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写作.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4782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部分写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四部分写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四部分写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四部分写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四部分写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部分写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部分写作.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部分:写作,第一节审题立意,所谓审题准确,就是审题时应该符合题意,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含意,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一、命题作文的审题1命题作文的审题,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的文字是命题者给你设置的限制,题目中的概念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如果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如:我所见到的另一种真实生活。“我”限制了人物,“所见到的”限制了方式,“另一种”“真实”限制了取材范围。,(2)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

2、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如:“北京的符号”题眼就是“符号”两字,而你可据此挖掘它深层的含义再找到与之匹配的代表性事物。,(3)审明关系。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这时,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文章结构详略得当。如:“书籍阅读阳光”这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阳光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4)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脱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5)审

3、明体裁。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做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说,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辨明文体当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每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文体不符”的出现,恐怕主要还是缺乏审题过程中审清体裁的意识。,(6)审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等形式出现。说白了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对题目“咬文嚼字”,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2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1)结构词性分析法找题眼分析题目的短语结构和词性特点,明确思考的重点和方向。偏正短语的题目:中心词

4、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人生的通行证”,写作对象是通行证,然而这三个字表面实而意义深,限制词是“人生的”,它就引导你去思考,在你眼中,必须具备怎样一些品质,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通行无阻,闯过道道难关?,动宾短语的题目: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2005年高考北京卷“说安”,2006年高考湖南卷“谈意气”,2007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就是这样的典型题目。,主谓短语的题目: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听,花开有声”:“开”“有声”就是题眼,“开”意味着“绽放”,花开的

5、常态是无声音的,而谓语“开”的结果是“有声”,这就要求你审清楚“有声”的内涵。“听”是文脉,行文要时时扣题、紧紧扣题。文章表面写花,其实要关乎人情、事理、志趣。,(2)词语比较法 与别的近义词或话题比较,准确把握话题的中心概念。如,2005年高考天津卷的“留给明天”,把它与“展望明天”“创造明天”等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展望”是一种构想,“创造”是一种奋斗,而“留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表现,它是把资源、财富、好的环境、美好传统、民族精神等想方设法保留给“明天”的人。,(3)语素分析法 分析话题的每个语素,然后整合理解题目的意义。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跑的体验”,对“跑”“体验”三个语素的意义

6、进行分析:“跑”即“奔跑”,狭隘意义的跑指具体的“跑”的动作,挖掘潜力有限,宽泛意义的“奔跑”,是一种实践活动,鸟儿学飞是“跑”,,去了某地可以说“跑一趟”,读一本书可以说目光“奔跑”,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可以说思想的野马在“奔跑”等等,挖掘潜力很大。“体”即“亲身经验”“体察”,“验”即“检查”“查看”,两者整合指“亲身实践”或“通过实践认识事物”。综合起来可理解“跑的体验”就是指“亲身实践的体验或认识”。,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1审题步骤第一步是审内容,就是仔细分析材料在某方面的倾向性。(1)材料的强调重点。(2)材料的主要对象。(3)材料中给你最主要的印象在哪里。,(4)材料中的人物是正面形

7、象还是反面形象。(5)材料中展示了命题者的态度、主张的词语是什么。(6)由材料能引起你的哪些联想。第二步是审主题。抓住最集中的态度、主张、观点,抓住最富有关键性的词语来确定。一言以蔽之,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要害问题。,2审题方法(1)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例如: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

8、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立意进行写作: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

9、: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作文立意,即可构思作文。,(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

10、,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呀!”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3)辩证关系法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

11、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

12、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4)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例如:阅读下面的

13、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沟通的难题呢?,请你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在“解决问题”上。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一定要“分析问题”,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此外,“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是作文时需要注意的重

14、要信息。,三、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往往是“材料话题”式,给一个材料。话题作文怎样审题呢?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材料中的人或事映射到生活中的人或事。材料的主题。,材料的思想倾向: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话题与材料的关系。话题涉及的内容,涉及的关系。在生活中、学习中、历史中有无类似的事例。,具体如下:1单概念类审题(1)名词类例如:一位科学家对两只老鼠进行了“精神压力”实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另外一只则维持原样。,结果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天天兴奋异常,它大摇大摆地在仿真环境中乱跑,有时竟爬上陡峭的假山。而另外一只老鼠则“胆小如鼠”,走路

15、小心翼翼,遇上风吹草动,便警觉起来,唯恐避之不及。,最后结果是:那只没有压力的小白鼠在登上13米高的假山时摔死了,而另一只老鼠却鲜活地生存着。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此题看似开放,如可写:什么是压力;压力有什么作用;如何对待压力;一个人有了压力将非常可怕;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但结合材料,抓住失去压力的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只有第五个审题才是准确的。,(2)动词类例如: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会“道德风尚奖”,有人向校长提出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

