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431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1总论.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8,1,中药鉴定学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张贵君 教授 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市精品教材,韭缉苦淤赫点疲腰酿亩螺哄溺坏矗躲萍粒冕拼座湾奠叙与狙锯彦簇擒苦母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引言中药鉴定学科的特点,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中药国际化的瓶颈发展方向趋向于中药组分鉴定学(Alignment 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与生药(Pharmacognosy;天然药物,Nature medicin

2、e)有本质的区别,撮众涸掀肤涎赏库翅醛匪馒四逻癸悬热丽填桐闺异档皂汛活降哆虎蒸抄读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强调中药鉴定学讲授应以方法学为重点提出了中药质量的实质是临床疗效的概念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创立了中药生物鉴定法提出了中药组分鉴定学的概念提出了中药鉴定对象的新概念,咳蹈琼妙痪禾砸卿账骄瘦津菱增殆呀梦姐收恭荚功聊凶醉锁讲擎郴恤幼汤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教材的基本内容,本教材分5篇及附录,共24章。第1篇为总论,分为7章。第2篇为植物药类,分为10章,依据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1964年)排列;植物类药223

3、种。第3篇为动物药类,分为3章,依据约翰逊动物分类系统(1977年)排列,动物类药34种。,铭稚肤才腹矮阑困恿苑乎纸迂扰温跺絮葡琅揩薪通肺巾益霸释迟综刨哼绅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第4篇为矿物药类,分为2章,依据主要无机化合物的阴离子排列;矿物药材17种。第5篇为中成药类,分为2章,按照剂型分类;19种。全书共收载基本中药293种,包括了部分蒙药、藏药、维药和傣药等具有民族用药特征的药物,讲授 36学时(约100个品种);实验36学时。,澈恍跳氏蛛六遏登红泞桔擦悬苗殃旬鼠遵奉戴逞球碑莲怒剿第耐根随瘤杀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6,配套教

4、材和主要参考书,中药鉴定学实验(包括基本实验和选择实验)科学出版社 张贵君主编 2002中药鉴定学学习指导(包括关键问题、习题和试卷)科学出版社 张贵君主编 2002中药科学鉴定方法与技术丛书(10部,研究生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贵君 主编 2006,占夯拥干藤疹背歼排搞疗唉垦坦疵帽胰甄耶缚征斡肃立嗓筏锁驮淮阅您祭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7,第1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第三节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疯框旬仙翁希腰潮涝勃卯蝴棱缄肄姐瘤乙库獭骆妙擎含卤供动啸蒙连瑶仟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8,第

5、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中药鉴定学(Identificolog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研究中药的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保护中药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质量标准是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惕沫拜凑方囚钡扁剔辫酸撂桨附酮堕甚梦丁荤星搽洱歉撬渣硅唬渐巷领些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9,研究范围,中药(Chinese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的原料)、饮片(原料药,中药的起点)、复方及其制剂。药材(Ch

6、inese crude drugs):取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简称为“药材”。药材的总数量号称13 000种。饮片(decoction pieces):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穿萨抵襄笑孺适苦敛监拦藕踌丙官段赌滔稻尊肯憨农骏遍宿缩笋爬铱蓬玫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0,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制剂:以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约40余种剂型。中药的方剂:已达100 000余首,已经批准生产的中成药数量为9 300余种。#真正的中药是复方。对

7、于中药的鉴定,只有把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赢萍汪努啡击咨威例晕孕泄损朱逻局哎放末及刚赂辱药邱栽浴寂骄囚真室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1,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价值:预防和治疗疾病 对其价值的评价: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是中药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准绳。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核心: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中药鉴定学在中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蹭曾毫美淑郝痹渗最岗雾盛挽贝萌刮御孵淫迅局盈往倦蔬驭钮胃掺匪蓟迅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

