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7345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彻领姿狡哥艇氮无蹭睹青渣浑墩悟猿拭邻押敬征邢腊莫涉腔笋迫舅某缄闪延篱十徐均吝胰偏沪预慧捻息浩桶影惶鼠五料臻甄刘砒忧愿屹驳必宗忧膊焙壳吾菊热囱绥旷驴牧狠烩郎驯坞妊嚏贪漠冻甭墒糜偶辅墩凿掌粥袄也蓄凶轩倍坷毒货榜蛤杂粥圈叁芯佛殿今旗慎妥狐损控溃精铆辆脯哥猪靛庇防稚蕉富悼箕祖剩齐炸尽浚缮囚主乱瞻搔绳睡映撰倍渡厨估销冻狰霄煽降诣岔蒂雷搓钒盎灼话校爽妄咨粹戈淖议购独晃呸埂巍愤彰商慕喷抱燕勉靠嘿挤卞葫揖茫愉庚核物郸舱剐躬内邦祸捅塌傻瘁浅醒医茵溃衷兜喷仔茂粮监望驻痪杏烫埋湾渗惯更益鸵生知望沽赢熙筋篇盖雁吾昂釉蚤绷小顾览句戌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

2、行性研究报告湖 南 省 国 际 工 程 咨 询 中 心二一一年十月斧字宙惹唱翁裕矽蔗覆蓖辉借鼠蓝臀醛幂唐及昭塌橇闯颂酷能嚏猩撼叉最净翼努褂兢挂狭筑释氟薛贮挎押惮炒撵墙眉收柜纪堪痔鹿咆钮本剪另畸糠栅褒芜拿衍听臀堑厦畜切释虾字茵汗篓帕饵穗委析讥穷即摈堆墒坑赶琐凝咎胚址察盛瞪顽跺税晦辛殆俩舟纬答申膨啮咬抖弓康僳课幸锐叮截柜荷蓖曰宵讣戈环秘袋拼懒够控龟妊镍刷箱烽躬龄扩海鼓矩悦保瞒疯尘猖俱位椿陵览退吾寨懊抉愧钱暂企徘索鄙锯箭扎兆坟戎洪祝五殖坡篡克讨哈暑览椒眩疗燥选睦筷有竖逐摇氢韧鼓讲针恩伶峰辉诲墨触产随解抑每十利对幂插锻疆鉴嗜骗锰侵阑速曳召连偿伎挎贵蹦易纫疗笔卓殉起启氧项献贝补攘憋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

3、可行性研究报告于赖祟拾短肝醛惑梦蜗永车墙湃卤厢腊路侠靛膏涂冉柱圆苇窃照某善桓听搜成丧朝饯捍乳呛假煤擂瘩隔特绥咙昼色褂简迟杏诲宙敲册问疲赖哥叫伦羌柜迪标慧额阎窍拯拙绥秆汾獭颊咆档正锚泉郊凯虹凤慑辛沫责插恃悉骆匙塑韶邦爵芭京故硫举统尝吉澡俩技艳册苍弗听鬃囱谬枚橱黍尊倪家矢亢倾沏闭爵士予柑与渗淮捌甥拾菲羔就卿鼻珠征页毫椎摔嫌渔植翰迟斌钧数涨断镣疡琢巾祷浊卯赦宪钠埋悸抬捧藕雷膊燃衰钨咽膘熔慷近肪娱敝段调惺或忧炯爬足遇脾醒酮示普畅思顶档燥吻侗盏韩恕咨笼福诬停剐渝想艇迪逢绚弹逸且艺烧擒梳超恍敏呛派慨帽殖谐绕薛东钡丰泳弹丹注膏践馏热顾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

4、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湖 南 省 国 际 工 程 咨 询 中 心二一一年十月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任匡竹述副主任刘永安总工程师王沛皇项目一处处长曾凡勇项目负责人郑清里参加编制人员郑清里工程师曾凡勇教授级高工谢 飞高级工程师莫建炎高级工程师罗 云高级工程师龙文彬高级经济师赵卫华高级工程师彭白阳高级工程师苏 峰工程师目 录第1章总论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3第2章项目建设必要性52.1常见重金属的危害性52.2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背景62.3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3章建设条件163.1建设区域现状163.2建设条件163.3协作条件20第4章建设规模

