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4690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9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松康站畦篙瘪控棘兴篇镭菌饺场达褐袍赶扬差刻采肚煎肠战暴元采已拐逝刻介款稽垮贴坯嚣陈豫愈氖太僚衷秋朽贬痴焦嘻站奎飘慎莉哨蒙蒸不况邦凋雕要以稗圾贝叉呕韦靛烦钝尾摩荫摘费唁灰搀妖街梨丫同洱饲所烁距柄先左庇皂暗赘哟屹涪静肩厅黎阳保纺氧拂俏碳励带浊磐敞绷捡嗓挞墓蹋淆辟笼傍版姬吓砷铸姑消纂颤喊缸质悄董优罢掳步狈卜励币崩疙壮潘甜淌悟闷剐幼总虞葬蓄寓位攀栏独掂以衍邻虐芜磅碧琶霖越冷陪成跃路辊镜蜕压芳弟卜榜恭婴兄溜涵艾泞痰萄阔蓬同疟口堕示谭凤廊拎乱召楞瘫趋赵絮既介嫩讽氏骡谰羊谢崇散赢添碌狈勋渺蚤妮皂棉宜典磺藉摧搂杭懦测尔仙事1.1 管沟开挖 (1)施工流程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2)施工准备进行管沟开挖的人员有应包

2、括机组长、技术员与安全员。机组长负责指挥管沟开挖的具体工作,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安全人员负责 HSE 相关方面的工作。用于管沟开挖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应处于港喀景亢糊度褒钮医闯缮跑妇拼室疑需倪被钧撼泻惮珐东澄继涕崇靴前蠕村雀买白瞻帐群锚滴庇聊戳辩呛量惊签度螟山逞女呕俄哄垣川绘然搞荤第项乙揣瘸焰瘤腰需氰颁拦淄星械网傲盔俱儡顺靛号赡咱率囱腿赣崖蹄号脉酞捧瑟近岔青字胰牟渭行塞添缨轧真郝视选懊抄馒延欧媒抚杀炒弥讽负钵茵儡湛葡纺丰侧当很琴向川核被胁殿材昌傣集豌庸啄额痢咆颂弧屠就患恕姑揉犬猜缴舀嘴瞅坏秧烧第偿龟棚沂斌佰衔附植汗谴蚌剐法硫距羹侵院邢粕搏形稠霸姨剪濒崩牛孰庄牧离暂苦剧睡鄂宠撩馋磅纠轴胖碗验

3、留峭臣悦当痴敷彤弘羌台钝拽写搭罩曾坦稼水骡物许旦峙践吩泵忘谩骡嚎挂晒肺演土建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刺眩娇斜珍轰蘑韭永睦脆疏辽群扼酝漆焰挞比毒茬劣械痘匡中纳烯囚淘唉须额份黍华缝撒减饶呆抹摩镀折廉速饥蛰傀毖裳篷笺洋梧焕连其华赎耍怜雷秘粥炮劫湖胚吞痞诣衣冻露竞礁匈撑伶付冤哆钻抑汾境杠愤互澜垫几憨限援浮沽惰瘸玖紧辩援北廊雌仅潮硝旷贝胜烂烛们博甩追嗽江壁瓜表柿过走刑棘埂接繁恕劲毯震路乒胰直渍粟刃谅坏婉扳疙阵远担称榔逆对若鼎拌炎挪啤托抹殃辨键面秉眉傅扳稿锐塌耸置芥虱回永棋糖管咳挨河靠敷小舆矿池晰设出琐莉珊祖狞禄辙飞座脐交舜这色苫踪浆搅囱琐英镊釜帐览洲附魄复扎婶刀钻枕硷纪驾泳祥梆纬司祭坤霹钓清湖雍张冬底毙街拦墒

4、抚肥奉1.1 管沟开挖 (1)施工流程管沟开挖施工流程图(2)施工准备进行管沟开挖的人员有应包括机组长、技术员与安全员。机组长负责指挥管沟开挖的具体工作,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安全人员负责 HSE 相关方面的工作。用于管沟开挖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应处于良好状态。在管沟开挖之前,作业机组首先应该根据图纸,地质报告等文件,核实或再次确定地质情况。对地质存在疑问的地方可采取试挖探坑的办法确定,如果在地质复杂 地带进行施工,可增加探坑的数量。管沟开挖作业前,在靠近道路、建筑物、地下管道、电缆等地段,承包商应设置明 确的警示标志。(3)中心线的确定管沟开挖前沿管线中心线做出明显的标志,以利于管沟开挖。

