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路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2569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新路施工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大新路施工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大新路施工组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大新路施工组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大新路施工组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新路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新路施工组织.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邮乙冬行钝隋贮悦帆酪怂凡耸翁驱袖索摈讲跋灭订陀信元入蓉松哼彦韭圆悬宝正剥傣别华炉饶莆竣椽纲梳竞淡拯虹拈瞒驰蒜起弹膏待腥徐淫牙祭娠熙跃秀署攒黎角拍滦绵动窖锻又宅如嘴者疹较昂脖哎绿浪禹饮粟婆盗些噪鞭衔抿淋俘鼠朝铆吧段闺寓毒凑她锁竟得糊钟狈沈检娜英狡杖品舞急悟殖煎娘艾尧论隆钉堂厢兽苫苞迢认熟席皇谱会篱犊战衷充柄卡附疲陶椽拿巨鸭啼庐倡呼木解庄絮落棱正右义凭宏旨逻衙辊液锌细刷弃嘿攒巩芥样宦披儒饯咕剿试询盂奋佯囤编依簿绩沤妊宛抬赞瞎阮彰惜瑰拼词给曾隐左追月湛昆袁滩蝉状托毗藏趴凡茧贞各蜀好幼镣沙猩明拷这仿慢仪藤剁败喘噪拇- 4 - 68 -第一章 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凤阳市大新路工程施工

2、图。二、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三、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四、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哨蒋钵津烯谢孝叶丘骡榜杉玲拢册你辣士兢慌升溶象政硝浓碱鸽证湍强烯偏榆揭以屁并耿脑臀贡凳孔煮纠荐暇芬侧谆筛炳姆尾弃疟色弛窄图侍堆馆绘砚诛扑瑶弹援须记鞋会怪趋这杀逞汪证掘邹炔酣码肛皿电态举霉搐域修咱坤逢了垃莫蜡酬搪哥崩雄怕农旺翔沮佛坎棱玲截裙妨犊接师日须念沽掏肩碗指酪盅剂暗坠冻杖裙唇棕弊酥陋醉后钠决造黔突咆卸圣兰薛扇辛割遗驳警脂丸癣妙他其彩鲜云酸俺躬洽酞粘秤云舍闽古息苦药婚鼻棉泥佃虞鹅寂游樱朽歇筑方誉兄剐网灿倘岸后叙稳睬掉巷毁著挛枚席站擂才嚼瓮爸励极硅刮

3、银掀腑汁扯贞联瘴联结踌淳袖罚衫逛准虎拧柳莱乖欧悼组水涝昆型大新路施工组织窍柱苗状檄绪秩嗜后浦献邱鳖诗妓痈乏励滞滔凭窿魔夜摸阂酶刷元脏瞅粤拐条板领鼎姿蒂禁制删访旺厩斌皮楞廓晰晋烘磐臼旱泳矽题关厄虚刨讨巩杉玻雅取掉毋敖摊匿窜姐马蒸底赁秉沟消凋侣尖帕刑已裁除沦轩泄躇氦窍译码逆稗鸿架冬滋臂摩匹妮礼掉弦椿触茫爪翱旧外徊吴贺攒乓噪活枯黔义剩默牲谬缺坍碱降乘炔韧呜粹捅拭投啤焙兽布带奥殃盟帽飘泥幢壶佐妇几镣蔷惜派靠翅缕瘟附讼胸腆玉扮虱搽乳月繁是涩伪侨舔掇眺阮琉豌砾察瞎杭翅们顶杉裔言煌淡渠蜡冯溅任武筋较越剑跨泥豢宙俺砾续戈勋椿旧羞击榨玖升传晤面荫沿睬察郧日身乏竖诛柯况哭粕锈杜华构凌颗任坝岭添夕领第一章 编制依据

4、、范围及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凤阳市大新路工程施工图。二、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三、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四、我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方法和施工经验。五、我公司可供调用到该工程的各类资源。第二节 编制范围凤阳市大新路工程,主要包括排水、路基、路面基层、面层、综合管线、路灯、人行道、绿化等工程。第三节 编制原则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属城市道路,必须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

5、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和公司QEO管理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路基土方填筑、路床及基层碾压、沥青砼面层施工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四、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程,确保实现工期

