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707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栽培.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市发展设施延后葡萄的几点做法,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李庆会,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设施葡萄产业是列入张掖市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全市通过技术人员蹲点示范,开展技术培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广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措施,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022006年全市设施葡萄栽培仅为62亩,目前累计栽培面积达到了2584亩(其中甘州区642亩、临泽县524亩、高台县615亩、民乐县559亩、山丹县199亩、肃南县45亩),近3年的建设规模是前5年的40倍。,2.科技示范成效显著。,近三年来,全

2、市建设的30多个设施葡萄示范点,大多数示范效果好。示范点技术人员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一边进行技术培训,一边亲自动手帮助生产,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为全市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带了好头。,3.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市林业局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甘肃农业大学常永义教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科技攻关,成效显著。,总结出的“2+4+3”病虫害预防技术,亩均用药成本不足80元,可基本预防红地球葡萄的病害,效果很好,受到专家的好评。,总结出的“三个三分之一”(即:在定植葡萄时土壤构成为三分之一的细沙、三分之一的有机肥、三分之一的熟土),显著地提高了葡萄成活率和生长量。,还有“冷热空气置换法”

3、能使葡萄发芽时间较露地推迟40天左右;,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有机农产品张掖设施红地球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等5个技术标准(试行),试验成果是成功的。,2007年我们提出“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实事上大多示范点第二年产量就能达到500公斤,部分可达1000公斤,经营好的第二年单棚收入达万元以上。,常永义教授认为,张掖用3年时间实现了其他地区至少5年时间才能达到的水平。,4.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市葡萄协会自今年年初成立以来,在设施葡萄品牌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正向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申请注册“金张掖红提”品牌,围绕品牌建设,重点抓了产品认证和宣传工作。,开展了产品、产地认证。向甘肃省绿色食品

4、办公室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向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申报设施红地球葡萄有机食品认证,今年我市设施葡萄已通过了有机、绿色食品平行认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投入32万元在兰州市繁华路段设立2块大型宣传牌。举办了张掖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研讨会,邀请全国20多名专家在张掖召开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我市发展设施葡萄的战略部署。,开通了张掖设施葡萄网。定期印发设施葡萄产业动态。印制宣传画、宣传册,已在全市范围内以及第18届吐鲁番葡萄节和第13届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上,向国内外客商分发。,积极联系客户。在第二届敦煌葡萄节上,与一些客户进行广泛联系。同时,邀请上海、广州、重庆、青岛、西安的一些经销商,近期将对我市

5、设施葡萄进行订货考察。,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处于攻坚爬坡阶段,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具体实践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认识还不到位。有两个层面:一是干部、二是群众。干部主要是有一种悲观的态度。说你种那么多能不能买出去,又没有市场,对市场不了解。农民一是担心市场问题,二是担心技术问题,三是担心能否实现效益。表现在工作上不积极发展,而是被动发展,一些县区没有对这项产业进行认真的研究,没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极力扶持产业的政策,对设施葡萄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重视,推动产业的办法不多,导致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别很大,我感觉除

6、肃南外,其他县区都可以适度规划,集中连片搞一些规模发展的一些示范点。,2.管理不够到位。设施葡萄属精细农业,目前我市设施葡萄整体管理水平还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病害预防不力。红地球葡萄不抗病,一旦发生病害,较难防治,总结出的病害预防技术不普及,今年个别地方葡萄病害十分严重。二是大水漫灌。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大水漫灌会导致葡萄根系缺氧,植株生长不良。三是设施建造不规范。张掖市在葡萄大棚建造上已制定了技术标准,经专家评议,适合我市推广,除甘州、民乐等县区的部分示范点外,很多地方没有按标准建造。,3、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一是果穗过大。理想的果穗应是圆锥形,长2030公分,果粒5080粒,重7

7、00800克。而目前果穗普遍偏大,山丹县清泉镇西街村大部分大棚果穗超过1500克。二果粒大小不匀,果色深浅不一致,糖分高低不齐。红地球葡萄果实颜色为粉红、大红为好,果粒应在13克以上,糖分18以上,由于不按标准化技术生产,造成葡萄果粒普遍偏小,有很多果粒达不到12克,特别是由于产量过高,造成果粒硬度下降,糖分降低,风味极差,不符合市场要求。,4科技服务不够到位。部分示范点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掌握不够,技术素质低,不能很好地指导农户进行生产;一些农民存在侥幸心理,不配合技术人员进行农事活动,标准化生产技术很难落到实处;大部分设施葡萄种植乡村合作组织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服务农民。,

8、5保鲜储藏设施滞后。设施葡萄采后,必须进行预冷处理后才可以进行运输和销售。而目前我市保鲜贮藏库较少,缺乏葡萄保鲜处理的场所。目前除临泽县在一些重点葡萄区域和乡镇修建了设施葡萄预冷储藏类设施外,其他县(区)都还没有配套的保鲜设施。,6市场营销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力度不大。我们目前的宣传主要集中在省内的兰州和张掖,对北京、上海等目标市场还没有开展宣传工作,国内果品产销推介会参加也不多。二是商标多、乱、差,形不成竞争力。三是包装五花八门。大小不一、规格不齐。四是营销组织不健全、力量薄弱。五是产销对接不紧密。,6市场营销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力度不大。我们目前的宣

9、传主要集中在省内的兰州和张掖,对北京、上海等目标市场还没有开展宣传工作,国内果品产销推介会参加也不多。二是商标多、乱、差,形不成竞争力。三是包装五花八门。大小不一、规格不齐。四是营销组织不健全、力量薄弱。五是产销对接不紧密。,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搞好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示范点的技术人员亲自动手做好两个标准化栽培示范棚。通过示范棚引导带动整个示范点普及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二是配套推广关键技术。在新定植棚的管理上,要加强“三个三分之一”的土壤配比。配套滴管设施,控制灌水量,提高节水效益。推广“2+4+3”的病害预防技术,生产有机果品。搞好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

10、量,提高质量。全面实行果实套袋。特别要推广减色袋,解决果品颜色过深的问题。,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实验表明,沼液进行叶面喷肥,或用沼液进行沟施灌溉,能显著的提高葡萄生长量,叶片肥厚,叶色浓绿。目前张掖市的沼气池有六万多座,每一座沼气池就是一个有机肥的生产加工厂,为葡萄的有机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根区导灌技术,亩用水量150方,比大田节约500方。这一项新技术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适宜大面积推广。,四是加快葡萄服务体系建设。市县区葡萄协会固定专人了解、分析、研究全国葡萄市场动态,定期向及相关企业通报准确的市场信息,广泛的宣传推介“金张掖”红提品牌,积极联系客商,向客商提

11、供中介服务。县区葡萄协会及葡萄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作用,定期组织葡萄大户、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省内参观学习,定期发布市场供求信息,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大对科技示范点科技服务人员的管理,科技示范点的技术人员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会做群众的工作,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本领,增强业务水平。,五是全力抓好营销宣传工作。在西北内陆地区发展任何产业,如果没有外销,任何产业都不会发展起来。我们的设施葡萄产品也是如此。为了做好设施葡萄的营销,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第二,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开拓高端市场,又要做好大众化市场。长期看设施葡萄的目标是高端市场,但开拓高端市场困难很多,还需要过程。目前,我们要把开拓大众化市场和高端市场结合起来,以大众化市场为主、逐步辐射到周边市场。第三,要统一品牌。第四,要搞好保鲜贮藏设施建设。在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的地方修建预冷贮藏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