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868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土壤类型各论.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主要土壤类型各论,第一节山东省的主要土壤类型 1、山东省自然地理地貌概况 山东省位于东径11436至12243,北纬3422至3833之间,土地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折合2.3亿亩),我省地域辽阔,所处地理位置较好,故土壤资源丰实,类型众多,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东省东部为胶东半岛,系大陆东缘向渤海与黄海的延伸部分,中部和南部群山崛起,地势最高,西部和北部地处黄河下游,为泛滥冲积平原。这种面海背陆,中南崛起的形势,使形成土壤的自然条件发生明显的差异。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自然区:一、鲁东丘陵区二、鲁中丘陵区三、鲁西北平原区,一、鲁东丘陵区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胶

2、莱河、沭河以东地区占全省面积的25%,地区起伏和缓,除昆仑山(文登)、牙山(栖霞)、大泽山(平度)、艾山(胶县)、崂山(青岛)、等海拔在700米以上处,绝大多数是300米以下的广谷浅丘;2、岩石 主要是:前震旦纪的黑云母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片岩、石英岩,面积最大;中生代的花岗岩常穿插侵入在变质岩区,构成较大山体的山岭和顶峰(如崂山);另外也有沉积岩:砂岩、页岩、砾岩、粉砂岩;玄武岩在蓬莱一带有出露。,这些母岩的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是山丘土壤的主要母质,另外第四纪松散积物很多,有黄土及黄土状堆积物,沿海一带有宽窄不一的海洋沉积物。3、气候 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在750850mm

3、,干燥度1.11.2,年均温在11.012.0,温暖湿润的气候,造成成土过程中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烈,土壤微酸性,沉积粘化明显。4、地带性土壤为棕壤 另外在黄土母质上有少量褐土。5、植被茂密,种属丰富。1800余种,主要是赤松林及刺槐林。,二、鲁中丘陵区 1、地理位置 胶莱河、沭河以西,小清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占全省面积的33.2%。2、地形地貌 地形起伏较大,泰山最高,主峰达1532米,属中山,海拔千米以上的还有鲁山(淄博)、沂山(沂源)徂徕山(泰安)蒙山(蒙阴),周围的丘陵海拔均400米左右,中山与山峰之间有连续分布的低山海拔5001000米,山麓和丘陵边缘为堆积的倾斜平原,另外山与

4、山之间为河谷平原;3、岩石 主要属前震旦纪以黑云母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为主,另外有寒武纪页岩,厚层鳞状灰岩、奥陶纪石灰岩(济南),另外还有其他地质时期(二迭纪、石炭纪、侏罗纪、白垩纪)页岩、灰岩、煤层等还有大面积黄土堆积。,4、气候 除鲁南大部属润湿半湿润气候区外,本区主要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800900毫米,干燥度1.11.5,年均温1213,冬季温和较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也较强烈。5、土壤 主要为棕壤、褐土。6、植被 由于土壤气候的差异,植被类型及种属差异较大,有松栎,侧柏等。,三、鲁西北平原区 包括:聊城、德州惠民、菏泽、东营地区及潍坊北部一部分,济

5、宁西部,系黄河北部冲积平原,占全省面积的41.8%。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时挟带大量泥沙,平均每立方黄河水含泥沙40公斤,最大达490公斤,88年达700多公斤,黄河自河南孟津流向平原,流速顿减,泥沙淤淀河床,天长日久便形成地上悬河,一但决口便将泥沙倾泻沉积在所流经地方,形成黄河冲积平原。1、地形 黄河历年决口改道,形成沉积物交错分布,地形起伏变化很大(大平小不平),河床处为岗,岗下微科平原称坡,然后为洼地。,2、母质 黄土母质有成层性,粗粘相间很不一致,黄土状母质的特点:几乎没有大于0.25毫米颗粒,多数是直径为0.050.01mm的粗粉砂粒,毛管作用强,给水盐运动创造了条件。3、

6、地下水情况 水平方向出流不畅,垂直运动旺盛,蒸发量大,水平排泄约为蒸发排泄量的1%3%。4、气候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燥度1.31.7,年均气温1214,平均降雨量600mm,主要分布在6、7、8三个月,蒸发量为18002000mm。5、自然植被很少,主要为农田。6、土壤为潮土、盐土、碱土、滨海盐土。,山东省土壤分类系统十五个土类: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滨海盐土、碱土、红粘土、风沙土、火山灰土、粗骨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水稻土、沉积土。,2、棕壤(一)分布:胶东半岛、沭东丘陵和鲁中南地区丘陵地区,在垂直带上位于褐土之上。(二)形成条件:1、气候:处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

