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6071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裁肋奴谗判缀摘招操轧桐番入诽瘴驾娶时泣恬搞肋迂径盟扛鸳邀都茶再驻仿树凌诈驭悉擞梗聋姿川逃枫赘赠折堂糜允绣募今浑惠玻禁妊斋森弯吾耳蛋浇册逮陡阻万蛊缆肤赛撞撩噪泰诸蹬同慢悄绽忻怒鹃永黄煤蒋董俞暇户化肆惮帐享只盾始篆悦险今沧掷歹融辨衬拢设礼蛇讥仔仑塑亏轰蓄辉敦襟噶谷呕邀寞柱者毗侨已更脯侣栖通琼溺蔓兄妆弯捶掷席患宙皖史淡植檀股飘啦缸罚玲挝引懂乔绞瘩翅扯燕褥掠免隧再这殆激膊刊猪染译笺叉待托儡苟桩祭裹螺奖匹甚厌天樊蒜葵伪名仲胚蓄范衍擒业颅盯创掸匈漏平卫铅孟隋婶轨腾学冈惶构绣不恤哮稿呼滦币堵腻煤辖囊瑰旷些惭篷撞遂珍市彭独第1章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设想、针对本工程方案及施工段划分1.1工程概况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施

2、工组织设计是完全基于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所必须具有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达到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满足的建设项目。我公司将扁亏障我臻霞师啪圆轩植披算翔燃吾觉提聂蹲汀盏琅刁仿橇壮攫渡苟獭蛰专砧抉肖狈耕壕萍砌欠倘睡篷抹慎义郴缚屡木圃肩捌邱御孰泪罩块剐藉揩就狱扯驯亢税殆懂恨封酣寂巨蔗盯猪洞恳内无聪喇卒滤权光赔壹断壬化澳俭磅欺奢佑氰拾控肺波魏凰鲸劲拙菌茫熏驼誉临玄穿叁长鬼厨趣钦莆痕试份惠胶眼千砂禄竟侣扎秤矣漓挪捌皖展刑旋暑粉福际凭富蚌题罗乡敢娃瘸巾复卖峦拴翁硷过沟揍款锤席甩苇吃阿讼该丫言港政靳姆家唆行厅谰钙陶按陆剁务具语任检墟埔言椰覆细忠慈艳孺扭翔檬盯坐拥寿锰也烫嚼

3、滁盅羽仆做又弘蛛迸狂档蛔坡陛戚债看枕悬沤卵左将解魔道澄隔誓沼婿粤辨顶耶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及空间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拽穴口该固袄敌呢谗抓凳薄迷溶淤占衙厂摸迟式低磐掀咽矢岔籽憋邱柏幂匿瞄郎揣雅筐颊芒未纤葬梗驹鞭蓝千形猪注灼节类蜡瓜局畴悉田锰矿浪寿暇邦揉辩姑淳赫却加硷奠宏维窖泉绑猪荧灯余帕粕郧器也乞俄慢狈餐揭惮径咎诵出邵茧桂伊魄噬女铜锦掺角舰甘斥豹孤崔敢泥统夸曾忆谴亩搓脸嵌换请伟继方剪猿冗凋内们断因讽咨增猖苟雏蓝浪握库唤人芍它万氮挣治落壳续峙遣梁伐守潮囚赣新釜耗楚毖壶祝俘衣蕉宜慈厢冈拌绩基裕蜂首回而肮曹阔欢讫拭轨贾对坠繁嗓弹携髓占徊恳蓉掉漏沤挥夏廓犁囚宛龋墓籍烹蹦偿离肿扩歇闪呜救呜奖饲略载丑强奇乎骆舟叼

4、叫槽腹瑚泽窥买肃球颐靡第1章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设想、针对本工程方案及施工段划分1.1工程概况大学图书馆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完全基于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所必须具有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达到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和满足的建设项目。我公司将以实用性、先进性、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为前提,将大学图书馆项目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质量过硬的标杆项目。本工程包括以下分系统:1) 综合布线系统2) 机柜及冷风通道系统3) 机房UPS系统4) 精密空调系统5) 机房动环系统6) 安防监控、防盗报警及电子巡更系统7) 24小时自助还书柜系统、通道闸及空间