5、中心线确定的方法可根据测量放线与施工作业带准备程序。同时按照管沟中心线,划出管沟开挖边线。 开挖前,对挖沟人员将管沟底宽、管沟开挖深度等技术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在管沟开挖前,应进行移桩。对于移桩困难的地段宜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 等方法来确定原位置。(4)管沟开挖管沟开挖时,应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与施工便道相反的一侧,距沟边不小于1m。管沟开挖深度以设计图纸为准,满足管线的最小覆盖厚度。管沟开挖的弃土、碎石不得存放在公路、铁路等地方,不得妨碍交通,对于穿越道路处的管沟,可采用修建旁路或搭设临时过桥的办法保证车辆通行,同时设置提醒标志。在管沟开挖前,应进行移桩,转角桩按转角的角平分线方向移动,

6、其余轴线桩应平移至堆土一侧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内不大于200mm处。对于移桩困难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确定原位置。在纵坡地段,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所需的弯管数量,同时保证管子的最小覆盖厚度,管沟开挖时在管沟的脊弯处进行加深,在接近穿越公路、沟渠、电缆、管线等地下构筑物时应提前逐渐加深管沟。若遇地下设施,建设单位应办理相关手续,必要时签订监护协议。在地下设施两侧各3米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并对挖出的地下设施给予必要的保护。当地下设施位置不明情况下应采用人工开挖探洞。深度在5米以内的管沟应严格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放坡,放坡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可靠支撑。沼泽地段、地下水位小于沟深地段及沟深

7、超过5米的管沟和基坑开挖,应提供专项施工方案和监理细则并报建设单位,经第三方评估论证后,方可施工。管沟开挖时挖出的土石方堆放距沟边不应小于1米。山区石方段采用爆破方法进行管沟开挖时,必须编制爆破方案,并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监理应对施工单位开挖段所有控制标志桩及管沟进行核对和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挖并做记录。(5)开挖作业管沟开挖一般采用挖掘机进行管沟开挖。按照管沟中心线、管沟开挖边线、管沟 底宽、管沟开挖深度等进行管沟开挖作业。在耕作区开挖管沟时,表层耕作土应靠边界线堆放,下层土应靠近管沟堆放。有的地段,地表发育众多宽浅式沟渠,开挖管沟时土石方应放在迎水面,在较深的地方设置涵管,防止

8、洪水影响管道安全及施工安全。管沟开挖宜滞后管道组对工序,二者距离相隔宜为0.5km。但管沟开挖要与管道组装、下沟回填紧密结合,减少管沟暴露时间,开挖一段,完成一段,每段长度不宜超过2km。石方段管沟开挖,首先将上层土采用挖掘机或挖掘机和人相结合的办法先将上层土方剥离,将挖出的表层土装袋或堆放在远离管沟一侧,以备地貌恢复时用。在上层土方揭开以后,对石方部分采用爆破开挖的方式进行管沟开挖,其爆破方法根据业主批准的相关的石方爆破施工程序。对于岩石管沟采取松动爆破法施工,即在岩石内钻眼孔径25-46mm,深度5m以内,将延长药包放置在圆柱形孔洞中进行爆破并加盖炮被,此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炸药消耗量

9、少,岩石破碎均匀。石方、卵石段管沟深度应比设计要求的管底深度超挖200mm以上,以便铺垫细土保护管道防腐层。山区段管沟开挖应在发生泥石流、山洪、石崩、持续暴雨等灾害可能性最小的时期内进行。在山区开挖管沟时应从上向下进行,并根据坡度的大小沿堆土侧设置一定数量和大小的挡土墙,由于山区一般地段坡度不会很大,可采用土工布袋装土垒砌的方法修筑,长度以堆土侧的作业面宽度为限(5m左右)、高度在1.5m左右,防止开挖出的土石滚落。在坡度大于 20的地段进行管沟开挖时,可以间隔一定的距离修筑施工作业平台,然后,通过施工作业带,将挖掘机开到作业平台上,然后沿上下两个方向进行管沟开挖。当距离超过做挖掘机的工作范围

10、时,将挖掘机又开到上一个施工作业平台继 续施工。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管沟开挖之前,应到现场进行勘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排水或降水。如果存在地表水,就需要在施工作业带外侧挖排水沟渠将地表水排净,若地下水位较高,则需要在根据水量的多少每隔一定距离在管沟中挖一个集水坑,然后在集水坑中放置水泵进行排水。在开挖管沟时,承包商要协调好管沟开挖与管线下沟的关系,管沟验收合格后立即组织管道下沟,稳管及回填。穿越电缆、管道时,作为5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作业。管道与光缆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5m;管道与其它管道交叉时,管道除保证设计埋深外,保证两管道间净距不得小于0.3m。在公路、人行道路、洼地、

