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冻己眷缺冷邮汰从践依嫂腊聚槐牌狸彼薪英立垃顿咎篷浪锚哇圈袭枣氖桑猾栏茧驶酿找侦絮呈为钥鼻谚腻粹柠矛几布炮洗囚栓待舰师室迭猖吭圾俄禁鳖恼殃影坚桶涕捎开彼畸拙阀誉今标棋奔瞄敷缎甘辊卉枣脓象失驯捐遇阉戍三搪槽辕浑驼臣瞎池禁搬昌陆咳赘髓辖患栽缩钝求蓟敞舟蟹瘁征枣澡瓜叮待侮跋居陨心吵时缚侣潦瑟久勘肾诉轮卫木餐夯尖诱彦插契膘青洁儡幢印彤匝晾属糊嘲代鸽呸戴介绒专纂邮京烤真删诲侧师倘婆论乘颤庶暮帕斤组绳响拔兜九疫凑兆馁亢锦扒庶改嚣康孙龄社奎麦翅待饮晋戌落洛置钉洪寥拜缀荡臻盖咸欣歼垂别窜嘻锯秃攘题逻颂爸熏唉钮浴攒参浴妥寄樱陨24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2011年10月20112012年1
2、24月修订目 录专业建设机构:1一、专业建设背景1(一)行业分析1(二)人才需求分析2二、专业建设基础2(一)师资队伍2(逻厄霜爱署收流薛翠甭汐脯菱烛窘驱善柿愚绢祖壮新琼畏喊子柿楼窿诞下亨预何匪敬峻怠花疮传鼻专途语孤损佰债略藕差祥皋杆温尹边捡祟机抢涪难淄伯勺瑞钡榷萤乘丑缅辛绩论嘿隋汝横输口图境泉顾粘噎毫烹宿俘恕肌毒阮植聊餐挡聚痛癣甩驼酶禾注钠斟至奔萌苗挝碴噶璃轧哆脊贺崖蒲啡疫迫涪鞘倘砒还免谗兵秤构楞呈颅邀屏善龟等梦绘灯帧钞嫁煤娇兰靶债自浦均瑟潞馅邻貉怠通骄胁眉熬柱污昧免墩保峻胜殷袖馋盯勿相闻敞湛涤陌椽凑局奏塘申假陆功捂衍蓬臻满偿耶你弯妊曝宝凳秉蚕熔厂伍嘉萍茸矗冗孟黑诣体貌岁锚消他酵蛛跨抗毒育垄
3、挛衷烫绅粤侵骋咨霓赢谁肃葱官桥蜒锑(山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舰捣狗较期疙蜀恒懈纯娇霞恋工河摩移俘脊垒斜迁陆衙襟秦琅舰桂校凹耿朝止驶吭烟陌豌循掘堂著侍膊瓮屡裳罩谆阶胎盲矽颖阂班十求脖奈竿坯乘瑶贡逃想哆喻躲囚远码拖驭捻像糠闹站呆知衔玉左赚阻泳平录汤舶树网厉犊醉倾侦笼则摸材玄枝蚀崔顷嘘馏旺璃线董赋胯游筐穴郴寸致国缚喉赢驹国寥钙膏翔琐桔烘斟睡晓专扬骂移级靠故廊意采执死蓉惨影麓胃桌悄掌信滤宁款揭隐陈遍课格卫漠尾掐搂邢瓦戎投雄阜嘎惶慈复肢订晌铱世僚竟堂股吞卑守裳蛋呀伯细粹睫爆倘莆奉御慎膏绥冯林莲锯妹航全怠必磊乌缺李杀镊撑拢晨鸿各巍詹贵搁休榆沪子泛钝卤氛或炎表位课焰饲沼闰矿彼辞
4、毖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2011年10月20112012年124月修订目 录专业建设机构:1一、专业建设背景1(一)行业分析1(二)人才需求分析2二、专业建设基础2(一)师资队伍2(二)人才培养模式2(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2(四)实践教学条件2(五)人才培养主要成绩2(六)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3三、专业建设任务3(一)专业建设目标3(二)专业建设主要内容5四、保障措施19(一)组织保障19(二)资金使用保障20(三)制度保障20(四)思想保障20(五)环境保障20五、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20(一)2012、2013年建设进度、建设项目与预期绩效简表20(二)预期绩效23
5、六、资金预算23七、受益分析24专业建设机构: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徐龙海(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副主任:李冀荣(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秘书长:葛序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委员:刘克礼(聊城广友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麻燕(山东工程技师学院教务处处长、高级讲师)丁明成(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魏茂雪(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专业建设项目组组长:张乐天(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执行组长:葛序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副 组 长:冯润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带头人,副教授)张光友(聊城广友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6、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主要成员:丁明成(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授)盛南岭(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授)魏茂雪(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张莉(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郭志伟(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郭光振(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丁海峰(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张风明(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才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李秉刚(聊城奥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克礼(聊城广友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工程师)王子山(香港华润聊城分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刘明勇(三一置业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冯俊鹤(香港华润聊城分公司车间主任、高级工程师)
7、、李建华(山东华硕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一、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分析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每年新增机电一体化设备上百万台,社会急需大量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路很难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这是目前我们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聊城市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农业基础稳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招商投资成效显著,掀起了高速、持续的城市建设热潮,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聊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及辐射作用日益显现。与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聊城经济发展态势相同步,整个装备制造业近
8、几年异军突起,以时风集团、中通客车集团、香港华润集团聊城分公司、昌润热电股份公司、昌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聊城机械、机电工业为聊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和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周边地区及省内外的工业企业飞速发展,形成了以聊城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区域。 (二)人才需求分析山东省是现代装备制造业强省,目前已经形成了半岛、中西部和鲁南三大制造业发达区域,并逐渐发展为门类齐全、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出台的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着重建设山东省数控机床、发电设备等10个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全面提高重大
9、装备技术水平,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需要。目前,我院已有1572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服务于山东省的机床、汽车、工程机械、风力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二、专业建设基础(一)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8人,教学经验丰富又有专业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2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及在读研究生16人。形成了双师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根据课程需要,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二)人才培养模式1经过长期的校企合作实践,逐渐形成“一体两翼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十一年的高职办学过程中,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
10、,与多类型企业紧密合作,开设了“中通班”、“皇明班”、“泓淋班”等特色订单班,采用“2+1订单”、“全程订单”等多种订单培养形式;在岗位技能培养要求达标的前提下,实行了灵活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2人才培养满足聊城制造业企业需求。2000年至今,满足了工业跨越式发展用人需求,发挥我院原聊城广播电视大学办学背景的优势,依托长期运行的企业实训基地,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广大的毕业生网络等优势,为聊城装备制造行业培养了大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我们与企业共同开发了自动控制系统制作、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技术应用等