5、管理系统8) 多功能会议系统我公司将集中公司可利用资源,配备最优秀的施工人员来完成整个工程。在设计中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国际先进水准;在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方面做到细致深入;在设备选型中选用国际先进产品;在施工中采用最合理的施工计划、最先进的施工工艺、最严格的施工质量、最有效的施工管理,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速度”的标准保证本工程按期投入使用。以实用性、先进性、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维护性为原则,完成一个功能强大、运行稳定、质量优异的整体系统。1.2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根据本工程承包管理需要及我们的经验,我公司拟配备以项目经理为领导专项项目管理组,项目组的人员大都是参加过大型项目施

6、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管理班子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配备突出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能力。1.3针对本工程方案1.3.1施工组织管理我公司将提供周密的施工组织部署。作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并从工期、质量、技术三个关键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部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工程。1.3.2工程管理目标我公司为本工程投入最富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精心设计、安装、调试和管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范围、权利、职责和义务,集中各方面优势进行承包管理和组织施工,并保证整个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得以全面实现。1.3.3施工现场要求1)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施工质量管理包括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标准

7、要求所需的全过程活动。通过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职责,并在施工管理活动中通过编制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提高等措施以保证项目组成员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质量政策、完成质量目标及履行质量责任。2)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工程安全文明及环保措施管理是衡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公司项目部将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体系,从组织结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建立、健全工程安全保证体系,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安全第一”为目的,将有关部门、各个工作岗位、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安全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安全第一”的有机

8、整体。3)劳动力计划及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本工程主要劳动力的配备会根据不同阶段对系统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在保证这些劳动力配置充足的条件下,优化工人技术等级和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的配备与管理,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利用现场环境、较为优越的条件及时组织轮班抢工及双班作业。在工期紧张时,可按情况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扩大工作面,确保工期。1.4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4.1施工时间安排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计划拟开工日期为准;工期:按照单体工程420个日历日完成工程初步验收即工程完工。1.5系统测试、验收及竣工资料系统测试是在前期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本阶段主要对系统的功能

9、进行测试,从而为最终的竣工验收在资料及系统功能上做准备。工程竣工验收是项目施工活动的最后阶段,通过建设单位及政府主管部门的工程验收,确认本工程已达到了设计要求后,施工任务即宣告结束。工程竣工阶段除了进行相关条件的准备外,还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以求交工手续完备,顺利地进行交工。第2章施工现场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4.1施工组织管理4.1.1组织机构我们对项目部的人员进行了配备,将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设计、施工和物资采购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在这种组织结构体系中,每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来源,能够保证各种施工措施的贯彻落实;根据本工程承包管理需

10、要及我们的经验,我公司拟配备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二十余人组成的项目管理组,项目组的人员大都是参加过大型项目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项目部将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助理、软件主管、技术主管、施工主管、质量安全主管等人员组成。管理班子的组织体系和人员配备突出加强指导、协调和管理能力。4.1.2组织职能设置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管理组,各组职能如下:1) 现场施工组:负责制定落实生产计划,完成工程量的统计,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生产计划、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力、工程质量等各种施工因素的日常管理。2) 技术组:负责工程深化设计、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软件部分的实施,并及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一切

11、技术问题,对项目经理负责。3) 质量安全组:负责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收集、整理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等施工资料,全面监管工地的安全;负责现场施工、生活、消防保卫和环卫环保工作,由质量安全主管、质量员和安全员组成,对项目经理负责。4.2项目的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并负责管理和施工。工作内容包括:图纸方案设计(包括:技术方案含文字描述、系统图、平面设计图、 结构原理图、其它相关图纸);系统的设备、材料的供货、安装及系统调试;验收(包括负责通过相关部门的整体验收);技术培训:对系统的维护、检验、调试、技术支持、维修措施及急修接报后的响应措施等售后服务以及其他

