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拨禾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3592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6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拨禾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第四节拨禾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第四节拨禾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第四节拨禾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第四节拨禾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拨禾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拨禾器.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18:12,1,第四节 拨禾器,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谷物收获的机器系统,第三节 切割器,11:18:12,2,第一节 概述一、我国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二、谷物收获方法三、谷物收获的意义,11:18:12,3,一、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国内:我国是个文明古国,又是个长期受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国家,早在3500年前,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镰刀,(出土文物:蚌镰、石刀、石镰),易经中记载“断木桦,掘地为臼,桦臼之利,万民以济”,天工开物中记载,西汉水碓(对),动力为水轮,加工部件为桦臼,晋代末水磨、风磨。然而真正的机械发展还是在解放之后。45年代 联合国在黄泛区农场投放了首批现代农业机械,

2、收获机麦赛哈里斯。48年代 东北国营农场进口苏联收割机C-6、C-4。,11:18:12,4,50年代 仿制了摇臂收割机,牵引式联合收割机,割晒 机,脱粒机。50年代末60年代中 研制并1965年正式成批投产了2KBD-3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69年四平东风厂在2KBD3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2KB-5。70年又进一步设计了东风641型。加大了马力、提高了生产率、改进了结构。70年代 是我国收获机研究的鼎盛时期,全国研究和试制的各种收割机有数万种。出现了全悬挂的、半悬挂的,自走的、牵引的,大中小型联收机。有传统的纹秆键式逐稿器、有轴流型的。从作物的适应方面来看:以麦为主的、又以稻为主的。典型代表机具

3、有丰收3.0牵引4LQ-2.5、红旗系列、珠江1.2号等。,11:18:12,5,80年代 引进并生产了西德狄尔公司的1065联收机,76年开始引进了东德的E512联收机。对东方联收机也进行了改进设计。国外:早在公元一世纪五十年代,古罗马就记载了关于大麦、小麦集穗装置。下图就是高鲁人用来收集麦穗的装置。这种装置做成两轮大车那样,输穗器装在大车的前方,车子用牲畜在后方推动,输穗器的安装高度应能够把麦穗从茎秆上扯下来。1800年,迈耶尔(Mayer)有了采用剪刀式切割器的想法。1822年,收获机械第一次采用了拨禾轮,转动的板条把玉米茎秆拨向切割机构。,11:18:12,6,18261828年,贝尔

4、(Bell)把前人发明的各个工作部件组成了整体,制成一台可以实际实用的机器。因此他被称为农业机械之父。直到1838年,谷物收割机上,割后的作物靠人工搂集铺放,需要消耗相当大的体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其铺放机构。切割器和拨禾轮靠地轮推动,由齿轮和皮带传动。1848年,发明了摇臂收割机,搂耙把割下的作物由割台成堆的铺放在割茬上。1852年,创造了能够根据作物密度来控制搂耙铺放动作的机构,以使可在收割不同密度的作物时,得到大小基本相等的禾铺。使打的捆粗细较均匀。起动是靠人工踩踏板来控制禾铺,后来改用自动控制。这种谷物收割机的基本结构设计一直延续到现在。,11:18:12,7,1858年,马尔斯(Ma

5、rsh)兄弟设计了割捆机,起初,由人工对的谷物在站台上打捆,后改用金属的,草绳打捆,这些方法都不行。同年美国农场一个名叫埃普勒比(Eppleby)的青年人发明了一种用线绳打捆的装置,但由于缺乏制造样机的经济能力而直到之后,埃普勒比才能够制造他的打捆机,经过不断改进现这种打捆装置不仅在割捆机上,而且在现在的压捆机上成为不可缺少的工作部件。脱粒机:1800年,固立是打谷机,“地猪牌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木架式的推家上固立滚筒进行打谷,手工进行分离清选。以后产生了具有抖动特点的分离装置。,11:18:12,8,1850年后,自动喂入、解捆、谷粒处理等出现,并逐渐发展完善。在本世纪以前,是把收割和脱粒看

6、作完全独立考虑的 到了本世纪提出了降低成本和缩短作业时间都要求,希望制成切割器和脱粒装置作合在一起的收割机。这种想法是在140多年以前在美国作业记的,110年前制成了机器,70年前,开始用带了发动机的联合收割机,近代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大约是在40多年前制成的。,11:18:12,9,1.分割收获法(分段):用多种机械(或人工)分割完成割、捆、云、堆垛,脱粒和清选等作业方法。特点是:所用机械构造简单,设备投资少,技术要求低;劳动量大,生产率低,谷物损失较大,约为1120%。2.联合收获法:用联合收获发一次在田间完成切割清选等全部作业的方法。特点: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谷物损失少