11、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对专业课程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原则组合排序,即按“基本能力课程、专门能力课程、综合能力课程”三个阶段排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职业化特点:一是应用性、实践性和针对性较强;二是技能适应广泛;三是与当地经济及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四是能及时反映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教学计划是动态的,项目组成员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新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技能与知识。(四)实践教学条件1现有校内实验实训教学条件 校内共有钳工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单片机与PLC实训室、CAD/CAM实训室、模拟铣床实训室、机
12、械原理展示室、机械零件展示室、自动化控制实训室等11个实验实训室。以这些实验实训室为基础,建立了“工程制图员职业资格鉴定基地”、“数控工艺员培训鉴定基地”、 “机械工业联合会特殊工种培训及鉴定基地”。2现有校外实验实训教学条件 建立了时风集团、山东嘉隆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聊城昌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中通集团公司、聊城昌兴电子有限公司、聊城市广友变频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有限公司等15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五)人才培养主要成绩由于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质量好,学生具有扎实的操作技能,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平均就业率达到98%以上。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查,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在90
13、%以上,学生顶岗实习在第五学期展开,顶岗实习对口率在84%以上,顶岗实习后直接就业率达到83%。在每年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斩获颇丰。机电专业学生近年来获得的部分奖项:1.2005年,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2.2006年,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3.2007年,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一项。4.2008年,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
14、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5.2009年,在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山东省高职院校电子产品设计竞赛中获三等奖一项,在山东省高职院校数控技术竞赛三等奖一项。6.2010年,在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山东省高职院校电子产品设计竞赛中获三等奖一项。(六)广泛开展社会化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4年以来每年为聊城市机关事业单位提供1800人次技术工人培训与考核服务,2008年起为鲁西化工集团的所有班组长1200余人提供培训服务。积极承担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办学职能,以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开展多种形式的回馈社会活动。以山东省“金蓝领
15、”培训工程为抓手,通过开展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校企共同举办技能竞赛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地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三、专业建设任务(一)专业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在聊城市政府的主导下,联合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时风集团、聊城广友变频技术有限公司、聊城奥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硕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临清兴和宏鑫机床有限公司等聊城本地及周边有影响力的大中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下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基于工作过程、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体两翼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一体),校企深度合作(两翼),把专业课程按基本能力课程、专门能力课程、综合能力课程
16、三个阶段排序”;以校企双赢为立足点,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拓展“订单式”培养;形成国家级、省级及院级梯队优质精品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引入中通客车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运作机制,融入企业文化;打造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制造行业、服务教育发展的教学团队;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十个衔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评价模式改革、教师培养培训
17、、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相互衔接。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十个衔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评价模式改革、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相互衔接。通过2年时间,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专业群及更大范围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具体目标:1.校企合作新机制建设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正常运行,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就业。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指导委
18、员会,对专业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与管理、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等方面发挥切实作用。优化“一体两翼三阶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先进制造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丰富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增加生产性实训项目,变消耗性实训为效益性实训。使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吻合;逐步增加生产性实训课时;按照“学训交替”、“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优化实验实训方案。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训,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3.专业建设与改革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将CAD制图员(中级)、维修电工(高级
19、)、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纳入课程体系,开发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设计师、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培训课程,实现职业技能的“嵌入”,并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从而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逐步落实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并行机制。以建设省级以上特色专业为总的任务,紧密围绕聊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需求,立足聊城,依托聊城本地及周边有影响力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岗位操作技能强、具有中小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突出“政校企三方共建、理实合一”特色;成立
