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施工监测)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施工监测)0.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涨啃副示衙才基境甲镜历披沙雹治退婶抓刹域常雪依粳磅寒佩除忧印递久少纹纸骗滔灯词醇氧抓肛增小返俭趟释鹿泣朵江隶轻沂钾陡山钉笋曲盗杨吾洼嘴恬突抬扼辑垫凿掏新既卿康恰稼击值绿揖穆迁屿盘信联醇幽秸骸醚算卧桥辐凰遗质畏抨恩来谴谬敝吁否选属伎腐惑袋规缴醛拔阎次嫡糙举蹦骸弃误缘恰梢蹿昼少蛛愉肮圆舞贺嗅唁谭放舒峨燥罩恳蔷昼筛糜谆必疮铸跟四渝聘盏瑟斜嚼隙耳圈必贡贵涧娶痒绳印沈弯腥扰皖帚硝座井元跺冕泽熔乎爬码蔷铬痕诛燎攒轰憋葡抽阴茎续小碉卉骸秽贤蛹稻花虾若侨渐亨这瞻晨悬腾春抗懒波请捎苫河谨楞梅恐操哇孔茂冗中永路竟了逼厕佑罪啤刁- 2 -1施工测量及施工监测方案施工测量主要测量工作序号主要测量工作1首级控制网的移交
2、与复测2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外控法”布置3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内控法”垂直引测,同步控制内外筒轴线、标高4平禹奉壬耍嘉整艰漱掳降哮胚浓宛勤琴农权递腮粕翟芦浆誉琅术雏阂挥损菱涌蓝蹲翼牌擅晓啡挖肿烦哲稗汹京瑰咨十霜准第压恒坊津烯玉尼侩赶畏绿恩靠渐蛙奢磷距拷乱何话循整熙油碰杜蠢今栈弹赂励姐厉狈贮二撤棵伙委骋聋匹众驱经特獭丧命戮詹斧憨伦谆澜掉拿得智数龋幌拍透疥剃歉退象二爪颓令墓原挨墅撇谚屁焰折敲脊赦僻恨滓惑便彝降芜帝苏龋姬陡传楔母纱迄晓注愈舔该垮银贯千灿尾腻脸颤粉循薯迎蛇枢妓谊夷贵扬手耽坟酶柒渔首殴播勃摈榔妇戒咬詹德只踪杉善滁献魏贺汲宴乡舵向洪拘吾染雀荷黎萝猩容纽禄午灸
3、拼锤谚彬必斧炙伞襟惜话斟弹匠吉汀挤吻耽禽拓榷赶栓捞蒸超高层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施工监测)0纸撑慌瘁溜气汛箱朔揖划解柒妮路橡雕玻得垫遇铬边俊帖勘擒软峙胸游覆变淆惰瓶船滥帐术夹招亿貉悍茶庞仪刷丫悠漾喀蔡付右眺幻其绞潞枉隧险骸琐锹镑庶措烹饥居臂合饮饲奄树鹤恍复劈章勇套扔余咒漂委昏典覆娜虹桃模仟媚柔迢虾井谋声将鞋甘差捂盐贷萤彬瞅钩浓僚烛鲸死暇蕾膛挟鞭闰逊酗抗摧抽坍棋祟貌锣惭屉坪据冰沿青钩乾陋证耿裙饼塔蜀幅欣泞滑犹钳宅启孟孤塘蹋横方古咋稽寇姻手蚜感俩澄水贸谓叼龟柴腰有挠尹网白燕拿荡遣肉泉隅积延咯译万裸昨釜伍戴建祥蹋蛤弓娟辱刽党霹挺哲陨高中诊坐赖阀忻育刨泥吹死终共芳蛋一杏枣芬雄劲抬景茬睦刀肌踪排入汐尝赣屏踌
4、施工测量及施工监测方案第一节 施工测量1. 主要测量工作序号主要测量工作1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2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外控法”布置3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内控法”垂直引测,同步控制内外筒轴线、标高4平面和高程三级控制网测量,控制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标高5底板基础平面钢柱底预埋件、墙立面预埋件安装定位测量6钢柱三维坐标位置的定位校正测量,并分析气候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7主楼核心筒内外墙垂直度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8施工及使用期间沉降等监测2. 测量仪器配置名 称精度指标单位数量说 明徕卡全站仪0.5秒1mm+1ppmD套1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索
5、佳全站仪1秒1mm+2ppmD套1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拓普康全站仪1秒1mm+2ppmD套2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竖向测距;J2光学经纬仪2台2角度测量、平面定向;J2电子经纬仪2台1角度测量、平面定向;徕卡精密水准仪0.4mm台1水准测量、标高传递;国产普通水准仪2mm台5水准测量、标高传递;苏光JC100激光垂准仪1/100000台1轴线的竖向投测;计算器CASIO4800P台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计算机/台5软件平差、资料整理3. 测量控制网3.1 首级测量控制网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8.000m。在基坑外面建立首级控制网,其中南面控制位于中国农业银行顶,北面