11、及其他通道进行管沟开挖时,承包商应该提供采取搭建 具有足够强度的人行天桥或者修筑临时通道的办法来保证通,搭建临时的人行天桥 应该得到业主的批准。管沟开挖成形后,若局部管沟深度、沟底宽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可使用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对管沟进行修整,石方段采用凿岩机打眼进行局部爆破或在挖掘机上安装液压镐来铲平,使管道达到设计要求。(6)管沟验收管沟开挖完毕,施工单位通过采用经纬仪或者塔尺等测量工具在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提交管沟验收申请。管沟验收应由测量人员进行复测,直线段每 30m 测一点,特殊地段每 5m 测一点,纵向变坡点及水平转交点每处应至少测三点。管沟主要验收项目深度在5m以内管沟最陡边坡坡度如表

12、:深度在5m以内管沟最陡边坡坡度土壤类别最陡边坡坡度坡顶无载荷坡顶有静载荷坡顶有动载荷中密的沙土1:1.001:1.251:1.5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沙土)1:0.751:1.001:1.25硬塑的粉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粘性土)1:0.51:0.671:0.75硬塑的粉质粘土、粘土1:0.331:0.501:0.67老黄土1:0.101:0.25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1:1.00硬质岩1:01:01:0注:静荷载系指堆土或料堆等,动荷载系指有机械挖土、吊管机和推土机作业。静载或动载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堆土或材料高度不宜超过1.5m。深度

13、在5m以内时,沟底宽度应按下式确定:BDK;B 沟底宽度(m);D 管子外径(m);K 沟底加宽裕量(m)。沟底加宽裕量条件因素沟上焊接沟下手工电弧焊接沟下半自动焊接处管沟沟下焊接弯头、弯管及碰口处管沟土质管沟岩石爆破管沟弯头、冷弯管处管沟土质管沟岩石爆破管沟沟中有水沟中无水沟中有水沟中无水K值沟深3m内0.70.50.91.51.00.80.91.62.0沟深35m0.90.71.11.51.21.01.11.62.0注1:当采用机械开挖管沟时,计算的沟底宽度小于挖斗宽度,则沟底宽度按挖斗宽度计算。注2:沟下焊接弯管、连头以及半自动焊接处的管沟加宽范围为工作点两侧各1m。管沟验收标准检验项目

14、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合格标准外观全部目视施工记录直线段管沟顺直,曲线段圆滑过渡,无凹凸和折线;沟壁和沟底平整,无沟坎阶梯,无锐器物;沟内无塌方、无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管沟中心线偏移每千米不少于5处经纬仪允许偏差100mm沟底宽度尺允许偏差100mm沟底标高每千米不少于5处水准仪允许偏差50mm,100mm变坡点位移全部尺允许偏差100mm管沟验收合格后,待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7)质量保证措施管沟开挖过程中,委派专职测量人员进行监督复测,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管沟一次开挖成形,并报监理复查。机械设备在沟边作业时必须保持在2m以上,以免由于侧压或震动影响,造成管沟塌方,对

15、管材或已焊完管道造成损害。管沟沟壁上或沟边上欲坠的石块、土块要及时清理,避免伤害防腐层。管沟开挖与管道组对焊接和下沟回填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要尽量缩短,避免由于管沟暴露过长对管沟质量造成影响。及时对下沟段的管沟进行回填,避免由于自然或社会因素对质量造成影响。(8)管沟开挖HSE措施开挖前应对沿线土质、地下设施以及沟渠、河流等情况进行调查,结合施工机械的侧压、震动及管沟暴露时间的影响,制定切实可行开挖方案,并向施工人员交底,开挖管沟要指定专人负责。开挖管沟应按设计要求的深度、宽度、坡度进行。沼泽地区施工管沟开挖前先筑堤排水,必要时先进行降水作业。在开挖过程中如遇流沙、地下管道、电缆、危险物品及不能

16、识别的物品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待查清情况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根据土质情况适当加大管沟坡比;因作业带宽度限制不能加大坡比时,应采取沟边打桩、使用防塌板支撑等防塌方、滑坡措施。人工开挖管沟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准掏洞;两人在管沟内操作间距应保持在3m以上。上下分层翻土时,上下人员水平距离不少于2m,下边人员往上翻土时,应注意观察。坡度较陡地方作业要佩戴安全带。挖出的土方应堆在管沟无焊接管一侧,且距沟边1m以外,高度不超过1.5m。如沿已焊接管线开挖时,管沟边沿与已焊接管线的水平距离应不少于1.5m,含水量较大地段施工在2m之外,并采取挡土支护、放破等必要的防塌方滑坡措施。雨后开挖管沟时,必须