7、。610人是每公顷,损失约5%。但不能充分利用谷物的后熟作用,机器构造复杂,价格昂贵利用率低。,二、谷物收获方法,11:18:12,10,3、两段(分段)联合收获法:把收获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将谷物(小麦)在腊熟期用割晒机割倒弄成条铺放在高为1520厘米的割茬上,经35天晾晒后谷物完成后熟并风干。使籽粒逐渐成熟一致,并降低水分。然后用装有捡拾器的联合收获机沿各条铺捡拾、脱粒、清选。特点:收获期可提前78天,机器的作业量可提高近一倍;由于后熟作用,籽粒饱满、有光泽、粒重增加,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较联合法每亩可多收1520斤;自立含水量低,(接近水分4%)、减轻了晒场的负担。但两次作业,机器行走部分对

8、土壤的破坏和压实程度增加;油耗增加710%;逢多雨天气,谷物在条铺上易发霉、长芽。*选用参考书,11:18:12,11,三、收获机械化的意义:,作物的收获大多在“三夏”、“三秋”大忙时节,使农业生产过程中人物最繁重,劳力最紧张的季节,加之农作物生长特点要求,其后的影响的因素,时间性强,劳动强度大。以小麦为例,根据经验和测定,一个年轻且技术熟练的社员每天收割2.5亩,而迟收五天。损失约4%,而迟收10天,则损失高达20%左右。而大家熟悉的东风5联收机,对于300400斤/亩小麦一小时则为2030亩/小时,一人驾机一天可收150200亩/日,约相当于200300名人工。因此,收获机械化对增产、保收

9、、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18:12,12,第二节、谷物收获的机器系统,收获谷物时不同的工艺所采用的机器,在用途和构造上都不尽相 同,这些及其构成了谷物收获的机器系统。谷类作物(主要指稻麦)的收获机械,根据用途可分为三类:1.收获机械:条放收割机将作物割断,经割台轧送而转向,是茎秆转放成与机器前进方向垂直的条铺,一共人工打捆,一个台的形式分为立式割台、卧式割台。堆放收割机将作物割断后,弄成堆放置在田间,以使人工直接捆束。为摇臂收割机。,11:18:12,13,割晒机将作物割断后,有卧式割台轧送至一侧,后经转向直接在田间方成首尾相接的条铺。专供晾晒后用

10、带捡拾器的联合收获机作业。割捆机将作物割断后,能用绳索(麻绳、尼龙绳、棕绳)自动分把、打捆。谷物成捆的置于田间。此类机型为3C1.8马拉割捆机,日产久保田HC50A等。在日本应用很普遍,但在我国由于成本较高,打捆机构复杂,极少使用。2.脱粒机械:半喂入脱粒机(用人工)将作物带穗头的上半部分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作业、茎秆可基本保持完整。主要用于水稻脱粒。,11:18:12,14,全喂入脱粒机将作物全部喂入机器进行脱粒,茎秆也被打碎揉乱。3、联合收获机: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将作物割断后,将作物带穗头的上半部分喂入脱粒装置,进行脱粒、清选作业,茎秆可基本保持完整。全喂入联合收获机先割断作物,然后将其全

11、部喂入脱粒装置,并完成分离、清选作业。除以上所属的三类机械外,还有用于粮食清选和干燥的清选机械和烘干机(干燥设备)等。各种机子的具体构造和工作过程将在构造实习课程中去观察、学习,在课堂上我们讨论主要工作部件的原理、参数分析及运动分析。,11:18:12,15,第三节、切割器,一、茎秆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切割的关系二、切割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三、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四、圆盘式切割器的割刀运动和参数分析,11:18:12,16,一、茎秆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切割的关系,1、茎秆刚度对切割的影响:现有切割器按切割原理分为:有支承切割:a、一点支承切割(单支承切割):动力能全定刀切割b、两点支承割(

12、双支承):动力能全带护刃器的定刀切割。无支承割:用动刀直接切割茎秆。如图所示:,11:18:12,17,图10-1 切割茎秆时的支承a)无支承 b)单支承 c)双支承,11:18:12,18,讨论:对直径细、刚度小的茎秆,两点支承割较为有利。茎秆的抗弯能力(反弹力)有所增加、切割时弯曲较小(接近剪切状态)、切割较省力。对直径粗、刚度大的茎秆,则可取单点支承切割,割刀速度可能降低。承切割的割刀速度,一般取0.8米S以上,即可实现良好的切割,往复式割刀速度约为11.5 M/S,但注意单支承切割必须使刀片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就不能正常切割;双支承切割可适当放宽刀片间隙,以减少动定刀片相互和定转功率

13、。无支承切割,固定支承、故抗弯反力很小,故所需的切割速度较高,,11:18:12,19,切割玉米等粗茎秆,尽管刚度较大,切割速度较低,也需610 M/S;稻麦则为1020 M/S,牧草则高达3040 M/S(4050 M/S)。切割时作用自谷物上的力有惯性力PAB、PBC及茎秆的反弹抗弯反力Pw,切割力Pd等,为使切割可靠应:RqPdPAB+PBC+PT(设制RqPw+Pg=P),其中Rq为茎秆的切割阻力,Pw为茎秆的抗弯反力,Pg作物惯性力的合力。,11:18:12,20,2、茎秆的纤维方向性于切割关系:茎秆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形成纤维组织的细胞而构成,其外表有一层有硬质纤维形成的韧皮圈,使