5、214.1排水体制214.2污水量预测214.3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28第5章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305.1厂址选择原则305.2备选厂址分析305.3推荐厂址方案31第6章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质336.1进水水质336.2出水水质346.3污水处理效率要求35第7章污水处理工艺367.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367.2污水处理工艺选择367.3污泥处理工艺467.4排水方案比选48第8章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508.1设计原则508.2工艺设计范围508.3工艺流程示意508.4去除效率预测538.5污水处理工艺设计538.6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578.7主要设备一览表58第9章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

6、609.1总图设计609.2建筑设计639.3结构设计659.4电气设计679.5仪表及自控设计729.6给排水、消防和暖通设计749.7物料供应75第10章污水收集系统设计7610.1污水网管设计概述7610.2污水管网工程设计7910.3污水提升泵站81第11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8611.1环境保护8611.2水土保持90第12章节能91第13章防洪、消防、劳动保护9213.1防洪9213.2消防9213.3劳动保护92第14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计划9414.1实施原则与步骤9414.2实施组织机构9414.3计划主要履行单位9514.4运行管理及人员编制96第15章项目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98

7、15.1实施进度安排9815.2投标方案98第16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016.1投资估算依据10016.2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10016.3流动资金估算10116.4项目总投资10116.5资金筹措101第17章财务评价10217.1财务评价依据10217.2财务评价说明10217.3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10217.4成本估算10317.5财务效益分析10317.6不确定性分析10317.7财务评价结论104第18章社会影响分析10618.1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10618.2项目与社会互适性分析10618.3结论107第19章项目风险分析10819.1停电造成的风险10819.2污

8、水处理系统维修风险分析108第20章结论与建议10920.1结论10920.2建议110附 表附表1: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工程投资(污水处理厂部分)附表3:工程投资(管网部分)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5:销售收入估算表附表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7:损益和利润分配表附表8: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9: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0:资产负债表附 件附件1: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供水意向书附件2: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供电意向书附件3:汨罗城乡规划管理办公室关于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意见附 图附图1: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及汨罗工业园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2:方案一、方案

9、二(推荐方案)厂址地形图附图3: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附图4:污水处理方案流程图附图5:污水收集管网布置图(一)附图6:污水收集管网布置图(二)第1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1.1.2 建设单位概况本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为汨罗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27日,由汨罗市国有资产管理办投资,公司已取得4306811001055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8800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倪运清公司经营范围:筹建城市建设资金;负责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城市建设投资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国家开发项目投资的管理;国有土地和市政

10、公用设施拍卖的咨询服务;汨罗市人民政府依法授权管理的其他业务。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单位名称: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资质等级:甲级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12220070018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a)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著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b)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c) 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d) 汨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e) 湖南汨罗工业园发展规划(20062020)(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2005);f) 汨罗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11、究报告(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2005);g) 汨罗工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南省环科院,2005);h) 湖南汨罗工业园项目建设方案(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2005);i) 湖南汨罗工业园“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j)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1.1.5 项目由来湘江流域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云集了电力、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汞、镉、铅、石油类、氨氮、总氮以及粪大肠菌群在湘江沿线均有超标,重金属污染成为湘江流域的重点污染物。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关系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健康安

12、全,湖南省委、省政府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决定开展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即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确定的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湖南汨罗工业园旧称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建园理念,工业园已投资7亿元,已建成面积8km2,完成了水、电、路、通讯及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废铜、铝、不锈钢、塑料、橡胶等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为主体、回收网络较专业

13、、产业链条较合理、资源利用规模较大、技术装备较领先、营运管理较规范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四大加工板块:一是以衡联铜材、长江铜业为龙头的再生铜加工;二是以龙舟铝业、远东铝业为龙头的再生铝加工;三是以平桂制塑、鑫盛铝塑为龙头的再生塑料加工;四是以广友、正利不锈钢企业为龙头的不锈钢回收加工。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实现税收6.7亿元。根据湖南汨罗工业园发展规划(20062020),园区重金属污水将由园区重金属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汨罗江,园区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废水由汨罗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汨罗江。目前汨罗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截污干管已经敷设到了汨罗工业园境内,在不久的将来,园区的生活