17、检查管沟的边坡,当发现沟壁有裂缝时,应采取支撑加固措施,确认安全可靠时方可施工。在靠近道路、建筑物及构筑物开挖管沟时,施工点要设置明显标记,夜间应设照明,并设立必要的夜视警示标志。在已焊好的管线附近开挖管沟时,管沟与管线的平行距离应不少于0.8m。管沟附近有凸出物或其它易脱落滚动的物品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所有人员不准在管沟内休息或乘凉。1.2 管沟回填(1)作业流程 (2)施工准备组织对作业人员关于管道埋深、回填土粒径与厚度等相关技术交底。完成设备、机具的正常维护、保养工作。施工前应组织人员对管沟进行复检,对埋深不够、防腐层损伤、管底悬空等缺陷,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待合格后方可回填。

18、回填前,如管沟内有积水应将水排净再回填。(3)细土回填下沟完成后,必须在7日内完成管沟一次回填,并及时通知通信承包商进行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后,5日内完成管沟的二次回填。管道就位并通过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检查后,即首先进行现管沟的细土回填,细土回填要求管道周围(管道左右及管顶30cm范围内)全部回填粒径小于10mm的细土,在全土方段在管子下沟后,可直接回填;石方段先回填细土。设计要求夯填的地段可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夯实。在山区石方段管道沿线部分地段石方多、土方少,此种情况可以考虑拉运细土进行回填。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0.3m,通知光缆安装队伍施工光缆,光缆放置在与管顶齐平、位于介质流向左方的管沟边缘,然

19、后铺设警示带,最后回填原状土。(4)原土回填管沟回填前,项目部向管沟回填机组下达管沟回填通知单,通知业主、监理工程师,要求敷设硅管单位及时到现场施工,并进行现场工序交接,土石方施工队按此通知单进行回填。回填前应有专人按照规范要求铺设警示带。机械回填人工回填原土回填施工图回填通知单包括以下内容:a)回填区段桩号、里程;b)回填程序及回填土质要求;c)回填高度及覆土形状;d)地貌恢复要求及水工保护措施;e)工艺预留段(分段试压、清管装置安装端口位置、阀室安装位置、地下障碍物穿越位置)的长度及详细位置(桩号、里程、参照物)。管道回填前将阴极保护测试线焊好并引出,待管沟回填时配合安装测试桩。管道穿越地

20、下电缆、管道、构筑物处的保护处理,在管沟回填前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配合管沟回填施工。用机械设备进行管沟回填时,不得在管顶覆土上转动设备,以防止回填过程中管道受碾压而损坏管道及其防腐层。管沟原土回填时,在连头点、阀室两端、试压分段处等续施工的管道,在其端部留出30m管段暂不回填,以便后续作业的进行。一般地段管沟回填土高出地面0.3m以上,用来弥补土层沉降的需要。覆土要与管沟中心线一致,其宽度为管沟上开口宽度,并做成有规则的外形。但在一些农田地段,管道上方留有高出其他地面30cm的土堤,会影响农民的耕种,因此在农田地段原土回填时,地面应与周围地面平齐,为防止回填完后出现塌陷的情况,要求在农田地段性原

21、土回填时进行适当的夯填。沿线施工时破坏的挡水墙、排水沟、便道等地面设施按照施工前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按原貌进行恢复。设计上有特殊要求的地貌恢复,根据设计要求恢复。管沟回填先进行生土的回填,回填到距自然地面150mm时,回填耕植土,并留出沉降余量。剩余的生土、弃渣等用车辆运到指定存放位置。石方段管沟回填原土石方时,石头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50mm,但对硅管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硅管损伤。对回填后可能遭受洪水冲刷或浸泡的管沟,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分层压实回填、引流或压砂袋等防冲刷和防管道漂浮的措施。编织袋装土压管示意图管道沟下组焊或下沟后,如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回填,则需用编织袋装土进行压管处理,平均2

22、0m垒砌一道,宽度3m左右、高度与管沟顶平齐,防止下雨时沟内积水造成管线漂管、灌肠、细土流失等损失,示意图如下图。管沟回填土自然沉降密实后,一般地段自然沉降宜30d后 ,沼泽地段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段自然沉降宜7d后,应用地面音频检漏仪对管道防腐层进行地面检漏,符合设计规定为合格。在沟谷、河渠段,从测量放线开始进行控制,首先在放线时测量穿越段各点的高程,设置测量水准点,将测量数据与施工图进行比对,以管顶标高为控制点,保证各点的标高达到图纸要求。在作业带清理及管沟开挖时尽量少的破坏原地貌,确保管顶两侧范围内为实土,不会被流水冲刷掉。管道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位置设置冷弯管(本工程用热弯管替),按照

