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概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595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理学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药药理学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药理学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概论.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杨 维 霞,中药药理学概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药物(drug)是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中药学(scienc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材。其按照来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药理学内容: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主要对象是机体,属于广义的生理科学范畴。,一、概 念,中药药理学概论1,中药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1、基础药理学: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以生物体为实验材 料,以药物

2、产生药效的过程与机理及机体 对药物的代谢过程为研究目的一门学科。2、毒理学:毒理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 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也是药理学 研究的内容之一。3、临床药理学: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学 科。中药药理学属于基础药理学,二、药理学研究内容,三、药理学研究方法,药理学的方法:以实验研究为主,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现代药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3、。机体:指人体、动物体及病原微生物(包括离体器官、组织、细胞等),一、中药药理学概念,1、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药,而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但绝大多数是植物药)2、中医基础理论来自于临床实践,又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中药药理学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研究层次分:1、实验药理学 2、临床药理学依据研究内容分:1、中药药效学: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药理作 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的学科。2、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药及其所含化学成分在人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其特点的一门学科。,二、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中 药,机 体,药理作用

4、及机理、物质基础,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药效学与中药药动学的关系,三、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中药及其制剂对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实验对象:中药原料药及其各种制剂实验形式:体内(In vivo)、体外(In vitro)实验材料:生物有机体实验整体动物、离体器官、组织、细 胞、微生物等结果判断:外表形态、症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等,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机理提高中药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促进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四、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阐明中药药效

5、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例:麻黄的平喘作用 物质基础: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等 作用机理: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受体;兴奋支气管粘膜血管受体;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递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等。,2、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清楚明确的中药作用物质基础(有效成分)有助于合理科学的给药方式,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对症下药,提高药效,节约资源,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通过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阐明中医相关病症的机理,推动中医的进步与以现代化例:通过研究补肾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可了解肾虚证的实质,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肾虚证进行解释,并可进一步了解中医肾的本质,4、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中药新药开发包括中药

6、制剂和药理研究两大方面例:青蒿素的发明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第一个发现了青蒿素的化学分子式,获得发明证书。青蒿素是我国第一个“一类新药”,且被世界所公认。直到目前,青蒿素与天花粉蛋白是我国得到国际上认可度最高的两个中药新药。,青蒿素的第三代产品-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为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抗疟药,其将被列入WTO基本用药目录,5、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学本身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其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两大学科的共同进步,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与中药药理学相关的很多学科是西医学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五、学科性质,中药药理学是生命科学中与多种学科具有密切联系的桥梁性学科。其涉及数

7、学(生物统学)、(中、西)医药学、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动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20世纪2040年代(以单方研究为主)20世纪5080年代(从单味药研究发展到复方研究)20世纪年代今,20世纪2040年代,以单方研究为主麻黄碱的发现当归、草乌、浙贝母、三七、川芎等的研究,5080年代,中药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枳实和青皮的研究黄连和苦参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药药理研究朝以下两条思路发展。1、用植物药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中药 2、突出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 中药作用机理研究水平明显提高,许多单味药的药理作用研究已进入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中药粗制剂体外研究方法得到一定的解决 随着血清药理学的引进和发展,柴胡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相继研制成功。注:血清药理学,是一种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药理研究的体外试验方法。,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性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例:铅丹(Pb3O4),轻粉(HgCl)附子,目前,天然药物的使用范围已占全球人口的80%以上,遍布130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达200多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