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2020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简介-2.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为矫正BEHAVIOUR MODIFICATION,浙江师范大学傅根跃,(一)行为矫正概述,一.行为矫正的一般概念1.行为改变的几种方式:成熟,暂时状态,药物和外科治疗,学习2.行为矫正的定义运用学习原理,通过控制和系统操作行为的前提和结果,特别是行为结果的巧妙安排,来控制行为,3行为矫正的特点(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应用学习原理客观性:采用实验心理学的原理系统性:矫正过程规范三个阶段:基线,处理,追踪4行为矫正的功用建立和巩固正常的良好的行为,改变和消除不良行为.,5不正常行为及类型()什么是偏差行为行为偏离常态,妨碍他人或自己的正常生活

2、.()偏差行为具备的条件异常和有害()偏差行为的类型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二.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F.Skinner: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行为受它的结果的控制;受到强化(奖赏)的行为则会得到巩固(重复);没有得到强化,行为将减弱并最终消失。,(二)强化法,一原理:如果在一定的情景中某人做了某事(行为)而直接地跟随着一定的后

3、果(剌激或事件),而且,这个人在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时更可能做同样的事,这样一个过程就叫作强化。行为的结果增加了行为的频率称为强化特点: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原因:愉悦与满足,喜欢或需要,强化物:增加了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强化物是关键:只要能恰当地安排控制作为强化物的行为结果,我们就能有效地增加某个恰当的行为,二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行为具体而非一般的便于操作界定,便于评价效果强化物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重要的是找到对个体有效的强化物,强化物的分类,从内容上分类(1)消费性强化物: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一次性消费物。(2)活动性强化:看电视、看漫画书、郊游、参加某种活动。(3)操作性强化物:提供

4、给个体玩的东西或个人竞技,如玩具、画画、跳绳等活动。(4)拥有性强化物: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可拥有享受的东西。(5)社会性强化物:个体喜欢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口头赞美,点头、微笑、拥抱、温情的轻拍等。注意!从性质上分类:原级强化物和次级强化物(条件强化物),主体状态:剥夺与满足,剥夺:指在训练前的一段时间里,个体没有能够体验到强化物。剥夺的时间越长,强化的效果越好。满足:指个体体验到这种强化物,已经到了不需要的程度。也叫饱厌原则:适当剥夺要求:符合伦理和法律使用自然剥夺尽量少满足,实施时间:直接性(即时性)延迟强化的效果通常比即时强化差指导语指导语可以加快强化的过程也能使矫正对象听话自然强化指

5、行为发生时环境自然产生的行为者需要和喜欢的结果,三有效应用正强化的准则,1、正确选择行为。具体具有自然强化2、建立行为的基线,确定行为的目标、正确选择强化物a、易于生效的,b、能直接在需要的行为后呈现,c、能再三使用而不会引起很快的满足甚至厌腻。,d、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e、尽可能使用多个强化物。、实施过程a、在开始前告诉被试有关的计划。b、强化物直接地跟随着需要的行为。c、在给予强化时。d、在实施强化物的同时,尽量再用些赞扬和身体的爱抚。,4、让被矫正者逐步脱离程序。逐步消除可见强化物,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寻找环境中的自然强化物。5、追踪评价。,(三)消退法,一.消退原理如果在一定的情景中,

6、某人发出一个先前被强化了的反应,而该反应并不跟随通常的强化结果时,那么,当他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时,该人很少会再有同样的反应。简言之,如果环境不理睬一个行为,则该行为将消失。,消退,1.应用消退法的关键是:强化源的辨认与控制,一旦开始,一定要坚持到底。2.消退法的副作用:行为在消退前有个可能恶化的过程,即变好前可能变得更糟.要防范恶化,看是否可用消退法.,消退,二.影响消退有效性的因素1.对相反行为的强化,消退,2.控制强化源来自矫正者之外的人的强化3.情景情景要求:(1)要消退的行为得不到任何强化(2)消退程序能够得到顺利实施例:16岁的脑瘫女Valerie的自我打脸和瘫躺行为的消退4.指导语

7、5.不良行为的强化过程,(四).塑造法,一.定义通过更相似行为的连续强化,同时消退先前相似行为而最终形成目标行为的过程。又称连续接近法。,塑造,二.影响塑造有效性的因素1.目标行为:明确其发生的条件,频率,形态,强度起始行为存在,与目标行为有一定关联步子设置多少步?观察和调查,塑造,步子间转换的速度()小步子前进,不能太快()如果太快或步子太大而计划受挫,就拣回较前的相似行为,重新设计以后的步子()不能太慢三塑造法的误用塑造不良行为;应当应用而没有用,塑造,四有效应用塑造的原则选择目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情景,质量,精确性,数量等;考虑行为的自然强化)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塑造的计划选择一个起始行为;

8、设计塑造的步子实施计划,塑造,(1)在开始前应告诉对象计划。(2)在每次起始反应发生时立即进行强化。(3)在还没有掌握前一个相似行为时,不进行新的相似行为(4)转向新的相似行为的大致标准:10次通过6次以上。80%正确。任何一步不要强化太多也不要强化不足()如果计划受挫,检查:强化物是否有效;步子大小是否恰当?,(五)逆向结链法,一定义结链:通过有次序地强化一系列简单行为,从而使被试学会整个比较繁复的行为系统的过程逆向结链法:从强化构成复杂行为的最后一个简单行为开始,逐步逆向向前,最后是被试掌握整个复杂行为的过程优点?,逆向结链法,逆向结链法,二有效应用逆向结链法的原则确定目标行为具体明确,可

