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试验检测监理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试验检测监理细则.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JL9标段 试验检测监理细则第一章 试验检测监理细则的依据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标准化管理手册2、最新铁路建设工程设计与客运专线铁路技术指南及施工安全验收标准规范使用手册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4.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8.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0.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1.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12.铁路混凝土结
2、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14. 铁道部颁布的各项有关铁路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等。15、监理规划第二章 工程建设项目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况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站前及站后工程LXJL9标段,起止里程为DK1794+000DK1834+488.181,线路正线长40.49km,(含梁场的梁体制运及桥面系,不含标段范围内铺轨工程及防风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长28.823km(含站场),桥隧工程为桥梁10.1km/23座,隧道1.64km/2座。1 线路走向该标段线路全部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境内,线路东起柴窝
3、堡 (DK1794+000),向西线路走在吐乌大高速公路北侧至芨芨槽子,线路走在既有兰新铁路东侧,设特大桥上跨乌鲁木齐河、吐乌大高速、既有兰新铁路后至标段终点(DK1834+488.181)。标段全长40.49km,主要经过的周边城镇有柴窝堡、乌鲁木齐市等。2 沿线地形、地貌沿线地貌单元位于东天山博格多山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冲洪积平原区。东天山博格多山南坡为低中山区,山势陡峭,“V”型沟谷发育,基岩裸露;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多为戈壁景观。3 气象特征线路所经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以气候干燥,降雨量小,冰冻期长,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多风,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为其
4、主要特征。4 地震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结合沿线地质及工程情况,划分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见下表。项目代表里程数值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DK1794+000DK1795+0000.10七度DK1795+000DK1817+0000.15七度DK1817+000DK1834+4880.20八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DK1657+00DK1834+0000.405 地层及构造1) 地层岩性沿线出露地层主要有新生界、中生界。新生
5、界遍布全段,以第四系冲积、洪积及湖积的松散地层为主,分布大量的第三系半成岩地层;中生界的侏罗系、三叠系碎屑沉积岩均有出露;古生界以二叠系、石炭系为主。2) 地质构造本段仅次于博格多山复背斜地质构造单元,段内无影响工程建设的地质构造。6 水文地质沿线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两种类型。沿线各河流地表水水质较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孔隙潜水对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第四系承压水主要分布于达坂城至柴窝堡山间盆地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的前缘地带。水质对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7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段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风沙及风蚀、风害、危岩、落石。风害是工程施工重
6、点研究和防护问题之一。风沙及风蚀、风害全段不同程度存在。危岩、落石主要分布在低山区。特殊岩土膨胀岩、岩盐、石膏岩。第三系泥岩具有弱膨胀性,岩盐、石膏岩多呈薄层、夹层状分布。第二节 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20。最小曲线半径:5500米。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第三节 主要工程内容1 路基工程本段线路全长40.488km,路基长28.823km(含站场),路基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71.2,区间路基长度为28.823km。区间路基断面方524.81104m3(含防风结构路基帮宽土方),圬工方为36.26104m3(不
7、含防风工程),防风工程圬工方共计12.32104m3;CFG桩4.14104m,强夯1.23104m2,重锤夯实82.17104m2。(一)路基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路基面形状:无砟轨道路基面形状为梯形,混凝土支承层基础边缘以外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一般不考虑曲线加宽。路基面宽度:路基面宽度按无砟轨道进行设计,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不小于表的规定值。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项目无砟轨道双线标准路基面宽度13.6线间距5.0基床:1)基床厚度项目无砟轨道(双线)基床厚度基床表层0.7基床底层2.3基床总厚度3.02)基床表层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厚度与混凝土支承层的总厚度为0.7,混凝土支承层以外的路基面设防