14、污水和一般工业废水有望得到妥善处理。由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重金属污水处理站至今仍未建成,园区内的工业污水基本呈直接排放的状态,特别是园区废旧金属回收企业排放的污水含镉、铬、铅、砷、锌、铜等多种重金属,污水性质有别于一般城市生活污水,超标排放的重金属污水,对汨罗江水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若长此以往还可能对汨罗江的河床底质产生重金属污染,成为河流水质的内源污染源,危害流域内群众的身体健康,成为汨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汨罗江是湘江下游最重要的一级支流之一,流域面积5543km2,河长253.2km,其中汨罗市境内长61.5km,流域面积965km2,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04亿

15、m3,汨罗江流量占湘江总流量的6%左右。汨罗江流域的有色金属采掘、冶炼、加工业较为发达,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已经成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基于以上原因,汨罗市政府决定对汨罗工业园的重金属污水进行综合整治。一方面,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监督园区排污企业做到污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对园区重金属污水进行提质处理,进一步降低污水的重金属排放浓度,减少工业园重金属的排放总量。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是汨罗工业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尽快上马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对于完善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工业园工业污水对汨罗江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对缓减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金属

16、排放对湘江水质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1.2 项目概况1.2.1 地理位置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厂位于汨罗市城区东面,窑洲变电站北侧、沿江大道南侧的区域内,厂址位于汨罗市第二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1100m处。1.2.2 建设内容和规模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属于汨罗工业园废水处理系统规划工程的一部分,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2015年)设计处理能力:1.0104 m3/d;远期工程(2020年)设计处理能力:2.0104 m3/d。近期工程污水主干管和污水干管沿工业园规划的主次干道敷设,全长61073m,其中污水主干管16852m,污水次干管44221m,新建污水检查井763个;

17、远期工程新建截污干管20472m,其中污水主干管1630m,污水次干管18842m,新建污水检查井256个。近期工程在沿江大道与107国道交汇口附近设置污水提升泵站1座,设计规模Q=2.0103m3/d,用于收集和输送107国道以东汨罗工业园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加工示范基地的重金属污水。1.2.3 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项目近期总投资为10133.3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103.33万元(污水处理厂3192.38万元,管网6910.9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733.33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6400.00万元。从财务评价看:项目经营计算期内,投资利润率为4.88%,年均

18、投资利税率为4.88%;所得税后项目财务净现值为2372.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达8.13%,投资回收期为12.87年(含建设期2年),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略大于行业平均水平。从盈亏平衡角度分析,项目产量盈亏平衡点为设计能力的48.1%,低于同行业盈亏平衡点。1.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项 目指 标备 注服务范围总服务范围湖南汨罗工业园18km2规划范围内的重金属污水;近期工程服务范围服务范围包括汨罗工业园已建成8km2区域及即将建设的5km2区域,总面积13km2,具体服务范围为其中的4.8km2二类工业区;远期工程服务范围服务范围包括汨罗工业园规划的18km2区域,

19、具体服务范围为其中的8.64km2二类工业区;远期工程服务范围包括近期工程服务范围建设规模近期工程建设规模:1.0104m3/d远期工程建设规模:2.0104m3/d污水处理工艺电化学法污泥处理工艺厢式压滤机压滤工程总投资近期10133.33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3192.38万元,污水管网及泵站6910.9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0万元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11685m2(17.5亩)近远期工程一次征地管网建设近期工程污水管网总长61073m,其中污水主干管16852m,污水次干管44221m;远期工程污水管网总长20472 m,污水主干管1630m污水次干管18842m污水提升泵站占地面积150m

20、2,设计提升量为2000 m3/d运行电耗1.2kWh/m3单位水量运行成本0.90元/ m3单位水量总成本1.72元/ m3单位水量收费标准2.5元/ m3单位水量内部收益率8.13%第2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 常见重金属的危害性本项目建设目的是为解决汨罗工业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汨罗工业园主要从事废铝、废铜、废铅、废塑料、废不锈钢的回收与加工,在金属回收加工企业生产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有镉、铬、铅、砷、铜、锌等重金属因子。下面对重金属污水中的主要重金属因子的危害性作逐一介绍。2.1.1 镉镉对人和温血动物毒性很大。人摄入镉后,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地积蓄于靶器