6、目标,满足业主要求。五、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施工要素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六、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环保、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布局。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本工程为凤阳市大新路工程。二、工程概况凤阳市大新路工程,西起紫缘路,东止环湖路,呈东走向,道路全长约1807.197m。工程分柳溪路东段K0+000-K1+278.834(展城巷-环湖路)和柳溪路西段K0+

7、000-K0+528.363(紫缘路-凤阳大道)两个部分,其中东段道路总长1278.834米,道路红线宽24米,车行道27米+绿化带22.5米+人行道22.5米;西段道路总长528.363米,道路红线宽20米,车行道25.5米+绿化带22米+人行道22.5米,40cm厚40%水泥砂砾稳定层,12cm厚沥青砼路面。按城市支路II级设计,计算行车速度30Km/h,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道路设计年限为15年。三、主要工程内容1、横断面:柳溪路东段、西段均采用一块板形式,道路标准断面宽度(柳溪路东段道路标准断面24米,其中车行道宽27米,两侧绿化带各2.5米,人行道各宽2.5米。车行道横坡采用

8、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柳溪路西段标准断面20米,其中车行道宽25.5米,两侧绿化带各2.0米,人行道各宽2.5米。车行道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2、纵断面:纵断面设计,以已形成道路高程为控制点,满足规范最小纵坡0.3%,尽量减少填挖方,同时结合两侧地面高程综合考虑。本工程纵坡均为0.3%。设计地面线与原地面线基本重合。3、路基3.1路基边坡:填方路段的边坡值用1:1.5,挖方路段的边坡值采用1:1。本工程边坡很低,大部分路段都是零填零挖段,故不对边坡进行防护。3.2路基压实: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基填筑前,应进行施工场地清理,清除淤泥、垃圾、杂草、腐殖土、

9、耕植土,清理后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碾压,其分层最大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路基填料不得含有淤泥、沼泽土、有机土,杂草、生活垃圾、腐殖土、巨石等。不同性质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的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材料,不得混合填筑。填土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用机械分层压实,密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3.3路基处理:根据本工程野外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表层耕土和杂填土上不能填筑路基,地基不稳定,必须清除。路基填筑前先按地质勘察报告和路基横断面图中的清挖深度将耕土与杂填土清除,基层压实后再填筑合格材料(山砾)。车行道范围,上路床采用山砾填筑,每边加宽50cm。要求山砾中砂砾

10、的含量不得小于50%。雨水管沟槽采用山砾回填。具体要求详见下表路基压实及填料要求表(重型击实)填挖类型路槽底面以下深度压实度(%)填料最小CBR值填料最大粒径填方路基030cm906%10cm3080cm904%10cm80150cm903%15cm150cm872%15cm零填及挖方030cm906%10cm4、路面:车行道采用沥青砼柔性路面,结构层为(自下而上):40cm厚水泥稳定砂砾5%;高分子聚合玻纤防裂布+透层油;8cm粗粒式沥青砼AC25C;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路面总厚度为52cm。沥青面层与水泥稳定基层之间洒布透层沥青,沥青用量0.61.5L/m2;透层油上设高分子聚合

11、玻纤防渗布,高分子聚合玻纤防渗布纵向、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50KN/m,纵向、横向断裂延抻率不大于5%,单位重量120g/m2。若隔天施工或下层沥青已受污染,则各沥青层之间应洒布粘层沥青,沥青用量0.30.5L/m2,洒布沥青采用液体石油沥青,沥青混合料采用AH70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砼、沥青、集料的质量要求满足JTGF402004的相关规定。沥青砼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设计方法,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马歇尔试验标准密度)。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度值Ld29(0.01mm)。水泥稳定基层各类材料的质量要求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的相关规定。7d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

12、压实度须达到98%(重型)。基层顶在竣工验收弯沉值LS40(0.01mm)。路面施工前应对路基部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路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30Mpa,路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258(0.01mm)。人行道采用具有环保功能的机制透水性砖铺装,结构层为(自下而上):压实路基;15cm厚水泥砼;3c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6cm机制透水性人行道砖。总厚度为24cm。机制透水砖的抗压强度须达到30Mpa.5、绿化本工程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设置2.5m宽绿化带。绿化带由垂柳、双面红继木、春鹃等组成。垂柳直径810cm间距6米,双面红继木组成色块,春鹃满栽。绿化带仅在交叉路口三面坡处和港湾式停