14、茎秆具有一定的刚度,里面的维管束用来输送水分和养料,而髓部是定心的。因为不是均匀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机械性能并不相同,(成为多向异性)。因此在切割茎秆过程中,刀刃和茎秆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向和速度,对其切割阻力和功率消耗,有较大的关系。,图10-2 三种切割方向 a 横断切 b 斜切 c 削切,11:18:12,21,横断切:(砍切、横向切割)切割面和切割方向与茎秆轴线垂直(90,90)开始时茎秆被刀刃挤压然后开始切割。斜切:切割面与茎秆轴线偏斜,但切割方向于茎秆轴线垂直。090,90开始时茎秆被刀刃挤压,然后斜切。削切:(倾斜的斜切):切割和切割方向均与茎秆轴线偏斜,090,090,开始时,

15、茎秆被刀刃挤压,然后斜向切开。根据克拉马连科(Kramarenko)的测定:横断切的切割阻力和功率消耗最大;斜切较横断切的切割阻力和功率消耗降低了3040(割刀相对茎秆轴线成45),削切较横断切的切割阻力和降低了60,功率消耗降低了30。,11:18:12,22,3、滑切与切割阻力的关系:砍切(正切):刀刃沿刃线方向切入茎秆。则切割阻力较大。切割速度为动力速度。滑切:刀刃沿刃线的垂直偏一角方向切入茎秆。则切割阻力较小。此时割刀速度可分解为垂直刃口的Vn和沿人口的Vt两个分量,Vn 称为正切速度,Vn叫作滑切速度。Vt/Vntg叫滑切系数,叫滑切角(也称切割角),即刀刃的运动方向与刀刃法线之间的

16、夹角。,a),b),图10-3 滑切和砍切 a 滑切 b 砍切,11:18:12,23,戈里亚奇对茎秆做过滑切实验,一面在刀刃的法向施加压力P,一面使刀刃沿切向产生滑移S其结果如下:刀刃滑切长度与切割阻力(教材P330)括号中的数字为设制教材参考书1.P7中数字值。可见,滑移值S愈大,切割茎秆所需的法向力P便愈小。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经验公式:P3S常数 关于滑切比正切省力的讨论参见参考书1、P7-8,11:18:12,24,二、切割器的种类及其应用。,对切割器的要求:割茬整齐(无撕裂),无漏割,功率消耗小,震动小,结构简单和应用性广。分类:往复式、圆盘回转式、甩刀回转式往复式切割器1、特点:

17、割刀做往复运动,结构简单,应用性广,平均割刀速度较小12m/S,工作质量较好,且很适应一般和较高的作业速度(6101cm/M),割幅可以从0.5m5m以上。但是往复惯性力较大,震动较大,切割时茎秆有倾斜和晃动。因而对茎秆坚硬、易于脱粒的作物易产生磨粒损失,对粗茎秆,由于切割时间长,茎秆有多次切割现象,割茬不整齐。,11:18:12,25,2、类型:(尺寸类型)普通型:又叫标准型或单刀距行程型。其特征:S=tt0=76.2mm 式中:s割刀行程,t动刀片间距 t0定刀片(护刃器)间距我国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收割机,割草机谷物联收机上,多采用76.2mm的规格;但在日本的收割机及国产水稻收割机有采

18、用较标准尺寸小的切割器,其规格有50mm、60mm或70mm;用于粗茎秆的切割器采用较标准尺寸大的切割器,其规格为90mm或100mm。其特点:割刀速度较高,切割性能较强,对粗细茎秆适应性大,但切割,11:18:12,26,时茎秆倾斜度较大,割茬较高。采用小刀片类型的50、60、70mm规格,对立式割台输送较为有利。(是护刃器舌采用刀板),切割能力强,割茬较低。普通型:又叫双刀距行程型其特征:s2t2t0152.4mm 割刀行程等于刀片间距其特点:其割刀往复运动的频率较低,因而往复惯性较小,对抗振性较小的小型机器具有特殊意义。但在切割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割刀的最大速度;在割刀的一次行程中,刃口的

19、切割负荷不均匀(在中间护刃器处,刀片刃口的负荷很大),会导致刀片加速磨损和增加传动功,11:18:12,27,率;动刀片发生碰撞的机率比标准型较多。其优点是进距大(是单刀距行程的1.52倍),可推荐用于高速切割机上。低割型:其特征:st2t076.2、101.6mm(3时、4时)割刀行程S和动刀片间距t较大,单护刃器的间距t0较小,切割中茎秆的横向弯曲量较小,因而割茬较低,对收割大豆和牧草较有利。但对粗茎秆作物的适应性差。另外割刀速度较低,对青湿茎秆和杂草多时,割茬不整齐并有堵刀现象,现在趋于淘汰。以上也叫尺寸类型,除以上三种外还有中间型,双动割刀型(参考书P110),11:18:12,28,

