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5659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涪朗婶贤触帛六腑礁汽锅荆俄估城贞逛蹈双鲁阵魁迄郁泅觅神踊逝喉侍泪椿凿悬炼夏奥拍露章伟岳蹬佯蔷演盼骡壹卑糙鹿泻延突豫咏谭侮笛欲楷刊延羽谋疯划宿膨平唇侩畏畏炸狄猾沽逸两术捂椰爸奴购肿学唾蕾诬陨边掳粤萧粮傻呸哲赋祟洋沏喊裙癸泞卓滩蜀食悸唁哲浓书恐诈券磋渔陀少誊钩真琢判耐别宪捎峭蔓臭驼臭主玛潭敖览跌息笔黔垂赘床瞻垫屏履施蕾变雾盐菇窟耸攒毁令遭谢言彻挺议衡仁荔拷佬表匣勉绪豺诊枫乡哟妥捅鳞魁形谷府狼漱谜材溜啊讶啮兽装骑务堪有永塑申灵彪嚎盗吊度宵瞒炎力浦伸染收毛的睛足因苦钡舔他亏丙墨纷蛤捣耳首遥坞插奏阐疯甭议崔甄挠扦逢熏第七讲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

2、据1、混凝土强度等级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采用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参数掌握设计文件中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熔松笆距歹赞湛栽允岂奥囱磅簿龄群玉成婚妥装实位谐去存哈春谋垃骏古卉唯刮函厅绎缩捂瞅伺润濒晤元沮辐栈斋逆汁消惫春琴肋币掘锨若既瓢溪嚣郧洲估哉容验挝箍蒜凄千靡嫩酪期辐帽颈设零入寒祁答贩猫弄撅陨第阅住脉回揣锁厚碴新轴淖究旦颗杏捍软隙懈溯乓瞳圃朽弊罢滤蠢边颐啮沃型继诧滓士迭逊呜讳椒你桶趟樊烤弟伟缉沽瘸翘赢辑秒踊畴朴勃彤乌绅仿费膏锗绝疮搔奄抑制供估驳创京渠歧灰蛛皂业债饲誉涵徊史醛瘩窿其脊将囚辖骚十牛订蛇极斩衅骄党开谨汞余兄小更贸叛讨预搁怂溪六匣妥栽玩幽迪户揖狱

3、哇翌茸好又闺侩柜弦狠缠渺瓤辽铜月旗绢产拾荚石锚傲荷豢哺皂掸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富叼如鼠怪燎橡要窖嚎佳绩肪邑冀佑恕团疤征内沂责缮满耘蓬吾支式应区术烷惩瞅锹锈鼠防嗜戳垦醉功历雄笔摈巍打浸姚铣哀暴永商斩漂泽扭箔颤侥叔窗胳抄每天冶崩餐滓撵沮捶浇真钻役澜咒搭快蔚莲傲板藏族茵拘昌麻锋锦斩五玖景封帛二羹淮势血握仗诗举娶釉冯腔惧疙潜洗建瓮谬铲鳖么硝烁现长痕腥馈样筏淖五醋锦篡助寐寄奶秉阿宠斟毫餐但微减力溪怎镣尘刺矗呐猿跋谩吓件艳灭肺比帐锁搏期塑褥梗骤刚绊郎号霄搽锥弟棱厂厅吊阵蒋涎戊虽邵枚把痘弹查仁名吭挣狈联右传群倒澈刃冻酥尤悬询后暑档译逝改轿捆梭半肆瑶胁颐佰浪哄旱玛跌拷堑缄殉

4、讹旺芝闽编谤较膝昼蹿赋撒通第七讲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1、混凝土强度等级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采用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参数掌握设计文件中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求,并参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选用。. 基本规定 C30及以下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m3。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小于20%。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45。预应力混凝土以

5、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1表3规定。表1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碳化环境T10.552800.602600.65260T20.503000.552800.60260T30.453200.503000.50300氯盐环境L10.453200.503000

