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2251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2唐朝的开国与盛世,话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真个是名胜之邦。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忽一日,太宗登位,聚集文武众官,朝拜礼毕,有魏征丞相出班奏道:“方今天下太平,八方宁静,应依古法,开立选场,招取贤士,擢用人材,以资化理。”太宗道:“贤卿所奏有理。”就传招贤文榜,颁布天下:各府州 县,不拘军民人等,但有读书儒 流,文义明畅,三场精通者,前 赴长安应试。,选自,唐朝的开国与盛世,一、唐朝的开国,晋阳起兵(617),长安称帝 唐朝建立(618 李渊),统一全国(624),1

2、.历史上定都长安的重要政权主要有哪些?,西周(镐京)、西汉、隋、唐,思考?,2.唐朝建立的原因有哪些?,A.隋灭已成定局,B.农民军牵制主力,C.李渊早做好打算,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玄武门之变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 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3.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和玄武门之变,嫡长子继承制不利于选举贤能之人统治国家,并容易造成残酷斗争,虽然残酷但并未影响到

3、唐王朝的基业,反而将其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帅,一位兼听纳谏的开明君主,,开创“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大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谥号: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死后据其生前事迹评定的带有褒 贬色彩的称号,年号: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2007全国文综一)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C唐太宗 D清康熙帝,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如汉武帝、晋武帝、隋炀帝,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除外),所以习惯上常称年号,

4、如康熙皇帝、嘉靖 皇帝,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lingyu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ren庄稼丰收),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卷一从材料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社会景象?,贞观政绩 流芳千古,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生活改善,王珪曰:“亡隋之辙,殷鉴不远,陛下亲承其弊,知所以易之。然在初则易,终之实难。伏愿慎终如始,方尽其美。”太宗曰:“公言是也。”,吸取隋亡教训,注重居安思危,选官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慎用刑法,尊重生命,体现仁德,保护了劳动

5、力,唐律比秦律减少160条死刑条款。如规定:对孕妇处以死刑,要在产后百日执行。,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资治通鉴卷194,凌烟阁24功臣图,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 刘政会、唐俭、李勣、秦叔宝,秦叔宝 尉迟敬德,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

6、。”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贞观政要务农,休养生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文德治国,崇儒尊孔,重视科举,“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励精图治、注重个人素质、用人区别正佞,“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前者认为皇帝事必躬亲未必奏效,必须知人善任,后者提示封建帝王要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铜,

7、史,人,虚怀若谷,兼听纳谏,理性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方略,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广任贤良,高居深视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革新政治,休养生息,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虚怀若谷,兼听纳谏,慎用刑法,尊重生命,既体现仁德,又保护了劳动力,政治,经济,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法律,思想文化,“贞观之治”盛世的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风淳厚,生活改善,全方位的繁荣昌盛,奠定大唐盛世的局面,巩固并推动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繁荣,2、武则天的政绩:农业、用人、科举,3、对武则天的评价:,负面:,1、武则天掌权:,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积极:,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

8、不断上升;使唐太宗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行,又为“开元之治”做了铺垫(承前启后)。,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庙宇,晚年奢侈腐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历史上是一位 有作为的皇帝,三、武则天的统治,唐.骆宾王讨武式檄:“伪临朝武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A.武则天不得人心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C.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D.庶族地主与士族地主的斗争,(2007全国文综一)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

9、崇佛教,四、开元之治,阅读课本63页“开元之治”一目,归纳其政绩,并思考原因,1、唐玄宗的政绩:,2、出现的原因,唐玄宗结束了政局动荡混乱局面,社会相对安定唐玄宗的个人因素(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用有才干的人人民的辛勤劳动,618年,907年,兴起,贞观之治,发展,武则天统治,开元之治,顶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知识体系:,思考:关于封建社会的盛世的全面认识,1.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阶级矛盾相对缓和,2.出现原因:,3.对盛世的认识:,肯定其进步作用认识其实质,3从盛世局面的实质看: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的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

10、,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奴役,4从盛世局面的前景看: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1)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2)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3)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4)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两汉、唐朝统治后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足以证明这一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先进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

11、保证;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启示:,请回答问题:在当代,我们 也存在着“民生”问题。我们从唐朝盛世形成中可以得到哪些有意义借鉴?并由此谈谈你对中共提高执政能力的认识;,拓展二: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以“唐盛”为鉴?,1、不断提高执政党的执政水平;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3、适时调整政策,使之适应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时强调,全党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对中共明确要求全党提高执政水平认识:1、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 民、立党为公的执政思想;2、体现出“与时俱进”时代要求;,1、唐朝盛世:是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段时期;2、盛世形成原因:有素质、存百姓、重人才、强政治。3、认识:封建盛世形成具有偶然性,基本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其素质高低对封建王朝的命运起很大的作用;封建统治政策的调整,核心在于“关注民生”(即调整生产关系);而政策的合理调整关键在于正确的吸取历史教训;,本课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