20、(二)圆盘式切割器,1、特点:割刀在水平面内(或稍有倾斜)作回转运动。切割速度高,切割能力强,可适应1025km/h的高速作业,割茬低达35cm,工作可靠。震动小,惯性力易平衡,但功率消耗较大,加之受回转半径的限制,只适用于小割幅的收割机上,特别适用于割草机上。如图9-42、分类:无支承切割圆盘式:工作时靠茎秆本身的刚度和惯性支承。圆周速度2550m/s,多用于牧草和甘蔗收获机。有支承圆盘式:除具有具有回转刀盘外,还有支承刀片,工作时有承刀片支承茎秆,回转刀进行切割。圆周速度610m/s,有56个刀片,支承刀和动刀间有月0.5mm的垂直间隙。(可调),11:18:12,29,a,c,e,图10

21、-4 圆盘式切割器a、单盘式 b、三盘集束式 c、双盘式 d、铰链式刀片 e、多组圆盘式1-刀盘架 2-刀片 3-送草盘 4-拨草鼓,11:18:12,30,甩刀回转式切割器:,该切割器刀片铰链在水平横轴德刀盘上,在与前进方向平行的垂直平面内回转,圆周速度5075米/秆,为无支承切割,且割能力较强,适于高速作业,割茬较低。目前多用于牧草收割机和高秆作物茎秆切碎机上。在牧草收获机上为有益于茎秆铺放,其护罩较低较长,粗茎秆切割机上为有利于向地面抛撒茎秆,其护罩较短。割副一般为0.82m,最长6米。收直立草时因草屑损失,总收获量较往复式少,510%,收倒幅严重的牧草时,总收获量较往复式多。如图10-

22、5,11:18:12,31,图10-5 甩刀回转式切割器 a.玉米茎秆切碎器 b.牧草切割器 c.刀片,11:18:12,32,三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一)构造及其标准化1.构造:如图10-6动刀片:为主要切割件。光刀:切割较省力,割茬较整齐,寿命短,需常磨刀,多用于牧草收割机。齿纹刃刀不需磨刀,切割阻力大,可自磨锐,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常用。定刀片:为支承件光刃:为多数。图标型即是谷物收割机,型切割器齿刃:为防止茎秆向前滑出,如E512联收机,护刃器支持面代替定刀:护刃器:保持定刀片的正确位置、保护割刀对禾秆进行分束,并引向割刀,还以其上舌和定刀片为上的支承、于动刀配合形成两点支承切

23、,11:18:12,33,图10-6 往复式切割器1.护刃器粱 2.摩擦片 3.压刃片 4.动刀片 5.动刀片 6.定刀片7.护刃器 a.护刃器上舌,11:18:12,34,割。护刃器有单指式:损坏后易于更换,可是安装调整麻烦。双指式:为联收机、收割机通用型式。三指式:压刃器:用来防止动刀片和定刀片的间隙增大。保持定刀片于动刀片正确的剪切间隙。每米割副23个。摩擦片:用以支承割刀的后部,使之具有垂直和水平方向两个支承点,以代替护刃器导槽对导秆的支承作用。借以可方便的调整其割刀间隙切割器的装配要求和调整要求:对中调整:动刀死点位置时,动定刀片的中心线应重合。不重合度5mm,(对于超行程型切割器,

24、超出,11:18:12,35,两边的数值应相等E512为86.290.2,每边应超出57cm)。动定刀片间隙,定刀片应在同一水平面内,不共面度0.5mm,刀片前端允许有0.5mm间隙,后端0.31mm,型,型切割器允许后端不大于1.5mm,但其数量1/3总个数。压刃器于动刀间隙:0.5mm。2、标准化:为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零配件供应,GB1209127375。根据结构不同将切割器分为三种型式:型切割器其tto76.2mm,动刀片为光刃,刀片水平倾角6030,护刃器为单齿,设有摩擦片,用于割草机。,11:18:12,36,型切割器其tto76.2mm,动刀片为齿纹刃,双指护刃器,有摩擦片,用在

25、谷物收割机上和联收机上。在新设计的机子上推荐使用。型切割器其tto76.2mm,动刀片为齿纹刃,护刃器为双指,无摩擦片,用在谷物收割机上和联收机上。,11:18:12,37,(二)往复式切割器的传动机构,其主要功用是把主动轴的旋转运动变为带动割刀的往复运动。按结构原理不同分为曲柄连杆机构、摆环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等。1.曲柄连杆机构:见图10-7a.曲柄连杆和割刀在一个垂直平面运动结构简单横向占据空间较大,只适于侧置式收割机如GT4.9。,图10-7a,11:18:12,38,b、曲柄轴竖直,曲柄连杆在水平面内运动,该机构可置于前置式收割机上。如珠江2号、工农108。c、用在前置式收割机上。曲柄

