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541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ppt(1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概述】,1.定义 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2.性能特点,多甘、淡,性平或寒凉,主归膀胱、肾经,次归小肠经及肝、胆经。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3.分类、性能特点及适应证:,1)利水消肿药:多淡,平或寒。入肺、脾、肾经。善淡渗利湿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水湿内停诸证。2)利水通淋药:多苦,寒。入膀胱经。善清热利湿通淋。治热淋、血淋、石淋等湿热淋证。,3.分类、性能特点及适应证:,3)利湿退黄药:多苦,寒。入肝、胆经。善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证。,4.配伍应用,1)水肿骤起有表证者,宣肺解表药;2)水肿日久

2、,脾肾阳虚者,温补脾肾药;3)湿热蕴结者,清热药;4)热伤血络出血者,凉血止血药;5)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行气药,以提高疗效。,5.使用注意,1)本类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慎用或忌用;2)有些药物有较强的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茯苓(A)猪苓(B)泽泻(B)薏苡仁(A)香加皮(C),茯 苓,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七、附药,【药用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植物形态,茯苓,茯苓,茯苓白茯苓方苓块片茯苓云茯苓云苓朱茯苓(朱砂拌茯苓)。,【处方用名】,茯苓,利

3、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功效,【性能特点】,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准,赤茯苓破结血兼利水道以无过。,【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寒热虚实均可1)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证,水肿,小便不利:泽泻、猪苓、白术、桂枝(五苓散)2)水热互结,伤阴而致水肿,小便不利:滑石、阿胶、泽泻(猪苓汤);3)属于脾气虚者,党参、黄芪、白术;4)脾肾阳虚水泛证:附子、生姜(真武汤),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临床应用】,2.用于痰饮。1)脾虚痰饮:半夏、陈皮、桂枝、白朮。(苓桂术甘汤)2)湿痰咳嗽:半夏、陈皮等。(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临床应用】,3.用于脾

4、虚证。1)脾气虚证:人参、白术、甘草(四君子汤)2)脾虚泄泻:山药、白术、薏苡仁等(参苓白术散),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临床应用】,4.用于心悸,失眠。1)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人参、远志、酸枣仁等。(归脾汤)2)水气凌心之心悸、眩晕:桂枝、白术等。(茯苓甘草汤),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用量:915g。用法:煎服。,茯苓,【用量用法】,【附药】,茯苓皮:即茯苓菌核的外皮。,茯苓,性味甘、淡、平。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用量、用法同茯苓。,【附药】,茯神:即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的部份。,茯苓,性味甘、平。功能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用量、用法同茯

5、苓。,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痾。,猪 苓,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相似药物对比,【药用来源】,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猪苓,植物形态,猪苓,猪苓,猪苓,【处方用名】,猪 苓,利水渗湿,功效,【性能特点】,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相似药物比较】,茯苓 甘淡平 心脾肾猪苓 甘淡平 肾膀胱,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有补益之力,偏健脾利湿,利尿力缓;兼宁心安神。无补益之力,偏利下焦水湿,利尿力强。,薏苡仁,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七、相似药物对比,【药用来源】,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薏苡仁,植物形态

6、,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米仁薏仁米苡仁米苡仁薏米苡米米仁、生苡仁、炒苡仁、焦苡仁、熟薏仁,【处方用名】,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 痹,功效,【性能特点】,清热排脓,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温。1)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滑石、通草等;2)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杏仁、蔻仁、竹叶、木通等;(三仁汤、藿朴夏苓汤)3)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茯苓、白朮、木瓜、吴茱萸等。,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 痹清热排脓,2.用于脾虚湿盛泻泄。白术、茯苓等。(参苓白术散)。,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 痹清热排脓,【临床应用】,3.用于湿滞痹痛、筋脉拘挛。1)湿痹

7、而筋脉挛急疼痛:独活、防风、苍术(薏苡仁汤)2)风湿久痹,筋脉挛急:单用煮粥(薏苡仁粥)3)风湿身痛发热:麻黄、杏仁(麻杏薏甘汤),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 痹清热排脓,【临床应用】,4.用于肺痈、肠痈。1)治肺痈胸痛、咯吐脓痰,鲜芦根、冬瓜子、桃仁、鱼腥草等;(韦茎汤)2)治肠痈,败酱草、附子等。(薏苡附子败酱散)此外,还可解毒散结,用于癌肿,赘疣。,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 痹清热排脓,【临床应用】,用量:930g。用法:煎服。,薏苡仁,【用量用法】,【相似药物比较】,茯苓 甘淡平 心脾肾薏苡仁甘淡凉 脾胃肺,利水渗湿健脾,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为平补渗利之品,为利水渗湿首选药,治寒热