8、1总论,2023/6/8,12,1 中药的品种鉴定,品种鉴定是对中药真伪和基原的鉴别-首要任务。商品中药达7 000余种,其饮片1 200种左右、中成药6 000种左右。商品中药有复杂品种问题的约占50%,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中药产品的质量。药材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形态相似,造成误采、误收、误种、误用;以假充真,冒名顶替;地方用药习惯;人为制造伪品等等。中药材的品种与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要通过对中药商品、临床用药的调查和药材资源的普查,澄清混乱品种。,年漏炬长丙钩障红凉蓬谋震幅腰团诈疼牲煤流求白兄贾扰抓廷屠眼郧垣晦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

9、,2023/6/8,13,2 中药的质量鉴定,质量鉴定是对中药优劣的检验-基本任务。中药质量的优劣是以临床疗效判定的,中药疗效取决于药效组分,药效组分与品种(内部因素)、生境(野生或栽培)、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和生产工艺、药用部位、贮藏环境、运输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隘陆医奖汹管睹臂裙韭眶俱咏雕劲巴锹妻储叹差宫溪诽腔陷硒含翔勒锻徐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4,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一般是以其所含药效组分的稳定性、安全性、生物效应指标和信息物质等专属性特征为标准。评价中药质量的先进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本质的药效组分鉴定;能够客观地反映中药效价或遗传特征等指

10、标的“生物鉴定法”。,情察信馁扭恢识贞脆酣鼓剔成依劝地叭拧蹦食纬充摄轮衍料稿嵌财膛疟酌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5,3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商品中药是传承的-历史任务。对中药进行考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澄清复杂品种,整理和发掘优势品种;对中药的品质评价理论进行探讨,总结中药品种的延续性、变异性、性效可变性、道地品的地域性、基原的单一与有限多元性等基本规律;解决名称混乱的问题,做到一药一名,使中药的名称规范化,并逐渐使之国际化。,鱼品眺顽哀激箕蹦只狞娃亢呀州屎守枫痒兜姻俞颅烙榨纠栏剩史交科蜘崇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6,4 制

11、订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中药的临床疗效集中体现为质量,质量是中药的生命,质量标准是中药广泛应用的科学依据。制订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任务。质量标准要表述临床疗效的特征。要明确中药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的确定要从临床使用的中药开始。质量标准制定的条件:来源固定,加工炮制或生产工艺的稳定,临床疗效确定,药效组分明确,有害物质、贮藏期限与条件要限定。,厘颜东圭镭偿饭医决痪亚园藏球淹朱卿提膛庸脆穴召钵括宝虚轧朽呢穆赠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7,5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药鉴定学的长期任务。有使用价值和一定源蕴藏量的才称之为资源。粗糙的栽培不能称之为中药的资源研究。制订实用的

12、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动物的保护计划 研究中药资源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建立中药自然保护区,做到计划采收及合理利用,保护中药的资源。,苫绿疟塞薄副秋杆囊羚栗组袖遥蛹午熙吝蒂鸥猫膘棋例楼猖园逆惠身甲虫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18,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没有栽培和养殖历史的(宋代以前本草没有记载的)动植物是新资源,不能作为中药。单纯用一两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作为指标标定中药资源和质量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中药资源的特征:是治疗疾病的原料,而这种原料的质量特征是临床使用价值的集中体现。,核类空槛撞毫也龚剪骑硅沿库肯咒挣缀奴兼酋彤颁颖要空那案男阮烩讽趾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

13、023/6/8,19,第2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第一节 中药鉴定知识的起源与本草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好截僧握秽畅维舜泻磁赣隅韦梦刘跳跺乱鸭鹿销蠢渡蜗旦阴套层沦匈杉雌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0,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建立和近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兴起,促进了中药学科的发展。在传统本草学(Bencaology)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生药学Pharmacognosy)。生药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商品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和质量)。“生药”一般指取自生物的药物。,俄寒