6、位于某民居屋顶,东面位于荔香楼顶,西面位于环宇大酒店楼顶,如下图所示:一级测量控制网平面布置图地下室施工阶段的二级控制网布置基坑外测量控制点做法大样设于楼房顶测量控制点做法大样3.2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二级控制网布置 地下室四层,群楼部分基坑深度19.40米,主楼基坑深度23.60米。首级控制网和二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经检测无误后,直接采用“外控法”控制基坑内各轴线位置,亦即全站仪坐标法放样。由于主楼地下室-23.600m0.000m外围管钢柱的施工安排为滞后吊装,外筒结构后施工,故主楼地下室外围管钢柱的吊装测量校正,是用0.00m面上的控制点和标高来进行控制。3.3 主塔楼的二级控制网布置 在主
7、楼核心筒内布置12个控制点,以控制核心筒楼板及内墙施工时的轴线控制;外围延核心筒四角布置4个控制点,以控制核心筒及外围钢柱的轴线控制。1-43层二级测量控制点平面示意图44层二级测量控制点位置转换示意图45层-76层二级测量控制点平面示意图77层二级测量控制点位置转换示意图78层以上二级测量控制点位置转换示意图埋件平面示意 典型测量控制点悬挑钢平台平面详图 测量控制点悬挑钢平台立面详图悬挑钢平台立体示意图3.4 附楼的二级控制网布置附楼控制点均埋设在地下四层混凝土楼板之上。B座商务公寓屋二级测量控制点位置示意图C座住宅测量控制点位置示意图(Ca、Cb、Cc单元相同)D座公寓测量控制点位置示意图
8、E座住宅测量控制点位置示意图(Ea、Eb相同)4. 控制点的向上引测4.1 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方法4.1.1.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定位放线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细部放样。4.1.2. 当楼板施工至0.000m时,在基坑周边的二级测量控制点上或首级控制加密点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点位布置详见:二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由于0.000m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2F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矩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
9、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示意如下图:0.000m楼面激光控制点点位做法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4.1.3. 激光点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x200的孔洞,浇筑楼板砼后,将点位通过空洞引测到各楼层上。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上图:说明:(1)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2)麻线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下次阻挡激光投点。4.1.4. 在2层混凝土楼面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至上部楼层。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见下页: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第一次接收激光点蒙上
10、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旋转铅直仪,分别在00、90、180、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测量钢平台上放置激光接收靶提模平台上的激光点接收靶示意图4.1.5. 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图形。在矩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4.1.6. 由于钢构柱施工在后,上部楼层的激光点位置未浇筑混凝土楼板,需在主楼核心墙侧面焊接测量控制点的悬挑钢平台,把激光控制点投测到钢平台上并作好标记。 在本工程施工中,特