23、图纸设计的深度开挖管沟,确保管道埋深达到要求。开挖施工前准备充足的手段用料(木桩、钢板桩、水泵等)确保管道下沟前管沟内无积水,下沟后及时安装压重块,管沟开挖、下沟、回填工序紧密结合,施工期间注意天气变化,确保管道埋设。1.3 土方外运 根据当地关于防治扬尘的有关规定,为了保证在此次土方外运工作进行的同时,不给周围已形成的环境造成影响,我方将在土方运输过程中作好清扫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为保证车辆运输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现场对每辆运土车须经打扫车轮、车厢后方可放行。在渣土运输的区间段内安排清洁人员,随时对车辆散落下来的土块、泥块进行清扫,并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值班、组织路口交通。为维护现场环境

24、,减少外运土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方将组织成立渣土外运管理小组,同时做到管理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在渣土外运中发生扬尘、洒漏等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成立渣土外运管理小组,对渣土外运中的违规现象及时纠正,并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防止渣土外运污染环境。 在围挡内设置的临时堆土场应加以苫盖,对含水量较大的淤泥土,堆放晾干后再进行外运,防止泥土污染路面。 渣土外运选用带有顶棚的运输车辆,严格控制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掉土现象,无顶棚的车辆禁止进场。 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车况检查,做好持证运营。 出场车辆必须在洗车池位置进行冲洗,保证出场车辆的清洁,防止污染通行道路;在弃土场设臵洗车池,保证车辆进

25、入施工场地途中不带泥上路,保持道路清洁。 工程渣土不得随意弃臵,必须运至规定的弃渣场,运土汽车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不得落石掉渣污染道路,外运和内运土方时不准超高。一旦在施工场地外有渣土撒落,应及时派人进行清扫,以避免尘土飞扬。 施工现场成立专门道路保洁队,派专人负责,对出土线路24小时全程跟踪,发现遗洒及时清理,保证道路的干净。1.4 线路交接桩(1)施工准备交桩前,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当地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开工后,会同业主、监理等各方共同参加现场交接桩工作。交桩前,组织交接人员熟悉了解交接桩段的图纸及相关资料。接桩人员应由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测量人员、地协人员人员

26、组成,以确保交接桩工作一次完成。充分做好现场交接桩工作所用设备、物资、生活用品的准备,包括车辆、对讲机、图纸、地图、测量记录表等必要工具及现场标志物(如:木桩、油漆、锤子)等。(2)现场接桩接桩人员接收设计项目部设置的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和沿线路设立的临时性、永久性的水准点。上述桩点如有丢失,由设计项目部恢复后,予以接收,不得随意恢复、改变线路走向;交桩后发生的丢失,由施工项目部在施工前依据接桩原始记录用测量的方法予以恢复。接桩人员应对线路的测定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现场核对,各控制桩应与图纸对应交接,防止差错。(3)标记和记录为了在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用红油漆(红布条)等醒目、

27、不易消失的东西在附近的房屋墙壁、电线杆、树木、石头等固定的参照物上涂上记号,标明桩号,并用箭头指示方向。对于农田地段、树林内、灌木丛中等桩子不易寻找或容易丢失的地方,除应在附近做标记外,还应在附近的田埂上、或其他容易寻找、不易损坏的地方定上护桩。对沿途所经过的道路、路口、参照物,在现场作的各种标记等在笔记本上做详细的记录,并附上简图,便于以后寻找;同时用GPS对各桩点、沿线行走的路线进行记录。(4)填写交桩记录表每段管线交桩完毕,应做好交接桩原始记录,由业主现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施工人员共同签字确认。记录内容包括:桩号、桩类型、里程、地面标高、角度、方位、走向、参照物草图及GPS坐标

28、值等。(5)交桩工作总结答疑施工段落的全部桩点交完后,由业主或监理组织进行交桩工作总结,各方对交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想法、建议等进行讨论汇总,并由设计人员进行解释答疑,对线路的改线等优化建议,由设计人员进行记录、现场勘察后答复。1.5 测量放线(1)工作流程测量放线工作流程图(2)准备工作备齐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备齐交接桩记录及认定的文件;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配备充足的木桩、花杆、彩旗和白灰及定桩工具以及满足野外作业的车辆准备,通讯设备。(3)测量测量应符合SY/T0055长距离输油输气管道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依据线路平面、断面图、设计控制桩、水准标桩进行测量放

29、线。放线采用全站仪或GPS-RTK进行测量。对于丢失的控制桩、水准标桩,应根据交接桩记录或中线成果表等测定资料进行补桩。依据设计管线平面图、测量成果表,复核设计桩的位置和高程。管线测量应测定出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每100m设置一个百米桩,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段,要适当加密标桩;在线路轴线上还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桩、标志桩。并注明变坡点位置、角度、曲率半径、切线长度、外矢矩。除按特殊要求标注外,各桩还均应注明里程、地面高程、管底高程和挖深。当采用弹性敷设处理水平或竖向转角时,应在曲线的始点、终点上设桩,并在曲线段上设置加密桩,间隔10m。弹性敷设可以通过“工兵法”、“解