26、连杆机构置于割台的后方。东风-5,图10-7 b)c),11:18:12,39,d.曲柄连杆摇杆短连秆(导杆)割刀e.曲柄连杆摆臂扭轴摆臂短连杆割刀f.曲柄滑块:由曲柄、滑块、滑道及导向器组成。曲柄回转时,套在曲柄上的滑块(或轴承)带动割刀作往复运动。结构简单,占据空间较小,但滑道磨损快。KS-3.8用的即是。,图10-7 d)f),11:18:12,40,2.摆环机构:摆环机构由一个斜装在主轴上的摆环的带动摆轴摆杆来带动割刀,把回转运动变为往复运动。如图10-8 摆环机构1.主轴 2.摆轴 3.摆叉4.摆环 5.摆杆 6.导杆,图10-8,11:18:12,41,在主轴mm的一端折转一个角(

27、或安装一个斜孔套)称其为斜轴。在斜轴上装有轴承,在轴承外部装有双销轴的摆环。摆叉与双销轴铰接。主轴轴线、摆环轴线、摆叉轴线三者必交于一点O。主轴mm旋转时,摆环不转,而绕其中心作球面摆动。a.摆环Q图面,t=0,摆环销轴线于垂线夹角为b.t=900,Q角900又AA,11:18:12,42,a.摆环Q图面,t=0,摆环销轴线于垂线夹角为b.t=900,Q角900又AAc.t=1800,Q图面,摆环轴线AA和垂线在另一侧成角(-)d.t=2700,AA Q角900+e.t=3600,摆环恢复到t=0位置,这样把回转运动变成了往复摆动,摆动范围为2角。,a),b),c),d),图10-9 摆环的结

28、构原理,11:18:12,43,3.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西德Deutz-Fahr M1102联收机应用该机构。由直立曲柄轴套在曲柄(转臂)上的行车轮,固立在行车齿轮上的轴销,和固立齿圈组成。当曲柄(图a)绕轴心回转时,行车轮在齿圈上滚动,由于行星齿轮的节圆直径是固立齿圈节圆直径的一半,且销轴置于割刀的运动方向线上,则曲柄回转时,销轴在割刀的运动方向线上往复运动。其行程等于齿圈节圆直径。(D齿2C齿 Zd2Zc 转臂的长f曲柄e的长度行星齿轮半径,1/4固定齿圈的直径。故在同一时间内转臂f的转角恒为曲柄转角的一半)。如图10-10 特点是:结构紧凑,导秆头不受垂直方向的分力。适用于配置在多收割机上

29、。,11:18:12,44,右图10-10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a)a 割刀杆 b 刀头 c 行星齿d 固定内齿圈 e 曲柄 f 转臂,11:18:12,45,图10-10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b)a 割刀杆 b 刀头 c 行星齿轮 d 固定内齿圈 e 曲柄 f 转臂,11:18:12,46,(三)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分析。,1、刀片几何形状的分析(茎秆被刀杆夹住的条件)a刀片宽度b刀片顶宽h刀片高度切割角(滑切角),图10-11 动刀片尺寸,11:18:12,47,当a一定时,h 切割阻力p,h 切割阻力p:1545 但,将引起茎秆沿刀口滑出,造成夹持不稳,切割不可靠。故以茎秆被刀片夹住的条

30、件为据来分析的合理值。茎秆在被夹持中,在两刀刃的接触处A、B、E压力N1、N2,摩擦力F1、F2)(F1tg1 F2=N2 tg2)则茎秆被夹持住的条件为,作用于茎秆的合力R1、R2必在同一条直线上。,图10-12 角增大,切割阻力减小的原因 a v1增大,b ir减小,11:18:12,48,图10-13 切割10株小麦的阻力变化曲线,11:18:12,49,图10-14 夹持茎秆的受力分析,从图中可知,(对顶角)(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在AOB中+12180 其中 1、2分别为动定刀片对茎秆的摩擦角。从OACB中可知,OAC=OBC90(法向与切向夹角)180将以上两式联立得,茎秆被夹持

31、的起码条件为12、分别为动定刀切割角。,11:18:12,50,结论:动定刀的切割角和必须小于、充其量等于动定刀对茎秆的摩擦角之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茎秆被夹持住的条件。经测定:124552 标、的动29 61512符合夹持切割条件。,2、割刀运动分析曲柄连杆机构(滑块)的割刀运动: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偏量曲柄连杆机构,但当h/l或0,h/e或0时,则割刀运动接近或等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当h/e 1/10时,偏据对割刀偏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其运动简化对于运动分析足够准确。,11:18:12,51,这样,我们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便可将割刀运动视为曲柄销A(图10-15b)