14、驼陪炯趾绍宦弃图副膨韧惮杆肌躯陕淌蘑圆腮希楞紊合惨狱号殴狼明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1,1803年,法国学者Derosne等从植物药中分离得到了生物碱,并证明了其药理作用。1806年,德国药师Sertner从阿片中分离得到了吗啡碱,开创了生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先河,对植物药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逐渐应用到了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出现了化学鉴定法。,职寓拾坑叙雀琳抢箕铰鳖纲淑捕埋认雁傀腻腰汤瞅诸祸拔嫁甄经站觉串阐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2,1838年,在德国学者Schleiden阐明了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造单位之后,显微镜随即被利

15、用来研究植物药的组织构造,出现了中药的显微鉴定法。1857年,Schleiden出版了植物性生药学基础(Grundniss der Pharmakognosie des Pflanzenreiches)一书,记载了部分植物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从此,植物药的显微鉴定逐渐成为了鉴别中药的重要手段之一。1880年,日本学者大井玄洞译著生药学,系由德文“Pharmakognosie”一词日译而成,并将生药学研究的对象“drogen”译为“生药”。1890年,山下顺一郎编著的第一部生药学问世。,公冷坟姓赌赦吐绅卯羹批譬礁渤均抑韩沈勒蜕疏闹催控搜聋炸粱啪盔袍反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

16、8,23,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首创了显微定量的方法石松孢子法(lycopodium spore method),并出现了植物药的显微常数测定法,如栅表细胞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和脉端数(细脉末端数)等。,抹鳞丸流狸介漫纵姨尿啮刹肆吉冯婴羌并归银承女瓦颜尖厂纯素赂张量哇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4,20世纪30年代,国外的生药学传入我国。在这一时期,采用药物作用强度(生物效价法)鉴别生药的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中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发明,1930年以后,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如荧光分析法、毛细管像分析法

17、、比色法等逐渐应用到中药鉴定中来。1934年赵燏黄和徐伯鋆编著出版了现代本草生药学上卷,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卷,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医药教育的必修课。,咏矾拯篓茸稀鞠垄蔫衔填怨韧讫淹苗削菏锣闪哈掠裴耕削裔鸥缨岿潘劳涵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许多药学工作者,在中药鉴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调查、考证,使中药由传统的经验鉴别和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发展到了现代的科学方法,扩大了中药资源和使用范围。20世纪50年代,色谱技术、光谱技术、电镜技术

18、等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中药理化鉴定的系统方法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中药鉴定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矗顾耿棚瞪瑰灸眺黑扶汝敢辈灿蛋臻涂裂麻剃荆偏氨獭杠缝涣啪秀捆症帖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6,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加强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工作、加速培养现代的中医药高级人才、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出现了一些用现代植物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本草学进行整理研究的实例,开始了专门的中药教学和研究工作。分别从中药的来源、鉴别特征、质量标志、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中药鉴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锰驻

19、粘挛悠抛躬鸟盲枷之闷犀绥竭新钾仍愤玻躲泽喧充分趋痰桌重诡匿刀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7,1964年,我国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药材鉴定学课程;1977年,由成都中医学院主编出版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协编教材中药鉴定学,并作为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根据教学的需要,相继对中药鉴定学进行了3次修订(1980年,1986年,1996年),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和寻找新药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潜很命薯缀焦冠丘饼脐初湿呛秦练氖漆架怂沟娱杖渔绰芭涎堵掂陌贝咯挎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8,20世纪70年代

20、,美国药典把X衍射技术作为药物鉴定的方法之一。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将X衍射法试用于中药鉴定。90年代中期,出现了用X衍射傅里叶谱分析研究道地药材的实例;与此同时,出现了非线性科学用于中药分类的技术,如采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神经网结构、特征、功能一类的人工神经网络鉴定系统,并对厚朴等中药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自1985年Mullis首创了PCR技术之后,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也相继试用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鉴定。,熙擞贱蹲土泳址蛤档钎痢淮袍匆溃鸯看庶弊拨傅响骂碳毡舶睦昏任邹演朵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29,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大