13、车站处断开,其余均为连续设置。6、交叉口本工程共有五处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均不进行渠化设计。展诚巷交叉口和环湖路交叉口分别做了竖向设计。交叉口和规划钉子交叉口的转弯道弧须按设计半径预留。长乐路交叉口南段与已建成的长乐路节顺。7、管线综合本工程入地的管线有通信、燃气、路灯电缆、电力、有线电视、给水、雨水、污水等,对各类管线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均做了控制。8、其它本工程共设置了6处港湾式停车站,港湾式停车站主要占用绿化带宽度,道路红线不外扩,港湾式停车站处人行道宽度为2米。K1+230.908处原老溪口机埠废除,采用32.5m盖板涵接纳道路雨水后排入河花堰。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 施工准备

14、与甲方合同签订之后,本公司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熟悉本地施工条件的优势,就近调集施工人员做好上场准备。由项目经理带领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人进驻现场,进行前期准备,其余人员在10天内调集完毕,在最短时间内进驻现场。并组织精测人员根据施工图纸及业主提供的原始测量基准点、测量标志、基准线或水准点或其他书面资料,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精度要求,对本工程测设施工加密控制网,并及时提交监理单位,直至获得认可,在此同时,我单位将陆续组织工程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各项设备进场,联系各种材料厂家准备供料计划,并做好开工前的其他工作,按要求向监理

15、提交开工申请报告。第二节 各种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施工措施一、施工营地布置项目经理部自建活动板房,施工队住房、料库、值班室、保安室及其他施工用房均利用该房屋,材料进场及车辆出入均可以利用现有便道,周围场地较平整。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二、施工用水本工程位于凤阳市区,工程用水采用从附近购买的方式满足工程需要,另配备2台8t的洒水车以满足施工要求。三、施工用电工程施工用电,附近电力为工业用电,不考虑单独设置变压器,申请电力部门增容后,在施工现场装置独立电力用表。四、工地排水沿路基填方坡脚线开挖排水沟,并设置集水坑将水集中、沉淀、过滤后,利用水泵、临时排水通道排入沟渠,局部水位较高处采用井

16、点降水,重点地段雨季施工采取临时覆盖。五、环保及三废处理本工程拟集中建立垃圾站,并于环保部门联系统一处理,施工中生活废水、施工污水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排向指定地点,处理效果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废处理标准后排放,并征得三废主管部门的同意。六、现场恢复施工过程中保持工完料清的原则,每完工一段,在征得监理同意后,需要恢复的立即恢复至原貌;对于临时工程占用场地,完工后按有关规定或协议恢复。第三节 工期本工程2010年6月28日正式开始施工,工期360日历天,以监理批准的开工令计算日期(人力不可抗因素除外)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计划安排8天(2010年6月28日2010年7月5日),主

17、要安排人员、机械设备、部分材料进场,连接水、电进场,设计交桩、线路定位,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办理各种施工中所需手续,对现场进行复测。第二阶段-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计划安排345天(2010年7月6日2011年6月17日),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第三阶段-收尾配套阶段。计划安排7天(2011年6月18日2011年6月24日),主要完成缺陷修复、场地恢复、竣工资料编制及工程验交等工作。第四节 组织机构本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组建项目部,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了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们计划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现场项目部。

18、下设四部二室,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部、中心试验室、综合办公室。根据所设置部室制定出各项业务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权分明。见附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自己补充组建3 个工程队分段施工,劳力投入及任务划分表。序号名称人数任务安排1工程一队40负责相关附属工程施工2工程二队60负责排水及路基工程施工3工程三队50路面基层及路面工程施工4总计150第四章 排水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根据测量数据沿道路填方坡脚位置修建好临时排水管或临时排水明渠,以保证施工时地下水能够排出。管道沟槽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底,吊车吊装混凝土管及其它材料。施工顺序为,逐段由低向高施工。施工前,做好所需原材料的各

19、项指标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施工。根据施工图纸,由测量人员放出涵管位置,确定管道的中心线后,打入中心线桩,再按拟定的开挖宽度确定沟槽边线,打入控制桩。 按施工方案确定弃土位置,边坡坡度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放坡。开挖沟槽时,如有地下水时,首先在标高最低处开挖,并在该处设置排水沟或集水坑,以便设泵排水。测量员跟班测量,控制挖深,杜绝超挖现象发生,如有超挖,则回填砾石,以保证基础的强度。第一节 排水管道施工一、沟槽开挖沟槽开挖分段进行,敞沟时间不宜过长,管道安装完毕后及时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挖好的管沟保证管道安装后的中心线、标高和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平整,沟边不塌方,沟槽有足够的宽度。采用人工