32、在割刀运动线上的投影,为一简谐运动。取坐标如图10-15a,并规定曲柄有第象限的水平位置顺时针转动。,图10-15 机构简图a及运动分析b,11:18:12,52,则割刀位移x。速度vx加速度ax分别为:xrcostvxdx/dtr sin t axdvx/dtr2cos t依此绘图,可得x、vx、ax 随曲柄转角t的变化曲线,如图10-16所示。,图10-16 x、vx、ax 随曲柄转角t的变化曲线,11:18:12,53,由上看出:xf(t),VX=f(t),aX=f(t)那么割刀的速度,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呢?见以下分析:VX r Sin tr r 两边平方化简,即将其移向便得:VX22(

33、r2-x2)VX2/2r2-x2,1可见,速度VX 于位移x的关系为椭圆方程式,其长轴为r,短半轴为r如右图中实践所示。,图10-17 vx、ax随位移x的变化曲线,11:18:12,54,为绘图方便,仅将纵坐标的比例缩小,即选取绘图比例1/。那么,速度在图上的尺寸yr1/r。则割刀速度即成为半圆弧曲线。这时圆弧上任意点y坐标与之比则才是该点的割刀速度。VX yi同样可推得:aXr2Cost-2(-rCost)-2x X-rCost 即加速度与位移按直线规律变化。此直线通过原点,其斜率:tg(-r2)/r-2,11:18:12,55,摆环机构的割刀运动:通过推导,摆环机构为位移X,速度VX 加

34、速度ax 方程式如下:X=-rCos t VX=r Sin tax r2Cost推导见参考书3P10-14,1.P1820,式中,、均为摆环偏角和主轴转角t的函数.1/(Cos)3Cos2 3Cos2(322),图10-18 割刀行程,11:18:12,56,结论:2406时,割刀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接近曲柄连杆机构。见图10-192406时,加速度图有变化(和曲柄连杆相比)在主轴转一周时,曲柄连杆机构有两个最大值(在死点),而摆环机构有六个(以25为例,0、38、142、218、322、360)使机器振动加剧,故一般取1518运动情况并不比曲柄连杆机构好,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割刀行程:s

35、=2r=2kLSin,式中:k尺寸误差和间隙对行程影响的修正系数1.021.1。L-摆臂长度 摆环摆角行星齿轮机构,摇杆机构的运动和曲柄连杆架构类同。,11:18:12,57,a),b),图10-19 摆环机构割刀运动规律a.曲柄连秆机构 b.摆环机构(a15)c.摆环机构(a25),11:18:12,58,3、切割速度分析切割速度图的绘制:a.普通型切割器的切割速度如图10-20:先绘制动刀片在左上点的位置图,并注出刃线符号ab。绘出在右上点位置的定刀片图形。以刀刃的下端点a为基准,画出割刀速度图(以曲柄为半径作半圆)。绘出刃线a电向右移动到与定刀片相通的a点(开始切割)时的切割速度Va(有

36、a1向圆弧作垂线)。绘出刃线b点移动到于定刀片相遇的b1点(切割完了)时的切割速度Vb(有a2向圆弧作垂线)。圆弧VaVb是割刀在割茎秆过程中的切割速度范围。,11:18:12,59,.据上图分析可知(从实际结构看也是如此),夹持切割,只有动定刀相遇才进行切割。普通型的实际切割速度仅为oro中的一段VaVb。,图10-20 普通型切割器切割速度图,11:18:12,60,b.普通型:s=2t=2t0=152.4mm.割刀在一个行程中与两个定刀相遇,因而有两个切割速度范围Va1、Vb1,即Va2、Vb2,图10-21 普通型切割器的切割速度图,11:18:12,61,c.低割型:割刀在一个行程中

37、与三个定刀片相遇,有三个切割速度范围:Va1Vb1、Va2Vb2、Va3Vb3,其中Va10,Vb30 切割性能较差工作中常有部分茎秆撕裂扯断,出现堵刀。国标中没有这种类型。为低割型消除V0,则采用刀杆压住刀刃一部分。,图10-22 低割型切割器的切割速度图,11:18:12,62,超行程型:S(86.290.2)(90104)而t=t0=76.2.切割性能 V切短行程型:定刀宽6定 n S(63.5,70.5mm)V切,进程H,茬 V高 主要采用于牧草收割机。4.切割平均速度:从以上分析可知,割刀速度为一变值,使用比较颇为不便,故引入割刀平均速度Vp的概念。用以表示割刀速度的大小。Vp(每分

38、钟n转,每转2s位移,Vp 又因s=2r)式中:n割刀曲柄转速,s割刀行程 r曲柄半径 是确定割刀曲柄转速的重要参数,割草机、割晒机Vp12米/秆,11:18:12,63,5.割刀进距对切割器性能的影响:a、割刀进距:割刀完成一次行程的时间内,机器前进的距离用H表示。H=60Vm/2n30vm/n 或H vm/(n/30 30/n/)其中为一个进程所需时间。式中,Vm机器前进速度m/s;n曲柄转速r/min;曲柄角速度1/s。b、切割图:动刀片(刃部)对地面的扫描面积切割图。分析:收获机械工作时,割刀作往复运动相对运动。又要随机子作前进运动牵连运动。其绝对运动则是两者的合成。所以,用作图法画出