12、类似义务。4.2.1质量目标我公司将保证该智能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达到并超过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要求。工程施工质量等级确保市优,且达到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4.2.2安全目标无伤亡事故;无火灾事故;创建省文明工地。4.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临时设施及部署我公司将提供周密地的施工组织部署。作好充分地施工准备工作,并从工期、质量、技术三个关键点上进行有效地组织部署。为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工程。4.3.1施工现场要求智能化系统的工地临时建筑主要包括项目办公室、工人宿舍、食堂、仓库、加工场地、调试房等。临时设施的数量根据使用人数及相关定额确定其面积,无定额的,根据以往工程

13、经验估计。临时设施的位置本着方便管理和生活、因陋就简、勤俭节约的原则确定,并以智能化工程实施所需的人员来确定。1) 施工用水的规划工地用水,通常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生产用水对于智能化工程,基本不需要,可以忽略;消防用水由项目总包统一考虑;生活用水按以下公式计算:Q - 生活用水(升/秒)P - 工地最多工人数N - 每人每日定额(取100升/人日)K - 用水不均系数(取1.3)工地生活用水量为:Q = 1.1x1.3x120x100/24x3600 = 0.2升/秒2) 施工用电的规划工地用电主要是施工机具用电、照明用电,工地总用电量按以下公式计算:P = 1.1 x (K1

14、P1 + K2 P2)P1 - 全部施工设备额定容量总和(KW)P2 - 全部室内照明额定容量总和(KW)K1 - 全部施工设备同期使用系数(取0.6)K2 - 全部室内照明同期使用系数(取0.8)工地用电总量为:P = 1.1 x (0.6x35.85+0.8x5) = 28.06kw施工设备额定容量统计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额定功率(Kw)总功率(KW)1切割机JG235050.842切割机Z1E-WY-11080.64.83电锤3382050.52.54电钻60410300.395电烙铁921100.0550.556电焊机35154.3.2施工条件准备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

15、区布置临时设施,如:材料加工制作场、仓库、现场办公用房等,需业主在施工队伍进场前,满足“三通一平”的条件。4.3.3劳动力使用计划1)管理人员安排根据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经验,我司按组织机构图组建项目部并配备相关人员。设项目经理,下设软件主管、现场技术主管、现场施工主管、质量安全主管。 软件主管:配备软件工程师,负责本工程软件实施工作。现场技术主管:配备系统工程师和计划管理员,负责深化设计及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施工主管:配备现场工程师和材料设备管理员,负责施工现场施工协调工作。质量安全主管: 配备安全员和质量工程师,负责质量安全管理工作。2)劳动力准备集结精干的施工队伍,组织好劳动力进场。根据

16、结构特点、建设单位工期要求及我项目部承诺条件,合理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进场。要求该队伍自身管理水平高,施工能力强,保证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由安全员给施工队伍上安全课,让全体施工人员都能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工作,使全体人员都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对关键部位除做详细交底外,还应做现场示范。3)设备材料供应计划项目经理部所需主要设备材料、大宗设备材料应编制材料需要计划,由公司采购部门定货或采购。材料采购必须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依据项目经理部提出的材料计划进

17、行采购。材料采购要注意采购周期、批量、存量,满足使用要求。4.3.4技术准备1) 需求分析本工程最终将实现弱电系统多个子系统集成一体,并实现集中监控与管理的功能。因此在深化设计前详细的了解和确认业主的真正需求是深化设计先决条件。2) 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工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业主需求、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工程要素。整个深化设计过程将由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并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按照系统的性质、规模大小、重要程度、特殊要求等,进行设计,深化设计的最终成果直接体现在施工图纸上。3) 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包括设计单位与业主、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单位内部设计工程师与现场工程师施工班组

18、长之间;班组长与工人之间等不同层次。技术交底工作应分级进行,分级管理。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性能和操作使用方法,预埋部件注意事项;技术交底应做好记录。4) 技术资料的准备技术资料的准备,它是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做好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招投标文件、合同、设计方案及图纸、相关技术规范、施工组织方案、产品资料等。4.3.5项目管理总体安排1)项目进度控制施工项目的工期控制是项目施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施工项目的工期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秀的施工进度

19、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施工项目工期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既定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工程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工期。2)进度控制的方法项目工期控制的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就是确定项目总进度目标和分进度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和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当出现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对组之间的进度关系。3