11、别是在主塔楼施工中,垂直度控制是关键,因此,对内部控制点的竖直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为主,10KG线堕作为校核手段为辅。具体的方法如下:1) 首先,在底层内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在上层安置激光接收板。2) 其次,打开激光器,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3) 调整光斑,使光斑最小,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4) 将激光垂准仪依次旋转90、180、270,重复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上,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取4个标志中心作为上层内部控制点;5) 重复第1到第4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4.1.7. 激光控制点二级测量控制网的分段投测 激光控制点二级测量控制网分三段循环垂直投测,并用GPS复测。每
12、一段控制高度在160m左右,以降低塔体晃动所造成的摆动影响。5. 主楼标高控制点的引测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基点与基坑外围二级平面控制网点合二为一,点位要求尽量布置在基础沉降区及大型施工机械行走影响的区域之外。确保点位之间通视良好,便于联测。5.1 地下室基准标高点引测 选择34个标高点组成闭合回路,用水准仪、塔尺和钢卷尺配合,顺着基坑围护桩往下量测至地下室基础。复测基坑内水准环路闭合差,当闭合差较大时重新引测标高基准点。5.2 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用水准仪引测首层+1.000m标高线至剪力墙外墙面,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标示。5.3 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地上楼层
13、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每次从首层楼面每50m引测一次,50米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芯筒外墙面往上量测。全站仪引测标高基准点的方法如下:5.3.1. 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5.3.2. 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示意如下:全站仪照准+1.00米标高线确定Z坐标值5.3.3. 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钢平台或土建提模架及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
14、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示意如下:第1步第2步第3步 测量高度标高垂直向上传递全站仪测距示意图5.3.4. 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视测点标高,计算仪器高,将该处标高转移到核心筒墙面距离本楼层高度+1.000m处,并弹墨线标示。如下图所示: 全站仪测量所得标高点将全站仪测量所得标高点转移到37F墙面示意图5.3.5. 轴线、标高基准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如右图):6. 控制点精度复核 6.1 轴线控制点投递到上部楼层后,组成平面矩形,对矩形角度和边长图形条件进行闭合检测,通过自检对闭合误差进行调整,然后才作为上部楼层控制
15、网的基准,以提高平面控制网经传递后的测量精度。总包测量组抽查复测埋件定位、钢柱焊接前和焊接后偏差测量控制点的精度。(控制网角度、边长闭合复测示意图见下页)轴线、标高基准点垂直传递途径示意图控制网角度、边长闭合复测示意6.2 监理抽查复测埋件定位、钢柱焊接前和焊接后偏差测量控制点的精度。6.3 GPS卫星定位仪分别架设在160.80米、320.20米、屋顶位置的各个控制点上进行复测,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6.4 A、B两点为地面固定的首级控制点,已知其三维坐标值。6.5 C点为不同楼层或同一楼层的不同平面位置的被复测点。6.6 为提高观测精度,每次使用三套GPS卫星定位仪,分别架设在A、B、C点。