39、动刀片的绝对运动轨迹,也就是得到了切割图。,11:18:12,64,作图步骤:(a)、画出两个相邻定刀片的中心线和刃线轨迹。(b)、根据参数Vm及n按公式H30计算出H,画上三根间隔为H的横线。(c)、画出动刀片的原始和走过两行程后的位置。(d)、以动刀原始位置的刃部A点为基准,用作图法画出该点的轨迹线。,图10-23 普通型切割器的切割图,11:18:12,65,以A点为始点,以曲柄半径r为半径作图,把圆弧分成n等分;并以1、2、3、n作标记。在动刀片的进距线上,也分成相同的等分数,同样由下而上用1、2、3n作标记。在圆弧的各等分点纵向平行线,从进距的各等分点画横向平行线,找出同样标记的纵、

40、横线的交点并连成光滑的曲线,即为动刀片A点的轨迹线。因为,刀片是进行平动的,所以,刀片上各点的运动轨迹均相同,只需按A点的轨迹图形进行平移复制。动刀片作回程时的轨迹。,只需把轨迹样板翻转使用即可画出,刀片的刃线AB及CD所扫过的面积,即为我们所求得切割图。,11:18:12,66,关于切割图的分析说明:在切割图中可见:在称之为切割面的相邻两刀片间的面积内分为三种情况:(a)、一次切割取():作物被动刀片推至定刀片刃口处而被切割。位于改区中的茎秆在切割前发生的弯曲称横向弯斜。区也称扫过面区。(b)重切区():割刀的AB和CD刃线均通过此区,有可能将割过的残茬重割一次。区也叫重复区。(c)、空白区

41、():割刀刃线没有在此区通过。该区的谷物被割刀推向前方的下一次的一次切割区内,在下一次切割中成束的被切断。区中茎秆在切割前发生的弯斜,称纵向弯斜,所以,割茬较高,切割,切割阻力较大。如空白区太长,有的茎秆被推倒,造成漏割。,11:18:12,67,结论:空白区和重割区对切割性能都有不良影响。所以尽量。进距 H 相反 H 刃高 h 相反 h 谷物收割机H=1.22h;谷物联收机H1.53h;割草机H=1.11.5h;H进距,h刀高5、切割器的功率计算:N=Ng Nk,Ng=(PS)式中:Vm机器前进速度m/s,B-割副m,Lo切割每米2的茎秆所需功率Kg m/m2,割小麦Lo=10-20,牧草L

42、o 2030Nk 与切割器的安装技术状态有关,一般每米割幅所需空转功率为0.81.5马力。,11:18:12,68,6、割刀惯性力平衡:惯性力使机器震动,影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质量。惯性力部分平衡法:如图10-24所示,在曲柄对面增加配重,利用其离心惯性力是平衡割刀的部分往复惯性力。其理论计算使一种近视算法,其理论基准是假设连秆的1/3部分用曲柄销作圆周运动,2/3部分同割刀作往复运动,水平方向惯性力平衡方程式:Pd+CosPpCos,图10-24 割刀部分平衡分析,11:18:12,69,式中Pd 割刀2/3连秆部分的往复惯性力,Pd(Md+Ml)rw2Cos 其中Md 割刀质量 Ml

43、连秆质量 r为曲柄半径,为曲柄角速度,为曲柄转角 Pq1/3连秆的离心惯性力,Pq Mq+rw2 Pp-配重后曲柄盘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Mp为曲柄盘的质量,rp为曲柄圆盘重心的旋转半径,代入上式并化简后即得:(MdMl)rMa Ml r Mprp有因全平衡时将导致1离心力在垂直方向的更大不平衡,使机器上下振动迈因此只要求往复惯性力平衡程度0.250.5故经上式的左边第一部分乘以。(2)惯性力全平衡法:参见教材,11:18:12,70,四、圆盘式切割器的割刀运动和参数分析,割刀运动分析:既有刀盘相对于机架的回转运动,又有随机子的前进运动,所以为其二者的合成。刀片的某一点绝对轨迹为余摆线,刀片刃线

44、所过的面积为余摆带。设 刀盘中心为o 水平向右x 垂直向上y 逆时针旋转,图10-25 刀片运动轨迹,11:18:12,71,则,相邻刀片各内、外端的位移方程如下:第一刀片内端a的位移方程为:Xa=rCos(t)YaVmtrSin(t)式中:r刀片内端点半径,刀片内外端点对盘心的夹角,刀盘回转角速度,t刀盘转过的时间,Vm机器前进速度外端b的位移方程:XbRCost YbVmtRSint 式中R-刀片外端点直径。第二刀片的位移方程:XcrCos(t-)YcVmtrSin(t-)XdR Cos(t-)YdtRSin(t-)式中为相邻刀片间的夹角,11:18:12,72,(二)割刀转速的确定:割刀