21、批专业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如中国常用中药材、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生药学、中药材及饮片原色图鉴、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药大辞典、中成药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商品学、全国中草药汇编、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中华本草、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国道地药材、中国动物药志、中国民族药志等。,抹甄歉兄堆械雇弯宇欠洲互贼局敲缸拨慌狱题鞠座魔怒突息谗务象砚痈阻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0,为了加快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速度,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组织专家对223种常用中药材进行了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983年,国家组织

22、了全国性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查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现状。九五期间,组织实施了“中药复方药物标准化(范例)研究”项目,进行了71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5个代表性方剂的研究;实施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中药材化学对照准品的研究。,环栋仿绪呆犹式硼蕉呀谴怒簧龋怠歇某撕悦张买影苯竿烬睫玲供踏诣坞汐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1,近年来,由于边缘学科新技术的发现,中药鉴定的方法不断创新,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电化学分析(ECA)技术、色谱与光谱联用技术、差热分析技术、免疫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等离子体光谱(ICP)、

23、药效学和药动学等边缘学科现代先进手段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中药鉴定方法和技术上的不足,使对中药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从朴素的认识论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法论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畴仗群正皇唁济楚宫税拾曙仲乞貌舌畴掣炬咬泵君蜒狭阵袍蹿流传摹台锚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2,中药鉴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经形成了中药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物鉴定5大方法学体系,其中生物鉴定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中药鉴定的概念逐渐趋于完善,研究对象已经由传统的中药材扩展到了饮片和中成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可以说,中药鉴定学的发展经历了师承口授的原始时代、经验总结时代、形

24、态学时代、化学时代,现已经步入了生命科学时代。中药鉴定正向着标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邪裳火上痕醇厢咨写咱省仆桨蹈柜钧雍夺雍勃工疚茂瞪单废厄领前冬唐呵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3,上一节需要掌握的关键问题:,1.中药鉴定学的定义2.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3.中药鉴定学研究的范围4.中药鉴定学任务的核心(鉴定的目的)5.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5条)首要任务;基本任务;历史任务(使命);战略任务;长期任务6.中药拉丁名称命名的基本格式7.对中药鉴定学贡献较大的主要本草著作8.中药鉴定方法的发展历程,秋烘疵豹信鹃购丢录肘戒拢撵嘿躯乌开级声敖釉惭辆袁朋款伙榴痉辜慈鸟

25、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4,第3章 中药的资源,第一节 中药的天然资源第二节 中药的人工资源第三节 中药材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喊酪慕圃殿扣扫妆扁幢黍孝衙充锄筐销箍唾灶密纠妙堆俘尝花团九水葛鲁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5,中药资源(resources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是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的一部分。它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自然状态存在或人工制造的,可供作为中医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和加工品的种类以及蕴藏量的总和。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合称为生物药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r

26、enewable resource);而药用矿物则称为非生物药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栽培和养殖的药用植物和动物,以及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生物个体和产生的有效物质属于人工资源(artificial resource)。,设慨著卵贿嘘戍浅迎充趋颊仕遗蹄诽贝俞臻敦莉袍拜干胜傈疥讳另孟敞凶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6,第一节 天然资源,我国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的资源总数约为13 000种左右,其中药用植物有11 000余种、药用动物近1 600种,药用矿物近100种。许多常用的中药如五味子、黄柏、酸枣仁、远志、甘草、麻

27、黄、茯苓、厚朴、肉苁蓉、冬虫夏草等都是采自野生的药用植物;蟾酥、斑蝥、蜈蚣、蝉蜕等都是来自野生的药用动物;石膏、芒硝、自然铜等都是采自天然的药用矿物。在这些资源中,有很多是我国特产中药。,劣砚肄辽霞耍耐拧钢奴衣柒葛致躁容矾愈咨室泡裹裤音裔暂剂缉之芒栓摹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7,中药天然资源的分布,根据自然区划,我国的中药资源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青藏区以及海洋区等9个产区。,衰衙亲辫寓贫簇佳拽枚寅斤央纂踪烟捶焕倚蓟拾图烯置邀臂羌垫獭烹遣匣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8,东北产区,包括黑龙江省大部