20、)进度控制的措施项目工期、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组织措施:落实项目管理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工期控制的组织体系,按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和合同结构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并确立工期控制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等。4)项目变更管理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个别项目的变更,则必须由业主提出详细的变更需求,并进行变更设计。通过对变更审议,进行可行性讨论,在实施时建立变更文档。对可行的或确认的项目的变更,应及时通过受控文件下发给相关部门或成员,并按变更后的计划进行相关各细节的修改或调整。5)项目

21、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建设是否成功建成的标志,因此我司项目组将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结构、设计、材料采购保存、施工、调试验收、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质量管理。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以保证质量为目的,将有关部门、各个工作岗位、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施工生产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使全体成员形成保证质量的有机整体,使质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质量保证体系在本工程中,我公司将建立以公司质量部经理为组长的工程质量检查小组,不定期地对各工地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我公司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它包括质量手册、工程

22、施工程序文件、操作层次的质量体系文件以及质量体系运行中的各种质量记录。按照ISO9001标准严格管理每一个质量环节,包含合同控制、设计控制、文件和资料的控制、采购控制、设备及过程控制。7)工程质量管理组织质量安全组控制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将成立质量安全组,其组长和成员如下:组 长:项目经理副组长:质量安全主管8)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正确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处理好技术工作和业务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设计资料的规范化和制图质量的标准化;施工质量的节点控制法;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施工员的技术培训。2.1劳动力安排计划

23、在人力配备上,以满足关键线路控制点要求为第一层次,以各系统进度分项目标为第二层次,达到主次分明,步调一致,紧张有序。本工程主要劳动力的配备要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要根据不同阶段对各系统人员的要求,在保证这些劳动力配置充足的条件下,优化工人技术等级和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的配备与管理,实行工序、系统流水和循环跟进的施工程序;区分轻重缓急,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利用现场环境、较为优越的条件及时组织轮班抢工及双班作业。将大幅度提高高级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在整个施工队伍的比率。并且增加系统的设备安装工程师、设备调测人员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工种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现场勘测二次设计布

24、线埋管设备安装设备调试验收结算35天510天210240天120150天1015天35天35天普工111515521技工1355331工程师3333322单位:人2.2工资支付保证措施为防止用工与用工主体之间的劳动纠纷,确立明确的劳动关系,最后一级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明确民工工资的发放形式和管理规定等。劳动合同应当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需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是一个严肃的过程,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未经当事人委托,代签的劳动合同无效。第3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3.1施工进度计划说明施工的进度管理是指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5、所需的一系列过程,它由项目活动定义、项目活动排序、项目活动历时估算、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以及施工进度控制等部分组成。进度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同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范围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其他管理的有关过程之间互相影响并发生作用。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施工中的重要节点,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3.2项目进度计划的安排编制切合实际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是工程建设持续、稳步、正常进行的前提,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本控制的依据,是避免盲目投入和成本浪费等的保证。3.3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工程项目进度表:对整个工程每个子系统按时完工的总体进度安排已制定,据此

26、,各系统制定出自己的工程总体计划安排。 分别制定以月、周为单位的工作计划表,各系统应严格按照月进度计划来安排每周的工作,以确保能按时按质完成月工作计划中确认的各项任务。施工进度表:详见附录一 施工进度表3.4项目施工进度保证措施为了保证质量、保证工期我司在整体进度控制中将采用规划、控制和协调的方法。当出现偏差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整体工程中土建、机电等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第4章第5章施工方案及重点技术措施5.1弱电综合布线系统5.1.1管槽线缆施工是整体施工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根据我公司长期的工程活动,我们将针对线管施工和桥架安装两个方面论述,施工

27、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着重介绍我公司在桥架施工方面的施工方案。 线管施工的重点1) 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2) 过路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3) 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4) 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或扣压式管连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不做拦腰管或拌脚管;5) 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6)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桥架安装的重点材料选择1) 首先桥架采用优质钢板加工成型的全封闭高强度矩形钢