21、官肾脏、肝脏中。此外,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也有一定的蓄积。由于镉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许多酶失活而使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等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肾功能不全,能使骨骼生长代谢受阻,导致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典型实例为日本的痛痛病。镉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毒性比对人和混血动物的毒性更大,并且在水生物体内有积累作用。此外,当用含镉污水或河水灌溉农田时,会造成土壤污染并最终使镉通过食物链积累,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必须严加控制。2.1.2 铬铬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无毒,化学性质很稳定。铬的化合物中以六价铬毒性最强,三价铬次之。铬是哺乳动物生命与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铬可引

22、起动脉粥样硬化,但过量的铬却会对哺乳动物造成危害用。铬酸、重铬酸及其盐类对人的粘膜及皮肤有刺激和灼烧作用。这些化合物以蒸气或粉尘方式进入人体,均会引起鼻中隔穿孔、肠胃疾患、白血球下降、类似哮喘的肺部病变。还有人认为,六价铬可诱发肺癌。2.1.3 铅铅经饮水进入消化道,有5%10%被人体吸收。侵入体内的铅有90%95%形成难溶性磷酸铅Pb3(PO4)2沉积于骨骼,其余排泄体外。铅还可进入血液,引起内源性铅中毒。铅主要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其主要毒性效应表现在: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及肾损伤,对儿童造成大脑损害。成人平均每日摄入铅0.30.5mg,其中可能3%10%

23、来自饮用水。水中铅浓度达0.18mg/L时能引起温血动物慢性中毒,磷酸铅亦有致癌作用。铅及其化合物:硝酸铅、氯化铅、醋酸铅等对水生生物均有毒害作用。其中以硝酸铅对鱼类的毒性为最大,铅与其他金属可产生协同作用而使其他金属的毒性增强。2.1.4 砷砷的致毒作用主要是三价砷(As3+)细胞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使细胞代谢失调,营养发生障碍,其中以对神经细胞的危害最大。As3+还能通过血液循环致毒。慢性砷中毒症状有: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胃痛、恶心、肝肿大等;神经系统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炎等;此外,还有皮肤病变等。2.1.5 铜铜是生命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铜对人体、动植物和水生植物都是有害的。水体中含

24、铜1mg/L以上会使水的浑浊度明显增高,1.5mg/L以上会使水带有异味。长期饮用含铜浓度较高的水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并引起呕吐,亦可能损害肝脏。胃肠道对铜的吸收率很低,但饮用含铜高的水使人患急性肠胃炎。2.1.6 锌水体中锌浓度达到2mg/L时,水将产生异味;浓度达到5mg/L时,水将呈乳浊状。按照生理指标,锌的阈浓度为4mg/L。锌的毒性较小,影响水的感官性状的阈浓度远比毒性作用的浓度为低。从以上分析可知,除铜和锌外,其余各重金属污染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均较大,且属于持久性影响。因此,预防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2.2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背景2.2.1 湘江流域自然

25、社会经济概况2.2.1.1 自然概况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广西灵川海洋山,从广西全州进入湖南东安,自南向北纵贯永州、郴州、衡阳、株洲、湘潭、娄底、长沙、岳阳等8个地级市67个县(市、区),经洞庭湖流入长江。干流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流域面积8.54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沿途接纳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浏阳河、汨罗江等主要支流及其他大小支流1300多条,流域内水系发达,年平均径流量722亿m3,居长江流域第2位,全国第7位。2.2.1.2 社会经济状况湘江流域地处湖南京广沿线经济带,是我省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城镇密布,人口密集,

26、产业集中。2008年底,流域人口4083万,占全省60%;流域内GDP 8526亿元,占全省76%,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流域内主要产业有建材、轻工、纺织、机械、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食品制造、石油化工等。全省机械、有色、食品、石化等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产业,主要企业集中分布在湘江流域。2.2.2 涉重金属产业概况2.2.2.1 产业组成湘江流域地处湖南京广沿线经济带,是我省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城镇密布,人口密集,产业集中。流域内主要产业有建材、轻工、纺织、机械、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食品制造、石油化工等。全省机械、有色、食品、石化等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产业,主要企业集中分