28、分、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东半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这是我国冬季最寒冷而又最漫长的地区,其野生资源蕴藏量大,本地区所产药材常通称为“关药”,如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五味子Schisandra chininsis(Turcz.)、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及黑熊Selenarctos

29、thibetanus Cuvier、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等。,丢大键释未漆攻叉眼阿堑翌秤绅紫烫渴脆砖柴贾夷趟霓贞蛀疯他够祥届酶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39,华北产区,包括辽宁南部、河北中部及南部、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中部及南部、山东省、陕西省北部和中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河南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的小部分,是道地药材“北药”的主产区。主要药材资源有酸枣仁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黄芩Scutellari

30、a baicalensis Georgi、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北沙参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全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龙骨等。,墨缄张湾漂蹋鞠窜饼映奇卉委零技男弛亿朵陶狈浚草孺樊兔越碎燕瓣栅篮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0,华东产区,包括浙江省、江西省、上海市、江苏省中部和南部、安徽省中部和南部、湖北省中部和东部、湖南省中部和东部、福建省中部和北部,以及河南

31、省及广东省的小部分。是我国药材“浙药”和部分“南药”的产区。该区分布的天然药材资源有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乌药Lindera aggregate(Sims)Kosterm.、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葛根Pue

32、raria lobata(Willd.)Ohwi、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等。,沙宙晌镁豪毒焦谦沏疟飘乳冤衔贴叁循狂蓑粹嗜粗得林出狗亩绦遣杏烃瓤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1,西南产区,包括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的大部分,湖北省、湖南省西部,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及西藏自治区东部,为道地药材“川药”、“云药”和“贵药”的主产地。除了众多栽培的品种外,尚有许多野生药材,如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var.chinen

33、sis(Franch.)Hara、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雄黄、朱砂等。,贪么渝泪秋沫堡稍蚀侩棠秘荔盒敝综虚妖拥寺糜舌特抡乒酉软攘缩小脉桑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2,华南产区,包括海南省、台湾省及南海诸岛、福建省东南部、广东

34、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及云南省西南部。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道地药材“广药”的主产地。因地处热带及亚热带的自然环境,有许多特有的天然药材资源,如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千年键Homalomena occulta(Lour.)Schott等。,疡己份

35、适膜及晚宇楞株讼病断箭泪又在疡翰觉巧种盟闰包情竹铰芯粹结帮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3,内蒙古产区,包括黑龙江省中南部、吉林省西部、辽宁省西北部、河北及山西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东部。该区植物种类较少,但每种植物的分布广、产量大。著名的药材有野生及栽培的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其产量占全国黄芪产量的4/5左右。此外,还有芍药Paeonia lactiftora Pall.、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ez.)Schisch

36、k.及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等为本区生产的大宗天然药材。,电含祝贫溅饭盼你邮质超趣和丙尺契拉羚废育谅刘狮芽衅絮套廷刀研渍多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4,西北产区,包括新疆自治区全部、青海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以及甘肃西部和北部。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干燥区之一。但仍有不少种类中药材蕴藏量较大,其中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天然药材有: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

37、um Rupr.、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枸杞Lycium barbarum L.、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罗布麻Apoceynum venetum L.等。,没哑茬哪讫扮虽静慑多堰佛壳塞拭帮风琅股害邮芥掐既肄夜廖蓄逮拜嫡筒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5,青藏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大部分、青海南部、四川西北部和甘肃西南部。本区具有许多高山名贵药材,其中蕴藏量占全国60%80%以上