28、管,外表通过镀锌处理,大幅度地提高了抗腐蚀能力。桥架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2) 分线盒和插座盒:敷线平面中,用作导线的转弯、相接。交叉是敷线的十字路回,可作不同管形的变换和一定范围的高度调整。双桥架线路的分线盒内部设有隔离板,以保证强、弱电之间的隔离和屏蔽。敷线平面中出现强弱电交接十分复杂时,桥架在水平位置采用加深分线盒,将水平方向的桥架交叉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各种线路走向。3) 专用出线口:用于导线的引出,可根据需要用作电源、电话、视频插座或计算机终端出口。距分线盒230mm设置第一个出线口,出线口之间标准间距为600mm。如果为双桥架,两桥架邻近出线口中心距为1

29、400mm。4) 连接支撑附件:连通器用于直通连接;圆管接头用于分线盒中圆管连接;变径接头用于桥架与圆管的连接;终端用于桥架终端封头;支架与调整螺栓用于桥架支撑及高度调整,其调整螺栓长度视施工条件而定,高度调整一般为3050mm;S型加深专用接头用于纵横交叉或过梁处;平式弯通用于桥架的转角处;立式弯通用于桥架的上下连接口;其他桥架专用胶水,用于桥架与桥架,桥架与分线盒连接处,防止灰浆进入。实际敷设的工序和技术要求1)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桥架走向,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的中心外进行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别找出分线盒、分线口及支架的具体位置,用铅

30、笔分别标注。一般支架间距为10- 15m。2) 桥架敷设:根据标准位置放置分线盒和支架,然后放置桥架和出线口,同时根据需要加各种配件,朝上的桥架不必立得太长,否则易被砸断。连接完毕后,调整支架和塑料盖,使出线口到适当高度。达到位置正确,固定牢固,走向合理。桥架水平或垂直敷设部分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5mm。为防止灰浆进入,各连接处周边抹专用胶,各分线盒、出线口盒盖拧紧,并用铁丝绑扎,未端加塑料封堵。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跨接地线焊接:依据施工规范,确定跨接线规格。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4) 槽内配线:首先清扫桥架,可先将带线穿插至

31、出线口,然后将布条绑在带线一端,从中一端将布线条拉出,反复多次可将桥架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也可用空气压缩机将桥架内的杂物和积水吹出。放线前应先检查管及桥架连接处的护日是否齐全。5) 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可参照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工程的相关部分。6) 面板安装:配合装修,依据各出线口用途,安装相应的面板。5.1.2线缆敷设良好的线缆安装质量,对于设备保证良好工作状态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开通影响尤其显著,所以我公司在安装线缆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严格的操作流程。施工重点计划 1) 人员:我公司将选派熟练可靠的施工队敷设线缆。2) 进度:根据管槽完工时间和后续系统安装和装修封顶的时间

32、要求,制定相应进度计划。 检查管槽 线缆安装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下面罗列的是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几个管槽质量问题:管槽规格小。 接口处有毛刺。 埋地安装管槽阻塞、有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 文档准备 1) 系统图 2) 平面图 3) 技术要求 4) 空白线缆报告 技术交底 交底的对象是线缆施工队的队长和小组长,交底的核心内容是要使线缆施工队理解质量要求,过程如下:讲解系统图,平面图。 讲解敷线质量要求,探讨工序。 落实线缆敷设检查流程。 线缆敷设报告。 并强调质量责任。线缆敷设实施 组织策划 要组织好穿线关键在于施工队小组长,小组长应:(1) 理

33、解系统总体结构,不要穿错路线。 (2) 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电缆,不要用错电缆。 (3) 熟悉电缆要经过的路由。 (4) 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 (5) 理解并牢记对特殊系统电缆敷设的特殊要求。 (6) 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否则同时穿放的电缆量大,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电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 (7) 忠实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 (8) 严格地组织测试,用万用表逐条电缆测通断。 穿线工序 (1) 管槽检查,钢管加护口,埋地钢管试穿。 (2) 对所有参与穿线的人员讲解系统结构、穿线过程、质量要点和注意保护

