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194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0章-固体压强-液体压强.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讲固体压强液体压强,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考点一固体压强,【例1】(2016,达州)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 N,GB100 N,B是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 N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 Pa,D,【点拨】(1)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B、弹簧测力计受力平衡。物体A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物体B受到重力、支撑面支持力和绳子拉力;弹簧

2、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受到左边绳子向左的拉力和右边绳子向右的拉力。由GA10 N可知,左、右两边绳子的拉力都是10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0 N;(2)由受力分析可知,F支F拉G。可求支持力F支,因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可求出B对支撑面的压力和压强。,考点二液体压强,【例2】(2017,长沙)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

3、的,C,【易错易混】1受力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而是受到力的作用的接触面积。2混淆不规则容器的压强、压力。,【例3】(龙东中考)如图所示,甲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3;将甲图倒放时如乙图(图中没有画出水的位置),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p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4。则p1_p2;p3_p4。(均填“”“”或“”),【方法归纳】见P58特别提醒,【图片与命题】,一定,越明显,受力面积,压强,受力面积,压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深度,连通器,大气压强,实验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命题点1转换法的应用:通过海绵的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控制变量法的

4、应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保持_不变,改变压力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_不变,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3选用海绵而不用木板,是为了利于观察实验现象。4实验结论。,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压力,实验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命题点1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液柱是否发生变化。2实验前,U形管中液面不相平时,应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3比较液体中压强大小的方法:观察U形管中_。4转换法的应用:根据U形管中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让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不同

5、的方向进行实验。让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进行实验。让金属盒在相同的深度,相同的方向,不同种液体中进行实验。6实验结论。,【例】(巴中中考)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填“有关”或“无关”)。,U形管压强计,无关,(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的关系,结论是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

6、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丙,相等,【拓展设问】(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填“漏气”或“不漏气”)。(7)若丙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 cm,则金属盒上橡皮膜浸入盐水中的深度是_。(U形管中液体密度为1.0103 kg/m3,盐水的密度盐1.1103 kg/m3),高度差,气密性,不漏气,9.1cm,(8)完成上述实验后老师又要求小明同学将桌面上两杯

7、没有标签的清水和盐水区分开,于是,小明同学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a和b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b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要说明理由:_。,不可靠,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中深度相同,【点拨】(1)在初中物理学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工具是U形管压强计,本题用到了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转换法。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即将液体压强的大小转化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2)、(3)、(4)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

8、控制变量法。(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2017,无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1)_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没有控制_相等。(2)图甲中铅笔笔尖的面积是0.5 mm2,两手指均用2 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_Pa。,乙,压力,4106,2(2017,南充)边长为12 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 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

9、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_cm。,5103,8,3(2017,常州)堤坝的形状为上窄下宽,是因为_。2017年1月,美国奥罗维尔水坝漏水,工程师把堵漏板放置在漏水口堵漏,如图所示,堵漏板由钢板、橡胶板叠合而成、堵漏板紧贴固体的是_(填“钢板”或“橡胶板”)。,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橡胶板,4(2017,滨州)质量为1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_Pa(水1.0103 kg/m3,g取

10、10 N/kg)。,2000,3000,5(2017,山西)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了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_,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_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连通器,高度总是相同的,6(2017,武汉)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11、是相互作用力,D,7(2017,聊城)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D,8(2016,天门)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 B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C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D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D,9(2017,烟台)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甲)。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

12、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图乙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B,A,11(2017,随州)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甲乙丙 D甲乙丙,D,12(2017,温州)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

13、生压强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A B C D,B,13(2017,东营)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关系为()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导学号14184047),A,14(2017,自贡)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B,15(2017,自贡)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导学号141840

14、48)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A,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积均为0.01 m2的薄壁空杯,其中甲为柱形空杯,四个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100 Pa。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 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900 Pa,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 N/kg)(),A,17(2017,湘潭)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所示。,(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

15、验。,形变,可以,(2)通过比较图甲、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越大,乙,控制变量法,18(2017,连云港)小明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一位少女落入冰窟,90后小伙为救人在冰面上匍匐前行”,小伙为什么不抓紧跑过去救人,却要慢慢爬过去?爱思考的小明想知道人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于是他找来了体重秤、米尺、粉笔粗略地测出了人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请你帮小明写出测量步骤。,19(2016,北海)动

16、脑学物理,越学越聪明。小武同学看到商贩将水果浸泡在某种红色液体中,他悄悄地取了一些样品测量其密度,如图所示,步骤如下:,(1)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2)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适当位置,并用铁架台和试管夹固定;(3)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4)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计算样品的密度。,根据上述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cm;玻璃管放入水中,没倒入样品前橡皮膜向_(填“上”或“下”)凸起。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是_(用水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计算样品的密度_kg/m3。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

17、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将导致计算的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_。,1,上,样品的深度h样;橡皮膜到水面的深度h水,1.2103,小,20(2016,孝感)考感市某采石场出产一种质地均匀,硬度高,抗风化的优质石料,小华同学将石料加工成边长为4 cm的正方体,用天平测得该正方体石料的质量为179.2 g(g10 N/kg)(1)这种石料的密度是_kg/m3。(2)如果将这个正方体小石块放入水深 0.2 m 的水池中,小石块将_(填“漂 浮”“悬浮”或“下沉”),小石块静时受到水的浮力是_N。(3)某地用这种石料做英雄纪念碑的碑体,碑体为高10 m,横截面积为3 m2柱体,矗立在2 m高的基座上,如图所示,求碑体对基座的压强。,21(2017,上海)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 m2,盛有质量为8 kg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 m、质量为2 kg的水。求:(1)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乙。(2)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乙。(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p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