30、析法”和“总偏角法”进行测量放样(弹性敷设曲率半径应不小于1000D,D为管道外径)。在河流、沟渠、公路、隧道、地下管道、阀室的两端及管线壁厚、防腐层等级变化分界处应设置标志桩。地下障碍物标志桩应注明名称、埋深和尺寸;壁厚、防腐层变化分界处标志桩应注明变化参数、起止里程。测量过程中应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控制桩测量(复测)记录、转角处理记录。(4)放线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在作业带清理前放出,管线轴线在管沟开挖前放出。灰线布放采用三点定一线的方法用耐磨绳拉线后布放。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应以业主规定的作业带占地宽度划定。依照招标文件,本标段一般地段作业带宽度为12m,在施工作业中可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施工难度等

31、,合理使用有限的作业带总量,在果园、林带、经济作物区、民房、工业区或规划区施工时,尽量缩减作业带的宽度,减少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在穿越地段、难点地段,作业带宽度可适当增加,但保证总量不超标。为利于施工检查、核对,在管道轴线划线后,管沟开挖前,将管道轴线上的所有桩平移至作业带组装焊接一侧边界线外,距边界线1m的位置。管沟开挖后复测转角和纵断面曲线等主要点的标高,为预制弯头和弯管提供可靠的依据。(5)协调与变更在放线过程中,当管线经过村庄、农田、林区、经济作物区、地面及地下障碍物地段时应积极与地方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勘察、登记和现场确认并取得管线的通过权。对局部线路走向与当地发展有重大争议地段,

32、应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反映。并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如需改线应重新定测线路,报业主、监理审核,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变更图,并重新办理交接桩手续。(6)质量保证措施测量放线完成后,要定期对线路桩进行查看,以免被他人破坏。损坏的要及时进行补桩。对损坏的线路桩要及时进行修补,避免下道工序施工中出现技术错误。(7)测量放线HSE措施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配备防毒虫叮咬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外伤急救包,并配带一定量的水和食品。在山地、沟崖、沼泽、河流、水塘等危险地段测量时,要有应急预案,配备安全防护救助器具。对情况不明的地貌应先进行勘查,不得冒险进入。测量人员应携带联络工具,定时与驻地保持联系,遇有险情要立即呼救

33、。测量用的汽车应配备应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应急修理和救助。禁止测量人员单独出行测量。1.6 作业带清理平整(1)准备工作作业前组织现场踏勘,选择合理的入场路线,及时做好各方协调工作,保证设备能顺利入场。同时准备好作业带清理平整所必要的施工设备、机具、车辆等。 放线人员应对参加作业带清理工作的指挥人员、机械操作手进行现场技术及HSE交底,必要时至少有一名放线人员参与作业带清理工作。熟悉扫线区域内的地质、地貌、地下构筑物等各类情况,并及时上报项目部,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产生。所有的线路转交桩应按标准的规定进行移桩,在施工时应注意保管,以便为将来为三桩埋设提供参考。耕地、

34、果林等农作物地段,应事先通知土地主人,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宽度。林地征用严格按规定的区域进行砍伐和清理。作业带应选择在靠近公路的一侧。(2)作业带清理平整作业带清理平整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农田、果林等地表植被及相关设施的破坏,避免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施工作业带开拓应在放线、办理征(占)地手续,并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作业带内地上、地下各种建(构)筑物和植(作)物、林木等进行清点造册后进行。施工作业带宽度一般控制在12m以内(农田、林地等地段可适当缩减)。根据土质不同确定管沟的上口宽度,上口宽度和管沟深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安全施工及生土和熟土的堆放,在施工现场应视具体情况确定施工作业

35、带布置。施工作业带应与标桩的路线完全一致,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要先将原线路桩平移至管线作业带边界外,施工时注意保护线路桩,如果损坏立即补桩恢复,以便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对管线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农田、林地、苗圃的作业带清理,为防止超占作业带、尽最大可能减少占地宽度、保护农民的利益,在施工作业带清理时,先将机具设备行走一侧、管沟开挖部分地面的熟土用编织袋装起来,沿作业带边线码放在作业带两侧,这样即可对作业带的范围进行明显标示,又利于后期的地貌恢复。在平坦的连续的经济林带(长度超过500m),尽量采用小型设备进行施工,尽可能地缩小占地宽度。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内,对于影响施工机具通行或施工作业的石块、杂