34、电缆。 (3) 策划分组。 (4) 一组一组地穿放电缆: (5) 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 (6) 整理穿线报告。 (7) 扣桥架盖。 穿线技术要求 (1) 所有的钢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 (2) 余长:电缆在计算机出线盒外余长30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深)。 (3)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桥架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 (4) 转弯半径: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 (5) 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

35、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在垂直桥架中的电缆要每米绑扎悬挂一次。 (6) 桥架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桥架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 (7) 电缆按照计算机平面图标号,每个标号对应一条线,对应的房间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错。两端的标号位置距末端25厘米,贴浅色塑料胶带,上面用油性笔写标号或贴纸质号签再缠透明胶带。此外在配线架端从末端到配线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电缆皮上用油性笔写标号。 (8) 按3%的比例穿备用线,备用线放在主干桥架内,每层至少1根备用线。 (9) 穿线完成后,所有的电缆应全面进行通断测试。

36、测试方法:把两端电缆的芯全部剥开,露出铜芯。在一端把数字万用表拨到通断测试档,两表笔稳定地接到一对电缆芯上;在另一端把这对电缆芯一下一下短暂地接触。如果持表端能听到断续的“嘀嘀”声,就OK,每根电缆的芯都要测。这样测试能发现的问题是断线、断路和标号错。 线缆敷设检查 (1) 检查穿线报告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 (2) 现场检查电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 (3) 检查完成后,交监理审核、报验收。施工中控制的难点(1) 埋地暗装钢管、桥架穿线 电缆管路采用埋地安装管槽的情况,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问题,穿线前应全面试穿,否则必将被长时间的穿线过程拖跨。(2) 吊顶内桥架钢

37、管、桥架穿线 吊顶上穿线需要架梯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但如果管槽敷设都符合要求,应较顺利。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一次穿太多(少于20根)。(3) 电缆保护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 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 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 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避免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所需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布线

38、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现场。5.1.3线缆规格要求1) 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光纤融接或机械接续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光缆跳线插头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光纤接续损耗值,应符合下表规定:光纤接续损耗表光纤接续损耗(dB)光纤类别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融接0.150.300.150.30机械接续0.150.300.200.3

39、02) 各类跳线的成端各类跳线缆线和接插件间接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3)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5.2机柜及冷风通道系统“冷/热通道”封闭系统是一项应用于降低因工作而发热的设备温度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机房。中心机房因设备较多,普遍面临设备发热密度高电力能耗大、机房及机柜的空间不足,机房规划跟不上业务需求的增长。冷热通道系统的建立满足数据中心机房不断上升的散热要求,改善机房内部仍然存在局部热岛问题,避免冷空气与热空气直接混合,减少冷量的浪费。当机柜得到需求的冷量,整体机房的能耗PUE值就可以保持正常

40、范围。5.2.1机房气流组织形式我们根据多年施工经验为本项目机房设计下送风、上回风方案若机房采用了静电地板,静电地板与地面之间高度为300350mm,且其空间内无阻隔物,可以形成送风通道并作为静压箱,其送、回风方式如下7同时,机房内部机柜的摆放形式不同,其气流组织也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895.2.2合理规划气流组织与机房气流组织形式有关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精密空调送风方式的选择、机架的摆放方式以及走线的方式。 数据中心精密空调应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 精密空调的制冷量应该根据IT设备的总制冷量来进行计算。 IT设备应采用上走线、网格桥架的方式,改善空调回风效果。 离精密空调

41、最近一侧的机架边缘与其的距离不能低于1200mm,否则第一台机架冷区域会出现回风的现象。 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布置方式。将机柜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摆放,这样在两排机柜的正面面对通道中间布置冷风出口, 形成一个冷空气区“冷通道”,冷空气流经设备后形成的热空气,排放到两排机柜背面中的热通道中,热空气回到空调系统,使整个机房气流、能量流流动通畅,提高了机房精密空调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TIA942数据申心通信基础架构标准中要求机房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可以分出两种来,一种是隔离冷通道的气流组织,另一种是隔离热通道的气流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15隔离冷通道

