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9321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转变、老龄化及其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孙祁祥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2007年11月13日,大纲,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 存在的五大矛盾,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1,人口转变过程是指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的状况,转变到两者都很低的状况的过程。本世纪初,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图1)人口自然增长率(图2),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05-2010年为1.73,2010-2015年为1.78,2015-2020年为1

2、.83,2020-2025年为1.85,2045-2050年为1.85,1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参见图1)。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3年略高于6,2004和2005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2006年更是下降到5.28。2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30-2035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停滞,2045-2050年将负增长3.2 1 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

3、cretariat(2007).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New York:United Nations.2 中国统计年鉴(2006);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2,图1 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趋势(1950-2050)单位:个,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

4、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3,图2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1950-2050)单位:,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

5、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4,随着预期寿命提高、生育率水平下降以及儿童死亡率下降中国的人口结构迅速改变,年龄中位数将从2005年的32.5岁提高到2050年的45岁。预期寿命(图3)儿童死亡率(图4)年龄中位数(图5),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6、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图3 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变化趋势(1950-2050),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5,图4 中国儿童死亡率(每千人)变化趋势(1950-2050),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6,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7、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图5 中国居民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1950-2050),一、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7,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

8、sion,http:/.,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随着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953年为4.4%1964年为3.6%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0%按照人口老龄化的标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特征,第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较大。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4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20%,相当于英国、法国、瑞典、挪威4国人口的总和;12004年则达到1.55亿。1 陶立群,2

9、006: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科学决策月刊第4期。,第二,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未富先老”现象突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起飞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而其人口老龄化却开始于十九世纪末。并且,当发达国家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5.5%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1,当65岁以上年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DP一般在2000美元以上,然而在中国,当199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5.6%时,人均GDP仅为200300美元;2000年65岁以上年龄人口达到6.96%,但人均GDP仅为800多美元。1 唐滢,2006: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人口与经济第4期。2

10、如法国、德国、美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在19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分别为2849美元、3134美元、4096美元和2516美元。,第三,老龄化状况区域间差异较大。由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各省区之间的老龄化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地区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明显高于西部,其中,上海、重庆、四川、江苏、北京、浙江、湖南、安徽的比率均超过了10%,而上海甚至达到11.96%;而西部5省6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则在7%左右,宁夏最小,仅有6.02%。,第四,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更加严重。以往人们认为农村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城市,所以通过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

11、一定时期内延缓城市老龄化速度。但实际上,由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年龄较轻,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导致城乡老龄化程度差异已经逆转。据2000年常住人口普查,乡村年龄在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8.1%,已经高于镇(6.0%)和城市(6.7%)的老龄化比率。,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1,中国的人口转变对养老保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设计。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也称社会养老保险),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第二层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各单位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行建立并确定待遇水平和发放方式第三层次:自愿性

12、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2,2.主要法规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3月)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制的试点方案(2000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3,1.保障目标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目标替代率为58.5%2.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3.筹资模式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 4.领取资格(“中人”,“新人”。“老人”除外”)缴费1

13、5年 到达退休年龄,随着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已有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显现出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大量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还没有参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未能真正实现部分积累的制度模式,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基金的需求;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尽合理,缺乏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还不健全,养老金总体水平还不高;统筹层次比较低,多数地区还没实行省级统筹,基金调剂能力弱。,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及特点4,现存的问题,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中国所经历的上述人口转

14、变及其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特征对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突出体现以下“五大矛盾”:,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与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制度之间的矛盾,老龄化程度严重与养老保险低覆盖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口贫困与养老保障水平降低之间的矛盾,人口转变进程的区域差异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之间的矛盾,农村更为严重的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整体缺失之间的矛盾,根据国际经验,支撑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三个条件(蔡昉、孟昕,2003):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富有效率的税收体系以及有效且安全的基金管理和治理结构。但人口转变过程使得中国至少不具备上述第一个条件。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之比:参保人员的负担系数(图6

15、)中国的抚养比(图7)对人口结构的分析(图8、9、10),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一)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与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制度之间的矛盾,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之比:1950s:1:4001978:1:301980:1:121990:1:6.11995:1:4.81997:1:4.42005:1:3.0,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3,图6 参保人员的负担系数 单位:万人/%,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4,图7 中国人口的抚养比变化,资料来源:Population

16、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5,图8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1950年),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

17、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6,图9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2005年),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18、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7,图10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2050年),资料来源:Population Divi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World Populatio

19、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nd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http:/.,研究表明,截至200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6%,老龄人口总量约为1亿人,45年之后,老龄化比率将提高到23.6%,届时中国将有3.3亿老年人口。而在所谓的“BRICS国家”(即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联邦以及南非)中,到2050年,中国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老年人口的保障要求建立一个普遍的而广泛的养老保障制度,但中国的养老保障覆盖面(图11)却很低,一直难以有效提高。,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

20、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8,(二)老龄化程度严重与养老保险低覆盖之间的矛盾,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9,图1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0,(三)老年人口贫困与养老保障水平降低之间的矛盾 中国社科院中国老年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的测算表明:全国老年贫困人口数量为921-1168万人,其中城镇数量为185-246万人、农村数量为736-922万人。全国老年贫困发生率为7.1-9.0%,其中城镇老年贫困发生率为4.2-5.5%、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率为8.6-10.8

21、%。,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0,于学军(2003)的研究表明,按照恩格尔系数法,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城市为1327.5万、农村为2337万;按照老年人基本生活标准,城市为1264万、农村为3222万;按照老年人贫困的主观感觉测算,城市为931.5万、农村为3353.8万。全国老年贫困发生率在2835之间,即约每三个老年人中有一个贫困老年人。,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0,养老保险的低覆盖使得许多老年人游离于正式保障制度之外,从而成为老年贫困的重要诱因。虽然我国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水平在绝对值上一直在增加,但其增速低于同期人均GDP

22、的增长。自2002年以来,平均养老金水平占人均GDP的比重以及占国有单位平均工资的比重都在下降(图12)。,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1,图12 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变化趋势(1989-200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人口转变进程的区域差异使得各地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从而使得各地的养老保险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由此构成了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重要障碍。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转变进程的区域差异,各地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地区之间的抚养比差异很大,从而造成

23、养老保险的负担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图13、14)。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对试点省份的特别关注,人均社会保障补贴也存在较大差异(图15)。,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2,(四)人口转变进程的区域差异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之间的矛盾,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3,图13 全国抚养比的地区差异,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4,图14 全国养老保险的地区差异,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5,图15

24、 全国人均社会保障补贴的地区差异,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由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年龄较轻,大规模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导致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的数量更是远远高于城市。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这也是导致农村人口“未富先老”问题更加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迄今为止,广大农村地区却尚未建立起基本的养老保障体系。,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6,(五)农村更为严重的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整体缺失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使得老龄化率持续上升,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在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目前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五大矛盾”。为了应对人口转变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险制度,迫切需要进行若干重要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三、中国现行的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存在的五大矛盾-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