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8541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再认识,什么叫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背景,一、时代的发展包括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二、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引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原因:1、2、3,直接原因之一:学校教育课程的知识本位倾向,表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直接原因之二:传统应试教育势力强 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生物科学发展迅速,基础教育阶段的

2、生物课程不能与之适应。,直接原因之三:,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高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高中: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二、课程具体目标,一、科学探究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生物与环境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五、生物圈中的人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八、生物的多样性九、生物技术十、健康地生活,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初中),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高中),一、必修部分 生物1:分子与细胞 生物2:遗传与进化 生物3:稳态与环境 二、选修部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教学

3、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中: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四、教材编写建议(高中:三、教科书编写建议)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高中:放在课程设计思路中),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二、生物新

4、课程的理念,初中:高中: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二、生物新课程的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 1、传统学生观 2、新课程学生观,2、新课程学生观,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幼儿才能开发书中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以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3、对“面向全体学生”的再认识,(1)“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就意味着“教育就是服 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

5、一切。(2)“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学习机会,使 所有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 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3)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中学生物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培养普通公民而不是 科学家。(4)和初中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相比,高中阶段更强调每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摘自朱永新著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1、科学素养概念的

6、提出2、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是指公众对科学所了解的程度。通常包括对科学本质、目标和一般局限的认识,以及对更为重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认同等。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应包括三个维度:(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为什么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即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样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探究性学习无疑

7、是比较理想的载体之一。,(三)倡导探究性学习,案例阅读及分析,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学习讨论及实验参考资料(P21)分析:如果你上这节课,你会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四、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方面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你自己最得意的教学实例来说明教实践中你是怎样实现新课程的理念的。,讨论:,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初中生物课程总目标二、初中生物课程具体目标,讨论:1、课程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有何关系?2、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九义”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与课标中的“具体目标”在内容提法上的主要不同。课标有哪些突破性进步?,大纲与标准在知识方面的不同要求

8、,大纲与标准在知识方面 不同要求的比较,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知识”,还要求“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2)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3)不仅能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4)不仅提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提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价值。,大纲与标准在能力方面的不同要求,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1)不仅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

9、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标准不像大纲那样,仅仅关注学生解决一些“身边生物学问题”,仍然未能摆脱学科中心的束缚;标准则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强调了学科间的综合、强调了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大纲与标准在能力方面不同要求的比较,大纲与标准在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方面的不同要求,和大纲相比,标准首次:(

10、1)明确提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2)明确提出“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表明,标准比大纲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大纲与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不同要求的比较,四、高中生物课程具体目标,1、知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三、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讨论:,1、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相比较,高中生物新课程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方面有哪些特点和更高要求

11、?2、与2000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相比,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确立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改革?,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确立的内容标准(一)构建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 体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什么要彻底打破原来的课程内容及体系,构建“人与生物圈”的课程内容及体系?,构建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是时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初中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克服过去课程难、繁、偏、旧的弊端)院士们的评价:“是重大突破”。,高校无脊椎动物学与九义初中生物教材无脊椎动物学部

12、分内容体系比较,高校生物学主干课程的内容体系示意图,初中生物教学大纲确定的课程的内容体系示意图,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体系示意图,(二)九义大纲与初中生物课程标 准内容体系 的比较 1、九义大纲的内容体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细菌、真菌和病毒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人体生理卫生 遗传、进化和生态,2、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体系:,围绕“人与生物圈”,确定10个一级主题的总体思路。对10个一级主题内涵的具体分析。,(三)九义大纲与 课程标准内容案例比较,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确立的内容体系,高中生物课程各模块关系图,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

13、发建议四、教科书编写建议,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哪些课程资源?,一位教师在讲“人类的遗传与优生”一节内容时,发动学生走进图书馆、走向社区,甚至到医院去调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遗传病的种类、外在表现及其遗传规律。学生在图书馆中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了解到了常见遗传病的种类,他们还通过交流增加了对这些病的认识,如了解到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的现象。老师和学生还深入医院查阅遗传病例,分析遗传病例的遗传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遗传病发生的机理,还要请医学专家来校开讲座。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和分析写成了小型的研究报告。,交流:,交流城市和农村中学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案例和经验。,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讨论:如果让你自己选用教材,你觉得我们给你提供的不同版本的新初中生物教材(人教社版、北师大版、江苏版)那种版本更为实用?说出你的理由。,转变课程理念,迎着困难上,让我们与生物新课程一起成长!,新课标学习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