8、排水层。3)基床底层路堤地段采用A、B组填料。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矮路堤地段,地表以下一般应挖除换填。路堑地段:在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路堑基床底层土质不满足填料条件时,换填A、B组填料,换填厚度不小于1.0m。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基床,将基床表层下0.2m的岩石挖除,并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对凹凸不平处,以不低于c25的混凝土填平,以上填筑级配碎石。对膨胀岩(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等特殊土的地段在基床底层顶面换填0.2m厚的中粗砂垫层,垫层内铺一层复合土工膜。土质路堑或高度小于等于基床厚度的路堤,当基床范围内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1.8MPa或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00.2MPa时,采用整
9、平碾压、夯实、翻挖回填、换填或其他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换填或翻挖回填部分,应分层压实,达到路堤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基床以下:基床底层以下优先选用A、B组填料和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根据填料的性质进行改良后填筑。4)过渡段路桥过渡段:桥台台尾为路堤时,路桥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并与桥台连接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掺入5的水泥。路堤与横向建筑物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并与横向结构物连接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掺加5的水泥。 横向结构物顶至轨底高度小于1.5m(
10、采用无砟轨道时为h2m)时,横向建筑物顶面以上路堤以及两侧20m范围内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并掺入适量的水泥。过渡段的部分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加5水泥)。路隧过渡段: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路堑与隧道连接处,应在路堑基床范围内设置过渡段,采取混凝土或掺入适量级配碎石渐变过渡长度不小于20m。路堤与土质路堑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连接处,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开挖部分填筑 要求同路堤。半填半挖过渡段:在半填半挖地段,路堑部分基床底层范围内挖除换填与路堤相同且符合基床底层的填料(并设置4向外排水坡),路堤部分顺原地面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0.6m。2
11、桥涵工程 本标段范围内桥涵工程包括:特大桥5146.7m/5座,大桥4466.9m/21座,中桥411 m/7座,桥梁总计10024.6m/33座;涵洞2081.6 m/71座;箱型桥363.4 m2/2座。3 隧道工程兰新二线LXJL9标段隧道1.64Km/2座,本标段隧道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标段隧道名称进口里程出口里程长度(m)1LXJL9芨芨槽子隧道DK1822+760DK1823+2805202乌拉泊隧道DK1827+805DK1828+9251120(一)工程内容1)洞口工程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应及早修建东门和排水沟,并在雨季前完成2)衬砌支护按喷锚构筑的法,本隧道按一般地区支护
12、参数设计。3)结构耐久性衬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衬砌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限值以及耐久性指标要求,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2005157号)及“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7140号)等执行。4 轨道工程 本标段轨道工程主要为轨枕板和轨枕的铺设工程,不含轨枕、轨枕板预制工程及钢轨铺设。(一)轨道结构形式、轨道类型兰新第二双线哈密(不含)至乌鲁木齐(不含)段(DK1310+000DK1834+488)正线轨道结构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正线无砟道岔均采用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二)
13、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主要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钢筋混凝土道床板、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组成。1)钢轨采用100 m定尺U71Mn(k)无孔新钢轨,并满足客运专线250Km/h和350Km/h钢轨检验及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函2005第402号)的相关要求。2)扣件采用WJ-8B型弹性扣件,并满足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号)的相关要求。3)轨枕采用预制双块式有挡肩轨枕。4)道床板路基段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连续浇筑于混凝土支承层上,道床板宽2.8m,厚0.26m。桥梁段道床板采用分块式结构浇注与混凝土底座上,并在道床板及座间设
14、置4mm+(-)2土工布相隔离,道床板宽2.8米,厚0.26米,板长按梁型调整,一般为6.5米。5)混凝土支承层或底座路基上混凝土支撑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或C15素混凝土连续浇筑于路基表面,支承层宽3.4 m,厚0.3 m,每隔5 m设置一道横向伸缩假缝,曲线超高由路基基床设置。桥梁地段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分块浇筑于梁面上,并通过梁面预埋钢筋牢固连接,底座宽2.8m,厚0.2m,曲线超高由混凝土底座设置。(三)道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 道岔区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主要由混凝土道床板及基底座组成。1)道床板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场整体浇筑,道床板宽度根据道岔结构尺寸变化,厚0.46m。2)混
