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072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世界的居民,一、世界的人口1.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的数量:截止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_亿。(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_。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_。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_。,70,缓慢,加快,增长,(3)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_-_。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_;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_。不同大洲的差异:_、_,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_、_和_,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定义:某一地区平均每

2、_的人口数量。公式:人口密度=某地_/某地_。,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高,低,欧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平方千米,人口数,面积,(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稠密区:亚洲_、欧洲、南北美洲_等中低纬度_。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_地区、过于潮湿的_地区、终年严寒的_地区和地势高峻的_,_则是无人定居区。,东部和南部,东部,沿海平原,沙漠,雨林,高纬度,高原山区,南极洲,3.人口问题:,短缺,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二、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1.三大人种:(1)划分依据:根据人类_的差异划分的,其中,_是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之一。,体质方面,肤色,(2)三大人种的对比。,黄

3、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淡黄,黝黑,黑而且直,黄而且弯曲,蓝灰,脸型扁平,鼻翼宽,嘴唇较厚,(3)三大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地区。由于不同人种间相互通婚,世界上还有一定数量的_。,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东部,北冰洋,非洲,北美洲,混血人,种,2.多样的语言:(1)联合国工作语言:_、_、法语、_、西班牙语和_。(2)_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_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3)世界主要语言的地区分布。,东南亚,欧洲,南部,俄罗斯,法国,拉丁美,亚洲,非,3.三大宗教:,欧洲,亚洲,非洲,阿拉伯,教堂,清真寺,古代

4、印度,亚洲,三、聚落人类的聚居地1.乡村与城市:(1)聚落的含义:人类_的场所。,聚居,(2)聚落的类型和差异。,小,少,高,大,农村,渔村,大城市,小城市,农业,工业,服务,业,2.聚落与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规模、密度等的影响。,团块,大,大,条带状,条带,点状或带状,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民居是_,西双版纳地区居民主要住_,因纽特人居住在_内。(2)聚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乡村聚落被城市聚落所取代。,窑洞,竹楼,雪屋,3.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1)聚落的价值:既印有人类利用和改造_的痕迹,也记

5、录并传递着不同时期的_、经济、_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但有_的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2)聚落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了_的关系,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资源。(3)聚落文化遗产的保护:_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确认和保护。,大自然,政治,文化,科学研究,人地和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点拨】1.易错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密度是衡量某地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欧洲西部人口密度较大,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人口增长缓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和

6、地区。,(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零增长,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减少。,2.易混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净增长的数量不一定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还与其人口基数有关。(2)人口多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的单位是“人/千米2”,可想象为:即人生活在地球上。据此可以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度的大小,不仅跟人口数量有关,还跟区域面积的大小有关。,(3)阿拉伯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生

7、活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主题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示范题】(2013潍坊学业考)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1、2题。,1.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2.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A.亚洲 B.欧洲C.非洲 D.大洋洲,3.(2014泰安学业考)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B.表示该地区出

8、生率等于零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答案:1.A,2.B,3.D。,【答题指导】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区别:,2.理清逻辑关系: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3.人口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现象,如欧洲地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延伸思考】依据非洲人口的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答案:,【变式训练】1.某一地区在2011年,平均每5 000人当中,出生了100个婴儿,死亡40人。这个地区在2

9、011年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A.1046 B.20812C.201812 D.20128,2.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漫画“客满”反映了全球人口()A.数量多 B.人口分布不均C.密度大 D.城市人口增加答案:1.B,2.A。,主题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示范题】(2014泉州学业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1、图2,完成1、2题。,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10、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3.(2013济南学业考)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C.青藏高原 D.撒哈拉沙漠答案:1.D,2.B,3.A。,【答题指导】1.总结概括,加强记忆:人口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多”“三少”,如下表所示。2.学会读图,提取分析:观察第1、2题图,有效提取人口数量与纬度、海拔的关系。,【延伸思考】目前世界上人口稀疏的地区有哪些共性的特点?试举例说明。答案:都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等,都不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生活。,【变式训练】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11、)亚马孙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长江流域 恒河流域A.B.C.D.答案:B。,主题三 聚落【示范题】(2014泰安学业考)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A.B.C.D.2.演变到第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e.犯罪率下降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A.a、b、c B.d、e、fC.a、b、d D.a、b、f,3.(2013泉州学业考)北非民居的屋顶是平的,甚至是敞开的,这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环境是()A.潮湿 B.寒冷 C.干旱 D.多雨答案:1.B,2.C,3.C。,【答题指