16、跃时,唯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喝彩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据此材料,应写要为别人喝彩。至于喝彩的原因,不外是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思想上有好的品质、生活上有好的习惯等,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尽量朝人无我有的方面努力,方能写出佳作。,(3)形容词类例如: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

17、正正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请结合你的经历、见闻和认识,以“公平”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此题审题在话题说明中很清楚,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2双概念类审题(1)判断型例如:没有在高三行走过的人,难以领略它的“月黑风高”,走过高三,才能真切地说一声“曾经沧海”!在很多学生眼里,高三充满着痛苦与无奈,其实高三生活还充满着快乐。,请你以“高三生活:

18、痛并快乐着”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此题审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不能片面写高三生活的“痛”或“快乐”,要既写“痛”,更要写“快乐”。,(2)矛盾型例如: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

19、另一个占据。请联系生活、阅历、见闻,以“无与有”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杂草比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比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3)条件型例如: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许多山底

20、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移到了海拔2 000米的雪带上,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经研究得知,因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那些原来在低温环境里生存的植物不得不向山上低温处寻找适宜的土地。,大凡生命都是如此,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有环境将生命改变的。请以“生命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此题较宽泛,限制性较弱。只要把握住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即可。可写生命离不开环境,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等。生命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它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世界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意识的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心理

21、环境或社会环境等。,(4)主客型例如:北京申奥是个热门话题。我国的第一次申办,以一票之差失败,给国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今,我国政府和人民已经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这是新世纪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该参与的大事。,请以“我与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主客关系,“我”为主,“奥运”为客。写作中要以“我”为重点,突出“我”为奥运所作的努力,可以想象“我”是一个运动员如何为奥运添彩、“我”是一个裁判员如何为奥运公平执法、“我”是一个志愿者如何为奥运服务等,文体上最好是记叙文。,(5)因果型例如:请以“清流与活源”为话题,写一篇“三自”文章。提示:首先,

22、明确二者的关系,“清流”是果,“活源”是因,要使流清,必须源活。其次,化形象为具体,如要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清流),必须要有改革的措施(活源),要使个人的思想端正(清流),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活源)作保证等。,(201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据王铎作品改动),时代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不要坚守责任?社会发展了,世道改变了,还要不要保持传统?,时代变化,猫成了宠物,还要不要坚守“捉老鼠”的责任?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不捉老鼠的猫”,就

23、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人亦如此。社会在发展、转型,传统的生活观念、道德观念,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有抛弃,有继承。,2生活富裕了,条件改善了,还要不要继续奋斗?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吃、穿、住、行,样样齐全,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奋斗?要!因为如果不去奋斗,父母创造的财富,总有一天会被坐吃山空,我们也会丧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3在以时尚为荣,生活方向迷失、心灵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还要不要坚守个性?当“吃鱼”成为一种时尚,人们盲目追捧时,你要有“捉老鼠”的勇气;当“跑官”成为一种风气,人们趋之若鹜时,你要有“埋头工作”的精神;当“受贿”成为通病,人们大肆敛财时,你要有两袖清风的作风,亮点提示:善

24、用修辞构思新巧坚守心中的月亮树 河南考生纵使所有的青藤都倒了,我也要站着;纵使所有的人都睡了,我也要醒着。题记,欣赏你,欣赏你竭尽全力地去保护生命的本真;赞扬你,赞扬你即使在衣食无忧的时候,仍独守着一种生存技能,独守心中的月亮树。纵使外界有无数的嘲讽与不屑,也不能改变你抓获老鼠后的欣喜笑脸,可爱而勤奋的猫儿啊!我能体会到坚守的快乐,自我动手后,得来的成果会让我们乐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捧读你,我敬爱的小老头梭罗,您说您可以衣食无忧地在瓦尔登湖畔度过慵懒的春、盈翠的夏、萧索的秋、寒冷的冬。现在,贝克农庄的土拨鼠或许已在太阳初升的村中穿梭了吧,我所艳羡的蓝莓也开始结果了吧,梭罗,您说您喜欢自然界

25、的味道,您说湖是大地的眼睛,您说湖边的树是这眼睛的睫毛,您说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创造一份无忧的生活,是啊,我敬爱的小老头,当所有的人都为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欢呼雀跃时,当所有的人都疯狂地跑去歌剧院时,您说,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您依然坚守着心中的月亮树,只因一句“我是我所看到的景色的君王,我在那里的权力毋庸置疑”,是的,是信念让您觉得:“我要我的生活。”,如此坚守心中的月亮树,让我不得不想起我们中国的另一个缥缈的神话庄子。河水之边,有您悠然垂钓的背影,高山之巅,有您驻足眺望的轮廓,历史长河因您而永久芳香迷人,色彩也从此染上您梦中七彩蝴蝶的斑斓。,坚守心中的月亮树也因了坚守,您拥有了“疏影