15、凝土支承层混凝土支撑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或C15素混凝土连续浇筑于路基表面,支撑层宽度根据道岔结构尺寸变化,厚0.3m,每隔5 m设置一道横向伸缩假缝。(四)轨道主要工程数量概况本段正线均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其中路基段57.648铺轨公里,桥梁段20.048铺轨公里,隧道段3.28铺轨公里,共计80.976铺轨公里。5 道路立交及改移道路本标段线路与既有等级道路及城市道路交叉11处,由于净空不足及交叉角度较小需改移道路2处,主要工程数量:土方16628m2均满足要求,圬工2634 m3。6 综合接地系统综合接地系统以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底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
16、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体,构成地低电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构筑物设施接入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距接触网带电导体5米范围内的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信息、车辆、给排水等专业构筑物及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铁路两侧距线路20米范围内房屋接地装置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本线综合接地平台与线下工程同期实施,同时验收。综合接地系统工程量计列内容及计列原则如下:信号专业计列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分支引接线、C型压接件、桥梁L型压接器、隧道型压接器接地性能测试。第四节 重难点工程1路基工程本标段路基长28.823km,路基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71.2。松软土路基工程、戈壁滩地基处理工程、风沙路基工程、路基防风
17、工程是本段重点路基工程。松软土路基工程软弱层厚时,采取的地基处理措施为重夯加CFG桩,路基填筑完后均需堆载预压,软弱层薄时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或强夯的地基处理措施;戈壁土路基工程采用冲击碾压、重锤夯实、强夯、等处理地基措施;风沙路基工程采用铺设石方格、设置阻沙栅栏、种植灌木林带等防护措施;路基防风工程的防风结构形式主要有:悬臂式挡风墙、柱板式挡风墙、封闭及半封闭防风走廊等。2桥梁工程本标段桥梁重点工程为乌鲁木齐河特大桥。中心里程:DK1831+359,全长1702m。孔跨布置为:17-32m +(40+56+40)m连续梁+6-32m +1-24m +6-32m +(1-128)m拱桥+1-32m
18、 +1-24m +(48+80+48)m连续梁+6-32m +2-24m +1-32m,共39孔简支梁、2联连续梁、1跨梁拱组合体系。桥位处依次跨越燕儿窝路、河滩路、雅山南路三条城市南北通道,同时上跨乌鲁木齐河河道及泄洪通道和平渠。连续梁及梁拱组合体系施工难度大、工期紧,跨路、跨河施工需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3轨道工程本段正线无砟轨道结构型式采用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工期紧,施工制约因素多,是本段工期控制的重点之一。第三章 监理试验室职责试验室主要承担监理对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设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试验检测;对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进行监控。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监督
19、、检验试验的法规、标准、规范,保证检测试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2、依据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设计文件和图纸及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指南等,完成本监理标段的检测试验工作。3、主持制订并组织实施本监理标段的试验检测实施细则和试验检测工作计划。4、审签监理试验检测报告,审核与试验检测有关的监理文件和监理指令,主持解决试验检测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5、负责建立和健全检测试验台帐、监理试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标准物质的采购,检查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状态标识,审查仪器设备报废申请。6、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工地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操作方法、人员资格、试验环境和试验资料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
20、按质检站资质管理的要求完善各项试验条件;对不具备试验检测条件,且不整改的应报告总监理工程师,并提出处理意见。7、审查委外试验、检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并提出审查意见。8、复核各施工单位拟在工程使用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试验结果,复核结果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予以审批。9、依据试验检测实施细则,承担进场所有原材料的平行抽检,负责对本标段内各单位进场所有原材料、构配件、设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动态抽检。10、定期组织召开监理和施工单位各试验室主任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有关试验检测问题。11、负责监理试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和业务培训学习。12、参与本监理标段施工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关的质