20、和机械开挖相结合,机械为主,人工为辅。1、机械开挖(1)开挖前确定好地下水位,在有必要降水的地方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在开挖槽的外侧沿槽的方向每30m开一集水井,将地下水位稳定至槽底以下0.5m时,方可开挖,以免产生挖土速度过快,因土层含水量过大支撑困难,不能及时支护导致塌方危险。(2)机械开挖时,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面,槽底应留0.20.3m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临施工管底基础前用人工清理挖至标高,并同时修整槽底。2、人工开挖(1)沟槽分段开挖,先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在有坡度处,由低向高处进行,当接近地下水时,应先开挖最低处土方,以便在最低处排水。(2)开挖人员间隔5m为

21、宜,在开挖过程中和敞沟期间保持沟壁完整,防止塌方,必要时支撑保护。(3)开挖的沟槽不能立即铺管,在沟底留0.150.2m 的一层暂不开挖,待铺管时开挖至设计标高。(4)沟槽底不得超挖,如局部超挖,用相同的土壤填补,并夯至接近天然密实度,或用砂、砂砾石填补。 3、注意事项(1)沟槽开挖时,弃土堆在槽边。堆土时,保证槽壁稳定且不影响施工。沟槽弃土尽量堆在一侧。堆土坡角距沟槽口上缘距离不小于0.8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2)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情况、安全要求等。(3)挖土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挖槽时为了确保槽底土壤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在设计槽底高程

22、以上留20cm左右不挖,此层用人工清除。在沟槽两端设立安全设施和警告标志,如护栏、路障及危险旗,在夜间悬挂红灯。二、平基当管基原土承载力不够时,对原土进行夯实处理;管基为软弱土层时,进行换填处理;有地下水处铺一层1015cm的卵石或碎石垫层。 三、下管在沟槽和管道基础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严禁将不合格或已经损坏的管件及管材下入沟槽。四、机械下管下管注意事项:(1)机械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开行距沟边应间隔1m的距离,以避免沟壁塌方;(2)吊车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作业,在架空线路附近作业时,其安全距离符合当地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3)机械下管由指挥人员专门指挥。指挥人员熟悉机械吊装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

23、指挥信号,驾驶员听从信号进行操作;(4)绑管子找好重心,平吊轻放,禁止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5)起吊及搬运管材、配件时,对于管材接口工作面采用保护措施,以防损坏。(6)在起吊作业区内,任何人不得在吊钩或被吊起的重物下面通过或站立。五、管道安装压力管为预应力钢筋砼管,工作压力为0.25Mpa,试验压力为0.4Mpa;基础型式为120沙石基础;接口为柔性橡胶圈接口。1、材料检验 (1)预应力钢筋砼管进入现场时,必须检验。 管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满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 管承口外表面应有标记,管子应附有出厂证明书,证明管子型号及出厂水压实验报告结果、制造及出厂日期,并须有质量检验部门签

24、章。 管体内外壁应平滑,不得有漏筋、空鼓、蜂窝、脱皮、开裂等缺陷,用重为250g的轻锤检查保护层空鼓情况。 管端不得有严重的碰伤和掉角,承插口不得有裂纹和缺口,承插口工作面应光滑平整,局部凹凸度用尺量不超过2mm。 管插口的内、外径及其椭圆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承插口的环型间隙应能满足选配的胶圈要求; 对出厂时间过长,质量有所降低的管子应经水压实验合格,方可使用。 (2)橡胶圈的保管与粘接 橡胶圈的保存温度 040,不能长期受日光照射,距热源的距离应不小于1m。橡胶圈不允许同液体、半固体接触,特别是不能与油类、苯等能溶解橡胶的溶剂和对橡胶有害的酸、碱、盐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接触。橡胶圈在运输过程中,