7、季风大陆气候,降雨量700900mm,多的可在1000mm,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干寒。2、植被:原为夏绿阔叶林,原生林、赤松、油松,但已多被垦殖,现在多为次生树,人工林。3、地形:丘陵、低岗高平地,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4、母质、母岩:多为酸性岩、花岗岩、片麻岩(也有发育于各种岩性),(三)棕壤形成过程:(1)淋溶作用;(2)淀积粘化作用;淋溶溶积为主,粘粒由上向下移动,有一鲜红色的粘化层,因为本区降雨较多,排水条件好,土壤中易溶性盐及碳酸盐均已淋失,而粘粒、铁锰下移出现铁锰结核。(3)生物积累作用。(四)土壤属性、剖面形态:,A0枯枝落叶层,有的有,有的无,有厚有薄。A1腐殖质层,色暗棕,屑粒

8、状结构,粒状结构,疏松,植物根系多,pH中性,至微酸性。A2淋溶层,腐殖质含量明显少于A1层,色灰棕,pH低于A1及D。B淀积层,为鲜红色粘化层,有铁锰胶膜,铁子铁盘出现,粗重,坚实,核状,棱块状结构。C母质层,残坡积物,洪积。D母岩、酸性岩、花岗、片麻为主,普通砂岩、页岩、片岩、正长岩。,、理化性状1、典型棕壤表层有机质2以上,但耕作后一般下降至1%左右。2、由于淋溶强烈,盐基饱和度只有6070%,全剖面没有石灰性反应。3、pH为中性至微酸性(6)左右,而且下层酸于表层。4、阳离子代换量为2030me/100g,代换性盐基以Ca、Mg为主。5、通体以棕色、棕褐色为主,具有明显的鲜棕色或棕褐色

9、的粘化层。,(五)棕壤的亚类(1)棕壤(普通棕壤)分布在缓坡丘陵中、下部,山麓、地形平缓处。(2)白浆化棕壤 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山坡地,剥蚀残丘。次要的成土过程为白浆化过程。(3)酸性棕壤 分布在森林覆盖度大酸性岩的山地中上部,淋溶作用强,生物积累十分明显,PH值5.0左右,B层不发育(4)潮棕壤(草甸棕壤)分布在山前平原,地形平坦,地下水位高34米;附加成土过程为潮化过程;(5)棕壤性土 分布在低山丘岭的中上部、山脊处,母质为残积坡积物;成土时间短,粗骨。,(六)棕壤的改良利用:普通棕壤、潮棕壤土层厚,水分条件好,宜农白浆化棕壤,土层较薄,宜林,粗骨性棕壤土层薄宜林、宜草,改良:保持水土、培肥

10、。,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棕壤剖面(栖霞亭口),棕壤上的苹果,棕壤上的板栗,3、褐土(一)褐土分布:鲁中南低山丘陵,胶济、津浦两线的山麓平原地带垂直带,谱中位于棕壤之下,蓬莱、黄县、摧县有部分为褐土存在。(二)成土条件:1、气候:处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山丘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风化及成土作用多发生在夏季,降雨量500700mm。2、植被:自然植被,夏绿阔叶林,伴生旱生森林及灌木,但多数已被垦殖,现在为次生林,侧柏石质山地无植被。3、地形:低山丘岭,山麓平原,河谷阶地。4、母质:碳酸盐类母质,黄土及黄土性沉积物上。,(三)主导成土过程:1、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及淋溶粘化同时进行,有一深厚的粘化层

11、。2、钙化过程:CaCO3的淋溶,淀积明显,土壤正处于脱钙阶段,沉积层中有菌丝体,砂姜。3、生物积累聚积过程:比棕壤弱,因褐土必须脱钙至一定程度时植物才能生长(四)土壤属性:1、剖面形态:,腐殖质层:水稳性团粒结构、暗褐色、有淋溶作用。粘化层:分残积粘化层和淀积粘化层,深厚,结构体为核状、棱柱状,褐色,结构体表面有粘粒胶膜。钙积层:有假菌丝体,砂姜出现。母质基岩,2、理化性质盐基饱和100%,全剖面有石灰反应。PH为中性至微碱性。阳离子代换量4558cmol/1000g土通体以褐色为主,(五)褐土的亚类1、普通褐土分布在泰沂山地山前平原、山间盆地等鲁东蓬莱龙口莱州也有零星分布。2、石灰性褐土钙

12、化与粘化作用较弱通体富含碳酸盐的一个亚类。3、淋溶褐土淋溶作用较强的一个亚类,脱钙明显、粘化作用明显。4、潮褐土 农民称金黄土,受地下水影响且耕作熟化程度较高。5、褐土性土 石灰岩、砂页岩坡积物上发育较弱的褐土亚类,(六)褐土的利用和改良潮褐土为农业利用土壤,褐土、石灰性褐土和淋溶褐土以农用为主,兼营林、果,褐土性土是农林兼用土壤。注意培肥土壤和水土保持。,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褐土剖面,石灰性褐土上的肥城桃,4、砂姜黑土(一)分布 主要分布在莱西、即墨盆地、胶莱河谷、临沂、郯城、苍山汶泗河平原洼地及南四湖周围的交接洼地。(二)成土条件 地形起决定作用,平坦低洼,地下水排泄不畅,各种湿生和水生型草