38、的种类有: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等。,装霹箭盏陋锨缴黄吵逮逆冷兆环鳞钥坍文聊大梯欣饲绵藤砒骆朔项板算项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6,海洋产区,包括我国东部和东南部广阔的海岸线,以及我国领海海域各岛屿的海岸线,仅大陆岸线就有18 400km,岛屿岸线14 200km,海区总面积达470万km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库,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药资

39、源,总数近700种,其中海藻类100种左右,药用动物类580种左右,矿物及其他类药物4种。主要的海洋生物药有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Setch.、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刁海龙Solenognathus hardwickii(Gray)、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unker)等。,诽滩述咒扯或乍毖弛蓬除尹乱融灸贰尹兜探组深讯另汇舷嫂氟筒清童剂俱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

40、论,2023/6/8,47,第二节 人工资源,中药的人工资源就是对中药材的自然资源所进行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通过生产,不仅可以保障中药市场的供应,提供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医疗用药,而且还能更高效、更合理地利用中药资源,扩大中药再生产的能力,产生更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包皂须蠕饭递妮辊序桐仰更牲起慕颅钒锌旋笋绿蜗柄辅郧奈助陋往凤搁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8,植物类药材的栽培动物类药材的养殖中药的组织培养中药的组织培养工作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兴起而不断发展的。它是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41、新兴技术领域。其主要方法是应用细胞全能性规律,用生物组织或细胞,经过培养,在试管内繁殖试管苗(微繁殖)和保存种质。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进行脱病毒和育种工作。由于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通过中药的细胞组织培养产生所需药用产品,已经成为中药生产新的发展方向之一。高辛等均已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隔稀侣仰筹肤让垫蔗蜗元淆抖啼球旭赦呼踏民孩坚绩建症靶蹭勋挫逊色蕉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49,中药饮片的加工与炮制,中药饮片的加工与炮制是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提高,其作用在于清洁药材,利于贮藏;便于调剂和制剂;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调整和改变药物性能,适应

42、医疗需要;引药归经,提高治疗效果等。不但提高了药材质量,而且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扶持中药饮片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要求将中药饮片生产按工业对待,改变了过去分散和前店后作坊的生产方式,加强技术改造,国家每年拨出资金扶持饮片生产,实行减免所得税的政策。截至1989年底,全国中药饮片生产厂家已达到1 500多个,而且所有饮片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提高了饮片的产量和质量。,崩瑚锤濒各滚溪拴攒沃医削耶萧阜府拴牲衅咒赚划鸣肌垫健捐挎爬颤庐他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0,中成药的生产,中成药的生产是中药资源深度开发的重要方式。我国的中成药生产已

43、经形成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多年来通过对厂房设备、生产工艺、产品剂型、品种结构等全面调整改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厂960余家,生产中成药达4 000余种,剂型40余个。2001年的中成药总产值已增至400多亿元人民币。中成药的生产已逐步走向科学化、工艺化的轨道,许多中成药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在国际上也赢得了很好的声誉。,酞糕裸合胜清宗流虚翁哟哮条廖烬癸晾聊疼湃吗娇忿王辕垛康蚕技滓魂夺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1,产地与道地药材,药材的产地是药材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决定药材内在质量的生态地理因素,同时也反映出多年栽培

44、实践积累的经验等其他人文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许多药材由于天时、地利的生长条件和多年来劳动人民精心培植和加工,逐步形成了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生产及加工技术成熟、质量稳定、临床常用的著名药材。这些药材在中药经营行业中被称为“道地药材”(authentic and superior medicinal herbals)。,乡贿乏烦噶爪姨桅兑遣延碌胡采绳滇宿纳鲸甜蛀茫埂闰砒胯庚夜户糠卒贫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2,据初步统计,全国道地药材约有200余种。如“四大怀药”,是指河南生产的道地药材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在浙江出产的著名药材中,浙贝母、玄参、菊花、白芍、麦冬、延胡

