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180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培训课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应急处理,学习目标,1.说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2.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3.叙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意义及原则4.叙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措施,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1.突发性2.公共属性3.危害的严重性,(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

3、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4、。,(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

5、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

6、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病例数未超过10例。(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中毒4.职业中毒5.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自然灾害(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3)核事故和放射事故(4)恐怖事件(5)其他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 危害的突发事件,第1节 概述,一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意义,1.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蔓延 3.紧急救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公众 4.促进国家公共卫事业的发展 5.完善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5.依法规范、保障健康,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

8、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包含四方面的工作内容(1)通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有关突发事件资料,发现突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评估突发事件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2)调查和跟踪可疑病例并进行辨认分析,评估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监测治疗效果等。(3)根据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将收集的资料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提出并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4)将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馈,使得这些信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作用。,(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9、监测,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种类(1)传染病监测(2)不明原因疾病和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的疾病及其相关症状等的监测(3)卫生监测:食品卫生(如食品、食源性疾病)环境卫生(如水源污染、公共场所环境、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职业卫生(如职业病、工作场所)放射卫生(如放射源)学校卫生(如饮水系统、食堂、运动场所等)社会因素、行为因素等的监测(4)境外传染病、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和染疫食品等的监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3.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的主要原则(1)时效原则:(2)规范原则:(3)安全原则:(4)开放原则:,(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原则(1)客观性原

10、则:(2)系统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分类(1)按时间分类(2)按预警类别划分,近期预警:短期预警:中期预警:长期预警:,无警用绿色表示,轻警用蓝色表示,中警用黄色表示,重警用橙色表示,特警用红色表示。,(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程序,(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工作方法(1)确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目标(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计划(3)选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机(4)选取预警指标(5)设置预警界限和预警信号(6)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的

11、监测(7)收集和整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外的信息资料(8)分析、评估预警结果(9)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结论,并适时进行报警。,(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的注意事项(1)以调查研究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的目标和任务(2)客观而科学地取舍由广泛收集而获得的资料(3)在系统分析中建立资料数据库(4)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5)预测结果不能轻易外传,(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1.按照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版)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包括(1)重大传染病疫情(2)其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报告方法和时限(1)报告

12、原则:(2)报告方法和时限:(3)报告方式:3.举报制度,第1节 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的意义与原则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反应2.县级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3.地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4.省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应急反应,(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地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 2.地市级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3.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三)重大突发

13、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4.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四)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反应2.国务院的应急反应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应急反应,第2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处理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应急处理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目的,1.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2.快速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公众3.维护社会秩序和增强公众健康

14、意识,(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程序,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2)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搞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系统。(5)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质储备。(6)对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教育,增强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程序,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控制处理措施(1)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3)组建强有力的突发事件控制队伍。(4)采取控制事件扩

15、散蔓延的紧急措施。(5)开展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研究。(6)保障相关医疗物资和其他相关物资的供给。,第2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处理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应急处理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应急处理,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应急处理,(一)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二)SARA疫情的应急处理 1.加强疫情监测2.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及时报告3.就地隔离,及时治疗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5.及时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6.疫源地消毒和处理7.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防护8.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9.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预防控制10.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疫意识,第2节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及其应急处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应急处理 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应急处理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的应急处理,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处理,(一)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理,1.快速实施医疗救治 2.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3.开展以切断传播途经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4.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5.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