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265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方法导引,广铁二中 姚燕群,常见考点:,理解诗意。考查对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感知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考查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和诗的节奏韵律等。分析技巧。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一、炼字,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形容词、动词)(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

2、)某字再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注意: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要点(笔记)(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1)“阔”更好。(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

3、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阔”比“失”好。,演练(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例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例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参考答案:“见”是无意中看到的意思,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然闲适和恬静的心境。,参考答案:“割”有切断、截下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雄伟高大形象。,参考答案:“溅”是指液体受到冲激向四外飞射;“惊”是惊动、

4、感到不安的意思。这两个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演练(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形容词),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例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参考答案:一个“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沙漠里渺无人烟的广袤意境;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得惟妙惟肖,使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参考答案:“异”是不一样的,不寻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二、炼句(名句欣赏型),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

5、诗词的意思,说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他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答题要点(笔记),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语言要优美。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以什么样的启示。,题型示例:,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所展现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参考答案:莺是

6、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参考答案: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其含义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演练,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的壮观场面。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理解。,参考答案: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着将军分给的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参考答案: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赤诚之心垂于青史,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来,也不愿屈服,表现力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三、炼意(“意”既指全诗的主旨,也指该诗的意象和意境。),题目形式(1)诗歌(词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感情变化。(2)诗词表现了诗人什么人生理想(3)诗中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注意(笔记):抓住诗歌的标题,读懂题眼;了解写作的背景;联系诗词中的典故;注意重点词语,标题看题眼,诗中找关键词,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8、故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1)题眼是“送”,送朋友出使“安西”,安西地处偏远,因而举杯相送,依依惜别;(2)诗中“柳”谐音“留”,暗指希望友人留下,写出了诗人的不舍。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演练,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怀才不遇,到悲愤中不乏豪气,再到失意中怀有希望,演练:,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

9、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参考答案: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四、表达技巧,题目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怎样抒发感情?有何作用?(3)谈谈某句诗的妙处。答题要点(笔记)(1)准确之处抒情方式何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常见的表达技巧(笔记),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表现手法: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

10、、对比映衬、比兴、渲染、象征、铺垫、抑扬等。修辞手法:对偶、互文、顶真、双关、夸张、反复、排比、比喻、拟人等。五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叙述、(说明),题型示例,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参考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担忧的复杂的情感。,五、语言特色,题目形式(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答题要点(笔记)

11、(1)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概括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诗中的用于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语言常用术语,语言风格:豪放、婉约、恬淡自然、清新、沉郁等语言特征:简练传神、生动形象、婉转、凝练、对仗工整、质朴淡雅、欢快风趣、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含蓄隽永、雄浑、悲凉等创作风格:超脱自然陶渊明;飘逸洒脱李白;沉郁现实杜甫;平易自然白乐天;诗中有画王维;豪放大气苏东坡;雄壮畅快辛弃疾;婉约含蓄李清照,题型示例,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请分析该诗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

12、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诗词的题材入手,可以较好的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山水、田园诗:,2、思乡诗:,3、送别诗:,4、边塞诗:,5、怀古诗:,6、爱国诗:,7、写景、咏物诗,诗歌的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离愁别恨、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诗 歌 意 象 举 例:,杨柳 菊花 莲花 月光 秋雨 鸿雁 大漠 红豆,惜别,高雅,高洁,思念,忧愁,思念,苍凉,相思,古人常通过游子、折柳、天涯、家书、归雁、明月、秋、落叶等意象,表达思乡思亲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