21、量检测资料。13、参加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并提供抽查和验收的资料成果,并据此提出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和意见。14、负责检测试验资料的日常管理和组卷、归档工作。15、每季度末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供所管区段检测试验分析报告。16、完成总监理工程师和委托人委托的其它检测试验工作。第四章 监理试验室人员岗位职责第一节 监理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1 受母体授权、总监理工程师委托,负责监理范围内的试验管理和业务工作。2 认真熟悉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指导监理范围内的试验工作。3 负责编写试验监理实施细则,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执行。4 按照有关标准公正地监督施工单位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
22、设计以及其他相关检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5 根据“验收标准”要求,对原材料、各类试件进行平行抽检和见证检验,超出自身试验范围的,按照投标承诺进行委外工作,并将检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的专业监理工程师。6 负责对施工单位现场试验和检测进行监督或抽检,参与审查、验收承包人的工地试验室和拌合站。7 负责对监理范围内的监理人员进行试验方面的指导和培训。8 参与讨论工程检测和试验方案的编制和审核。9 参与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意见。10 负责编写试验工作总结。11 做好监理日记。12 完成总监交办的其它任务。第二节 试验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1 在试验室主任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了
23、解试验室的基本任务、工作分类、试验内容及所试验材料的用途性能。2 熟悉本专业各种仪器设备的用途、操作性能、维护方法。负责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和测试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清洁卫生。3 完成本专业的委托试验和施工监测任务。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电知识,做到安全测试。4 根据操作规程正确适用本专业的仪器设备,配合做好计量器具的周检、检定和送检工作。5 具体落实制定工作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6协助技术负责人对大型复杂试验方法的制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负责处理试验室日常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问题。7 巡视工地、检查承包人的试验室工作情况,审查人员资质情况、工作进程,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试验报告的及时
24、性、准确性。8 协助技术负责人对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9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第三节 试验员岗位职责1 学习掌握各项试验检测的操作规程,试验规程,独立完成试验检测项目。2 认真做好试验原始记录,计算并填写试验报告。3 对室内试验仪器进行合理使用及时清洁、整理、保养。4 接受登记试验样品标识,及标识转移工作。5 协助做好资料档案工作。6 按规程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验、平行试验或抽检工作。7 按照规定留样,并及时检查、清理。8 发现见证取样试验、平行试验或抽检中的不合格,及时报告并按指示处理、闭合。9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任务。第四节 技术主管岗位职责1 全面负责试验室的技术工作。2 提出
25、试验室的技术配置要求,制定技术活动计划。3 按照招标文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及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规定,组织制定具体措施。4 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并进行业务考核。5 组织对检测工作质量监督活动,有权停止不符合要求的检测活动,负责对检测事故进行调查。6 组织实施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期间核查,确保量值溯源。7 负责签发试验检测报告。8 负责质量体系运行的日常监督和检查,组织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第五节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 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国家计量法和上级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2 编制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计划,并组织实施。3 正确识别试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和运行状
26、况。4 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建立仪器设备、量具和标准物质的台帐、档案,并维持其有效性。5 负责仪器设备的“三色标志”管理。6 监督仪器设备的自校(验证)、维护和期间核查。7 负责办理仪器设备调转、封存、报废等有关事宜。8 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保养。9 负责监督计量器具及仪器设备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有权阻止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投入使用。第六节 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1 负责收集、保管与试验检测工作有关的国内外标准、规范、规程及技术书籍、资料,分类登记并做好标识。2 负责各类文件的收发、标识和管理。3 负责保管各类试验仪器设备的说明书、使用记录、故障维修记录、计量检定证书、记录及其他档案
27、。4 负责保管试验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并分类登记归档。5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经批准不得随意复制散发试验报告,不得随意泄露试验检测数据和结果。6 负责试验统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上报工作。第七节 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1 负责样品的接收、登记、标识、流转、保管、退样和处理。2 维护样品的贮存环境,对样品进行妥善保管。3 监督在检样品的流转、保管和维护。4 对样品的保密要求负责,有权制止一切有违保密原则的行为。5 负责样品室的防火、防潮、防盗要求。第五章 监理试验室管理制度第一节 监理试验室管理制度1 监理试验室应绘制仪器设备安装平面图,并安装调试,确保设备分布安置合理,调试后运转灵活正常;强制检定类设