26、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宁静;也因了坚守,您获得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雅。数千年后,也因了坚守,有了我来寻找您笔下的秋水;数千年后,也因了坚守,有了我的渴望,渴望同您一样做一个关于蝴蝶的美梦。,而今,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还有多少人在叩问保持本真的秘籍?又有多少人曾梦入瓦尔登湖,去一睹梭罗亲手修整木屋的欣喜表情?也许,放下易得的“鱼”去追寻难得的“鼠”,有些可爱,可安享于吃“鱼”的聪明的“猫”们,你们是否知道自己即将丧失生存的本能啊!,青藤皆倒,唯我独立;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坚守我的本真,坚守我心中的月亮树!,点评借鉴本文除了在基础等级上做到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之外,

27、在发展等级上更有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本文能在发展等级的“有文采”中善用修辞,独具匠心。例如:对偶的使用,“青藤皆倒,唯我独立;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河水之边,有您悠然垂钓的背影,高山之巅,有您驻足眺望的轮廓”等;,引用的使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其次,本文在“有创新”的发展等级上做到了“构思精巧”,考生用“坚守心中的月亮树”这根线串起全文,首尾照应,多次点题,一咏三叹。特别是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来亲切感人,很有感召力。,亮点提示: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猫猫历险记 河南考生猫历九年三月,鼠王发动全国臣民用尽一切办法弄到鱼,并派使者前往猫国求和。鼠使者带着贡品觐见猫王,还未开

28、口,就先让下人奉上鱼肉贡品,众猫臣见状直咽口水,猫王低头一看,赶忙转移视线。,鼠使者见状,眼珠一转,说道:“我鼠国大王派臣前来进贡,望与贵国和平相处,永修于好,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望大王笑纳!”猫王没有应答但面露馋色,把问题推给了臣子:“鼠国前来进贡,意与吾国平起平坐,众卿意下如何?”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猫宰相看了一眼贡品,强咽口水道:“我国乃大国,岂能与小国平起平坐?况猫与鼠实乃天敌,我辈个个动作敏捷,身手不凡,岂能让鼠辈横行?”说完转过头去不再看贡品。鼠使者颔首,转而又说:“我王承诺,若贵国答应不再捕杀我国百姓,我国愿日日朝贡,贡品只增不减,鱼肉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只求能与贵国和平相处。”

29、,猫尚书一见贡品,口水直流,道:“陛下,鼠辈乃我朝天敌没错,可鼠辈向来狡诈,我朝兵将剽悍勇猛,与之搏斗,虽胜多败少,但体力、财力、物力亦损耗不少,既然鼠国主动求和,又有贡品,我们何不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呢?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终日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劳累了,何乐而不为呢?”,猫王面露喜色,但仍不言语。既而,猫将军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睥睨鼠使者道:“陛下,我朝个个精英,即使鼠辈作乱也不足为惧。但这些鼠辈夜夜活动,搞得我国边防士兵防不胜防,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不如我们就答应他们,一来我国将士可以高枕无忧,二来又可获得贡品,餐餐美味。放心吧,他们成不了什么气候!”,一直默不作声的猫太尉这时开了口:“消灭鼠

30、类是我族千百年来的责任,陛下断不可”“好了!”没等猫太尉说完,猫王便打断了他,“尚书、将军言之有理,本王决定,只要鼠国今后称臣并年年进贡,我族将不再捕杀之!”太尉欲辩之,但其他臣子的冷眼让他深感心寒。,从此,猫国不再捉鼠,鼠国为祸人间,猫国臣民个个因日日有鱼吃而变得慵懒无比,鼠国便趁机作乱,只有猫太尉带领一队士兵坚守岗位,不料却被猫王以逆旨罪处以极刑。此后不久,鼠国士兵便攻破了猫国城门,占领了猫国。鼠国一炬,可怜焦土!贪图享乐而攻守之势异也。,点评借鉴本文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立意新颖,不落俗套。首先,文章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情节合理,读后令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构思之巧。其次,本文的细节描写十

31、分形象,如猫臣“直咽口水”,猫王“低头一看,赶忙转移视线”“面露馋色”,鼠使者“眼珠一转”“颔首”,猫将军“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睥睨鼠使者”等,,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随处可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猫王、猫大臣、鼠使者、猫将军等形象。再次,本文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妙,如猫宰相虽贪食却不忘本职,猫将军的自大骄傲,猫太尉的尽职尽责,鼠使者的狡猾、善于攻心等都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特别是结尾处“鼠国一炬,可怜焦土!贪图享乐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总结更是精彩,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另外,本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阅卷老师的扣分理由是本文的题目拟得不是很扣文章的主题,如果能把题目改为“猫国覆灭记”则更为贴切。,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