13、本植物曾茂盛生长,为黑土层中腐殖质的形成积累提供了条件,且为湖积母质含较多游离碳酸钙,是地下水碳酸氢钙的富集区(三)成土过程1、草甸潜育化过程 草甸景观生物积累强烈,积累腐殖质,并使土壤浸染为暗黑色的黑土层。2、钙化形成结核过程 地下水蒸发浓缩或上层土壤淋洗形成碳酸钙结核。3、脱潜育和自身变性作用过程 气候演变脱潜育,干湿交替形成楔状自然结构体4、旱耕熟化过程 排水、耕作、施肥、种植。,(四)土壤属性1、土壤剖面,质地粘,腐殖质不新鲜,不能改善土壤结构,中性至微碱性。砂姜出现,还可见到脱潜育特征:锈纹锈斑,铁锰结核。,黑土层分化而来,2、理化性状pH值为6.08.2阳离子交换量2030cmol

14、/kg土质地多为重壤土或粘土,结构性差,黑土层僵硬裂隙多。,(五)砂姜黑土亚类1、砂姜黑土2、石灰性砂姜黑土(六)利用和改良主要为农业利用;问题:旱、涝、瘠、僵。,砂姜黑土剖面(平度),石灰性砂姜黑土上的大蒜,5、潮土(浅色草甸土、冲积土)(一)分布: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鲁东鲁中南山地丘岭区各大小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山东省主要旱作土壤。(二)成土条件:本省潮土是在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生物气候条件下受区域水文地质、成土母质、人类旱耕熟化等诸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三)主导成土过程1、潮化过程(潴育化过程)全年季节性降雨不均匀,地下水常年上下变动,土体出现氧化还原交替,Fe、Mn物质还

15、原时溶解迁移,氧化时淀积,在剖面中形成锈纹锈斑和细小的铁锰结核,碳酸钙也因溶解沉淀形成石灰结核。,2、旱耕熟化过程 开垦耕作熟化的过程。(四)潮土土壤属性1、剖面特征,1530cm,浅灰棕色,疏松多孔。310cm,鳞片状,紧实。深厚,保持沉积特征,层理明显,色泽浅。出现深度在60150cm,厚30-60cm有锈纹锈斑。保持河流沉积物原始沉积状态,具潜育特征。,2、土壤理化特性1、以轻质土分布面积最大,粗粉砂粒(0.010.05mm)占优势。2、全剖面有石灰反应,CaCO3多。3、一般pH7.28.5,4、有机质积累较少,N、P少,K相对较丰富。5、盐基饱和,阳离子代换量1030cmol/100

16、0g土。(五)潮土亚类1、潮土2、脱潮土3、湿潮土4、盐化潮土5、碱化潮土,(六)利用现状及改良1、潮土及潮褐土质地、耕性、肥力均好是理想的农业用地,2、湿潮土质地粘重,耕性不良,具有涝害威胁。3、盐化潮土和碱化潮土是潮土中两种低产土壤类型,需改良。4、旱、涝、盐、碱是潮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5、注意增施有机肥、合理用水。,潮土剖面(定陶李庙),潮土上的金丝小枣,壤质脱潮土上的曹州牡丹,6、盐碱土包括盐土、滨海盐土、碱土三个土类。(一)盐碱土的概念 土壤中可溶性盐较多,主要包括八种离子,其中阳离子:Na+、K+、Ca2+、Mg2+;阴离子:Cl-、SO42-、CO32-、HCO3-。Cl-、S

17、O42-与阳离子形成的盐为中性盐,CO32-、HCO3-形成盐为碱性盐,当土壤表层中性盐含量超过0.2%时,对多数作物生长就会造成威胁,称盐化土,若氯化物超过0.6%,或硫酸盐含量超过2%,或这两种盐含量超过1%时,此时几乎所有作物无法生长,称为盐土,土壤碱性盐为主,胶体吸附代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百分数碱化度超过5%,土壤pH8.5,称为碱化土,碱化度20%以上,pH9.0,称为碱土。,(二)盐碱土分布 全世界150亿亩,我国约4亿亩,我省主要分布在鲁西、鲁北黄河冲积平原约707万余亩,另有盐化、碱化潮土1502万余亩。(三)盐碱土的危害:1、提高土壤渗透压,造成作物生理干旱。2、影响作物吸