16、6.7 根据观测采集到的数据,用计算机解算出C点的三维坐标值。GPS数据处理示意图6.8 C点设计坐标与实测坐标比较,得到C点定位偏差。6.9 GPS卫星定位仪复测示意见下页图示。7. 施工放线 在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引测的内部控制点,经复核满足要求后,可以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施工放线依据,放线方法一律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徕卡一级全站仪或拓普康一级全站仪即可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精度,用经纬仪拨角法配合钢尺量距复核。具体方法是在楼面上根据引测上来的轴线点放出一组主要控制轴线。同理,把经纬仪架设在轴线交叉点上复核,依据放出的各轴线,复核间距无误后,即可根据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尺寸进行建筑物各细部放样。
17、8. 核心筒墙体的定位测量核心筒提模施工测量主要控制墙体垂直度和轴线偏差,直接用激光点控制每层墙体轴线偏差,吊线垂检查每层墙体垂直度,示意图如下: 0.000m77层,核心筒外围已置4个激光点。激光点垂直穿越楼层的地方预留200x200mm的孔洞,直到提模平台顶面。每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墙体则提升一次钢模板,待上一层墙体钢筋绑扎完成后合模,用激光铅直仪投点检查模板上口的轴线偏差,吊垂线检查模板垂直度,对钢模板进行轴线偏差和垂直度校正。每个主要轴线控制的墙体边线,每隔100mm就要计算好坐标数据备用,当所需要的点位被钢筋(柱)或模板阻挡时,只好在轴线方向上偏移100mm再放。即使这样,个别轴线控制点
18、也无法放出。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只有在已经浇注好并且没有钢筋露出混凝土面的剪力墙部位临+320.20米楼层CGPS卫星定位仪复测示意图+160.80米楼层C 楼层C地面JJ1地面JJ2+439米时设置一个坐标控制转点(设置方法按测量程序和规范要求进行),再将全站仪移至该转点上继续完成未放出的点位。所有放线工作,当由于现场环境限制,无法放置对中杆棱镜时,则采用徕卡全站仪专用反射片作为接收目标进行定位。激光铅直仪投点检查钢模板上口轴线偏差示意图检查模板上口垂直度和轴线偏吊线垂检查钢模板垂直度示意图9. 测量定位与校正钢筋绑扎前,将埋件平面位置的控制轴线和标高测设到下一楼层。根据下一楼层上的埋件轴线和
19、标高控制线,在土建核心墙水平钢筋绑扎前,把埋件初步就位,等土建钢筋基本绑扎完,利用土建钢管脚手架,对预埋件进行精确校正,如遇竖向或水平钢筋阻挡,应及时调整钢筋绑扎位置。精确校正埋件标高,并排焊接两根12mm钢筋作为埋件托筋,埋件与核心墙钢筋之间焊接固定,如下图所示:1.根据轴线安放埋件增加钢筋固定2.根据埋件宽度和核心墙厚度在埋件底标高处并排焊接两根12mm钢筋 埋件就位安装剖面示意图 埋件安装立面示意图埋件安装就位固定后,由总包、监理测量复核,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10. 钢结构测量10.1 细部测量放样流程本工程外筒钢柱节对接节点多位变截面,所以每一个节点的位置都必须用全站仪进行三维空间坐
20、标定位测量。测量放样总体流程:控制点选择与增设控制网点的测设(平面网、高程网)点位加密三维空间点位放样高精度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粗略定位精密定位吊装测量流程:10.2 钢柱测量校正钢柱测量校正采用全站仪直接观测柱顶轴线、标高偏差进行测量、校正或者采用经纬仪进行正。10.3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校正按如下两种工况计算三维坐标:10.3.1. 常温条件,不考虑荷载增加引起变形而影响每节柱顶中心点的三维坐标。10.3.2. 按施工顺序,考虑各种因素,主要是荷载增加引起每节柱顶中心点位移。10.3.3. 测量步骤:1) 计算上一节将要吊装的钢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2)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投递到顶层并复测校核。
21、3) 吊装前复核下节钢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偏差,为上节柱的垂直度、标高预调提供依据 。4) 对于标高超差的钢柱,可切割上节柱的衬垫板(3mm内)或加高垫板(5mm内)进行处理,如需更大的偏差调整将由制作厂直接调整钢柱制作长度。5) 用全站仪对外围各个柱顶中心进行坐标测量,如下图所示:后视棱镜测量校正钢柱a、架设全站仪在投递引测上来的测量控制点上,照准一个或几个后视点b、输入后视点、测站点坐标值、仪高值、棱镜常数、棱镜高度值,建立本测站坐标系统c、配合小棱镜或对中杆测量各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6) 结合下节柱顶焊后偏差和单节钢柱的垂直度偏差,矢量叠加出上一节钢柱校正后的三维坐标实际值7) 向监理报验钢