27、布在湘江流域。湘江流域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行业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等17个行业。重金属主要排放行业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工制品制造业等3个行业。2.2.2.2 产业特点a)产业地位重要。湘江流域涉重金属产业是湖

28、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涉重金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73亿元,约占流域GDP的24.3%,占全省GDP的18.5%。硬质合金、氟化盐、铋、白银、锑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郴州永兴,开展含银废物综合利用,年产白银2000t,约占全国产量的1/4,是没有银矿的“中国银都”。b)企业数量众多。湘江流域涉重金属企业总计1635家,其中有色采选757家、冶炼493家、化工242家,分别占流域重金属企业总数的48%、27%、8%。有色采选企业主要在郴州、衡阳,有色冶炼企业主要在衡阳、株洲,化工企业主要在衡阳、湘潭。c)产业结构总体不优。

29、一方面产品结构不优,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特别是附加值高的产品深加工率过低,目前,流域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只有22%左右。另一方面企业结构不优,湘江流域1635家涉重金属企业,年产值过亿元的154家,比重不到10%,产业集中度较低。2.2.3 涉重金属环境状况2.2.3.1 污染源现状根据调查汇总,流域内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铅、汞、镉、铬和砷等。流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呈以下几个特点:a)排放总量大。全流域通过废水和废气重金属排放总量为852.4t/a,其中外排废水中重金属排放总量为390.0 t/a,包括铅152 t/a、汞0.98 t/a、镉43 t/a、六价铬3 t/a、砷191 t

30、/a;外排废气中重金属排放总量为462.4 t/a,包括铅292 t/a、汞1.3 t/a、镉49 t/a、总铬0.5 t/a、砷119.6 t/a。含重金属固废2008年产生量3200万t,安全处置量2116万吨。b)排放比重高。流域工业废水中铅、汞、镉、砷的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的98.4%、98.0%、90.8%、94.2%,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6.5%、47.6%、35.3%、29.1%,其中流域汞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近一半。c)废气中重金属排放量超过废水中的重金属排放量。流域废气中重金属排放量462.4t/a,废水中重金属排放量390.0 t/a;其中,废气中的铅、汞、镉超过废水

31、中的排放量。d)排放行业和地区集中。流域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排放行业为有色采选、有色冶炼、化工3个行业,排放的废水中重金属排放总量为347.5 t/a,占流域的89.2%;废气中重金属排放总量为450.4 t/a,占流域的97.4%。2.2.3.2 水环境状况流域重金属水环境质量堪忧。2000年以来,湘江干流每年都出现过重金属超标现象,特别在枯水期超标现象尤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铅、汞、镉和砷。衡阳松柏下断面2008年2月、2009年10月汞、镉指标达到劣类值,湘潭马家河断面2009年2月汞达到劣类值,超标34倍。湘江支流流量小,排污口多,重金属污染超过干流,其中甘溪河、陶家河、曾家溪、康家溪、牟渠

32、、宝山河、新墙河等污染严重。部分重点工矿区地下水、地表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原湖南铁合金厂周边地下水中铬最大超标235倍,锡矿山地区75个地下水井中,14个砷含量超标,占比为18.7%,最高超标153倍,地表水中涟溪河水系砷最大超标107倍。流域内干支流共有13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湘江干流市级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厂取水口14个,部分饮用水源地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衡阳市水厂取水口在2008年11月砷超标,湘潭市全部(3个)水厂取水口在2009年2月汞超标,威胁到城镇饮用水安全。2.2.3.3 含重金属废气污染状况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有色冶炼和化工企业,排放总量大,污染范围广,是造

33、成流域大面积土壤污染和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周边近百平方公里的污染土地,主要分布于含重金属烟气排放的下风向,土壤中汞、镉、铅超标严重。浏阳湘和化工厂含重金属烟气导致周边半径1200m内土壤镉严重超标,500多居民尿镉超标。2.2.3.4 历史遗留固体废物状况流域历史遗留的含重金属固废数量大,堆放无序,隐患众多。流域内渣场和尾矿库近1000个,无责任主体的含重金属历史固废总堆存量44003万t,其中危险固废、冶炼渣、尾矿。堆存量分别为1461万t、10442万t和32100万t,全部露天堆放。危险固废主要为铬渣、含锑废渣、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其中铬渣堆存量25万t,主要分