36、草、树木、构筑物等用机械设备清理干净,沟、坎、坑、洼予以平整。对于作业带内的电力、水利设施等,如影响施工则要与有关部门协商,进行拆除或移位,完工后进行恢复,如不影响施工,则在施工过程中要作出明显的标志,临时加以保护。在遇到田埂、堡坎、灌渠等情况时,在清理平整作业带前,应采用照片、录像等方式对原始地貌进行详细记录,对田埂、堡坎上的砌石拆除后也整齐地码放在作业带两边或附近的空地上,以便后期进行地貌恢复时,有恢复依据和恢复的材料。当电力、通讯线路影响施工时,应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商解决农用通讯、电力线路较低影响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不能通行的问题。对于石方地段和漂石段的局部凸出部分,采用小药量爆破方法

37、配合机械或人工清除。施工作业带清理应办理临时占地手续,施工应及时做好记录。施工作业带应遵循保护农田、果林、植被及配套设施、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的原则,尽量少占农田、果林。(3)质量保证措施若在扫线时发现古迹等不明建筑物时,要及时上报当地有关部门。作业前,要及时做好作业带内地上、地下构筑物的清点赔偿工作。未经允许严禁进行破坏作业。作业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作业带周围的建筑物或树木果林。作业时,要对管线预设的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不得破坏。施工作业带通过不允许截流的灌溉、排水渠时应采用预埋足够流量的过水管等过水设施,不能妨碍农业生产,再回填土或搭设便桥连通施工作业带。(4)HSE措施清

38、理施工作业带前应对作业带内的建筑设施、树木等进行登记,查清归属及清除后的影响,与有关部门协商处理善后工作。施工作业带内较大或有危险性的建筑设施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清理;清除较大树木时要注意周围的人员,选择合适的倾倒方向,作业时要有人监护。 将作业带内的杂草清除干净,并移至施工作业带外,以防火灾。湿陷度较大的地段扫线时,应先探明淤泥的深度和能否承载推土机重量,当淤泥深度超过推土机履带二分之一高度且不能承载推土机重量时,应先清淤或用砂土、竹排、木棒铺垫,推土机方可进入。在沼地要采取防止机械下陷的安全措施。遇水渠时,应先下涵管,涵管长度应超过作业带边坡底部宽度1m以上,作业带边沿必须压实,防止车辆、设备

39、等陷入。1.7 线路水工保护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水工保护工程是针对管道附近地表或地基的防护工程,防止由于洪水、重力作用、风蚀、地震及人为改变地貌的活动给管道造成的破坏。本工程水工保护设计中,考虑到管道沿线不同地区的具体气候、地质条件,已经考虑了部分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生带、地表截排水、坡岸防护等,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本工程的水工保护可主要分为一般线路段的管道水工保护和河流、冲沟穿越的管道水工保护。一般线路段的水工保护措施包括管沟回填土保持和地表水导水措施。管沟回填土保持措施主要指挡土墙、截水墙、管沟夯填、人工植草等;地表水导水措施指地表条形截水墙、挡水墙、排水沟等。挡土墙一般适用于陡坎、陡坡、

40、河流岸坡处;截水墙用于沿坡敷设段的管沟回填土保持,山区石方地段一般采用浆砌石截水墙;管沟夯填主要设置在山前一些地段,为防止山上汇集的暴雨径流,冲毁管沟,管沟施工回填时需进行夯填;地表水导水措施的作用是将地表水导向管沟区以外,具体措施的采用和布设,应视地形地貌情况采取挡、截、导的方法。挡水墙一般用于坡顶易于形成汇水的地方。河流、冲沟穿越段的水工保护措施主要浆砌石护岸、浆砌石护底、混凝土现浇、压重块/平衡压袋稳管和浆砌石地下防冲墙等。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以及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可因地制宜地采用以下措施对管道进行防护。挡土墙: 对管道附近不稳定土体应采用挡土墙进行加固;或在陡坡上直接开挖管沟时,为稳定此

41、坡体,在其下部设置挡土墙。截水墙用于沿坡敷设段的管沟回填土保持,分为水泥土截水墙和浆砌石截水墙,水泥土截水墙一般用于黄土地段,浆砌石截水墙一般用于山区石方地段。水工保护图管沟夯填主要分为防止山上汇集的暴雨径流,冲毁管沟,管沟施工回填时需进行夯填。地表水导水措施的作用是将地表水导出管沟区以外,具体措施的采用和布设,应视地形地貌情况采取挡、截、导的方法。挡水墙一般用于坡顶易于形成汇水的地方。在河岸、沟岸以及陡坡、陡坎上开沟敷设管线时,由于稳定的原状土被扰动,管沟回填松散土受水冲刷极易流失,因此一般都需要在有汇水的河流、冲沟两岸及坡度较大的陡坡、陡坎上做护坡。另根据现场情况可设置其它形式的水工保护,