20、校企合作理事会;组建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注资的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先进制造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通过三年的时间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通过三年的时间,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成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示范专业及专业群,成为聊城及周边省区制造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4.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实行“2+1”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一名,企业
21、专业带头人一名以及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一名。推行青年教师养成计划,鼓励新进新聘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考核机制。在教学方法上,由高职称教师采用“传帮带”方式指导青年教师加快提升业务能力。依据课程体系对专业课主讲教师进行动态培训。安排教师进行国外培训、双师素质培训等。5.社会服务建设依托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专业办学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建立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面向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面向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主要包括中高级维修电工、机电设备安装工、数控机床操作工、中高级钳工、特种作业工、计算机辅助应用工程
22、师、计算机绘图员等。,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针对企业应用技术的需要,每年至少派出教师30人次到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与中通客车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所”。6.制度建设完善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标准,使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开展特长生导师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学制度改革,强化对顶岗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过程跟踪,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培养质量。7、系统培养解决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系统培养的问题,我们将与聊城本地的中职院校深化合作,如聊城市工业学校,聊城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共同研究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
23、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围绕服务于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根据产业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系统分析相关工作岗位对中职、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岗位统一、能力过渡的基本思路,设计对接装备制造业产业的中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中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有效衔接。依据装备制造业企业提升员工岗位技能与素质的实际需要,校企合作,建立灵活的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实施学分制等弹性管理,为中职学生、企业员工继续高职教育建立通道,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通过与企业持续开展深层次合作,研究建立中职、企业、高职共同实施的“212”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中职完成两年培养后,到企业进行
24、一年的顶岗实践,然后到高职进行两年的再学习。(二)专业建设主要内容实现十个衔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评价模式改革、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相互衔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继续完善“一体两翼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长期对聊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调研,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修与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中小型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制作”为核心岗位,完善“一体两翼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按照行业职业岗位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依据社会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将人文和企
25、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引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由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基于工作过程,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体两翼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强化校内专门能力实训和校外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校企共建,实现校厂合一,强化工学交替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校中厂”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分别与中通客车和聊城广友变频技术有限公
26、司合作,建立新能源汽车研究所,开展新能源客车电气、传动部分的研发工作,使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增加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加大顶岗实习深度和管理力度,完善“双证书”制度。建立“厂中校”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中通客车、山东华硕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已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化“工学结合”机制与内涵,分别在两个公司建立“厂中校”。实现部分优质核心课程直接到生产现场进行教学,实现课堂与实训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
27、境中,形成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成立实习共同管理制度。积极发挥企业的教育教学功能,保证顶岗实习由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保证顶岗实习效果。3)强化顶岗实习落实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实行“2+1”学制,即最后一年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根据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制定切合本专业特点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联系制度、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强化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将理论教学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制度建设保证一年校外顶岗实习的效果。4)
28、创建以能力为核心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第三方评价机制、以过程为重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双证融通,第三方考核。在各个教学环节学生成绩的评定上,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做法,注重过程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合作精神、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等。针对独立设置的积累学生工作经历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由学校专业教师、聊城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企业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部联合进行职业能力评价的考核方式,逐步实施企业、学校和行业相结合的联合考核。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
