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555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第九章第2节清热燥湿药.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 清热燥湿药,特点1、苦寒性较重,多归胃、大肠、肝、胆经,有清热燥湿之功。主治湿热证,还有清热解毒之效。2、易伤阴伐胃,故脾胃虚弱和津液亏损者忌用。,黄芩本经中品处方用名:枯芩、条芩、子芩、酒芩、黄芩炭、腐肠、宿芩、黑黄芩,性能:苦、寒,归肺、胃、胆、小、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分析:入肺胃善泻肺胃之火,邪去无以清泻为功生毒之源,则热毒自解。归胆、大小肠经以导湿热循腑下行,湿热除,内不扰血动胎,是以血止胎安。故有诸功,以清肺热见长。,应用:泄泻痢疾 1、用于湿热证 湿瘟黄疸 用黄芩清热燥湿 热淋涩痛泻火之功,如葛根芩连汤治痢疾。或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茯苓、通草等)治

2、湿瘟。或茵陈蒿汤加黄芩治黄疸。或火腑丹(黄芩、木通、生地、扁蓄等)治小便涩痛。,肺热咳嗽高热烦躁2.用于热毒证 用黄芩 热毒疮痈咽喉肿痛 以泻火解毒。如一味清金散,黄芩60g研为粗粉,水煎服,治高热咳嗽(亦可加知母、贝母、桑皮同用)效果更好。再如黄连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治疮痈。或黄芩、山豆根、桔更、甘草治咽喉肿痛。,吐衄崩漏3、用于 热邪犯于血分迫血 胎动不安 妄行,侵入胞宫,动血损胎所致,用黄芩凉血安胎之功而治之。如当归散(黄芩、当归、白术、白芍)水煎服治胎动不安。或黄芩炭、栀子炭、生地炭、白茅根治出血证。用量:31015g入汤剂.,枯芩偏清肺热。子芩偏清大肠热。黄 芩 酒芩偏清

3、上焦热。胆汁芩偏利肝胆热。黄芩炭清热凉血止血。歌诀:黄芩泻肺大肠,清热燥湿退黄,咳嗽泻痢疮痈,止血安胎效良。,黄连本经上品,处方用名:川黄连、鸡爪连、味连、雅连、酒连、姜连、吴芋连、云连、黑黄连、峨嵋连等。性能:苦寒(性重)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特点:味极苦,气大寒为纯阴味厚之品。以泻心胃之火见长。,痢疾泄泻里急后重1、用于胃肠湿热证 胸脘痞满恶心呕吐 用黄连归肠胃以清泻湿热之邪,如香连丸,或葛根芩连汤或黄连汤(连、芩、柏、归、姜、石榴皮等),或白头翁汤(黄连、黄柏、秦皮)治痢疾。再如左金丸、或阴阳散(黄连、干姜),或竹茹半夏汤(黄连、竹茹、半夏、陈皮等)或半夏泻心汤(

4、黄连、半夏、黄芩、人参、干姜、甘草)治脘痞泛酸等。,2、用于热毒证热病神昏,心烦不眠,如朱砂安神丸(连、朱、归、地、草)或黄连阿胶汤 目赤肿痛,口舌生疮 如黄连、菊花、公英等。胃热呕吐,血热吐衄 如黄连上清丸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痈肿疔毒、湿疮耳肿 如黄连解汤。用黄连皆取其清热泻火解毒之功而治之。,现代研究:黄连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硷等七种生物咸,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有解热、镇静、抗炎抗心律不齐的作用,还有降血压、降血糖、利胆等作用,并能升高白细胞,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肠伤寒及霍乱,还用于高血压、糖尿病及大叶性肺炎、沙眼等。用量用法:1.5610g入汤剂,亦入丸散,生用泻心火解毒

5、燥湿,主心烦不眠神昏痢疾。酒炒清上部头目火邪、湿热,主目赤、口疮。黄连吴芋炒降肝胆湿火主黄疸 姜汁炒清降胃火,主呕吐泛酸脘痞。炒炭入血分,凉血止血,主出血证。,总之:黄连大苦大寒,善泻心胃之火,燥肠胃积滞湿热,为清心除烦、消痞止痢之专药。赋曰:“宣黄连止冷热之痢又厚肠胃又止泻”。附马尾连功用黄连,但力弱。,黄柏本经上品,处方用名:盐黄柏、酒柏、黑黄柏、黄柏炭,性能: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盐炒)特点:清泻之力似芩连,性沉降,长于走肾下行,泻肾经之虚火,退肾经之虚热。,应用:痢疾黄疸热淋带下1、用于下焦湿热证 疮疡痈肿下肢肿痛用黄柏以清泻下焦湿热之邪。湿热除则诸证皆

6、愈。如白头翁汤治痢疾、栀子柏皮汤治黄疸;易黄汤(黄柏、芡实、山药、白果、车前子)治白带;或黄柏、滑石、萆解等治淋痛;黄连解毒汤治疮痈。或二妙散(黄柏、苍术)三妙丸(黄柏、苍术、牛膝)治下肢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2、用于阴虚火旺证 头晕耳鸣梦遗失精用黄柏泻肾经之火而退虚热如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加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黄柏、知母、熟地、龟板、猪脊髓为丸)此外: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皮下出血等,亦可用于湿疹、湿疮、牛皮癣等可煎水外洗。,现代研究:黄柏含小檗咸,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用于痢疾、肠炎、流脑、结膜炎、尿路感染等。用量用法:310g,入汤剂及丸散。使用注意:为大苦大寒之品,脾胃虚弱泄泻者

7、慎用。,生用清热燥湿主湿热证酒炙清上焦热主目赤肿痛黄柏盐炒清退虚热主骨蒸盗汗炒炭性变苦涩主出血诸证知母与黄柏均能清热泻火退虚热:黄柏燥湿偏泻肾中相火,主湿热证 知母润燥偏清肺经之热,主燥咳证均主阴虚火旺,骨蒸盗汗等。,黄芩黄连黄柏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黄芩主上焦,偏清上焦肺热,且可 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 黄连主中焦,偏泻心、胃之火除 胃肠湿热,为清心除烦,止呕、止痢要药。黄柏 黄柏主下焦,偏泻肾火,退虚 热,除下焦湿热。共主湿热证,热毒证。,龙胆草 泻肝胆火。主肝胆湿证,肝胆 实火证。秦皮止痢、止带、明目。主带清热下,目赤肿痛.燥湿 苦 参 杀虫止痒,利尿、主湿热证及疥癣、湿疮、皮肤瘙痒等 白鲜皮杀虫止痒,功同苦参多外用。均主湿热证。了解:三棵针、苦豆子。,龙胆草,龙胆草药材,秦皮,苦参,苦豆子,三棵针,白鲜皮,思考题:1、试述黄芩、黄连、黄柏的功用异同点。2、龙胆草、苦参各有何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