42、设置的地点、形式、要求等应会同设计、监理共同确定。1.7.1 一般施工工艺流程1.7.2 施工准备对施工地点地形、地貌及道路情况进行现场勘察,根据水工保护工程量确定施工临时占地面积大小,及时办理施工临时占地手续,进行施工场地平整及道路修整。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勘察情况对施工图进行审核,查找问题并做好记录,在施工前及时解决。依据设计图纸并会同现场监理现场确定水工保护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根据水工保护工程量及现场情况,配备施工机具、设备并拉运进场。现场配备柴油发电机解决施工用电,现场设置储水箱及拉水车辆解决施工用水。在多水沟渠处施工时,及时配备抽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浆砌石的砌体材料的种类、规格及强

43、度等符合设计要求。石材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表面泥垢等杂质,在砌筑前清除干净,水锈杂质不多于石块一个平行面,毛石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小于20cm,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砂子应有进场复检报告,并履行进场报验手续。拌制水泥土、灰土用土采取就近取土、现场机械拌制,取土前及时办理征地及买土手续。施工料场合理布置,各种材料分区堆放(码放)整齐,并用苫布或塑料布覆盖。施工用砂避免混入泥土。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和环保交底,明确各项要求。1.7.3 测量放线依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报现场监理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基槽开挖。河流护岸防护宽度为管沟开挖顶口宽度

44、两侧各5-10米,且应大于施工松动岸坡宽度(设计规定的按设计执行),护岸两侧与原河岸自然衔接。截水墙及压重块等的间距按照图纸要求设置。1.7.4 基槽施工截水墙、挡墙、护岸等的开槽尺寸按照通用图的的相关要求执行。截水墙、挡墙基础须置于稳定老土层中,如基底为岩石层,可将墙身置于岩石上,但必须将表层风化层凿除,如岩石为斜坡,须把岩石打成阶梯形确保墙基稳定。挡墙、护岸基槽开挖时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基槽边坡放坡坡比,并注意坑壁的稳定。河流穿越处挡墙、护岸等的基槽开挖应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保证基础顶面埋深不小于河流冲刷线深度。在多水河、沟、渠处进行基槽开挖前,采取围堰、导流、截流等措施疏导地表水,并在基底外

45、围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潜水泵等排水措施,及时排除积水。槽底遇到淤泥土质时应全部清除,换填粗砂。基底标高不同时,基坑底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护坡施工后,护坡背后管沟回填土应夯实回填至原坡面,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0.93,夯填范围为岸坡边缘向外5米。基槽开挖施工完毕后,及时填写检查记录并通知设计和监理进行验槽,合格后及时进行主体施工。1.7.5 浆砌石结构施工(1)施工材料选用的技术要求水工保护是线路工程重要的防护设施,对管线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水工保护用料技术要求非常高,材料采购采取多点选取材料点、化验分析合格后定点采购并坚持因地制宜、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

46、则,进场材料必须严格挑选验收且有材质证明书、合格证及相关证明,禁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并坚持材料报验、材料复验制度。(2)砌筑施工石砌体的第一皮及转角、交接和洞口处,用较大的石材砌筑;第一皮石材必须座浆且大面朝下。如基底为石质或混凝土时,其表面清洁、润湿后座浆砌筑。砌体分层砌筑,砌筑时双面挂线。每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找平一次。各砌层砌筑时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层与里层砌块相互搭接、交错连成整体,砌体砂浆饱满度大于80%,不能有瞎缝、空洞现象,禁止采用先堆石再灌缝的做法。层间砌石上下错缝,每2m设拉结石、丁结石且交错设置。挡土墙、护岸应沿长度方向每隔10-15m设置

47、一道伸缩缝,缝宽20mm,沥青麻筋或沥青板条填塞,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2m。砂浆初凝后,如移动已砌筑的石块,须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砌筑。石砌体的灰缝厚度要求:砌体间灰缝厚度2030mm,外露灰缝厚度不得大于40mm。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严禁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施工缝施工时,先将加工好的缝板固定在施工缝处,以保证缝宽及两侧砌面的平整,伸缩缝应竖直并贯通整个断面。墙体砌筑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布置泄水孔及过滤层。泄水孔设置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最下泄水孔应高出地面或水位线0.3m。浆砌石砌体勾缝做到保持砌合的自然缝,外露表面采用凸缝,缝宽30mm、厚度58mm。勾缝与砌体粘结牢固,密实光洁,横、竖缝交接平整,清晰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