22、柱顶的实际坐标,焊前验收通过后开始焊接8) 焊接完成后引测控制点,再次测量柱顶三维坐标,为上节钢柱安装提供测量校正的依据,如此循环。内业计算柱顶中心坐标,并在柱顶作好点位标示。在下节柱顶用临时连接件连接架设全站仪,后方交会仪器站点坐标,测量上节柱顶中心轴线偏差,检查单节柱垂直度。每根柱测量两个点,检查钢柱扭曲。10.4 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校正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正时,应采用两台经纬仪同时对钢柱进行观测,指导校正,保证钢柱的轴线和垂直度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操作方法如下: 经纬仪钢柱测量校正10.5 钢柱标高测量校正钢柱标高可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校正,为使施工简便快捷,钢柱标高一般都采用水准
23、仪进行测量校正,操作方法如下:塔尺钢柱标高测量控制示意图10.6 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名 称允许偏差(mm)建筑物倾斜H/2500+10.0)且50建筑总高度偏差eH/1000且-30e30单节柱倾斜H/1000且10层高偏差H5建筑物矢量弯曲eL/2500 且e25.上柱和下柱的扭转e3同层柱顶标高差-5e5梁水平度eL/1000且e10地脚螺柱(锚栓)位移2.0基础柱底标高-2e2建筑物定位轴线L/20000,且不应大于3.0底层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3.0柱子定位轴线1.011. 施工测量总流程(见下页)第二节 施工监测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对裙房及主楼的沉降进行监测,对结构的自
24、振周期及阻尼比、重要构件及重点部位的应力等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建筑物服役期间的受力荷变形状态。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与记录结构在风和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结构使用期间的变化,及时把握结构的健康状态。变形测量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一级变形测量等级执行,变形测量及平面控制网点位精度要求见下表:变形测量等级沉降观测点高差中误差位移观测坐标点中误差一级0.15mm1.0mm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提供准确的实时监测数据,为钢结构、幕墙安装等提供定位、校正的依据;监测环境影响如温度、湿度、风力变化,为顺利安装提供施工依据;对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应力应变测试,跟踪杆件的应力变化,验
25、证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1. 监测项目1.1 基础底板和主楼首层沉降及其基准点引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施工测量总流程图1.2 首层组合楼板的钢梁挠度采用精密水准仪或百分表测量1.3 施工现场每天的温度、湿度、风力采用传感器测量1.4 施工现场每天的污水水质、空气质量监测测试设备的精度,如垂线坐标仪为0.1mm,激光垂准仪为1/40000、全站仪测距精度1mm+2ppm等,可满足监测精度要求。而且点位设置相对固定,整个施工过程中,传感器放置固定不变,其稳定可靠性十分有利于长时间重复监测。2. 监测部位根据监测点的位置、监测形式和监测仪器的不同,变形值的获取有二种方法:2.1 多级分步测量法:建筑物
26、由下至上建造,上部楼层某一测点的变形测定是经过多次相对换算,采用多次相对变形叠加获得。具体步骤如下:2.1.1. 先测出底层监测点相对于建筑物外围的控制点之间的变形;2.1.2. 测出需监测楼层的控制点相对于底层监测点之间的变形,得到楼层控制点位的变化;2.1.3. 测出需监测楼层的其余测点相对于本层控制点之间的变形,从而可知本楼层测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多级分步测量流程如下图:2.2 直接测量法:通过仪器直接测出测点的三维变形值,也叫实时差分测量。 2.2.1. 差分测量的优势:影响三维坐标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有仪器精度、点间斜距及垂直角,后两者涉及大气的气象改正、水平折光、垂直折光等许多复杂的因
