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8913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7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供给基础.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运输经济学,制作: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组,第6章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2,第6章 交通运输供给基础,6.1 供给与供给曲线6.2 供给价格弹性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6.4 公共物品6.5 交通运输供给6.6 交通运输供给的复杂性,3,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6.3.1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6.3.2 短期与长期生产分析 6.3.3 生产规模与报酬分析,4,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6.3.1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1)生产要素厂商进行生产活动时的投入物称为生产要素,它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四类:1)劳动(L):劳动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提供的体力和脑力

2、方面的服务。,5,2)资本(K):资本可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资本的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如厂房、机器设备、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3)土地(N):土地生产要素不仅是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如森林、江河湖泊、海洋、矿藏等。,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6,4)企业家才能(E):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经济学中特别重视“企业家才能”这一生产要素,认为把劳动、资本、土地组织起来,使之演出有声有色的生产戏剧的关键正是企业家才能。,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7,(2)生产要素投入的分类1)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固定投入(Fixed

3、Input)即投入量相对固定的生产要素,它是指当市场条件变化而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立即随之变化的生产要素。可变投入(Variable Input)即投入量随时可以变动的生产要素,它是指当市场条件变化而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生产要素。,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8,2)短期投入和长期投入短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厂商无法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固定要素的投入,如厂房、机器设备等。长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跨度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其中包括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的投入。,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9,(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

4、n)是以产品(或服务)的产量为因变量,以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为自变量的函数,它是反映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的函数。,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0,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Q=f(L,K,N,E)其中:Q产品(或服务)的产量;L劳动要素;K资本要素;N土地要素;E企业家才能要素;f函数符号,正值。,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1,为简单起见,一般往往将L、K、N、E等生产要素归为两类,即:劳动(L)和资本(K):Q=f(L,K)生产函数总是与一定时期一定的技术水平一一对应的,技术水平或技术条件变了,生产函数也会随之改变。,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2

5、,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Q代表产量,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均为参数,01,01。当+=1时,和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3,三个重要的产量概念: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 Product,简写为TP)是指使用一定量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简写为AP)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量。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简写为MP)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14,6.3.

6、2 短期与长期生产分析(1)短期生产函数及特性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厂商固定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可变要素投入对产量的影响关系。短期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这里的 为一常数,表示资本作为固定要素投入不变,只有劳动力(L)这个生产要素的投入可变,并影响产出量。因此,短期生产函数也可表示为:其中,Q生产量,L劳动要素。,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5,在短期生产函数中,自变量只有劳动投入量,因此,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产量:边际产量:,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6,短期生产,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7,1)总产量

7、与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随着可变要素劳动(L)的增加,总产量也随之而增加。但总产量存在一个最大值,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这时再增加劳动(L)投入时,总产量出现下降的趋势。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正好等于0。这说明只要边际产量大于0,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L)都将使总产量增加;当边际产量小于0时,增加劳动(L)的投入将使总产量下降。,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8,2)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随着可变要素劳动(L)的增加,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当边际产量开始呈递减趋势,但仍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仍然上升;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这时,如果再增加劳

8、动的投入,边际产量将进一步下降,这时边际产量将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也开始下降。因此,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的点,正好是平均产量的最高点,此时MP=AP。,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19,(2)长期生产函数及特性 与短期生产函数不同,在长期中,生产函数中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而且各种要素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为了分析的便利,一般假定投入要素为资本(K)和劳动(L),相应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f(K,L)其中,Q生产量;K资本要素;L劳动要素。,20,1)等产量曲线等产量线是指为生产某一固定产量,可能采取的两种生产要素所有组合点的轨迹。假定某一种商品的生产需要投入劳动L和资本K两种要

9、素,两种要素都是可变的并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替代,那么等产量线就是一条由用技术上有效的方法生产一定量的所有劳动和资本可能组合点所组成的曲线。,21,等产量曲线的性质 处在较高位置上即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出。同一等产量曲线图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明其斜率的绝对值沿着横轴的方向递减,这一特征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简称MRTS)递减规律决定的。等产量曲线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替代关系,一定量的产出可以由要素投入的许多种组合来实现,至于厂商究竟采用哪一种组合来进行生产,还取决于

10、厂商购买劳动和资本所支付的价格及由此决定的总成本。,22,2)等成本线等成本线表示资本和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一定量成本所能够买到的这两种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轨迹。它反映了厂商的总支出约束。,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3,与等产量线类似,等成本线上的每一点也表示劳动与资本的一种组合。从中可以看出,等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是负的,这表明要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投人量而保持总成本不变,就必须相应地减少另一种要素的投人量。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总成本(即厂商总支出)的变化会引起等成本线的平行移动;当总成本不变时,某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化,等成本曲线以价格不变的生产要素在数轴上