45、转速依切割速度而定。无支承切割2550m/s,有支承V410m/s。现以速度最低的内端点a为基准确定割刀转速。如图9-26所示的速度中,依余弦定理可得:VaVm水平线(起始回转位置)rr且与X轴间的夹角应为t。r与Vm的夹角也为t。又cos(180-)-cos,图10-26 切割速度分析,Va,11:18:12,73,讨论:当t2k(k0、1、2n)时,Cos(t)取得最小值-1,也即Va Vaminr-Vm(平方差公式)从中得出:这里以割刀应有的割刀速度Vd代替Vamin则:又因,所以,n刀片数m的确定 圆盘式切割器的刀片数目是根据割刀进距H(圆盘转一周时,机器的前进距离)与在一个进程中多刀

46、片余摆带的纵向宽度之和mh相等而确定的。Hmh,HVm60/nVm60/(30/)2 Vm/MH/h Vm60/nh 或m 2 Vm/h h切割图的余摆带纵向宽度。(刀片高度)n割刀转速 转/分 割刀角速度。),11:18:12,74,第四节 拨禾器,一、种类、构造及应用二、拨禾轮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确定,11:18:12,75,1.种类 分为拨禾轮、扶禾器及其它类型其中拨禾轮包括普通压板式和偏心弹齿式;扶禾器包括扶禾器(垂直面型、倾斜面型)、链齿式拨禾器及拨禾带;其它型式包括搂耙式、星轮式、八角轮式。2.构造原理及应用:拨禾轮、星轮式、八角轮多用于小麦收获机械。搂耙式用于成堆铺放的谷物收获。齿带

47、式(拨禾带)用于稻麦收获.,11:18:12,76,拨禾链用于玉米等高杆作物收获.其中b用于立辊式,c用于卧辊式玉米收获机.,b,c,图10-27 a 拨禾带 b、c拨禾链,11:18:12,77,扶禾器:主要用于稻麦作物的收获,且多用于立式割台上.对拨禾轮难以与输送器配合,发生干涉,对严重倒伏的作物难以适应的问题有较好的解决。特别对水稻收获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扶禾器是利用装在链条上的拨指贴着地面从根部插入作物从中,由下至上 将倒伏作物扶起,而不是像拨禾轮那样从作物的顶端插入,因此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梳理、整齐茎秆的作用。在辅助拨禾装置的作用的配合下,使茎秆在扶持状态下切割,然后进行交接输送,能

48、保持茎秆直立,禾层均匀不乱,较好的满足了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要求。,11:18:12,78,扶禾器的链条在位于割刀前方与水平面成6078角的倾斜链条中回转,铰接在链条上的拨指受链盒导轨的控制,可伸出和缩进,根据链条回轨所在平面的不同分为倾斜面型和垂直面型。,11:18:12,79,二、拨禾轮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确定(一)拨禾轮的运动轨迹,图10-28 拨禾轮的运动轨迹,11:18:12,80,拨禾轮工作时,拨禾轮的运动由机器的前进运动和拨禾轮绕轴回转运动的合成。其运动轨迹可用作图法求得。(如图)为A点的轨迹。先将A点回转的圆周作m等分(该图为12等分)求出拨板转一等分时间间隔内机器前进的距离s.由

49、1点沿机器的前进方向量取长度为S的线段,线段的端点1 即为拨禾板上的点A0点在转过一等分圆周时的绝对位置。同理由2、3 m也沿前进方向依次量取长度分别为200 ms的线段,端点2,3 m即分别为点A0转过2,3,m等分圆周时的绝对位置。连接点1,2,3,m1就得到拨禾轮压板上A0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余摆线。,11:18:12,81,轨迹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方向,就是拨禾板上A0各点在其各位置的绝对速度方向。EE为余摆线扣环的最长横弦。在EE处的绝对速度为垂直方向,在EE 以上部分,具有向前的水平速度,不能完成拨禾作用。只有在EE以下部分,才具有向后的水平分速度,才可将作物引向割刀以配合切割。所以,拨

50、禾作用是靠余摆线的扣环的后半部分来完成的。拨禾板的运动轨迹的形状决定于拨禾速比。=,即拨禾轮压板的圆周速度与机器的前进速度之比。如图所示:当1时,轨迹上的任意一点,均不具有向后的水平分速度。只有当1时,才形成余摆线的扣环,也才有可能将作物茎杆引向割刀进行切割,并在割断后断续向后推送茎杆,以免在割刀上发生堵塞和堆积。,11:18:12,82,H拨禾轮安装高度h割茬高度,图10-29 不同值时,拨禾板运动轨迹的形状,11:18:12,83,(二)拨禾轮压板的运动分析:设以拨禾轮轴心O0地面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O,以地面线沿前进方向为x轴,以过原点向上垂线为y轴,且 为逆向,则压板的端点方程为:,则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