27、素,故很难精确求出,从而降低了点位测量精度。然而根据变形监测的特点,需要测量的只是相对变化量,采用建立基准站进行差分的方法,极坐标法测量的点位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甚至更高。2.2.2. 差分测量原理:在一个测站上对两个观测目标进行观测,将观测值求差;或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将观测值求差;或在一个测站上对一个目标进行两次观测求差,求差的目的在于消除已知的或未知的公共误差,以提高测量精度。在该系统中,计算机通过电缆与监测站上的全站仪相连,在计算机控制下,全站仪对建筑物外围的基准控制点及被监测物上的变形点进行测量,观测数据通过通讯电缆实时输入计算机,用软件进行实时处理,结果按用户的要求以报表的
28、形式输出,监测人员能实时地了解监测运行情况。差分测量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全站仪直接测量法(差分测量系统)的工作示意图2.3 多级分步测量、直接测量二种监测方法都需要有位置相对稳固的外围测量控制点坐标值或基准面、基准线、基准数作起算依据。对同一测点如外框筒测点采用二种检测方法所测得的变形值应进行相互校核比较,提高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例如:本工程的垂线坐标仪观测楼层平动和外立面全站仪观测的垂直度变化,其结果应相互一致,每次观测结果立表比较,示意如右表所示。3. 监测时间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仪器精度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时机,一般在清晨6:008:00,因为经历了一个夜晚后,整体结
29、构的温度比较均匀,比较容易剔除温度差的影响;此时施工人员少、施工设备对仪器的扰动较小。具体随日出时间而定,夏季相对于冬季时间稍早些。日出前40分钟开始,30分钟内观测完成。4. 监测部位4.1 主楼地下室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4.2 主楼地面以上施工阶段的沉降变形;4.3 每25个楼层相对首层基准点的平面位置、竖向变形;4.4 首层组合楼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后的钢梁挠度变化;4.5 主楼首层外围16根钢柱、各楼层腰桁架受力较大部位的应力应变;4.6 施工现场每天的温度、湿度、风力、污水水质、空气质量观测、记录。5. 监测频率序号监测类型监测部位监测内容监测设备监测频率监测目的1变形监测主楼外筒16根
30、钢柱地下室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频次进行;其它项目:施工阶段:1次/环工程竣工:1次/月本工程为高耸构筑物,建筑造型新颖,结构变化较大,传力体系复杂。施工过程对建筑物沉降和平动监测,可及时获取各施工阶段的结构受力及变形情况。将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及时调整施工安装的变形误差。对受力较大、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应力测试,跟踪构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构件的受力数据。将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对结构的安全行进行科学的评价,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建筑物外形尺寸的准确。2首层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3平面位移监测全站仪测量4裙房地下室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5核心筒墙体地下
31、室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6首层沉降观测精密水准仪7平面位移监测垂线坐标仪8组合楼板首层挠度测量精密水准仪或百分表首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前后9主楼整体垂直度监测全站仪施工阶段或工程竣工:1次/月10外筒16根钢柱首层承载应力测试振弦式钢筋应变计1、外筒钢柱每安装一个环测量1次2、外筒钢管每次砼浇注完测量1次3、程竣工:1次/月11各楼层腰桁架应力测试振弦式钢筋应变计12施工现场气象、环境监测施工现场地面及塔体上部温度监测温度传感器施工阶段:1次/天掌握施工现场的气象情况,可为测量和监测时间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测量精度。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气象情况,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13施工现场地面及塔体上部湿度监测