34、布在衡阳;含锑废渣堆存量686万t,集中分布在娄底;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堆存量750万t,主要分布在郴州、衡阳和株洲。冶炼渣和尾矿主要来自有色采选和冶炼企业,分布在郴州、衡阳、株洲、湘潭、岳阳。2.2.3.5 土壤环境状况流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污染土壤总面积为723万亩,占流域总面积的5%,其中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总面积为400万亩,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总面积为323万亩。污染土壤中耕地面积为328万亩,占流域耕地面积的12.5%。污染土壤中,镉最大超标390倍,砷最大超标275倍,铅最大超标50倍,汞最大超标43倍,铬最大超标6倍。湘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受重金

35、属污染影响,农产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2.3.6 河道底泥状况流域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长期受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累积影响,湘江干支流有3154km河道底泥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程度按地市由重到轻依次为株洲、衡阳、湘潭、长沙、岳阳、永州;按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镉、汞、砷、铅、铬,其中镉最高超过背景值422倍。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等采选集中区附近的河道底泥污染最严重,不少支流尾矿入河,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困难。2.2.4 2006年以来流域重金属污染事故概况2006年以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先后发生了株洲新马村镉污染事件、岳阳新墙河砷污染事件、原湖南铁合

36、金集团有限公司含铬废渣污染事件、浏阳镉污染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仅上述几起污染事件,因重金属中毒死亡4人,血铅、尿镉超标人数2963人,多次引发围堵、上访等群体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a)株洲新马村镉污染事件2006年月日,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新马村马石组部分村民反映身体不适,体检结果有超过150位村民被查出慢性镉中毒,由此引发了打砸工厂事件。深入调查发现所在村耕地已被镉严重污染,稻谷、蔬菜重金属含量超标,不宜食用。b)岳阳新墙河砷污染事件2006年,岳阳浩源化工公司非法将高浓度含砷废水排入新墙河上游,致使岳阳县城饮用水源新墙河砷超标10倍,导致岳阳县城自来水停供4天,造成10万居民饮用水

37、困难。此次事件被中国环境报评为“2006年国内十大影响力最深的环境事件”之一。c)原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含铬废渣污染事件2009年6月15日,双峰县梓门桥镇檀山坝村村民彭加良向双峰县环保局反映其饮用井水受废渣污染,其子彭达华因饮用井水身患重病。经调查发现,这起事件是由原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违法转移含铬废渣,导致废渣违法倾倒处周边8口水井六价铬超标,村民因饮用井水导致铬中毒。d)浏阳镉污染事件2009年浏阳湘和化工厂非法生产导致周边土壤镉严重超标,接受检查的2888人中尿镉超标509人,超标率17.6%,3名村民因镉中毒死亡。该污染事件引发了多次群体性事件,6月8日,30多名群众在湘和化工厂

38、出口处堵路;6月21日,2台环保执法车、1名执法人员被村民强行滞留;7月29日,数百名村民围堵镇政府;7月30日,上千名村民围堵镇政府、派出所。以上这些事件充分表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治理工作紧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使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尽快好转。2.2.5 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成因2.2.5.1 历史遗留污染严重流域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具有悠久的历史,水口山矿产开采始于宋朝,“世界锑都”冷水江锡矿山开采始于清朝,湘江沿岸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布点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几十年历史的国有大中型重金属排放企业。重金属的不可降解性致使污染物在环境中逐渐积累,外

39、排废水中的重金属沉积于沟渠河道底泥,废气中的重金属通过大气沉降沉积于土壤,随意堆放的含重金属固废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重金属被释放出来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土壤或地下水,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有些已接近污染的临界值,极易引发重金属污染事故。2.2.5.2 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技术落后历史上,重金属排放企业大多沿湘江干支流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企业目前已位于城区或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形成排污企业与居民聚集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相互交错的格局,特别是衡阳、株洲、湘潭三个工业城市尤为突出。流域内有色行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精深产品少、初级产品多,产业集中度低,工业总产值占流域重金属排放企业