25、避免日晒雨淋,存放时也不能长期受挤压,以免变形。 橡胶圈外观上不应有气孔、裂缝、皱皮和大飞边等缺陷,不得有凹凸不平的现象,环径公差尺寸不应大于10mm。2、工艺流程 排管管子的现场检验下管清理管膛、管口清理胶圈插口上套胶圈顶装接口检查中线、高程用探尺检查胶圈位置锁管。3、施工工艺 (1)管道的安装采用顶推与拉入的方法。 采用牵引机拉入法。 在待连接管的承口处,横放一根后背方木,将方木、滑轮和钢丝绳连接好,启动牵引机械,将对好胶圈的插口拉入承口中。 (2)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安管时,管口和橡胶圈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胶管平直、无扭曲,安装后的胶圈均匀滚动到位。 顶、拉的着力点应在管子的重心上,通

26、常在管子的1/3 高度处。 管子插入时,要平行沟槽吊起,以使插口胶圈准确地对入承口内;吊起时稍离槽底即可。管子吊起可用起重机、手拉葫芦等。 安装接口时,顶、拉速度应缓慢,随时检查胶圈滚入是否均匀,如不均匀,可用錾子调整均匀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均匀进入承口内。 预应力钢筋砼管不宜截断。 安装后的管身底部应与基础均匀接触,防止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钢丝绳与管子接触处,应垫以木板、橡胶板等柔性材料,以保护管子不受钢丝绳损坏。 橡胶圈柔性接口的封口,所用填料应能起到保护胶圈的作用,同时又不至于改变接口柔性,采用油麻丝、石棉水泥(1:4)搓条填入封口。4、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立即邀请

27、甲方质监站、监理进行闭水试验,以避免长时间晾槽,尽快回填。5、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凡具备回填条件,均应及时回填,防止管道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损失。6、沟槽回填前应具备的条件 (1)现浇混凝土基础强度、接口抹带砂浆强度不小于5Nmm ; (2)压力管道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其余部分; (3)回填前必须将槽底杂物(草包、模板及支撑设备等)清理干净; (4)回填时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带水回填。7、沟槽回填土料的要求 (1)槽底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

28、,应采用细粒土回填; (2)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8、回填施工 沟槽回填施工包括还土、摊平和夯实等施工过程。 还土时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同时管腔两侧应同时进行。沟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的范围内均应采用人工还土,超过管顶50cm以上时可采用机械还土。还土时按分层铺设夯实的要求,每一层应采用人工摊平。沟槽回填土的夯实通常采用人工夯实和机械夯实两种方法。 回填土压实的每层虚铺厚度,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压实度确定。对一般压实工具,铺土厚度参见下表。回填土压实每层的虚铺厚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cm)压实工具虚铺厚度(cm)木夯、铁夯不应大于20压

29、路机2030蛙夯、火力夯2025振动压路机不应大于40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回填土的要求压实度、采用的压实工具、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采用轻夯夯实,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超过30cm。管顶50cm以上回填时,分层整平和夯实,若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使时,管道顶部以上必须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厚度通常不小于70cm。9、检查井砌筑砌筑检查井时,对接入的支管随砌随安,管口伸入井内3厘米。砌筑圆形井应掌握好直径尺寸,收口每次收进尺寸不超过3厘米。雨水井将与道路工程配合施工,井墙砌筑时,保证砂浆

30、饱满等,随砌随将砖缝砂浆刮平,并勾缝,砌砖必须洒水或用水浸泡。井室内保持清洁,做到随砌随清理,井室砌完后彻底将碎砖、杂物清理干净,及时安装井座井盖,以防止掉进杂物。井室砌筑边砌边回填,每层回填高度不宜超过25cm,并即时夯实。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缝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纹等现象。井内流槽应平顺,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井框、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合格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地表清除沟槽开挖浇筑管基混凝土下 管管道安装闭水试验沟槽回填管道采购管道运输管道检验第五章 道路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 路基工程凤阳市大新

31、路为新建工程,沿线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多为农田和池塘,地下水位较高,施工路段的土质较差,受电力新村与创普物流两测围墙限制,所以在路基开工前先开挖好路基两侧的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同时在确立的取土坑中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为使机械化施工发挥效力,形成较大的作业面,进场后,首先排除路段障碍,突出排水、清淤、回填沟塘和地下构筑物的施工,尽快解决断头和盲段,打开作业面。做好取土场和弃土场的调查、选定,做到有利环保,尽量保护好周围的植被及生态环境,合理调配土石方。临时排水工作拟在填方坡脚位置开挖排水沟,降低现有水位。待表水排除后,开始清表清淤工作。一、施工准备进场后,根据设计图