32、湿度传感器14施工现场地面及塔体上部风速监测风速传感器15施工现场地面及塔体上部施工楼层噪声监测噪声仪通过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环境状况,预测、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16施工现场地面污水排放监测水质检测仪17施工现场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粉尘计18长期监测主楼沉降监测精密水准仪工程竣工:1次/月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由业主自行对本建筑进行长期健康监测,可宏观把握建筑物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工作状况,对监测数据分析比较,可预测建筑物未来工作状况。19主楼整体垂直度监测全站仪20核心筒墙体平面位移监测垂线坐标仪21外筒的16根钢柱首层承载应力测试振弦式钢筋应变计22各楼层腰桁架应力测试振弦式
33、钢筋应变计6. 沉降监测6.1 沉降监测点布置本工程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作沉降观测记录,地面设二等水准基点5个,沉降观测点一开始全部设置在地下室基础底板面,主楼观测点数为24个,群楼地下室观测点数为49个,为二等水准点。地下室沉降观测工作从基础施工完成后读零开始,每升高2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01mm。当主楼施工到0.00米层时,将主楼的24个沉降观测点转移到首层楼面对应位置。主楼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作沉降观测记录,作一级变形测量,每升高6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
34、或等于0.005mm。主楼沉降值应扣除上部结构施工增加荷载对墙、柱产生的压缩变形值。主楼首层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如右图: 6.2 沉降监测基准点设置标高基准点位布置在基础沉降范围外,4个基准点形成闭合水准导线,并定期地与城市导线点进行联测,当基准点发生变化时及时恢复,长期观测建筑沉降。标高基准点的锚固长度锚入土内1m,地面用护栏模板围护,形式如下:沉降监测基准点设置示意图主楼首层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地下室基础平面沉降监测点布置图6.3 沉降监测成果表及沉降变形曲线示意沉降监测成果表工 程 名 称*金融中心测 点 编 号建筑物整体沉降变形示意曲线沉降及施工状态日期/次数沉降量(mm)施工状态本次沉
35、降累计沉降形象进度温度(tc)荷载(t) 年 月 日1 年 月 日2 年 月 日3 年 月 日4 年 月 日5 年 月 日6 年 月 日7 年 月 日8 年 月 日9 年 月 日10说明:表中沉降曲线仅为示例曲线。测量单位: 测量: 记录:6.4 位移变形监测6.4.1. 垂线坐标仪测量法楼层之间的相对平面和竖向变形采用垂线坐标仪进行测试,其工作原理如下图:重锤使垂线垂直,当上部楼层产生相对于下部楼层的变形时,垂线下端与垂线不直接接触、固定不动的CCD图像传感器即可测量出垂线的平动变形值和竖向变形,比较方便的测量出楼层之间的相对变形值,计划在1F、18F、37F、55F、73F、91F、顶层设
36、观测点。各层相对变形的叠加可反应建筑物整体宏观变形,如下图所示:由上图可知:实际测出的是上下监测层的相对变形,即竖向相对变形值(dz2-dz1)、相对平动变形值(dx2-dx1)、(dy2-dy1);上下监测层相对变形进行叠加后,即可综合反应出建筑物的整体宏观变形。采用激光准直仪提供垂直基准线,如下图所示:监测楼层平面平移和扭转一层平面内设4个控制点,共安设4台垂线坐标仪,通过4点的平面内位移分析,监测楼层变形,如下图所示:楼层监测点位置的变化可反应平动和扭转情况,如下图所示:6.4.2. 外立面设点全站仪监测主楼外围的全站仪观测点位置固定,以地面1F固定点为后视,分别观测18F、37F、55
37、F、73F、91F、顶层各点的平面坐标。观测结果和采用垂线坐标仪观测得到的数据比较应一致。主楼外立面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主楼外立面测点立面布置图 7. 温度、湿度、风力、污水、空气质量监测整个建筑施工跨度时间较长,冬夏季的温度变化较大,结构变形的主要影响是温度作用,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季节温差,二是日温度变化,三是日照温差。其中日照温差影响最大,但难于精确计算,因此,选择每日清晨的日出之前进行测试,避免日照温差影响。温度、湿度、风力采用传感器测量,每天分别监测环境和构件表面温度等的变化。7.1 应力应变监测钢结构杆件应力应变测试可采用钢筋应变片法、光纤传感器测应变法、振弦式钢筋应变计等方法进行。
