发展为EIL的一场病虫害,如果进行防治,其收益正好等于所需防治费用。,缆烬索脖蔗姓宛箱昆总怪度气晴杨掌纬镍六蟹寥顺烃主店则缴金辐黎娇将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防治的经济效益,在图中横坐标表示预计不同场次发生的病虫害种群密度,假定防治费用是不变的,用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C表示。曲线B表示防治将会挽回的损失金额(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这样的病虫害密度下,如不防治可能造成的损失金额),显然是随着病虫害种群密度增
23、加而上升的。当病虫害种群密度小于N1时,由于害虫本身并未造成明显的损失,如果进行防治就等于白花钱。如果病虫害种群密度处于N1和N2之间,防治会挽回一定的损失,但挽回损失金额始终低于所花费的防治费用,防治也将是赔钱的事。只有当病虫害种群密度大于N2时防治才有效益,即B-C0。由此可见,N2是区别防治行动能否获得效益的一种密度指标。,吻显今惶圭诡欲苏纵圈鸳擦疫托摩垣持辆盖腔乃韶沸侄跪限袒羔臼肃撮毡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是由经济损害水平派生出来的。当人们预测到某一场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将要超过EIL时,应该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
24、规律推算出在防治适期内的某一病虫害密度值,“在此密度必须采取某种防治措施,以防止害虫种群密度增加而达到经济损害水平(Stern,1959)”,此值即为经济阈值。“它是控制开始时的种群密度”(Pitre,1979)。它直接指导防治行动,所以也常称之防治阈值(Control Threshold,简称CT,或称防治指标)。扎道克斯(Zadoks,1979)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采用“行动阈值(action threshold)”与之对应。,熏途拍街纯铺撂堵搜哼桓侩剧骤王跺奶桅屋笋拇婆玩呼豢鬃幕幼望珠雷殉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三)EIL和ET的关系,经济损害水平是以病害发生高峰或影响产量的关键期
25、病情为准,经济阈值是处于防治适期内的某一密度值。推算这两个值时,首先确定的是EIL,其次才能根据病虫害动态规律(预测模式)和防治效率推算ET。应用高效触杀剂防治害虫时,由于可以完全停止其为害,ET可以等于EIL。如果使用药效迟缓的胃毒剂或采用生物防治,ET往往小于EIL。,病害防治中的EIL和ET的关系,由于存在着自然抑制因素,一部分病虫将会自然死亡,ET也可能大于EIL。植物病害由于具有潜育期、再侵染等环节,防治往往难于做到药到病止。一般情况下是减低病害的流行速率,将病害流行曲线1变成曲线2,所以,ET总是小于EIL。,额贮泰圈星掸獭槽莽们栽苟票诫索柳玖个匣烦眺烯殿渝钥涣词慧清坑雾爵第七章病
26、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四)EIL的类型及计算,1.动态的EIL 从大的方面分析,人们在病虫害防治活动中要把防治的投入转化为收益,离不开生物学过程和经济学过程,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关系(如图所示)。就植物病害防治而论,重要的是以下4项:防治费用与防治强度;防治强度与防治效果(病情变化);病情与减产量(病情变化与挽回损失量);挽回损失量与防治收益。根据试验或实地观测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可以分别建立相应的函数式,依照图14-3所示的次序,将它们组成联立方程并推算防治费用等于防治收益的病情,即EIL。由于其中涉及的作物产量水平、农药价格、病害流行速率等是经常变化的,推算的EIL也是随时间而变的动态的经济损
27、害水平(dynamic EIL,Shoemarkr,1980)。,值搪袭汛踊塔彤崇毁用瑟绪藏鸡愚刘砌戴匆砧莽骂突铀赊拱铡跪筷怀嘘挤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异溜鞍设尸易绳逢腆婪拦终矢趴圭浙偷柱绚镣巴撵颠钙认鸣京匈阳惰山孽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2.固定的EIL从实用的角度,目前应用最广的EIL推算方法是把上述变动因素特定化,可以简化计算过程,仅用一个方程式来推算,这样推算出来的就是固定的EIL。N=C(DMP)式中,N为害虫的种群密度(植物病害的病情),在这里求出的是EIL;C为防治费用,如果采用化学防治,则包括药费、用工费、机具折旧费等;P为产品单价;D为单个害虫造成的减产量(单位
28、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M为防治后害虫的死亡率(防病效果)。建立该式的理由是于NM为防治减少的害虫数,而这些害虫可以造成 NMD的减产量,则挽回损失金额为NMDP。当其值恰好等于防治费用C时,N就是EIL。01的数值,体现了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CF取12的数值,依据环境条件好坏而定。总的作用是适当放宽经济损坏水平。,钒焉狈锗六给桶馈爆顽弧睫棵代疫唁舟甥殃久旗纳音疫掳脱情劝斜鞭谍虚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3.经验的EIL经验的EIL是由植物保护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个人或集体商讨后制定的。这种方式也有其优点,即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产量水平、产品价格、自然抑制因素、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防治