8、虚实各种水肿;又宁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为清补渗利之品,治水湿内停偏热者,补脾力弱于茯苓;兼除痹,治疗着痹拘挛;兼清热排脓,治疗肺痈、肠痈。,泽 泻,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药用来源】,泽泻科沼泽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泽泻,植物形态,泽泻,泽泻,泽泻,【处方用名】,泽 泻,利水渗湿,泄 热,功效,【性能特点】,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茯苓、猪苓。(五苓散),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临床应用】,2.用于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眩晕。白术,(泽泻汤)3.用于湿热下注之淋浊,带下。萹蓄、瞿麦、滑石等同用。4.引用

9、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配地黄、山茱萸等同用,有泻火存阴的作用。,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用量:610g。用法:煎服。,泽泻,【用量用法】,第二节 利水通淋药,车前子(A)滑石(B)木通(B)通草(D),海金沙(C)石韦(C)萆薢(C)地肤子(C)萹蓄(C)瞿麦(C),车前子,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车前科草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车前子,植物形态,车前子,车前子,植物形态,车前子,车前子车前实车前,【处方用名】,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功效,【性能特点】,清肺化痰,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1.用于

10、湿热淋证,水肿。1)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木通、滑石等(八正散)2)水肿、小便不利:猪苓、茯苓、泽泻等。3)肾虚水肿,熟地、肉桂、附子、牛膝(济生肾气丸),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临床应用】,2.用于泄泻。利小便而实大便,临床上以治湿盛水泻,小便不利为宜。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暑湿泄泻,香薷、茯苓(车前子散)。,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祛痰止咳,【临床应用】,3.用于目赤肿痛,眼目昏花。1)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2)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熟地、菟丝子等。(驻景丸),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

11、肝明目祛痰止咳,【临床应用】,4.用于痰热咳嗽。杏仁、桔梗、苏子等。,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祛痰止咳,【临床应用】,用量:915g。用法:包煎。,车前子,【用量用法】,滑 石,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滑 石,滑 石,滑石块滑石飞滑石滑石粉,【处方用名】,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功效,【性能特点】,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外用,1.用于热淋,石淋。1)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木通、车前子、瞿麦等(八正散)2)石淋:海金沙、金钱草、木通

12、(二金排石汤),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临床应用】,2.用于湿温,暑温。1)暑热烦渴,小便短赤:甘草(六一散)(治暑病惊烦不安者,用治小儿夏季感暑腹泻,效果更好。)2)暑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头痛,恶寒:薏苡仁、杏仁、白蔻仁(三仁汤),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临床应用】,3.用于湿疮,湿疹,痱子。煅石膏、炉甘石,枯矾等同用。,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临床应用】,用量:1020g。用法:包煎。,滑石,【用量用法】,【使用注意】,脾虚、热病伤津及孕妇忌用。,滑石,木 通,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木通

13、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木通,三叶木通,【药用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木通,白木通,【药用来源】川木通,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小木通,绣球藤,【药用来源】关木通,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木通,木通通草,【处方用名】,木 通,利水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功效,【性能特点】,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通草,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相似药物对比,【药用来源】,五加科灌木通脱木的干燥茎髓。,通草,植物形态,通草,通草通脱木,【处方用名】,通 草,利水通淋,通气下乳,功效,【性能特点】,【相似药物比较】,木通

14、 苦寒 有毒 心小肠膀胱通草 甘淡微寒 肺胃,利水渗湿,湿热淋证,又清心火,治疗口舌生疮,心烦尿赤;兼通经下乳,治疗经闭乳少,湿热痹证。兼通气下乳,治疗产后乳汁不下。,海金沙,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药用来源】,海金沙科蕨类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海金沙,植物形态,海金沙,海金沙,海金沙,【处方用名】,海金沙,利水通淋,止 痛,功效,【性能特点】,【临床应用】,用于石淋、热淋、膏淋。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要药。用于热淋、石淋、膏淋,金钱草、泽泻、滑石、石苇等。,海金沙,利水通淋止痛,用量:615g。用法:包煎。,海金沙,【用量用法】,石

15、 韦,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药用来源】,水龙骨科草本植物庐山石苇、石韦或有柄石苇的干燥叶。,石韦,庐山石苇,石韦,有柄石苇,庐山石韦,植物形态,石韦,植物形态,植物形态,有柄石韦,石韦,石韦石苇,【处方用名】,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功效,【性能特点】,凉血止血,石韦通淋于小肠,1.用于热淋,石淋,血淋。尤宜于血淋,可与蒲黄同用;热淋、石淋,滑石、海金沙、茅根等。2.用于肺热咳喘。单用有效。3.用于血热出血。,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临床应用】,用量:612g。用法:煎服。,石韦,【用量用法】,萆 薢,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

