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的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8856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文明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亚洲文明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亚洲文明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亚洲文明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亚洲文明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洲文明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文明的发展.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一.日本大化改新,日出之国,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古代日本形势图,公元1世纪前后,日本各地形成100多个小国,公元3世纪中叶,日本中部兴起一个叫大和的古代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公元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进行改革,日本天皇和皇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材料二:7世

2、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背景:,大化改新,内容:,影响:,内因-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外因-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从内容去看改变了什么),:,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设二官八省,设立国、郡、里,一、大化改新,3.内容:,4.影响:,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2.时间:,大化改新虽然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是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3、大化改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背景:,公元646年,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利益,以天皇为首,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平遥镇国寺大殿,日本京都遗址,日本仕女图,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空海: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他擅长中国诗文、书法,回国后,仿唐草书创日本平假名。,日本文字是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日文文字分为汉字和假名,假名又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不论是平假名或片假名的字型都仿自中文。,日本遣唐使,从贞

4、观年间开始,日本先后派遣了13次“遣唐使”,还有6次迎送唐朝的使者。每次使团规模都很大,最多的时候达到了600人。留学生和留学僧都是跟随使团到达中国,使团回日本时,他们仍留下来学习中国文化。,二.穆罕默德与古代阿拉伯,新月之乡,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百分比),自然条件:阿拉伯半岛处于亚洲西部的炎热地带,气候干旱,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半岛上的国家都为“无流”国家,基本被沙漠所覆盖,条件恶劣。,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一切的生产资料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与平民生活极端困苦。各处充斥着野蛮的陋俗,活埋女婴、酗酒、仇杀在社会上极为盛行

5、。各个部落纷纷崇拜自己的偶像,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整个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样的情形下,阿拉伯人民 最渴望什么?,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1、伊斯兰教,中国称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兰,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今天,全世界有七亿穆斯林.,2、伊斯兰教经书古兰经中禁戒穆斯林吃自死物、血液、猪肉等动物.穆斯林逝世后要实行土葬,并为亡人举行葬礼。土葬时不用棺木,而是将尸体直接埋入土中,尸位南北向,面朝西。墓

6、内不得有任何陪葬品。,3、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就传入了我国。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他的话鼓舞了广大穆斯林求知的愿望,纷纷来到中国传教、贸易、旅行.,二、伊斯兰教,2.创立时间:,1.创始人:,3.创立地点:,6.经典:,7.圣地:,4.教义:,5.教徒:,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古兰经,麦加,穆斯林(Moslem),宇宙间只有一个真主安拉,此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顺从”、“和平”,兵临麦加城下,最终麦加贵族承认政教地位,整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穆斯林服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克尔伯神庙,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总面积已经扩大到

7、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麦加圣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非洲,亚洲,欧洲,左边3人为唐代鸿胪寺官员,右方3人分别为东罗马帝国、高丽和东北一少数民族的使节。,(1)、念证言(2)、礼拜(3)、斋戒(4)、天课(5)、朝圣,业区的居民以农耕为主,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故崇拜太阳,有所谓太阳神;沙漠中的游牧民则感觉到白天烈日当空,大地干涸,酷热难忍;而夜晚月光柔和,清爽凉快,而且能使牧草着露生长,因此,人们又崇拜月亮;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东西难辨,容易迷路,灿烂的群星却能给人指引方向,因而引起人们的遐想和崇敬。在一部分居民中占星术非常流行;在干旱少雨的沙漠里面,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8、水意味着生命,意味着生机与活力,所以万物借此而滋润,水就成了他们的“救星”。凡此种种,凡是人们认为神秘而奇特的东西,都成了他们的崇拜对象。穆罕默德之前,阿拉伯落后的可怜,只有几个犹太贵族比较富裕。穆罕默德本人是孤儿,文盲。属于中下层人士。穆罕默德之前,阿拉伯社会是半奴隶社会,一个愚昧野蛮的民族,族人与继母通婚、活埋女儿;那时,酗酒、通奸、赌博和崇拜偶像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事。罗马帝国的没落一书中有此描述:“人的凶残几近失去常性,与禽兽无异。”在那日子里,人兽难以区分,人只是野兽的化身。穆罕默德的到来,使他们从卑贱野蛮之境跃升为“知识与光明之旗手。”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简直有如自黑暗找到光明。阿拉伯首

9、次得到新生。一个自天地出便浪迹荒漠的穷苦游牧民族,竟自渺小失落之境摇身一变而举世知名。是由于穆罕默德带给他的族人一套他们前所未的法律、秩序。伊斯兰教复兴前的阿拉伯半岛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各处充斥着野蛮的陋俗,各个部落相互争战,各霸一方,一切的生产资料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与平民生活极端困苦,道德没落,人伦丧尽,各个部落纷纷崇拜自己的偶像,活埋女婴、酗酒、仇杀在社会上极为盛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思想严重混乱。因此,人们强烈渴望和平、安定。伊斯兰就在这种情形下,穆圣受真主的派遣面复兴的。,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弘传。那里炎热干旱,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将太阳降落到

10、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新月初升则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从见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个月时间。在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亚洲文明的发展,原因:,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大化改新,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标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日 本东亚地区,阿拉伯国家西亚地区,内因,外因: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国家:分裂 统一 扩张,宗教:创立 传播,亚洲文明的发展,检测题,古代亚洲文明的最高峰是A.日本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朝鲜

11、文化 D.中国唐朝文化2.日本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大河国家兴起 B.67世纪铁农具普遍使用 C.大化改新 D.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3.古代中国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是A.大食 B.大秦 C.大和 D.天竺4.622年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A.麦加 B.巴格达 C.麦地那 D.耶路撒冷,检测题,中央设主管祭祀的神祗官和总理行政的太政官,下辖处理日常事务的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等八省;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地方置国、郡、里三级,各有职官,实行中央集权。,土地属于国家;官僚贵族按官职、功勋授田;国家每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死后收回。受田者需承担租、庸、调。,政 治方 面,经 济方 面,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1)材料反映的是中古时期亚洲哪个国家的那次改革?(2)这次改革仿效的是哪个国家的制度?(3)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