28、备,应经当地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张贴“合格”标识签后方可使用。非强检类仪器、设备,应提出自检计划,并按计划完成自检;2 试验室应建立系统的文件资料管理体系,分类建立文件夹(盒),并建立总文件目录清单,每盒内文件依序编号;监理项目竣工后,试验资料应整理、封闭、交回公司存放,存放期超过在档案管理规定后方可销毁;3 所有试验检测样品应按标准要求规范取样,保持检测样品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严禁主观意识取样;废弃样品的处置,不得造成环境污染。第二节 平行和见证检验制度1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开工前,根据“验收标准”要求,明确平行和见证检验的项目,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2根据平行和见证检验的项目和要求,配备仪器和设
29、备,由监理试验室指定人员从事平行和见证检验,并明确其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3平行或见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暂停工序施工或返修处理;经进一步核查或处理后,重新按照规定进行检验、验收,直到合格为止,以确保工程质量。4 平行和见证检验工作无论合格与否,均需保留真实的记录资料,统一归档管理;由试验监理工程师负责平行检验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现场监理负责见证检验资料的收集和归档。5 当平行或见证检验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多次不合格或施工质量控制不力时,应报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督促施工单位制订措施进行整改和完善。6 监理部应不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取样、试验人员资质和仪
30、器设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其改正,并确保每季度不少于一次。7 每月对平行和见证监理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深究工作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下月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以确保平行和见证检验工作的有效性。8 监理部办公室日常应加强检查和监督,并具体负责对平行和见证检验的资料最终归档。第三节 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制度1 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工程质量控制作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开展监理工作。严格贯彻执行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关于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和本公司有关质量控制的制度,实现质量控制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2 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对主要部位和
31、环节、关键工序的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按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质量检测标准、规定进行检查签证。监督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各类试验,同时进行一定数量的平行抽检试验,并对施工单位的试验结果进行抽样检查。第四节 原材料检测试验制度1 检查进场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报告。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等严禁进入施工工地和投入工程使用,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清退出场。2 施工承包单位对用于工程的材料(包括主材和地材)均须按规范规定批次取样试验检测。监理人员应见证取样过程,同时核查试验结果,必要时应独立抽样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监理工程师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按规范规定的比例进行平行试验,定期检查施工承包单
32、位计量器具的技术状况和试验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对现场各种工程进行抽检,检查进场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报告。平行抽检的原材料和各种试件等要在建设单位指定的中心试验室进行试验。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等,监理人员有权禁止进入施工工地和投入工程使用,对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清退出场。对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要坚决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第五节 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质量进场复验制度1 对所有拟用于工程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在进场时必须按规范、规程、验标进行检验。严格控制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及使用,禁止先用后检。2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
