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502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 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 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 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 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 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 行业应用十分广泛。1、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

2、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 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以圆柱 形导体为例:设其长为:L、半径为r、材料的电阻率为P时,根据电阻的定义式 得(11)当导体因某种原因产生应变时,其长度L、截面积A和电阻率P的变化为 dL、dA、dP相应的电阻变化为dR。对式(11)全微分得电阻变化率dR/R为:dL(12)sL二-式中:dL/L为导体的轴向应变量sL; dr/r为导体的横向应变量sr 由材料力学得:per(13)式中:口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泊松比为0.30.5左右;负号表示 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将式(13)代入式(12)得:(1

3、4)式(14)说明电阻应变效应主要取决于它的几何应变(几何效应)和本身特有的导电性能(压阻效应)。2、应变灵敏度它是指电阻应变片在单位应变作用下所产生的电阻的相对变化量。(1)、金属导体的应变灵敏度K:主要取决于其几何效应;可取(15)其灵敏度系数为:K=金属导体在受到应变作用时将产生电阻的变化,拉伸时电阻增大,压缩时电 阻减小,且与其轴向应变成正比。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灵敏度一般在2左右。(2)、半导体的应变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其压阻效应;dR/RdP?P。半导体材料 之所以具有较大的电阻变化率,是因为它有远比金属导体显著得多的压阻效应。在 半导体受力变形时会暂时改变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因而改变了

4、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使得它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物理现象称之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不同材质的 半导体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产生的压阻效应不同,可以是正(使电阻增大)的或 负(使电阻减小)的压阻效应。也就是说,同样是拉伸变形,不同材质的半导体将 得到完全相反的电阻变化效果。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主要体现为压阻效应,其灵敏度系数较大,一般在100 到200左右。3、贴片式应变片应用在贴片式工艺的传感器上普遍应用金属箔式应变片,贴片式半导体应变片(温漂、稳定性、线性度不好而且易损坏)很少应用。一般半导体应变采用N型单 晶硅为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在它上面直接蒸镀扩散出半导体电阻应变薄膜(扩散出 敏感栅),

5、制成扩散型压阻式(压阻效应)传感器。大本实验以金属箔式应变片为研究对象。4、箔式应变片的基本结构金属箔式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的基板上,粘贴直径为 0.025mm 左右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如图11所示。明|信引出茂1? -;i-fUMI+y. 成活堆Ji及H莅耸嫁以(a)丝式应变片(b)箔式应变片图11应变片结构图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与丝式应 变片工作原理相同。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AR/R=K8 式中:A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e=AL/L

6、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5、测量电路为了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在应用中一般采用电 桥电路作为其测量电路。电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线性度 好且易实现温度补偿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各种应变测量要求,因此在应变测量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半(c)全桥电桥电路按其工作方式分有单臂、双臂和全桥三种,单臂工作输出信号最小、线 性、稳定性较差;双臂输出是单臂的两倍,性能比单臂有所改善;全桥工作时的输 出是单臂时的四倍,性能最好。因此,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压信号一般都采用双 臂或全桥工作。基本电路如图12(a)、(b)、(c)所示。(a)单臂 桥图12应变片测量

7、电路(a)、单臂Uo=U一U=(R1 + R1)/(R1 + R1 + R5)R7/(R7 + R6)E= (R7 + R6)(R1 + AR1)-R7 (R5 + R1 + AR1)/(R5 + R1 +R1)(R7 + R6) E设 R1 = R5 = R6 = R7,且 R1/R1=AR/R1,AR/R=Ke,K 为灵敏度 系数。则 Uo(1/4)(AR1/ R1)E= (1 /4)(AR/R)E=(1/4)KeE(b)、双臂(半桥)同理:Uoe(1/2)(R/R)E=(1/2)KeE(C)、全桥同理:Uoe(R/R)E = KeE6、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原理图图13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

8、实验原理图图中R5、R6、R7为350Q固定电阻,R1为应变片;RW1和R8组成电桥调平 衡网络,E为供桥电源4V。桥路输出电压Uo(1/4)(AR4 / R4)E= (1 /4)(AR /R)E=(1/4)KeE。差动放大器输出为Vo。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土 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4位数显万用表(自备)。四、实验步骤: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 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 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

9、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 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 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 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Q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 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 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 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函出挂/ .扣对理1、将托盘安装到传感器上,如图14所示。图14传感器托盘安装示意图2、测量应变片的阻值:当传感器的托盘上无重物时,分别测量应变片R1、R2

10、、R3、R4的阻值。在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10只砝码后再分别测量R1、R2、R3、R4的 阻值变化,分析应变片的受力情况(受拉的应变片:阻值变大,受压的应变片:阻 值变小。)。图15测量应变片的阻值示意图3、实验模板中的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16示意接线,将主机箱上的电压 表量程切换开关切换到2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放大器的增益 电位器RW3合适位置(先顺时针轻轻转到底,再逆时针回转1圈)后,再调节实验模 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图16差动放在器调零接线示意图4、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关闭主机箱电源,按图17示意图接线,将2V 10V可调电源调节到土4V档

11、。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 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在传感器的托盘上依次 增加放置一只20g砝码(尽量靠近托盘的中心点放置),读取相应的数显表电压值, 记下实验数据填入表1。图17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接线示意图5、根据表1数据作出曲线并计算系统灵敏度S=AV/AW(AV输出电压变化 量,AW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6,6=Am/yFS X100%式中Am为输出值 (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 200g。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实验二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半桥(双臂)工作特点及性能。二、基

12、本原理:应变片基本原理参阅实验一。应变片半桥特性实验原理如图21所示。不同应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输出灵敏度提高,非 线性得到改善。其桥路输出电压Uo(1/2)(AR/R)E=(1/2)KeE。图21 应变片半桥特性实验原理图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土 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一(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中的步骤1和步骤3实验。2、关闭主机箱电源,除将图17改成图22示意图接线外,其它按实验 中的步骤4实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电压值,填入表2中。图22应变片半桥实验接线示意图表2应变片

13、半桥实验数据重量(g)0电压(mV)03、根据表2实验数据作出实验曲线,计算灵敏度S=AV/AW,非线性误差6。实验完毕,关闭电 源。五、思考题:半桥测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1)对边 (2)邻边。实验三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全桥工作特点及性能。二、基本原理:应变片基本原理参阅实验一。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原理如图 31所示。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应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 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 = R2 = R3 = R4,其变化值 AR1=AR2=AR3=A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e(R/R)E = KeE。其输出灵敏 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得到改善。图31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接线示意图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主机箱中的土 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与方法(除了按图32示意接线外)参照实验二,将实验数据填入 表3作出实验曲线并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图32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接线示意图五、思考题: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 = R3, R2 =R4,而R1尹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