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0649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2001年2月2日,杭州西湖区西澳路某公司附近发生一起杀人分尸案。经现场勘察,发现了2块非常细小的尸块,此外并未留下任何痕迹。这2块尸块到底是不是同一人的,被害人是男性还是女性?技术人员从尸块中提取出一些DNA片段,送到刑侦支队利用PCR技术获得了大量的DNA系列。进行性别鉴定和同一认定。结果发现这2块尸块属于同一体,均是女性尸块。这一鉴定为凶案的告破开启了大门。8天后,凶犯杨某被抓获归案。,从案例可知PCR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一、对DNA复制方式的演绎推理,提出问题:_提出假设:_演绎推理:验证推理:得出结论:_,1:如果是半保留复制,亲代的DNA分子复制后得到

2、的第1代和第2代的组成是怎么样的?用图解表示出来。2:如何识别DNA中哪一条是母链,哪一条是子链?3:用哪种同位素进行标记,为什么?4:如果原DNA是15N的,原料是14N的,那么请推演复制后的第1代与第2代中N的情况如何?,5:复制后,子一代的每个DNA全为15N/14N-DNA;第2代中有一半是15N/14N-DNA,另一半为14N/14N-DNA。但我们是看不出DNA分子的,产生的DNA分子通常是混杂在一起的。有什么技术或方法可以证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6:如果对每一代的DNA进行离心分离,实验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自学思考以下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1、大肠

3、杆菌首先放在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移到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的?2、如果是半保留复制的,离心后应该出现几条带?3、三条带离心后在试管中的分布如何?,重带,中带,轻带,中带,亲代DNA,第一代 DNA,第二代DNA,结论:DNA分子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二、DNA分子复制过程初探,【材料二】步骤1:195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康贝格在试管中,将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人到具有4种丰富的脱氧核苷酸的人工合成体系中。结果:在试管中4种脱氧核苷酸不能合成DNA分子。步骤2:康贝格在上述试管中加人了少量DNA分子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DNA的含量。结果:试管中的的DNA

4、含量增加。问题:实验中加入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酸,少量DNA以及ATP分别起什么作用?根据实验可知,复制需要哪些必需的条件?,问题7:生化分析得知,间期细胞中脱氧核昔酸含量开始时很低,不久急剧增加,以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显著增高。这说明什么问题?问题8:将变形虫放在有标记过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在细胞核中首先发现有标记的DNA分子。这说明什么问题?,阅读教材p54页“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填写下列表格:,三、DNA分子的复制,解旋酶催化,解旋:,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碱基配对),复制:,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母链(旧链)子链(新链),复制后的DNA:,同时进行,复制过程,拓展题1、女性子宫肌瘤细胞中最长的DNA分子达36mm,复制速度约为4um/min,但复制过程仅需40min左右即完成。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2、研究表明,DNA的复制总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其复制过程中出错的概率仅为1/20000。你认为DNA能够准确复制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如果DNA复制发生差错,有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或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