18、收养分。3、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及代谢。4、盐分的直接毒害作用。5、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6、恶化土壤的物理性质。,(四)盐碱土形成条件1、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雨水分布不匀,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造成“盐随水来,水散盐存”。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下水位高,含盐量高。3、地形地貌的影响 大地形为低洼地,而河间微斜平原和背河洼地是盐土分布的主要地貌部位。4、母质的影响 一是含有盐分,二是粗粉砂质,毛管作用强为盐化过程提供了极大方便。5、人类活动的影响 引黄灌溉不当,抬高了地下水位等。总结以上几点主要可概括为:“高”“大”“有”三个字,“高”指地下水位高,“大”蒸发量大,“有”地下水

19、含有盐分,(五)盐碱土地改良 盐碱土地区普遍存在不良的自然条件,旱、涝、盐、碱、瘦”并存,治理上应遵循综合治理的原则。1、排水措施 是减少盐分最有效措施,排走了冲洗和降雨所淋洗下去的盐分并降低地下水位。2、冲洗措施 又称灌水洗盐,利用淡水溶解盐分,利用排水措施排掉。3、井灌井排 抽淡水压盐水。4、放淤措施 用河水的泥砂淤填地面。5、修台田与围埝蓄淡措施 在田块四周,土挖沟垫在田块上。6、种稻改良措施。7、农业措施 土壤培肥、选种耐盐作物等。8、林业措施 利用其强大的蒸腾作用降低地下水位。9、化学措施 施用改良剂如石膏等。,盐土剖面(陵县陵西大洼),滨海盐土剖面(东营河口区),第二节中国主要的森

20、林土壤,一、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和分布 我国森林土壤自北而南依次为寒温带的灰化土(漂灰土、棕色针叶林土),温带的暗棕壤(灰棕壤)和灰色森林土,暖温带的棕壤和褐土,亚热带的黄棕壤、红壤和黄壤,以及热带的砖红壤等。,二、森林土壤的共性1.气候湿润,土壤所受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盐基物质大部分遭受淋失,交换性盐基呈不饱和状态。2.土壤有机质主要以地表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集中在表层,向下突然减少,腐殖质中以富啡酸占优势,胡敏酸与富啡酸的比值常小于1。3.森林土壤常趋向酸性反应。4.土壤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游离铁、铝氧化物,特别是各种形态的氧化铁,土壤带有各种颜色。,三、主要区域森林土壤类型简介(一)

21、暗棕壤1.地理分布和形成条件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次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山地带,在亚热带山地的垂直带谱上也有少量分布。暗棕壤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年均温度-15,大于等于10 积温为20003000,季节冻层深达1.02.5m,年降水6001000mm。,2.形成特点主要表现为弱酸性腐殖质积累和轻度的淋溶、黏化过程。,3.基本状态(1)剖面形态 暗棕壤剖面构造的基本特点是:剖面层次呈逐渐过渡状态,无明显的铁铝淀积层。发育正常的剖面为OAhBtC型。(2)基本性质和诊断特征 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达5%10%。土壤呈微酸性反应。Ah层pH为5.56.5。土体中的铁和黏粒有比较明显的移动过程,而铝移动

22、则不明显。剖面中常见较多的二氧化硅白色粉末附着。土壤水分状况常年处在湿润状态。,(二)棕壤1.地理分布与形成条件 棕壤业称棕色森林土,在欧洲分布广泛,亚洲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北部和日本。在我国棕壤主要分布在温暖带的湿润地区(辽东与山东半岛),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山地以及南部黄棕壤地区的山地上部也有棕壤分布。,2.形成特点 棕壤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黏化过程、淋溶过程和较强盛的物质的生物循环过程。在风化过程和有机质矿质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价矿质盐类均已淋失,土壤一般呈中性偏酸,无石灰反应,盐基不饱和,高价的铁、铝锰离子则有部分游离,并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现象,在剖面中下部结构体表面呈棕黑色铁锰胶

23、膜形态。生物积累作用较强,表层积聚了大量腐殖质。,3.基本性状剖面结构为OAhBtC型(1)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为5%9%,向下急剧降低。(2)土壤表层呈微酸性,盐基饱和度较高,下层酸性有所增加。(3)剖面中部黏粒含量较上下各层为高。(4)全量分析表明氧化钙含量除表层稍高外,以下各层都较低,铁铝在剖面中有累积现象。,(三)褐土1.地理分布与形成条件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山地和丘陵地区。形成基本特点:气候上属半湿润地区,季风影响明显,全年有明显的干湿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2.形成特点 具有明显的黏化过程和钙化过程。3.基本性状 典型剖面为AhBtBkC,其他与前述相同。,欢迎同学们常与我联系并提出宝贵意见!E-MAIL:TEL:8242900,感谢同学们!,与我共同度过这段美好时光,真诚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