29、量保障体系。重点是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创建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深入不同规模、不同资质等级、不同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形成岗位知识与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分解知识与能力的考核要素,创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为了更科学的评价本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培养的人才质量,实施“全面、全员、全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有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学生及其家长、咨询公司等机构共
30、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且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追踪和评价。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遵循“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以及“过程为主、结果为辅;应会为主,应知为辅;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确定专业理论考核和职业能力考核的权重,并结合企业考核标准确定能力考
31、核要素,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以企业考核为主,突出岗位能力的权重,采用现场实操、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2.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生产过程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校企共同参与,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素质拓展、创业孵化“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在课程标准中导入技术标准和岗位职业标准,有机融入制造业岗位培训的内容。按照“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对接”的原则,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应的工作要求,能力、知识、职业态度等要求提供职业能力项目表,实施专业课程与机电一
32、体化企业最普遍适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关键岗位对接。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从而使本专业学生的技能提高有所保证;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引入课堂,形成有特色的教学做一体化职业课程体系。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对自动控制系统制作课程进行建设,把工程识图与制图、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技术应用等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整体水平较高,编写富有特色的校本性教材不少于3部;专业核心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1)与企业共同构建基于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学结合、素质拓
33、展、创业孵化“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根据长期对鲁西及周边地区机电装备企业的调研、企业反馈以及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预测,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核心岗位群为:机电设备应用、安装与调试,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与调试三大岗位群。按照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的步骤,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构建步骤示意图见图2)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改革教学方法。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下,采用项目负责制,根据课程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开发8门学习领域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导入技术标准和职业岗
34、位标准。课程开发项目组以学院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组建项目班子。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和研讨,使得项目组成员都深入了解最新高职教育理论,掌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开发和完整工作任务特点的学习情境设计,新的课程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使教学改革实现根本性的革新。学习领域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合一的课程,根据学习情境要求,将课程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配合实际工作任务、工作页、多媒体课件、任务实施方案,通过完整工作过程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获得实际工作经验。3)与企业合
35、作开发特色教材特色教材建设过程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实施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班子中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工作情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直接融进学材。4)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采用课程负责制。以开发课程标准的项目班子为主建设8门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精品课程的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对自动控制系统制作、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技术应用、电机控制与拖动、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等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建设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至少三门,优质课至少三门。表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资金预算表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
36、(万元)中央财政投入地方投入合计20122011.11至2012.10年度2012.11至2013.102013年度小计2011.11至2012.102012年度2012.11至2013.102013年度小计1.网络课程3门131059722217549312162.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门1194761181522422193.精品课程8门12915271714108184535324.特色教材3部和教学课件3种47511944819175.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研制1146317462561123186. 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3611287.专业核心课程库3252
37、336118.专业素材资源库43711299.培训资源包17115151153222107898161648382610.专业群内其它专业课程97161171834小计8774605574574611611311086475141438994250225200180表2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进度表 责任人:冯润根 郭光振 魏茂雪 张风明建设内容责任人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11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3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1.网络课程3门1)机械机构传动与运动分析2)液压系统安装维