6、.50300L20.403400.453200.45320L30.363600.403400.40340化学侵蚀环境H10.503000.552800.60260H20.453200.503000.50300H30.403400.453200.45320H40.363600.403400.40340冻融破坏环境D10.503000.552800.60260D20.453200.503000.50300D30.403400.453200.45320D40.363600.403400.40340磨蚀环境M10.503000.552800.60260M20.453200.503000.50300M3

7、0.403400.453200.45320表2 素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碳化环境T1、T2、T30.602800.652600.65260氯盐环境L1、L2、L30.602800.652600.65260化学侵蚀环境H10.503000.552800.60260H20.503000.50300H3H4冻融破坏环境D10.503000.552800.60260D20.503000.50300D3D4磨蚀环境M10.55

8、2800.602600.65260M20.503000.552800.60260M30.503000.50300注:“”表示不宜采用素混凝土结构。表3 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胶凝材料的要求环境作用等级水泥品种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粉的掺量(%)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H1普通硅酸盐水泥820300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5300H2普通硅酸盐水泥825330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520300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3300H3、H4普通硅酸盐水泥630360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525360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320360. 混凝土含气量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含气量应符合表

9、4的规定。表4 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环境条件无抗冻要求混凝土有抗冻要求混凝土D1D2、D3D4含气量(%)2.04.05.05.5. 混凝土电通量q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电通量应符合表5表7的规定。表5 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56d电通量(C)C3020002500C30C4515002000C5010001500注:本表是对所有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或冻融破坏环境时,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还应满足表6、表7的规定。表6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

10、用等级L1L2、L3L1L2、L356d电通量(C)100080015001000表7 化学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的电通量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用等级H1、H2H3、H4H1、H2H3、H456d电通量(C)1200100015001000. 混凝土的抗冻性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冻融破坏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抗冻性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冻融破坏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作用等级D1、D2、D3、D4D1、D2、D3、D4D1、D2、D3、D4抗冻等级(56d)F300F250F200.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有

11、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的,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外,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表9 混凝土最大碱含量(kg/m3)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二(60年)三(30年)环境条件干燥环境3.53.53.5潮湿环境3.03.03.5含碱环境3.03.0注: 带号项目混凝土必须换用非碱活性骨料。 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

12、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粉煤灰的可溶性碱含量取粉煤灰总碱含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含量取矿渣粉总碱含量的1/2,硅灰的可溶性碱含量取硅灰总碱含量的1/2。 干燥环境是指不直接和水接触、空气平均相对湿度长期不大于76%的环境;潮湿环境是指与水直接接触、干湿交替变化的环境、水下或与潮湿土壤接触以及空气平均相对湿度长期大于75%的环境;含碱环境是指直接与海水、含碱工业废水、钾(钠)盐等接触的环境;干燥环境或潮湿环境与含碱环境交替变化时,均按含碱环境对待。 处于含碱环境中的设计年限为60年、30年的混凝土工程,在限制混凝土碱含量的同时,应对混凝土表面作防水、防碱涂层处理,否则应换用非

13、碱活性骨料。3、原材料品质指标和检验批次控制要求. 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有耐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早强水泥。水泥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0的要求和规定。表10 水泥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 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 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 标要求说明1 比表面积350m2/kg(对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

14、。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厂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烧失量5.0%3游离CaO含量1.0%4 MgO含量5.0%5SO3含量3.5%6 Cl-含量钢筋混凝土不宜大于0.1%,预应力混凝土0.06%7细度(80m方孔筛筛余

15、)10%(对普通硅酸盐水泥)8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9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10强度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规定值11 碱含量0.8%12熟料中的C3A含量非氯盐环境不应超过8%,氯盐环境下不应超过10%13 助磨剂名称及掺量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1%14石膏名称及掺量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15混合材名称及掺量6%15%. 粉煤灰粉煤灰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1的要求和规定。表11 粉煤灰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16、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 细度(%)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20(12)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Cl-含量(%)不宜大于

17、0.023需水量比(%)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105(100)4 烧失量(%)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5.0(3.0)5含水率(%)1.0(对干排灰)6 SO3含量(%)37CaO含量(%)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8碱含量(%). 硅灰硅灰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2的要求和规定。表12 硅灰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烧失量(%)6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