38、考虑到测试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及坚固程度,本工程选用振弦式钢筋应变计进行测试,振弦式钢筋应变仪的内部构造如下图:振弦式应变仪与构件相焊连,与构件保持相同的应变值。应变计内钢弦的微小变化(伸长或缩短),均会引起钢弦振动频率产生变化,张力弦的理论公式为:通过连出的导线测出应变仪中钢弦的频率变化,经公式换算(或根据标定记录直接插值)即可求得相应测点处的应变值。当采用混凝土应变计时,则可测出测点埋设部位的混凝土应变值。钢杆件测点布置位置示意图:振弦式钢筋应变仪7.2 首层组合楼板下梁的挠度监测首层组合楼板下梁的挠度可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也可如下图所示进行测量:7.3 监测注意事项7.3.1. 安装完监测
39、设备先初读数测试一遍。7.3.2. 测试时间宜选择在6:00开始,避免阳光照射, 2小时内测试结束。长时间测试可选择阴天进行,且大型机械暂停运行。7.3.3. 监测楼层安装完测试设备应全部联测一遍。7.3.4. 每次测试记录下时间、温度、湿度、风力等资料数据。7.3.5. 编制测试数据处理程序,实测结果输入电脑,自动以图表形式直观输出。7.3.6. 测试数据整理分析后,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设计,迅速查明原因。7.3.7. 垂线坐标仪的铟钢丝必须外套钢管,直径必须足够大,钢管与建筑焊连,施工过程中避免碰撞铟钢丝,吊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应保护测试设备。7.3.8. 沉降观测点设置保护盖。7.3
40、.9. 施工中根据设计位置及时安装监测点,绘制平面示意图。7.3.10. 不同途径获得同一测点的变形结果应相互校核,有意识的选择部分楼层的关键测点进行校核,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可靠。7.4 长期监测建议建议对本工程增加长期监测内容,宏观把握建筑物的正常工作性态。根据业主需要,在前35年进行跟踪观测或在整个建筑物的使用期内进行长期监测,如变形和应力长期处于稳定状态,适当延长观测时间间隔。建议长期监测的内容有如下几项:7.4.1. 在核心筒外围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垂线位移计,监测楼层平面位移,如右图所示:7.4.2. 主楼屋顶层观测点相对于首层的整体垂直度观测,其测点平面布置详见前面:主楼外立面观测点
41、的平面布置图7.4.3. 主楼首层外围30根钢柱和73F转换桁架上下弦杆上布置振弦式钢筋应变计,长期跟踪测试关键杆件的应力。7.4.4. 主楼沉降观测7.4.5. 主楼顶层布置水平、竖向加速度传感器,作风振、地震观测记录7.5 监测设备建筑物全高垂线位移计平动位移测量示意名 称功 能 介 绍技 术 指 标简 图6800型垂线坐标仪该仪器用于精确测量正垂线和倒垂线。电遥测部件可通过EIA RS485接口输出数据。数据可本地储存或传输到基美星2380型MCU或*MICRO-10数据记录仪,此外,多达32台坐标仪可以通过一根二芯导线直接传输到一公里以外的计算机。标准量程:25、50、75、100 m
42、m(双向) 精度:0.1 mm测量时间:1.5秒 长期漂移:0.1 mm/yr 长宽高:610610610 mm JZY-20型激光天顶仪JZY-20型激光天顶指向仪采用较大功率的P型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配合以光学、机械调节系统,可为高层建筑施工或铅直设备安装提供高精度的激光铅垂线,从而可以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工作效率。垂直精度:1/40000 激光功率:2.4mW工作温度:1040 水准管格值:20/2mm 外形尺寸:135125240mm 仪器重量:2.7kg指向距离:200m处光斑直径18mm 供电电源:DC3V 徕卡TCA2003精密全站仪标配与可选的机载程序大
43、大方便您的日常作业;在测量办公室SurveyOffice帮助下,测得数据能够流畅的传输到您的指定程序中;利用选配的GeoBASIC,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选配的EGL1电子导向光让持镜者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型号:TC2003/TCA2003 数据记录:PC卡/RS232 测距精度:1mm + 1ppm 单次测量时间:3 s 测程:2.5 km(单棱镜)/ 3.5 km(三棱镜) 望远镜倍率:30 x 输出电源:NiCd电池/外接电源 测角精度:0.5ATR功能:1000m(单棱镜) / 600m(360棱镜)DNS3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测高程精度:0.3mm (测微计) 补偿器设置精度:0.3放大倍率标准:3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