33、单位按规定对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进行复验,填报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等)。3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材料,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验收标准规定的比例采取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复验。4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经检验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及时签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批准进场使用。5 监理工程师有权对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应坚决清离施工现场。第六节 日
34、常检查、巡查制度1 总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2 日常检查巡查主要内容1)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2)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3)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4)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第七节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试验室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满足本标段的试验检测工作需要,购置仪器设备是要确保仪器性能的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以及量程、精度是否满足测试要求。2 试验室应指定专人管理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建立仪器设备总台帐及主要仪器设备档案。3 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合理安置,对相互有影响的仪器
35、设备应采取有效地隔离措施。4 试验仪器设备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编制仪器设备的检定、自校计划并按期予以实施;在检定周期内,仪器设备如经过修理,或经过搬运、移动等,要重新送检;对于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的,使用非常频繁和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5 对贵重、精密、大型仪器设备应指定仪器负责人;主要、常用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并贴于墙上醒目位置。6 试验检验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填写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使用完毕应进行断电和必要的常规保养,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保持工作间的整洁。7 试验室主
36、任要组织试验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维护保养,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第八节 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1 建立防火、防毒、安全用电制度,加强对人员得安全教育,进场检查安全操作情况,及时消除隐患,杜绝机械、人身事故发生。2 试验工作间要设置消防器材,做好仪器得防尘、防晒、防锈工作,环境设施要满足仪器设备技术条件得要求,搞好室内卫生。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剧毒、放射性有害物品等应有隔离防护措施,指定专人妥善保管。3 试验人员工作时,要穿戴工作服,化学试验接触有毒、腐蚀药品时应戴手套、口罩,室内应备有肥皂、毛巾、清洗剂等用品。4 对操作、保管、维护有毒等环境下工作人员,要给予其符合规定得劳动保护。
37、5 不得随意变动电源,仪器设备不使用或下班时应切断电源;电路变动和安装必须由电工进行;主要仪器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保护。6 试验检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炉、烘箱等加热设备的,要充分了解加热对象性能,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以免发生火灾。7 各级试验室要做好防盗工作,下班后关闭所有门窗,配备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防止仪器设备和重要试验资料丢失。第九节 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1 试验检测环境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率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室用于试验检测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相应的检测项目和相关的试验规程、法律法规要求。2 试验室应配备必要的量测器具(如温度计、湿度仪等)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3 开展
38、试验检测工作时,试验人员应对环境条件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频次执行相应的标准规范。第十节 取样、送检管理制度1 试验检测一般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取样应有代表性,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规范要求随机抽取样品,避免造成检测试验结果与实际产品不符。2 取样工作必须由试验室派人按有关标准、规定完成,不得受任何干扰,严禁现场工作人员取样送检。3 收取样品的数量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有关规定一次性抽够;抽取样品的频率严格按照试验规范要求进行。4 样品抽取完毕,应妥善保管。5 见证试验样品的抽取,严格按见证工作制度进行,施工单位应做好配合工作,样品抽取完毕后,由见证取样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试验人员一起封样,送寄到
39、见证试验室进行试验。6 平行试验样品由监理工程师亲自抽取,严禁由施工单位代取。第十一节 样品的收发、保管与处理制度1 样品送达试验室时,试验室对照试验委托单检查样品外观是否符合要求、数量是否足够,确认无误后进行来样登记,将样品放入样品室保管。2 样品应具有唯一性编号,并分类存放,做到帐物一致。样品的试验状态用“待检”、“已检”、“留置”标签加以标识,对要求在特定环境下储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3 对于水泥、外加剂、外掺料,应按标准、规定留取复检样品,作为试验室存在争议时仲裁使用,一般情况下水泥和外掺料留置40日,外加剂留置90日。 第十二节 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1 原始记录填写要求数据真