40、的29%,企业总数占到了流域重金属排放企业总数的74%,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占流域的86%,是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部分有色冶炼企业仍在使用烧结机炼铅和鼓风炉炼铜等落后工艺和装备,工艺水平落后,污染物产生、排放强度高,原材料和固废综合利用率低。2.2.5.3 法规建设滞后,监管乏力目前尚没有针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专门法规,没有重金属环境累积效益和健康风险的标准,现行废气废水排放标准中对重金属的控制要求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现有涉重金属排放、环境质量等标准需进一步完善;流域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执法能力还不能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要求,部分地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部分有色矿产资源开采秩

41、序较混乱,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乱采滥挖、偷挖盗采、偷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整治打击力度不够,后续工作跟不上,环境保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2.2.5.4 环保欠账多,治理难度大污染治理设施欠帐多,历史包袱沉重,难以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缺乏污染应急设施。相当数量的重金属排放企业不能做到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达标排放的企业重金属排放的总量仍然很大,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没有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直接排放。全流域重金属排放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目前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尚未启动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3 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1 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汨罗市重

42、金属污染物排放地点主要集中在汨罗工业园,该工业园主要从事废旧资源回收、加工,主要回收、加工产品为废铜、废铅、废铝、废不锈钢、废塑料等,园区涉及金属回收、加工企业的污水、废气、废渣大多以镉、铬、铅、砷、铜、锌等重金属为特征污染因子。园区含重金属污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即排入湄江(当地群众亦称“车对河”,下同),并最终汇入汨罗江;各金属回收、加工企业的熔炉烟尘中含重金属,烟囱烟尘与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沉降到地面后逐渐累积,经雨水冲刷,重金属污染物进入雨水管渠,最终也汇入到汨罗江。汨罗江是湘江下游最重要的一级支流之一,流域面积5543km2,河长253.2km,其中汨罗市境内长61.5km,流域面积96

43、5km2,干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04亿m3,汨罗江流量占湘江总流量的6%左右。汨罗市主要的工业企业均分布在汨罗江两侧,其中在汨罗工业园处特别集中,有大小企业上百家,其中涉及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的企业目前注册登记的即有50余家。汨罗工业园已经成为汨罗江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湖南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作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于改善湘江流域(特别是汨罗江流域)的环境质量,缓减重金属污染现状是十分必要的。2.3.2 是完善湖南汨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湖南汨罗工业园最早形成于2001年,为保证工业园的有序、健康发展,汨罗市政府

44、于2005年正式建园成立湖南汨罗工业园,并委托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编制了湖南汨罗工业园发展规划(20062020)。该规划确定汨罗工业园采用雨污分流、污污分流的分流式排水体制,园区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废水通过管网收集后进入汨罗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各企业含重金属的污水,设单独的污水管收集排至园区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汨罗江水源保护区下游。目前,汨罗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投入运行,沿江大道已敷设生活污水截污干管,园区的生活污水和一般工业污水已经纳入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范围,得到了妥善处理。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汨罗工业园污水处理站仍未建成,园区内大多数涉重企业的废水经过简单的

45、处理后即排入沟渠,汇入湄江后最终进入汨罗江。湄江与汨罗江的交汇口位于汨罗市二水厂取水口上游约4km处,工业园污水排放对汨罗市饮用水源水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工程的建设迟缓已经对工业园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湖南汨罗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5月制定的湖南汨罗工业园“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也确定在汨罗工业园内建设一座集中的工业废水处理站,同时配套建设工业废水收集管网。在各生产车间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单元,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污水排入园区废水处理站进行集中深度处理,然后回用于生产或生态绿化。集中污水处理站计划投资额为5亿元,最大日处

46、理能力5万m3,其中一期工程(20102012年)投资3亿元,处理规模为3万m3/d;二期工程(20122015年)投资2亿元,处理规模为2万m3/d。本项目即为湖南汨罗工业园“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园区污水处理规划一期工程的一部分。因此,从维护湖南汨罗工业园的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工业园基础设施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3.3 是保护汨罗江水质,保证下游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湖南汨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园正式建园已有5年之久,但作为园区主要配套基础设施之一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仍未建成投入运行,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污水无序排放,对汨罗江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长此以往,随着生物吸附作用和重金属元素的沉降,重金属将在汨罗江河床底质中累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