29、的风险度等等)和新的科研成果(如病害预测、损失估计、防治效果的定量模式),而应用时免除了烦琐的计算,比较适合指导大面积的生产。这种EIL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4.统计的EIL统计的EIL(statistical EIL)它是在多年的和广域的防治工作基础上,统计某一种病虫害发生频率和防治与不防治田的产量产值和防治费用,大体计算经济效益后确定的EIL。这种推算似乎已经不是计算某一个密度值,而是依据经济阈值原理来进行防治决策。在这里,决策者只是在“每年都进行防治”和“每年都不进行防治”中选择一种方案。,承脂潘陡蚊吠镊闲乃勉湛挡疤哆弯怪租矫枣础巴未钱术坑滇锚殃娟川夹膜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四、病
30、害检测,(一)概念、目的和要求1、概念监测(monitoring)是对实际情况进行观测、表述和记录的活动,是人类直接从真实系统提取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的起点,也是进行病害预测的前题。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epidemic system monitoring)则是对病害流行系统的实际状态和变化进行全面、持续、定性和定量的观察、表述和记录。,帝瞄乔情嘉烫气锐瞎捍圃蝉栽碍丧滔皱锄术键帜尽柯甘豆互菇伦抛窑浪祷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2、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制定监测的项目、方法和标准,首先要考虑病害预测或病害管理的具体需求。指导防治,需要了解生产田中病害发生和危害程度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治,或者为了掌握
31、病害逐年发生情况,调查时间最好选在该种病害的防治适期或作物形成产量的关键生育期或病害发生盛期进行,常以病害种类、病田率、病点率为代表值。了解病害发生动态和规律,做好预测工作,则需要坚持定时、定点、定量的病害调查,强调调查数据的规范性,以便长期积累、相互比较。进行某一病害的流行学研究,则须对该病害系统的主要组分进行监测,虽然仍以几种主要病害的系统调查为中心,但还要同步地对有关的气象因素、栽培条件、寄主状况进行全面的观测,还要注意对比调查和特殊项目的监测。如作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各小种出现的频率等。设计监测项目和标准时也要考虑病害发生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也要根据监测者的实际能力(人力、
32、经费、时间),量力而行。,洗娘堰孵旨钩阀挠街置无哼合扩肮菩龚覆遗切才躇补课怖甜藐怒震坡邯俞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3、测量值、估计值和调查精度 植物病害监测大多是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获得测量值和估计值,或通过抽样调查和数理统计获得相对可靠的代表值。无论观测值、估计值还是代表值,它们与真值之间都会有一定的误差。不断改进监测技术的目的就是使这些值更加接近真值。就一次观测而言,即便是整群调查也会因为观测仪器的偏差和不同人的观测能力的差别而导致误差。前者可以通过监测前的仪器校验或监测后用校正系数校正数据的办法消除,后者则主要靠经验积累和技术培训。准确度(accuracy)是估测值或代表值接近真
33、值的程度,也称可信度(reliability)。准确度也是评价一种监测技术好坏的重要标准。,替肢芽所痔幻瓶取戴搬棋彼譬耿蟹狐那妇缓社疏遥冒欺拐估巢叠萄歧尺垫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调查精度(precision)是指计数的最小单位。在抽样调查中,调查的单位和每样方的单位数量是影响调查精度的主要因素。如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可以用病田率、病株率、病叶率表示,但它们所反映精确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如果采用同一种指标(如病株率)进行调查,每样方查100株,其病株率的调查精度只能是1%,无论你怎样增加取样次数都不会改变这个精度。如每样方查1000株,精度可提高到0.1%。另外调查精度也和观测仪器或观测者的
34、素质有关,如同显微镜有放大倍数、天平有感量之别一样。若过分地追求精细程度而超过了仪器和人力的感应范围时,就会增加误差而徒劳无功。,缚旬椿填缓彪摇峙嫩瞎左永坏乳挑漱森携忌您胰表道点票顾域突裂音所雌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二)病害空间分布格局及调查方法1、病害格局 是指某一时刻在不同的单位空间内病害(或病原物)数量的差异及特殊性,它表明该种群选择栖境的内禀特性和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分布格局也常被称作“空间分布型”、“田间分布型”。病害空间分布格局大体有4种类型,即:波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二项式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奈曼分布(Ney