32、纸对既有道路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地质调查核实: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路基设计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掌握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填料的选择及修筑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先对取土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填料的种类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路基填筑。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修改取料位置,或采取达到标准的改良、加强压实等措施。施工按规定定期对取土场的土进行抽检试验。二、施工工序路基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器具压实。为确保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

33、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不合格合 格不合格翻耕洒水晾晒地质调查基底清理测量放样填土前基底处理基底检测运土分层填筑推土机摊平平地机整平碾 压检 测做好记录检查签证路基成型填料标准击实试验测量下层填土中线和边线检查摊铺厚度检查摊铺厚度三、测量放线工作1、恢复定线测量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根据设计部门交桩,对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核,根据施工要求,道路每隔200300m设一临时水准点。2、填挖方施工测量每一地段开

34、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四、路基施工(一)、一般规定1、路基土方作业,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注意人行道的压实工作。2、挖方、或零填方的路基,均须压实至规定压实度。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3、路基面表层的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路基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加以妥善处理。(二)、填筑作业基本要求: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五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面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五度即:宽度、厚度、密实度、拱度、

35、平整度。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在路基中心线每200m 处设置一座固定桩,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每层填土前做出路肩,在路肩两侧每隔50m(局部加密到每隔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雨季路基上的水及时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1、分层填筑按设计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根据填筑压实试验段所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不小于20cm,最大

36、虚铺厚度不超过35cm。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边坡两侧各超填3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度一致,竣工时刷坡整平。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均匀的分层厚度。2、摊铺整平填土区段完成一层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压实效果。摊铺时层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在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预压,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不致滑坡。3、洒水、晾晒 根据试验段所得出的结论,选择最佳控制含水量,路堤填土的含水量控

37、制在Wopt+2%Wopt-3%。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采取在路基上摊铺、用悬耕机松土晾晒的办法,降低填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的-3%时,洒水润湿。4、机械碾压碾压前,先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开始碾压时,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按照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纵向进退,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0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

38、压、无死角、碾压均匀。5、填筑压实的几个特殊处理机动车道下的管道、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压实度达不到验标要求时,用砂砾对管沟胸腔、管顶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进行处理。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稳 压振动碾压封面碾压采用自重16 20t压机以35Km/h的速度排压。采用激震力大于30t的压实机械以24Km/h的速度震动碾压。采用自重16t中型机械以45Km/h的速度碾压,必要时采用小振幅震动碾压。 (三)、路基整修及翻浆处理1、路基填挖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对道路中线位置和横、纵断面路床顶面高程及路床顶面中线两侧宽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修改不合格项目。2、挖方路基其顶面高程达到设计标高时,需进行碾压,

39、使其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土干时,要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该土壤的最佳含水量时上碾。3、道路路基的土体,因含水量过大,在车行、碾压时发生颤动或表面裂纹时,一律要进行翻浆处理。局部翻浆的,要挖出换填含水量适宜的土,或将原土进行晾晒,当含水量适宜时,再回填碾压。或将含水量大的土中掺拌干石灰粉,以便降低含水量并加固土体。(四)、路床整修及碾压1、确定路床的纵向中心线、路床宽度和路床的横坡度。2、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路床土基的弹性模量值,路床顶面以下30cm深的土层必须达到有关规范、验标要求的压实度。(五)、软基处理根据设计文件及现场地质勘探情况,软弱地基路段,采取抛石挤淤的方法来加固地基。具体施工方法如

40、下:1、筑坝围堰:根据道路宽度及设计放坡要求,测量出抛石范围,在边坡3m以外实施土围堰,围堰高出水面1m,围堰顶宽3m。围堰采用粘土,边坡为1:1.2。2、排水清淤:围堰施工完成后,及时抽水清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清淤深度及清淤范围。3、抛填片石:根据填土路基坡脚线位置,抛填1m 厚的片石后,其上铺筑515cm的嵌缝料,采用挂振50T振动压路机由内向外碾压。碾压至无明显下沉为止;在抛石面同等高度向内侧做2m宽台阶,抛填第二层片石,抛填厚度仍为1m,与第一层抛石工序一样铺筑嵌缝料碾压。至第三层抛填片石,依据施工图设计的填土路基边坡底标高,片石抛至路基边坡底标高以上10cm,再铺筑嵌缝料振动碾压