16、、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药用来源】,薯蓣科植物绵萆薢、福州薯蓣或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萆薢,粉背薯蓣(雄株),粉背薯蓣(雌株),绵萆薢,【药用来源】,薯蓣科植物绵萆薢、福州薯蓣或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萆薢,药材绵萆薢,药材粉萆薢,萆薢,萆薢绵萆薢川萆薢粉萆薢,【处方用名】,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功效,【性能特点】,1.用于膏淋、带下。尤宜于膏淋、小便混浊,石菖蒲、益智仁、乌梅等;妇女白带属于湿胜者,茯苓、白术等。2.用于风湿痹痛。如寒湿痹痛,附子、桂枝等;湿热痹痛,桑枝、秦艽、生苡仁等。,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临床应用】,用量:1015g。用法:煎服。,萆薢,【用量用

17、法】,地肤子,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药用来源】,蓼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地肤子,植物形态,地肤子,地肤子,地肤子,【处方用名】,地肤子,清热利湿,功效,【性能特点】,祛风止痒,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临床应用】,1.用于淋证。2.用于阴痒带下,风疹,湿疹。,地肤子,利水通淋清热利湿止痒,用量:915g。用法:煎服。,地肤子,【用量用法】,萹蓄,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药用来源】,蓼科草本植物萹蓄的干燥地上部分。,萹蓄,萹蓄,萹蓄萹蓄草,【处方用名】,萹蓄,利水通淋,杀虫止痒,功效,【性能特点】,瞿 麦,一、药用来源

18、,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相似药物对比,【药用来源】,石竹科草本植物瞿麦、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瞿麦,瞿麦,石竹,植物形态,瞿麦,瞿麦,植物形态,【药用来源】,石竹科草本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干燥地上部分。,瞿麦,药材瞿麦,药材瞿麦(石竹),瞿麦,瞿麦瞿麦穗,【处方用名】,瞿麦,利水通淋,活血通经,功效,【性能特点】,瞿方治热淋之有血,【相似药物比较】,瞿麦 苦寒 心小肠 萹蓄 苦微寒 膀胱,利水通淋,湿热淋证,偏清心与小肠火,尤适于治热淋;又活血通经,治疗闭经及月经不调。又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湿疹,阴痒。,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茵陈(A)金钱草(A)虎杖(A),茵 陈,一、药用来源,二、处

19、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菊科草本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 陈,植物形态,茵 陈,茵陈,茵陈绵茵陈茵陈蒿,【处方用名】,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功效,【性能特点】,茵陈主黄疸而利水,【临床应用】,1.用于黄疸。治疗黄疸的要药。1)湿热黄疸: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热重于湿:大黄、栀子等。(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若小便不利显著者,泽泻、猪苓等。(茵陈五苓散)2)阴黄:附子、干姜等。,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临床应用】,2.用于湿疮瘙痒。黄柏、苦参、地肤子等。,茵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用量:615g。用法:煎服。,茵陈,【用量用

20、法】,【使用注意】,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茵陈,金钱草,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药用来源】,报春花科草本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金钱草,过路黄,药材金钱草,植物形态,金钱草,金钱草,金钱草铜钱草过路黄,【处方用名】,金钱草,利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功效,【性能特点】,(排石),【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黄疸。茵陈、栀子等。2.用于热淋、石淋。尤善治疗石淋,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海金沙、鸡内金等。肝胆结石:配伍茵陈、大黄、郁金等同用。3.用于疮疡肿痛,蛇虫咬伤、烫伤。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金钱草,利湿退黄利水通淋解毒消肿

21、,用量:1560g。用法:煎服。,金钱草,【用量用法】,虎 杖,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虎杖,虎杖,虎杖虎杖根阴阳莲大叶蛇总管,【处方用名】,虎 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功效,【性能特点】,化痰止咳,【临床应用】,1.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1)湿热黄疸:茵陈、黄柏、栀子等;2)热淋:单用本品为末,米饮送服;,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临床应用】,2.用于水火烧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1)水火烧烫伤:单用本品为末,香油调敷;2)痈肿疮毒:以虎杖根烧灰贴,或煎汤洗患处;3)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烂敷患处。,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临床应用】,3.用于经闭,癥瘕,跌打损伤。桃仁、红花、牛膝等。4.用于肺热咳嗽。单用;或贝母、枇杷叶、杏仁等。5.用于热结便秘。,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用量:915g。用法:煎服。,虎杖,【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孕妇忌服。,虎杖,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学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