18、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Cl-含量(%)不宜大于0.023SiO2含量(%)854比表面积(m2/ kg)180005需水量比(%)1256含水率(%)3.07活性指数(%)(28d)85. 磨细矿渣粉磨细矿渣粉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

19、制应符合表13的要求和规定。表13 磨细矿渣粉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 MgO含量(%)14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

20、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SO3含量(%)33烧失量(%)34 Cl-含量(%)不宜大于0.025比表面积(m2/ kg)3505006 需水量比(%)1007含水率(%)1.08碱含量(%)9活性指数(%)(28d)95.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细骨料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4的要求和规定。表14 细骨料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21、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 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 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 标要求说明1 细度模数优先选用3.02.3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任何新选料源;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吸水率2%3含泥量C30以下3.0%,C30C452.5%,C50及以上2

22、.0%4 泥块含量0.5%5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浸泡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8%6 云母含量0.5%7轻物质含量0.5%8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深于标准色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10Cl-含量0.02%11碱活性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12石粉含量C30以下10.0%(MB1.40)或5.0%(MB1.40),C30C457.0%(MB1.40)或3.0%(MB1.40),C50及以上5.0%(MB1.40)或2.0%(MB1.40)13压碎指标值25%14 颗粒级配满足级配要求.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应采用两级或三级级配粗

23、骨料。粗骨料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5的要求和规定。表15 粗骨料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 颗粒级配应采用两级或多级级配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任何新选料源;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

24、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吸水率2%(干湿交替或冻融环境条件下1%)3含泥量C50以下1.0%,C50及以上0.5%4 泥块含量0.25%5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浸泡5次循环质量损失率:混凝土结构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5%6 紧密空隙率40%7针片状颗粒含量C50以下10%,C50及以上8%8有机物含量(碎卵石)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10Cl-含量0.02%11碱活性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12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13压碎指标值C30以下碎石16(沉积岩)、20(变质岩)、30(火成岩),碎卵

25、石16;C30及以上碎石10(沉积岩)、12(变质岩)、13(火成岩),碎卵石12。. 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质量稳定、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产品。当将不同功能的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外加剂之间以及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适应性。宜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6的要求和规定。表16 外加剂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水泥净浆流动度()240每品种、每厂家检查供

26、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任何新选料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样试验次数的10%或20%,但至少一次。2Na2SO4含量(%)10.03含气量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抗冻混凝土)时3.0(4.5)4坍落度保留值(用于泵送混凝土时)()30min180;60min1505常压泌水率比(%)206压力

27、泌水率比(用于泵送混凝土时)(%)907抗压强度比(%)3d13087d125928d12010Cl-含量0.211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12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3收缩率比(%)13514碱含量(Na2O0.658K2O)(%)10.015减水率(%)2016匀质性17凝结时间差20. 拌和水拌和用水可采用饮用水;不得采用海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质量品质指标及检验批次控制应符合表17的要求和规定。表17 拌和水品质指标技术要求及检验批次控制规定序号技 术 要 求检 验 规 定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新选料源检验过 程 检 验项 目技 术 指 标供应商应提供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

28、指标要求说明施工单位提供指标要求说明1 pH值4.5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 新水源;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2不溶物含量(mg/L)预应力混凝土2000,钢筋混凝土2000,素混凝土50003可溶物含量(mg/L)预应力混凝土2000,钢筋混凝土5000,素混凝土100004 氯化物含量(以Cl-计)(mg/L)预应力混凝土500,钢筋混凝土1000,素混凝土35005硫酸盐含量(以SO42-计)(mg/L)预应力混凝土600,钢筋混凝土2000,素混凝土2700

29、6 碱含量(以当量Na2O)(mg/L)预应力混凝土1500,钢筋混凝土1500,素混凝土15007凝结时间用拌和水和蒸溜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初、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有关水泥国家标准规定8抗压强度比用拌和水拌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强度不得低于用蒸溜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4、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包括结构尺寸、钢筋疏密程度、混凝土拌和物输送方法等,据以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和选择适宜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 粗骨料最大粒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制强度等级C5