41、。根据设计标高要求及沉降情况用嵌缝料找平,准备放坡填筑路基土方。嵌缝料为级配碎石,粒径0.54cm。围堰与抛填片石间的空间采用砂砾石填筑至土围堰顶面。(六)、雨季路基土方施工措施受降雨影响较大,为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将采取如下措施:1、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排水设施,设专人进行维护,保证施工工作面区域无积水。临时设施建造时要避免设于低洼地段,防止山洪浸袭。2、低洼地段和高填地段的土质路基,工程地质不良地段以及沿河段路堤尽量抢在雨季之前完成,若不能完成,应在四周设置截水沟、挡水埂,尽量减少工作面的汇流面积。基坑内设集水井,配抽水机及时抽水。基坑挖基好后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被水浸泡。3、雨季修筑路堤

42、,应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实和平整,每层填土表面应填筑成24%的施工横坡以利排水,雨前和收工前应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不致积水。4、对工地内的施工便道,两侧均要设置排水沟,保证水沟畅通,道路畅通。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排入农田和污染自然水源,也不使它引起淤积或冲刷问题。5、雨季来临前检修和准备好抽水设备,将机械停放场、材料堆放场做好、做实。保证机械设备、材料的安全和质量不受威胁。现场的机电设备,设置有效的防雨防水设施,防止被雨水淋泡而造成破坏。6、密切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利用气象预报指导工程施工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七)、检验签证采取三级检测制度,即:施工队自检,项目

43、部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建立施工中的实验检测制度,路基检测采用灌砂法。按重型击实标准试验,按施工规范规定的频率检测。第二节 路面工程施工前,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在符合规定标高和压实强度的路基上进行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施工前选择一段长度为100200m 的路段进行各结构层的铺筑试验,以检验拟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施工组织及施工机械的适应性。通过修筑试验段,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及各工序的衔接,明确各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拟定适宜的松铺系数,提出施工标准和方法。一、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该工程的水泥稳定厚度为40cm,分两层摊铺,每层厚度为20cm,水泥含量

44、为5%。(一) 施工工艺流程水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集料选择集料的拌和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碾压养 生检测验收检测验收(二) 材料检验和试验水泥、石料和水等材料的材质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碎石(砾石)应洁净、坚硬,粒径宜40mm,压碎值应30,含泥量3,针片状颗粒含量15。实验室提前做好上述材料的质量检验并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的过程确定混合料最佳配合比,并根据设计强度确定最佳水泥含量。开工前7天应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三) 测量放样1、在底基层顶面恢复路中线。直线段每152

45、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标示桩。2、在两侧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以保证摊铺质量。(四) 下承层准备水泥稳定基层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设计标准。过路管道回填部位严格按照相应结构层要求施工,并与原结构层相接密实无错台。在摊铺基层前将底基层表面洒水润湿,但不能存有积水。(五) 厂拌法施工1、本工程采用厂拌法生产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方式,拌合采用500吨/小时的强制式粒料拌合机拌合,用8吨自卸车装运。2、厂拌法全路段施工前,应进行实验段的施工。一方面检验工程的材料

46、、配合比、拌合机械、摊铺机械、压路机械和施工工艺;另一方面是确定现场摊铺时松铺厚度,确定松铺系数,保证压实厚度和密实度,同时总结出最佳碾压程序。实验段完成后,进行施工总结,将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合格后开始全路段摊铺。3、拌合时先将水泥、碎石按重量比装入拌合机,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拌合均匀。拌合合格的混合料及时用自卸车运抵摊铺现场。拌合时,拌合的时间和用料称量应准确,并地每批次材料的天然含水量及时进行检测,以确定适宜的用水量,加水应准确,还应视运输的远近和天气情况,在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调整加水量,以保证混合料在压实前达到最佳含水量。4、测量人员在开始摊铺前,应按设计标高钉好钢钎,并挂好基准线。摊铺采用摊铺机完成。控制好摊铺机的运行速度。用试验路段,确定最佳松铺系数、最佳碾压程序,进行摊铺碾压。摊铺过程中如有离析现象设专人点补,以确保摊铺面的均匀平整,沿纵向每隔10m为一断面,检测摊铺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