11、的购买量为定点发生左右旋转。,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4,3)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生产者均衡 厂商在进行生产要素组合时,要贯彻利益最大原则,即要找到某种组合,使之在既定产量下达到总成本最小,或在既定总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5,等产量曲线可以碰到的最低水平的等成本线是C2,两者正好相切于E点。在E点,生产者的选择达到了最优,生产者不再改变自己的选择,此时,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就代表了为了达到既定产量所需的最低成本,也代表了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成本组合。厂商要实现最优组合,就必须使投在劳动上1元钱的边际产量正好等于投在资本上1元钱的边际产量,或者说,使投在不同

12、要素上的最后1元钱所带来的边际产量都相等。,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6,6.3.3 生产规模与报酬分析(1)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7,规模经济的分类方法很多,例如按规模经济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聚集规模经济。其中,聚集规模经济是指生产的产品虽然不同,但在某一环节却有共同指向的多个工厂、多家企业聚集

13、而产生的某些经济效益。严格来说,这种聚集规模经济本身也是一种外部经济效益。,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8,规模经济主要有3种类型:1、内部规模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 收益增加;2、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生产部门)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3、结构规模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29,1)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

14、le)指的是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厂商从最初的小规模开始扩张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30,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31,6.3 厂商生产活动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

15、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32,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大规模生产可以使得分工得到充分发展,而专业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明并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提高效率。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规模一般有一最低限度的要求,只有当生产规模达到这一要求时,才能较为充分的使用相关机器设备。当生产规模扩大了,能够利用这些先进的机器设备,就获得了规模扩大的效益。厂房、仓库、运输工具的大型化可以获得明显的规模扩大效益。,33,2)规模报酬不变

16、 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 to scale)指的是产出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生产规模扩张到一定阶段,大规模生产的效益已经充分发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已经很难使规模效益进一步提高。同时,大规模带来的困难已经日趋显露,这迫使厂商调动一切手段来缓解它的不利影响。,34,3)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指的是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其主要原因是,生产规模过大,层次过多,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沟通困难,各个工序和操作环节之间难以协调,现场管理混乱,从而导致效率低下。,35,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上述三种情

17、况是依次出现的。产出增加比例等于投入增加比例的生产规模是较为理想的。生产的大规模会导致企业的大规模,但是,企业的大规模不一定导致生产的大规模。企业规模的缩小与单个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可以并存。,36,(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同一个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时,每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只生产其中一种的成本,即企业扩大生产范围可以带来节约的情况。联合生产可以充分发挥在原有产品生产上的优势,可以分享技术、品牌等投入要素;联合生产也就意味着联合利用营销上的优势和充分利用营销力量,节约交易费用;,37,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某种副产品,稍加工就可获得可观效益;提供两种

18、产品比单独提供一种产品更容易赢得消费者。范围经济效应还可以由生产和经营上的统一管理、协调而产生,它使得在日程安排、计划调度、供货衔接和财务支持方面获得多种好处。,38,扩大生产范围不一定带来范围经济。相反,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不同企业分别生产各种产品的成本。这时便发生了范围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ope)。一家企业可以因为生产两种以上产品而获得范围经济,但是,它可能在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获得充分的规模经济。因此,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不一定是一致的。,39,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A、一个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可能

19、不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却可能获得范围经济;B、一个工厂用较大规模只生产某一种产品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但是却不可能获得范围经济;C、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40,1、IT产业。比如,市话服务、长话服务、电讯产品就是关联产品;ISP、ICP、IDC也是关联产品;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也是关联产品。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银行业也存在范围经济,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允许银行适度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收益率和绝对收益水平。范围经济形成的优势,是银行扩大规模难以办到的。研究也证明,混业经营的银行比分业经营的银行更不容

20、易倒闭。尤其对我国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动因之一。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增加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可以形成范围经济的优势,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41,3、高校扩招。扩招导致范围经济的原因在于:扩招前,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严重割裂,对师资、图书信息、教室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够充分;扩招后,高校培养层次更为健全,能够在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活动中更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和匹配;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使资源的共享更为充分,主要体现在电子图书信息(如学校购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网上教育的发展,一旦学校购买了某项资源,增加一位教师或学生使用的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促使范围经济现象的产生。,42,思考题:1、生产要素有哪些?举例说明短期和长期的含义。2、用图形什么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