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377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OI:10.12037/YXQY.2016.09-05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关腱词】胆固醇;脂蛋白类,低密度脂蛋白;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ScientificstatementonthecorrectunderstandingofcholesterolBranchofNon-communicableChronicDiseasePrevention&Control,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BranchofNutritionandN

2、on-communicableChronicDiseasePrevention&Control,ChineseNutritionSociety;ChineseSocietyofCardiology:ChineseAssociationofCardiovascularHealthCorrespondingauthor:HUOYong,E-mail:huoyong;YANGYue-xin,E-mail:yxyang;ZHAOWen-hua,E-mail:zhaowhKeywordsCholesterol;Lipoproteins,LDL:Cardiovasculardiseases;Atheros

3、clerosis通讯作者:霍勇E-mail :huoyong杨月欣E-mail :yxyang赵 文华E-mail :zhaowh最近,针对“胆固醇与健康”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关注焦点围绕胆固醇来源与日常膳食的关系、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以及胆固醇科学管理方式等问题,对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学术机构高度重视。为了使广大基层卫生工作者和公众更加明确胆固醇管理和膳食健康的相关问题,经相关专业学会专家讨论,联合发布如下声明。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俗称的“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证据确凿

4、,毋庸置疑。大量科学证据表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很大,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得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沉积于血管壁,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其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危及生命。近30年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是由于血液胆固醇升高所引起。国际上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mmol/L,人群总死亡风险将降低12%,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19%,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21%o事实告诉我们,控制低

5、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卒中风险及总死亡,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2膳食中胆固醇并非是血液中胆固醇的唯一来源血液中胆固醇来自两条途径,即外源性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约占总胆固静的1/4)和体内胆固静合成(约占总胆固醇的3/4)。对大多数健康人而言,可以通过自身补偿机制维持血胆固醇稳定。虽然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静影响相对较小,但个体对胆固醇稳态调节能力差异很大,对膳食胆固静敏感的人群占15%25%o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受膳食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脂肪、胆固醇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血液胆固醇的水平;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等

6、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吸收或降低血液胆固静的水平。膳食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通常胆固醇高的食物也会富含饱和脂肪酸,即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食物同源。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对补充身体必要的营养成分是有益的;但如大量无节制摄入,也将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需要强调的是,居民膳食指南是指导健康群体和大众的科学建议;针对已经患有高胆固静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强调严格控制膳食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3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并不等于可以无节制摄入任何营养素摄入都应当遵循适量的原则,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目前营养学界对营养素摄入量未制定上限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无安全风险问题而

7、不需要制定,二是因科学数据缺乏而无法制定。推荐每日低于30Omg胆固醇的摄入量,是1968年美国专业团体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确定的。后来,美国和一些国家的膳食指南均采用了这一建议。近40年来,随着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每日30Omg总胆固醇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不确定。因此,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中去除了胆固醇上限数值,由于缺乏研究数据,也未制定新数值。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取消胆固醇上限数值,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经评估,20102015年美国人群胆固醇平均摄入量为每天270mga但指南中特别写明:取消“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n的限制

8、,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重点考虑胆固醇的控制了。因此,应该明确的是,取消每日30Omg胆固醇摄入上限,是指可以适当放宽,而非无节制、无限制摄入胆固醇。随着人们膳食模式的改变,动物食品摄入增多,血胆固醇升高是不争的事实,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升高。因此,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膳食模式中仍需强调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4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与早治疗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食物多样,膳食平衡,保持营养均衡;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其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内源

9、性生成的胆固醇增多,再加上清除障碍所致。因此,必须在膳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的药物。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最强且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表明,其长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隙的。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坚持药物治疗并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带来心脑血管健康长期获益,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5相关专业学会呼吁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慢性病防控至关重要,能否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众的健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在

10、此,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呼吁:(1)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践行平衡膳食,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少油少盐,人人实现健康饮食。(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运动、戒烟限酒。(3)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公众应积极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定期检测血脂状况,了解自身心脑血管的健康状况;对膳食胆固醇敏感的人群和代谢障碍的人群(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病人群等),必须严格控制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4)在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富危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科学态度和有效措施;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理想水平,使心脑血管健康长期获益。(5)公众存在营养和心血管健康方面遇到问题,应咨询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也可通过访问专业网站和专业书籍等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但切勿偏听偏信,要做有健康素养的中国人。收稿日期:2016-09-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