40、实、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其记录表应使用铁路工程试验表格。2 书写一律采用碳素或蓝黑墨水,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或红色笔。3 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如有记错时,应对错误数据划双道横线杠改,将正确数据写在上边,并加盖更改人印章。4 检测记录的相关信息应齐全,空白栏目应划斜杠。5 参加试验人员应各自签字,不得漏签或代签。6 试验过程中如遇停电、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一般应重新试验,如确实不影响数据精度要求时,在试验记录中注明。第十三节 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1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填写,数据应与记录表中对应项目一致,采用法定计量单位。2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报告均按铁路工程试验表格,试验检测报告一律用微机打印。3出具的检
41、测报告不允许划改。4报告要做到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数据准确;结论文字简练,公正确切。5报告应严格签字手续,试验、审核、批准人应签字齐全,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严禁代签。6 试验检测报告应及时提交,除对试验周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一般项目应于接受委托后48小时内,出具试验检测报告。7 试验检测资料使用统一编号。第十四节 文件资料管理制度1 试验室内业资料包括试验检测资料、规范、标准、专业技术图书、文件及仪器设备档案等;各级试验机构应有专人管理。2 试验室应指定专人管理试验检测资料,试验检测资料应及时收集、整理,按不同试验检测项目分别编号、放置;档案盒中应有卷内目录,资料按卷内目录有序放置;无关人
42、员不得随便查阅,需要借阅时,应经试验室主任批准,管理人员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阅后要及时收回,以免丢失。3 标准、规范、技术图书应实行登记造册,分别编制目录,供查找方便;及时掌握新标准、规范变更情况,适时收集补充,不得采用作废标准。4 文件应按内部、外部进行登记分类保管,内部文件较多时,可再分为上级、同级、下级进行管理,年底按文件档案管理要求归档。第十五节 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1 凡属下列情况者,为检测事故:(1)检测时搞错试验样品;(2)加工试样时,弄错规格以至无法弥补;(3)试验时未及时做原始记录,而得不到实验结果(4)不按标准方法或非标准样品未事先拟定合适的试验方案,以致检测结果无法使用
43、;(5)检测前试样搬运、保管不善而丢失、损坏;(6)检测仪器未达到要求的精度或检测读书错误,而无法复测或报告已发出;(7)计算错误,而报告已发出;(8)报告字迹书写不清、结论错误、受检单位提出意见。2 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停止试验检测并报告室主任,查明原因,备案处理。3 事故责任者应实事求是填写事故分析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旁证、事故的性质和原因。4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临时组成事故分析小组,对事故进行分析,做出结论并提出处理意见。5事故查明原因后,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第六章 试验仪器操作规程第一节 电动钢筋标距仪操作规程1 首先确定钢筋直线度,
44、钢筋同轴偏差不大于1mm。2 调节高度手柄,把钢筋放入V型槽内(罗纹钢直线边向上)坚固好。3 调节高度手柄,使锥尖距钢筋1-2mm左右。4 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直至打印总成至最左端自动停止,工作指示灯熄灭。5 把方向开关拨到右行位置,电机正运,打印总成行至最右端,自动停止。6 提起锥杆,松开坚固螺丝,去除钢筋,打印完毕。7 再把方向开关拨到左行位置,电机运行后,打印总成行至最左端自动停止,以保持下一次工作的准备状态。8 本仪器滑动部位应经常加润滑油,避免灰尘、潮湿环境。第二节 Ev2静态模量操作规程 1 将承载板放置于进过平整的测试点上,使承载板与地面完全接触,同时利用承载板
45、上的水准泡来调整承载板水平。2 将反力装置承载部位驶入承载板上方,并加以制动。承载板外侧边缘与反力装置支撑点的距离不得小于0.75m。3 将千斤顶放置在承载板的中心位置,使千斤顶保持垂直。用加长杆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与反力装置承载部位紧贴。4安置测桥时应将测沉降量装置的触点自由的放入承载板上测量孔的中心位置,沉降量表必须与测试面垂直。测桥支撑座与反力装置支撑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25m。5 试验过程中测桥和反力装置不得晃动。第三节 Evd动态平载板操作规程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测试面必须用工具或通过荷载板的转动、推移来整平。 2)必须检查导向杆的垂直度和测试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度。3)必须严格检
46、查仪器表明的落距。2 测试步骤:1)将载荷板轻轻放置在准备好的测试面上,安装上导向杆并保持垂直。2)将落锤提升至脱钩装置的临界点位置,然后让落锤自由落下,在阻尼装置上产生冲击力后再将弹回的落锤抓住。3)测试时可通过脚踩固定来避免荷载板的移动和跳跃。第四节 K30平板载荷仪操作规程1 安装荷载板:保证荷载板与地面完全接触,同时借助荷载板上水准泡或水准仪调整水平。2 安装反力装置:将反力装置驶入测试点,加以制动。反力装置的支撑点必须距荷载板外侧边缘1m以外。3 安装加载装置:将千斤顶放置于反力装置下面的荷载板上,使千斤顶顶端球铰座紧贴在反力装置承载部位上,组装时应保持千斤顶垂直不出现倾斜。4 安装下沉量测定装置:测桥支撑座应设置在距离荷载板外侧边缘及反力装置支撑点1m以外。5 进行加载试验。6 试验完毕后,拆除试验装置,反力装置驶离测点。第五节 电子分析天平使用规程1 使用环境天平应置于稳定无振动的工作台上,尽可能水平。避免阳光直射、剧烈的温度波动和空气对流,尽可能远离房门、窗、散热器以及空调装置的出风口。2 使用方法1)将天平通电,天平自动进入自检状态,显示屏上出现“OFF”时,自检结束。2)按“开机”键,显示屏上出现“正在预热”,倒计时满30分钟后,天平自动开机。3)显示全亮后显示型号,完毕后显示“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