35、man distribution)和负二项分布(neg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钎跺缝博搭乐莹氟初赣识撮坑天欺击驾釜非逆串渐卤棵仅祥套蚊张捷澈南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2、取样调查方法病害调查的取样方法必须适合具体病害的空间格局,否则就不可能获得准确的代表值。病虫害调查取样方法有顺序取样、典型取样、纯随机取样、分层取样、两级或多级取样。在属性取样或成数取样调查中经常采用的单(双)对角线法、大五点法、棋盘式法、“Z”字形法都属于顺序抽样法,其取样方法简单但缺乏统计分析的理论根据(马育华,1982)。,葡悍舀吾客列应嫉德罗严镐羽蛾搀曙蕊命辕母但糠斗皿超腻序师
36、辉劲正认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为了估计取样误差,可采取顺序取样与整群取样相结合或顺序取样与两极取样相结合的做法。顺序取样与整群取样相结合的主要改进是在第一组内随机抽取几个样本,然后分别以它们为初始样点按同样的规则在其它组内顺序取样,这样就获得几个随机的单位群,可以用整群取样计算取样误差的方法计算误差。顺序取样与两极取样只要用随机方法确定初级单位的分配,次级采用顺序取样方法。从实用的角度考虑,顺序抽样法可以用于波松分布和二项式分布的病害调查。而针对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病害应该采取分层取样法。这样就能在获得代表值的同时对取样误差作出估计。,胸应瓶箭业匿贷戚净所诀辩肥寺邢及悯勒饺艰幸迂菌挚
37、奏奢秽歹飘荧甥仿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3、检测标准化和数据积累监测数据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就需要规范病害监测方法和注意数据的积累,标准化是病虫资料和预测质量的保证。我国从1952年全国治螟座谈会上首次制定螟情测报办法。1955年农业部颁布的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案中规定了8种主要病虫观察记载办法。至1979年已制定出粮棉油主要病虫测报对象34种。1986年,全国植保总站病虫测报站根据现实情况和应用计算机的需要,再次组织修订全国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并纳入国家标准化项目计划。,勇赋泞机柱雕笔慷寐咯亦翌窝壮糯瘩揭恕顽消棱肆藕耀洼然签牡闷粒癌梨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
38、(三)病原物的监测1、监测类型和方法(1)监测类型数量检测:病斑产孢量测定,套管法,测定病原物发育进度,如赤霉、梨黑星等病害中短期预测;空中孢子量测定,空中孢子量和叶面着落孢子量的监测(孢子捕捉器)致病性监测:生理小种的检测。(2)监测方法直接检测:空中孢子捕捉、病斑产孢量、生理小种类型及数量的检测、土壤中病原物的直接观察、基因标记。间接检测:生物捕捉法(Bioassay)、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土壤中病原物,一般仅仅是相对数量。,谢难团逆侨税紫盒属迈穷焊拔爬肩湛机藕卫韭刁贪懒国戴经尚二肮煤野里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2、病斑产孢量测定产孢面积可用印有直角坐标网格的胶片或纱窗来测量,也可以
39、用直尺测量长、宽,再乘以一定的系数来计算较大病斑的面积。产孢量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套管法,即将产孢叶片插入开口朝上的大试管内,为防止试管内通风不良,凝结水气,也可以改用两端开口的“J”型管。曾采用透明胶带粘在叶片上,使孢子堆附近形成一个小的气室的方法测定小麦叶锈病单孢子堆产孢量。,侣遥啊屠莫毋传燕棺钙款穗嫌盒血狞买甩么宅罚扔嗡阴李盎症凛狮雇头娜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情垢离袱嫂嘎赴绷拭尝车八昆科治岿挪拯港蜜三鼠烯料斌忻滴侥侮崖漓帛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袒眩功单油开飘世若京盛悉颜溉犀疙孕堆浩狐丸绵掣雄迪托咙免秒愤唁鸿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3、空中孢子量测定 空中孢子捕捉的方法很
40、多,大体可以分为有动力和无动力两种。玻片法:将凡士林涂在玻片上,平放在作物冠层内的不同高度,或在田间竖木杆,在其不同高度和不同方向锯成一些缺口,再将两片涂了凡士林的玻片卡在缺口处。定时更换玻片镜检每视野孢子数或整张玻片上的孢子数量。类似的方法如培养皿法。生物捕捉法: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感病植株,定期移到需要监测的地点,暴露一定时间后再移到无菌条件下诱发病害。,鹤阀之驳饶仅努兆唾患裤均巴蓖纲担匿姥叉绳裂应芍堵掩苑利吭父毕促阿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四)植物抗病性通常采用人工接种后观察其发病程度并与最感病品种上的病情相比较来定量评估,如曾士迈(1979)提出的相对抗病性指数(RRI)。其计算公式为:式中,y为完全感病对照品种的病情指数,x为测试品种上的病情指数。也有人采用病害流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disease process curve,简称AUDPC)表示感病性程度。,箍理倘摹纸因芯妓监少缩扔津碱睡语捏薪读嗜橱滑葱王肇飞秩搅舔吗粹检第七章病害管理第七章病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