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2089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论语六则》.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六则,论语,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庙,孔府,孔子教学场景,杏坛,诵读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论语的体裁:语录体,关于论语,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论语中是指孔子。,曰:动词,说。,时:副词,时常,常常。,习:动词,温习,复习。,说:通“悦”,形容词,愉快,高兴。,乎:相当于“吗”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朋:文章中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愠:怨恨,心里不满。,君子:文章中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好好学习,享受学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友互相激励,探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君子的风度。,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3、师矣。”,温:动词,温习。,故:旧,指学过的知识。,知: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为:动词,做。,矣:相当于“了”。,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通“惘”,迷惑不解。,殆:危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第四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动词,喜爱。,乐:愉快,

4、快乐。这里的意思是“以为乐”。意动用法。,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第五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其:代词,他的,他们的。,从:采纳,听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第六则,子曰:“吾十有五而

5、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立:成就,意即有所成就。,惑:疑惑。,耳:听觉。,逾矩:超越法度。逾,超越,超过。矩,本指木工用的曲尺,引申为法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都能领会其中的意

6、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认真思考,孔子在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真思考,孔子终身学习,取得了哪些效果?,明确: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请把它们找出来。,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择善而从,“而”字的用法,而:连词。,2.表转折,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表承接,如“学而时习之”。,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承接。,而:连词,表承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