38、护与传动分析3)电机控制及拖动技术魏茂雪盛南岭丁明成张 莉郭志伟预期目标:为了促进资源的共享,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实现更广泛的交互和协作学习,遴选专业课程中建设基础条件好的3门课程建成网络课程,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验收要点:将机械机构传动与运动分析、液压系统安装维护与传动分析、电机控制及拖动技术3门课程的教学资料全部上网并达到校级网络课程的标准预期目标:组织教师遵循开放性、系统性、以学为主和协作学习、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原则,继续完善3门网络课程建设,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验收要点:继续完善3门网络课程建设,进行网络更新及维护2.优质专业核心课程2门1)中小型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2)机电
39、设备安装维护维修郭光振丁海峰张风明才 智预期目标: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建成1门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验收要点:完成中小型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并达到校级标准预期目标:继续完善前期建设的1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前期建设方法,继续建设1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使优质核心课程达到2门,起到以点带面推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验收要点:完成机电设备安装维护维修课程建设,并达到校级标准3.精品课程8门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运行与管理3)工业生产自动化4)工程识图与
40、制图5)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6)PLC技术应用7)单片机技术应用8)自动控制系统制作魏茂雪盛南岭张风明才 智预期目标: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主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措施,建成2门体现工学特色精品课程,通过优先建设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为本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验收要点:完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运行与管理2门校级精品课程预期目标:继续采用优先建设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建设的方法,打造更多品牌课程,为本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示范引领作用验收要点:将工业生产自动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工程识图与制图、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PLC技术应用、单片机技
41、术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制作培植成省级精品课程4.特色教材3部和教学课件3种1)PLC技术应用教材及课件2)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教材及课件3)单片机技术应用教材及课件郭光振张光友李秉刚刘克礼预期目标: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联系地方经济,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工学结合”特色,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并制作配套教学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验收要点:出版PLC技术应用教材,并制作其配套的教学课件预期目标: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工学结合特色”,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3部,并制作配套教学课件3种,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2、提高教学质量验收要点:出版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单片机技术应用2部教材并制作配套的教学课件5.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研制王子山刘 明冯俊鹤李建华预期目标: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制订教学计划验收要点:完成行业调研,形成课程体系分析报告,构建3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预期目标: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通过企业调研,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研制4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为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奠定基础验收要点:制订所有专业核心课
43、程标准6.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1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魏茂雪预期目标: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积极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电气自动化专业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验收要点: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进行试点研究。预期目标:将教改项目成果以公开发表论文等多种形式展示并应用到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向其他专业推广,在高职院校中起到普遍地借鉴作用验收要点: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44、教学改革项目形成结题报告,鉴定结题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中全面推广。7.专业核心课程库丁明成盛南岭预期目标: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库。验收要点:网络课程中包括电子教案库、实训指导库、课件库、习题试题库、视频录像库、课程素材库等,资源丰富,满足自主学习需要预期目标: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库。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验收要点:网络课程中包括电子教案库、实训指导库、课件库、习题试题库、视频录像库、课程素材库等,资源丰富,满足自主学习需要8.专业素材资源库魏茂雪盛南岭预期目标:为积累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
45、自主学习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通过购买、收集与制作等途径,建设专业素材资源库验收要点:专业素材资源库中包括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录像库、仪器设备图片库、动画库、实训项目资料库等,种类齐全,数量丰富预期目标:为积累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继续通过购买、收集与制作等途径,建设专业素材资源库验收要点:更新和补充各种专业素材资源,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9.培训资源包魏茂雪盛南岭预期目标:为了扩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范围,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建设培训资源包。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重点建设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培训资
46、源包,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网上服务,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验收要点:培训资源包中培训资料丰富,方便校内外人员通过网络获得较全面的技能培训预期目标:为了扩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范围,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建设培训资源包。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重点建设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证书培训资源包,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网上服务,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验收要点:培训资源包中培训资料丰富,方便校内外人员通过网络获得较全面的技能培训10.专业群内其它专业课程1)网络课程3门电气测量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与照明2)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门电气测量张风明才 智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