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预防和控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8123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脑预防和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乙脑预防和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乙脑预防和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乙脑预防和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乙脑预防和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脑预防和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脑预防和控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乙脑的预防和控制,疾病概述工作要求工作进展工作重点,乙脑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病人起病急,以高热、惊厥、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病死率5%35%致残率(30%左右)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传染源 主要是猪传播途径 蚊叮人吸血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26岁的儿童发病率 最高流行特征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蚊虫分布密切相关,乙脑概述,乙脑主要流行区域,日本、朝鲜、韩国、中国、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家流行,乙脑流行

2、情况,近年病例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2006-2011年全国乙脑呈低发状态乙脑发病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绝大数乙脑病例呈散发低年龄组人群乙脑发病率较高乙脑流行季节,各年龄均有发病乙脑主要发生在儿童、学生和农民,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灭活疫苗全国推广,减毒活疫苗上市,Vero灭活疫苗上市,乙脑发病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2006-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发病时间分布(截至2010年9月30日),西南地区乙脑发病率较高,外出劳务人员,2006-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年平均发病率地区分布,乙脑病例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2006-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所在乡镇位置与海拔高度示意图,低年龄组人群乙脑

3、发病率较高,2008-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分年龄别发病率(/10万),乙脑流行季节,各年龄均有发病,2010年全国乙脑分年龄组发病时间分布,乙脑主要发生在儿童、学生和农民,构成比(%),2005-2010年全国乙脑报告病例职业分布,各年龄组乙脑病例以免疫史空白为主,全国乙脑病例分年龄别疫苗接种情况,乙脑流行情况,安徽省19621972年发病呈上升趋势,1972年以后发病逐渐下降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乙脑疫苗接种广泛开展,疫情虽有下降,但19831985年安徽省乙脑发病率仍处于全国前2位近年来芜湖市处于乙脑低发时期,疾病概述工作要求工作进展工作重点,乙脑监测,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

4、指导意见 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乙脑监测目的,掌握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疫情趋势掌握乙脑疫苗接种情况和人群免疫水平及时发现乙脑疫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乙脑监测病例定义,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排除病例,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25天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乙脑监测病例定义,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5、,乙脑监测病例定义,确诊病例 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抗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IgG抗体或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IgM/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乙脑监测病例定义,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乙脑监测病例定义,乙脑监测内容与方法,流行病学监测疫苗接种率监测实

6、验室监测,流行病学监测,病例报告 病例调查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流行病学监测-病例报告,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规定,已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 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尚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城市12小时以内,农村24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应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寄出,流行病学监测-病例报告,在病例确诊、排除或死亡后 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 24小时内报出订正报告或死亡报告各类医疗机构 报告乙脑病例出院、转诊或死亡等转归情况县级疾控机构 核实乙

7、脑病例转归、及时更新病情动态、发病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流行病学监测-病例报告,流行病学监测-病例报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流行病学监测-病例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对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及时录入数据库对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进行核实与订正原始个案调查表由开展调查的疾控机构保存备查,乙脑暴发疫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12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处理完毕后3天内写

8、出调查处理报告并逐级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要派人指导或参与处理疫情,流行病学监测-病例调查,流行病学监测-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主动监测蚊虫叮咬季乙脑流行区结合AFP病例监测主动搜索 年度出现乙脑病例的地区,疫苗接种率监测,开展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逐级上报接种疫苗种类、接种对象和范围、接种人数等,实验室监测,内容病原学监测免疫水平监测等注意 标本运输和检测工作要遵守相关规定加强个体防护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监测,医疗机构内标本采集和检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标本检测,实验室监测-医疗机构内标本采集和检测,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时要采集、保存病人脑脊液、血液标本,医疗机构应留出标本

9、量供疾控机构监测 脑脊液发病1周内采集12ml 第1份血标本发病1周内采集 第2份血标本发病34周后采集,实验室监测-疾控机构标本检测,病例标本检测 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实验室监测-疾控机构标本检测,县级疾控机构 到医疗机构收集脑脊液、血清标本(24h内)市级疾控机构 乙脑IgM、IgG检测省级疾控机构 检测试剂筛选、实验室网络质量控制,实验室监测-疾控机构标本检测,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工作,资料管理与信息反馈,按照各级职责,由专人负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传送工作原始个案调查表由开展调查的疾控机构保存备查监测网络数据库要及时录入开展疫情动态分析

10、,上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及上级疾控机构上级部门应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反馈,监测系统评价指标,医疗单位病例报告率 100%疑似病例报告及时率 90%病例48小时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 80%病例脑脊液或血液标本采集率 80%医疗机构出院病例转归情况报告率 100%省级实验室分离毒株后28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及时率 80%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省份以乡为单位接种90%,疾病概述工作要求工作进展工作重点,乙脑流行病学监测,2011年,安徽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49例,发病率0.08/10万,无死亡病例2011年安徽省未出现暴发疫情2011年芜湖市报告1例乙脑,为外地病例,1950-2009年安徽省乙脑

11、发病率,2005-2011年安徽省乙脑发病率,2011年乙脑流行病学监测,本表数据来源于疾病检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流行病学监测-地区分布,本表数据来源于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苗接种率监测,常规免疫 第一剂次应种人数22230人,实种人数22059人,接种率99.23%第二剂次应种人数21650人,实种人数21495人,接种率99.28%群体性预防接种 2011年未开展乙脑疫苗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存在问题,乙脑报告管理系统中病例个案数据不完善未及时更新病情动态和出院病例转归情况,疾病概述工作要求工作进展工作重点,疾控机构应协调辖区医疗机构,加强报告病例的标本采集工作和各项相关监测工作按要求及时更新病情动态和病例转归情况,并在半年后开展随访继续加强低年龄组儿童等乙脑高发人群的乙脑疫苗接种,降低乙脑发病水平,工作重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