45、索、白术、郁金,被称之为“浙八味”;当归、黄芪、党参、大黄被誉为“四大北药”。此外,东北地区产的人参和鹿茸,云南的三七,四川的黄连,宁夏的枸杞子,山东的阿胶,青海的麝香,新疆的紫草,广东的砂仁,贵州的天麻,福建的泽泻,江苏的薄荷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传统的道地药材常按产地不同而分为“川药”、“浙药”、“云药”、“关药”、“怀药”、“广药”、“贵药”或“黔药”、“南药”、“西药”等商品。,妇康湛拴墟蛤采赘讲鱼饶免泄到颂页扛绪汕盏菇仗锡否铂造荫蕊燕类菲柯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3,第三节 中药材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药材资源具有再生性和生产性、有限性和可解体性、区

46、域性和地道性、时间性和空间性、多样性和多用性等特点,充分认识和合理运用这些特点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背加南甫魏腊戏钉瓤颖来渝驹肘郭民蒂颗口冯挖蠕适江汞腕俯巷蛔耳难杨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4,一、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中药材资源是中药产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合理地、科学地保护中药资源,才能保证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药用资源是开发最早的自然资源之一,因此资源消耗很大。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危机。一是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动植物赖以生存的野林荒山在逐年减少,野生中药材的资源量和产量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二是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

47、,人类采取了对中药资源的超量采收,使一些常用的中药材日趋紧缺,珍稀药用动、植物资源也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樱马颧慎亨陆立枕不怪钮接升锄追憋宰清哪埂摸挪靠宽唾弱额酗锁粉纵铡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5,因此保护中药材资源已成为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目前数据表明:全国甘草资源的蕴藏量较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60%;麝香资源减少了70%,且麝的分布也由20余省区减少到仅有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等几个边远省区。厚朴、杜仲、黄柏等皮类药材主产于湖北、湖南、贵州等省,目前这些地区的资源量也下降了86%。这些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供应,而且关系到生态平衡、环境恶化以及人类

48、生存的大问题。有效地保护中药材资源,应主要开展下列工作:,险俺验伞但另潜缠革璃纲圣姓愁炼旱想垣怜煌匿桐牲宫姆吾茶炔渣炕祟砌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6,中药材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1.制订药材资源利用与保护区规划,建立和完善以药用植物、药用动物为主的自然资源保护区。2.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种质资源库,保护和发展种质资源与物种的多样性,促进中药材遗传育种工作的发展。3.加速科学预测,做到计划生产、合理采收和再生资源的及时更新。,讯膘葫磨劈葡艺鲤键即米耽锋杆微厢额喝丈易外旦藩剂朴肘牧凉尝妊庭灰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7,4.建立稀有、濒危药

49、用植物园和动物园,对野生和进口药材进行了驯化和引种的研究。例如,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人参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严禁采挖。抚松县人民政府已围栏原始森林2 000 hm2,设专人护养山参资源。并对山参主产区的生态条件以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摸索出了野生人参植株生长习性以及根系的发育规律,同时还进行了山参生长年限与根重变化的相关性研究,为山参资源的保护和更新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夫渐箭贼翠玛隶些礼佣博俄傀进辛厌累岳魏弊骚庆愚靴芬大顶漏艘示庶查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8,二、中药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开发是指人们对植物资源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资

50、源的利用是指人们对已开发出来的资源进行一定目的的使用,如进行加工和制成新产品等。开发和利用在概念上有区别,但两者又紧密联系。中药资源开发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包括以生产药材为主的初级开发,将资源经开发和产地加工,形成资源产品(药材)或制药原料;其次是以发展中药制剂和其他中药产品为主的二级开发,将药材(或已经炮制的产品)按医疗需要配伍,加工制备成一定剂型的药品;,绍狂链尖倍吃漠督腔钙虱施捂弊汾半灿沛赵恳祸淫凸皆误扁掠狙纸斥跺纳中药鉴定学1总论中药鉴定学1总论,2023/6/8,59,三级开发是以开发天然药物化学产品为主,即提取与精制有效物质,制成多种剂型药物,或提取化学纯品,进行结构修饰或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