12、导】1.观察图片,联系所学知识答题: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较大的本质原因是劳动方式的差异(乡村人口主要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城市一般高楼林立,人口较多;乡村一般建筑稀疏。,2.传统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延伸思考】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答案: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是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主要是因为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是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夏季炎热。,【变式训练】小军参加了“超级小英雄”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选择安家,下列四地人们会将房址优先选择在何处?如果

13、他向你求助,请告诉他正确答案()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B.气候寒冷的高纬地区C.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答案:D。,考点一 世界的人口1.(2014益阳学业考)某地区在一年中评价每1 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8个婴儿,死亡人数15人,那么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2.8%B.1.5%C.1.3%D.4.3%【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能力。由题干可知出生率是28/1 000,死亡率是15/1 000,二者之差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易错警示】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但有时也用千分率表示,在做题时,应该加以注意。计算人口密度时注意单位的对

14、应关系,如果给出的某地人口数据是亿人和万平方千米时,需要把人口单位转换为万人,或者将人口单位转换为人、面积单位转换为平方千米。,2.(2013泉州学业考)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沙漠内陆,雨林湿又,人们定居难。”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A.旱、寒、热 B.寒、旱、热C.热、旱、寒 D.寒、热、旱【解析】选B。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的知识。高纬高山气候寒冷、沙漠内陆缺少水源、雨林湿热都不适宜居住。,(2013惠安学业考)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3、4题。,3.A、B、C、D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A.A地区 B.B地区C.C地区 D.D地区4.E

15、处人口稀疏的原因是()A.空气稀薄 B.气候寒冷C.环境湿热 D.天气干热,【解析】3选C,4选B。本题组考查三大人种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识。第3题,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明确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的名称,然后依据黄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确定出答案。第4题,E处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考点二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5.(2013枣庄学业考)不同种族之间交融形成了混血种人,混血种人主要分布于()A.亚洲 B.欧洲C.非洲 D.拉丁美洲【解析】选D。历史上欧洲殖民者到达拉丁美洲部分地区进行殖民扩张,又从非洲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由于各种族间相互通婚,形成了混血种人占大多数的局面。,

16、6.(2014常德学业考)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B.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C.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解析】选B。本题综合考查了世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相关知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互动探究】有人说:“汉语只分布在中国”,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不对。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此外还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美国等一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7.(2014昆明学业考)到西班牙旅游

17、,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A.白种人,西班牙语 B.白种人,英语C.混血人种,法语 D.黑种人,英语【解析】选A。本题考查语言和人种的分布。西班牙位于欧洲西部,主要是白种人,使用西班牙语。,8.(2013齐齐哈尔学业考)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C.佛教 D.道教【解析】选A。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信仰人数。按照教徒人数的多少统计,基督教的教徒最多。,考点三 聚落9.(2013聊城学业考)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地处山区,平地少,水源缺乏,交通不便,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10.(2014济南学业考)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传统聚落的建筑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西亚地区的建筑具有厚墙、小窗的特征,能够有效阻挡外部热量的进入,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特别提醒】湿热和寒冷地区的房屋都是尖顶的,前者利于雨水流淌,后者利于减少积雪。干热和寒冷地区的房屋均为墙厚窗小,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干热地区的厚墙是为了减少热量传入室内,寒冷地区的厚墙是为了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