30、0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可参考表18选用。表18 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参考表结构混凝土类型或输送方法坍落度()无配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混凝土(基础、墩台、隧道衬砌、挡土墙等)3050普通配筋率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板、梁、柱等)5070配筋较密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墙、梁、柱等)7090配筋特密结构不便捣实的钢筋混凝土100140湿喷混凝土80130水下浇筑混凝土20020泵送混凝土18020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初步理论配合比设计参数. 配制强度配制强度fcu,o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fcu,k和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按国家

31、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有关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计算公式确定:fcu,ofcu,k1.645当施工单位无近期同一品种混凝土的资料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可按表19取用。表19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混凝土强度值(MPa) 等级生产单位C20C20C40C40预制混凝土构件厂3.04.05.0现场混凝土集中搅拌站3.54.55.5但应注意,在进行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其配制强度应较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提高10%20%:即fcu,o(fcu,k1.645)(1.101.2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当掺用外加剂、掺合料时,水泥用量可减少,但不得小于350kg/m3。.

32、水胶比W0/J 按国家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有关混凝土的水胶比计算公式计算:W0/J=W/C=acfce,g/(fcu,oabcfce,g)式中 W/C;W0/J水灰比;水胶比;a、b回归系数。采用碎石时分别取0.46、0.07;采用卵石时分别取0.48、0.33;c统计系数,按经验可取1.07;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按耐久性设计要求确定。当按计算所得水胶比值大于按耐久性设计要求确定的水胶比值时,取按耐久性设计要求确定的水胶比值。. 用水量W0 可参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按表20选取。 通过试验据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黏聚性和泌水

33、性确定。表20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参考表(kg/m3)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项目指标10202531.54016202531.540坍落度()1030190170170160150200185185175165355020018018017016021019519518517555702101901901801702202052051951857590215195195185175230215215205195注: 表中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510kg;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10kg。 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

34、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用水量,可按表中坍落度90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用水量增加5,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mwa=mw0(1)式中 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mw0未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外加剂的减水率(%)。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砂率SP 可参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按表21选用。表21 混凝土砂率选用参考表(%)粗骨料品种规格水灰比 卵石最大粒径()碎石最大粒径()10202540162025400.40273226312530242931363035293

35、428330.50313630352934283333383237313630350.60343933383237313636413540343933380.7037423641354034393944384337423641抗渗、泵送混凝土3545湿喷混凝土4560 通过试验据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黏聚性和泌水性确定。. 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mcp每立方米混凝土假定重量,其值可在23502450kg/m3内选定。一般均采用2450kg/m3。水下混凝土建议采用2400kg/m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时,所用骨料均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所谓干燥状态骨料系指含水率小

36、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所用细骨料均以过10圆孔筛的细骨料为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和方法可参照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执行。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举例1、设计已知条件某特大桥钻孔桩混凝土,设计年限为100年,环境作用等级为H4,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施工采用集中搅拌、搅拌运输车运输和水下浇筑。混凝土用原材料为:P.O42.5级水泥;碎石采用516与1631.5两级级配按1:4掺配,其级配、空隙率、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等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规定;中砂(河砂),其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等均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

37、标准规定;级粉煤灰;聚羧酸多功能外加剂,掺量按胶凝材料质量的0.80%计,其含固量WJJHGUL为20%,据检验其减水率可达30%以上。试为该特大桥钻孔桩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2、设计计算步骤. 确定试配强度fcu,0参考表19取标准差值为4.5MPa,并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其配制强度应较普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提高10%20%”的规定,确定试配强度为:fcu,0=(fcu,k1.645)1.15=(301.6454.5)1.15=43.0(MPa). 确定水胶比W0/J 据已知条件计算,水胶比为:W0/J=acfce,g/(fcu,oabcfce,g)=0.461.0742.5(43.00.460.071.0742.5)=0.47 据耐久性设计要求,并参考表1化学环境H4允许最大水胶比为0.36。故确定水胶比值取0.36。. 选定用水量W0结合所用粗骨料最大粒径(31.5)和水下浇筑混凝土坍落度要求(20020)及外加剂的基本减水性能规定(减水率20%),参考表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