9、以分解成简单行为的复杂行为进行任务分析,确定链的各个部分每个链节界限分明;而且足够简单,个体在完成时没有困难.3.运用适当的指导语调动被试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训练时让被试观摩示范.4.选择并有效运用强化物.5.在连接下一链节前,前一部分要达到非常熟练,自动化的程度.6.结链完成并巩固后,逐步撤除程序.,(六):惩罚法,一.惩罚的原理:如果在一定的情景中某人做了某事而且立即地跟随着一些不良后果,且因此,当这个人在下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他很少有可能再做同样的事情。这个后果就被叫作惩罚物,它是使人不愉快的。,惩罚,惩罚,二.惩罚的类型1、体罚2、谴责3、立即停止强化活动。4、立即送进隔离室(一般不超过

10、5分钟)(自伤行为、孤独症不适宜),惩罚,三.惩罚的副作用及弊病1、强烈的惩罚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2、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3、容易导致个体模仿惩罚来对付别的儿童。4、可能导致使用者上瘾。5、惩罚只能抑制旧行为,不能建立新行为。,惩罚,四.有效运用惩罚的原则1、选择被惩罚的行为应该具体的行为而非一般的行为,应该对事不对人。2、选择好惩罚物。(注意个体差异)3、尽量控制产生不良行为的情境出现。4、尽量为替代反应的产生创造条件。5、执行惩罚必须一致。6、惩罚必须及时。,惩罚,7、施行惩罚时必须保持平静。8、惩罚应和替代行为的强化相结合。9、所有包含惩罚的程序,都应该仔细收集有关程序效果的资料,以备

11、分析使用。,惩罚,五.与惩罚相关的行为矫正方法1.负强化强化指行为的结果增加了行为的频率.正强化通常指行为后环境给予了个体需要的刺激;而负强化指行为后环境去掉了个体正在承受的厌恶刺激.2.逃避和回避逃避就是负强化,回避指如果一个行为会防止惩罚的发生,那么,这个行为的发生频率就增加.回避法的应用一般包含一个被个体辨别的警告信号.,(七)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一.概述1.沃尔夫的猩猩实验2.一种本来不具有强化作用,通过与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的联结而获得强化作用的刺激称为条件强化物,运用条件强化物进行的行为矫正方法称为条件强化法,又称代币制.后继强化物:用于代币制中的支持代币(条件强化物)的实质性强化物

12、.,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3.实例:(1)张太太的招数家庭中孩子的教育(2)七贤小学的荣誉制度学校中良好行为培养(3)杜鹃窝的春天精神病人的行为治疗,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4.代币制的优点(1)使强化作用更有效:A.便于即时强化B.便于控制强化物的数量C.可避免饱厌现象的出现D.持有代币能使被试看到成绩激励自己不断进步(2)促进教育者及时强化(不仅使用代币,而且也更多地使用表扬等)和记录良好行为.(3)使被试学会使用代币经济,懂得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4)为对不良行为的惩罚提供了新的途径.,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二.影响条件强化有效性的因素1.后继强化物的强度条件强化物的力量决定于

13、后继强化物的强度和功能价值,有质与量两方面,同时也应人应景而异.2.后继强化物的多样性后继强化物种类的多少和适宜性影响条件强化.种类越多,该条件强化物的概化性越好3.条件强化与后继强化匹配的计划间隙性强化效果好4.条件强化物的消退没有后继强化物的作用,条件强化物会重新丧失作用.,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三.有效运用代币制的程序和原则1.确定目标行为:具体明确而有价值2.建立基线目标行为的基线数据3.确定代币好的代币的几个特征:有吸引力,轻便,耐用,易于处理(任何时间情景均可施与),易于计数和保管,不易伪造,不能转作他用.4.确定后继强化物通过调查和观察确定,同时兼顾强化价值和经济性.,条件强化法

14、代币制,5.拟订代币交换系统A.确定目标行为与代币间的对应关系B.确定代币与后继强化物的关系,即制定所有后继强化物的价格C.明确交换的时间地点,确保交换顺利.6.实施计划A.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以代币,不配合其它社会性强化B.开始时宜相对及时地让被试换取后继强化物,条件强化法 代币制,C.逐步让被试学会积累带币以换取高价的后继强化物,并通过目标行为获取更多的代币.7.代币制的撤消当目标行为日益巩固后,考虑逐步撤消代币系统,使行为保留在自然情景中.,(八):行为矫正个案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行为矫正个案研究的一般过程1.确认目标行为2.观察和测量(基线)3.确定目标并设计矫治程序(方案)4.选择

15、强化物5.实施程序6.撤消程序7.追踪评价,二.案例,不良作业习惯的行为矫正被试的一般情况及问题所在程序的设计计分程序表的设计强化物的选择与强化原则程序撤消的考虑实施过程分析结果,结束语,以上简单地介绍了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和几个典型的行为矫正方法。尽管行为矫正方法还有许多,但最基本的是强化,其它方法几乎都是强化的延伸和复合应用,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灵活、巧妙的安排、运用强化。参考书:吕静主编,儿童行为矫正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林正文著,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加)G.马丁(G.Martin),(加)J.皮尔(J.Pear)著;林殷沪等译,行为矫正:有效的心理疗法,科学出版社/1991.12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