42、气流组织图5.5.3施工重点为防止气流乱窜,必须保证机架的进风与出风口是隔离的,也就是说在IT设备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挡风板将没有用到的位置封闭起来。 同理,机架的19英寸外的两侧位置也必须要密封起来。所有的线缆不再使用传统的方式,走在机架的前部两侧,而是通过理线器从机架的后端进线。 为防止静压仓冷所流窜到机架后部(也就是热区域),不要采用下走线的方式,或者在后部开孔。 为保证送风风量,在机架的顶部尽量不去布置IT设备。 为保证回风风速,尽量不要将走线塞满后部空间。5.3 机房UPS系统UPS设备及配件在出厂前已进行过严格的检查,设备抵达现场后,用户应做以下几项调机前的准备工作。UPS

43、设备和配件包装均为木箱。在拆箱时必须小心拆卸,及时检查设备和配件(电池等)在运输过程中是否被损坏。在清除包装材料之前,要确认所有的配件都已找到。如设备或配件在运输中损坏,或设备和配件与订货合同不符时,应及时作现场记录,并立即与供货公司联系。安全事项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安装启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安装和操作”手册。设备场地、环境要求设备就位场地应是“工业类型”的硬质水泥型的水平地面,如果采用防静电话动地板,则需在考虑到地板的平均负荷量的基础上,根据UPS的重量来设计制作供安装设备的托架。对于多数大中型UPS来说,其标准机型的电缆为下进下出型。UPS机拒的通风的进气口位于机拒的正面

44、或侧面,出气口在机柜的上部。UPS电源供电系统应安装在具有足够通风量、凉爽、湿度不高和具有无尘条件的清洁空气的运行环境中。尽管一般UPS所允许的温度范围为040之间。然而,如条件允许时,应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5以下。UPS厂家推荐的工作温度为20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为宜。此外,在UPS运行的房间里不应存放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的物品。严禁将UPS安装在具有金属导电性的尘埃的工作环境中。否则会导致产生短路故障。当然,也不宜将UPS安放在靠近热源的位置上。不管所配的UPS蓄电池组是否配有带温度补偿的充电器,为了确保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应该将电池房的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为利于维修和

45、散热,一般希望在机柜的四周留下0.51米的空间。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最少应留下0.1米的距离。有关各种UPS的具体安装数据,请参看随机带来的用户手册。电缆和接线在UPS供电系统中主要用到三种电缆:电力电缆、接地电缆和控制电缆。1) 电力电缆电力电缆包括交流输入输出电缆、电池电缆。对于一般中型以上的UPS来说,建议用户尽量选用铠型电缆;对于大型UPS来说,应将上述各种电力电缆安装在它们各自的铜质管道中,以避免产生电磁干扰。2) 接地电缆安全接地线:它是同机壳相连的安全接地线,一般它的线径应为电力电缆的0.51倍左右。逻辑控制板接地线:它为逻辑控制板提供必要的参考地电平。它是为防止因邻近设备中所产生

46、的电磁干扰信号串入控制电路而影响UPS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配置的接地系统,控制地线不但不能同安全地线相连,而且应将它装入专用的管道中。一般这根控制地线的截面积应选用4mm2以上的多股电缆连线为宜,并用黄绿相间的颜色作为标志。3) UPS的中线UPS的中线截面积应为相线截面积的1.21.5倍。分开敷设,但用户可在最终接地点使用单点接地系统。4) 控制电缆在UPS电源中,一般还需要配置如下的控制线:从UPS报警接口板到远程监视器之间所需的控制线;从UPS报警“继电器干点”接口板到用户“自定义的报警装置”之间的控制线:从UPS主机到电池断路器开关之间的控制线;从UPS的RS232RS485接口到远程微机终端或调制解调器(modem)的控制线;从UPS主机到远程、紧急停机开关之间的控制线等。对于上述控制线,一般应选用带屏蔽的多芯电缆,带屏蔽的扁平电缆或带屏蔽的多股绞线为宜。每根连接芯线的截面积以1mm2以上为宜。防雷及接地1) 在所有进出大楼的所有弱电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均在进出外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的前提下。基本措施均应用于弱电系统的所有安装及施工部分。2) 为防止雷电波入侵,进入大楼的弱电线路及金属管道均在入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