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0922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水厂及给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1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景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性质11.1.3建设地址11.1.4建设业主11.2编制依据11.3研究范围21. 4可行性研究结论2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4.2建设内容21.4.3建设规模21.4.4建设工期31.5.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31.5.5研究结论3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52.1项目提出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2.1本项目的建设是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需要62.2.2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62.2.3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的需要7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83.1项目选址83.2区域位置93.3自然条件113.3.1地形地貌113.3.2气候条件113.3.3水文113.3.4矿产资源123.3.5生物资源123.3.6水利资源133.3.7土地资源133.4交通条件133.4.1公路交通133.4.2铁路交通143.4.3航空交通143.5社会经济条件15第四章 需水量预测及工程规模194.1需水量预测194.2工程规模20第五章 工程设计重点及目标215.1总体设计原则215.2设计目标215.2.1水量目标215.2.2水质目标225.2.3水压目标22第六章 供水总体方案236.1工程设计原则236.2设计水质、水压236.2.1 供水

3、水质236.2.2供水水压236.3供水水源246.3.1水源选择原则246.3.2水源的确定246.4水厂厂址256.4.1 水厂选址原则256.4.2 厂址方案266.5取水方式的选择266.6净水工艺的选择276.7配水方案31第七章 供水工程设计327.1取水工程327.1.1水源井布置原则327.1.2 井群布置设计327.1.3井深和单井出水量的确定337.1.4井型、井径、井管选择337.1.5过滤器337.1.6沉淀管347.1.7 井泵设计347.2输水工程347.3配水厂工艺设计347.3.1清水池347.3.2含氟地下水处理357.3.3消毒间及预处理间357.3.4附属

4、建筑物367.3.5总平面布置377.3.6建筑设计397.3.7结构设计427.3.8电气、自控设计447.4配水管线设计487.4.1配水管道487.4.2配水管网487.4.3输水管管材的选用487.4.4 配水管径的计算527.4.5水力复核537.4.6配水管道敷设537.4.7配水管道附属设施537.4.8管道基础及还土55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588.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588.1.1主要有利影响588.1.2主要不利影响588.2预防或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598.2.1生态保护598.2.2水源水质保护措施608.2.3人群健康保护608.2.4污染防治措施60第九章 节

5、能评价629.1设计依据及原则629.1.1设计依据629.1.2设计原则629.2能源消耗639.2.1施工期能源消耗639.2.2运营期能源消耗639.3节能措施649.4结论65第十章 卫生防疫及劳动安全6710.1卫生防疫6710.1.1设计依据6710.1.2卫生防疫具体措施6710.2劳动安全6810.2.1施工期间6810.2.2运营期间69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计划7011.1项目实施编制原则7011.2项目实施内容7011.3项目建设工期安排70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212.1项目组织机构7212.2项目管理措施7212.2.1落实配套资金7212.2.2强化在执行阶段的监管

6、工作7212.2.3加强建设管理7312.2.4加强项目投资管理7412.2.5加强质量管理7412.2.6加强工程进度管理7512.2.7加强合同管理7512.2.8加强协调管理7612.2.9加强安全建设管理7612.2.10资金管理77第十三章 招标方案7813.1招标范围7813.1.1招标范围7813.1.2招标组织形式7813.2招标方式7813.2.1组织方式7813.2.2发布公告媒介7913.2.3投标人资格要求7916.2.4招投标程序7913.3招标相关要求7913.3.1招标公告发布7913.3.2资格预审7913.3.3开标8013.3.4评标8013.3.5确定中标

7、人8013.4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8013.5招标备案8113.6项目招标事项基本情况表81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214.1投资估算的依据8217.1.1编制依据8214.1.2估算价值范围8214.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314.2投资估算8414.2.1投资估算方法8414.2.2估算内容8414.3资金来源8814.4资金使用计划88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8915.1 财务评价依据及原则8915.2基础数据8915.3盈利能力分析9015.3.1销售收入9015.3.2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计算9015.3.3经营成本及总成本费用的计算9015.3.4现金流量分析9115

8、.4财务评价结论91第十六章 项目社会评价9216.1社会影响分析9216.1.1主要利益相关者9216.1.2社会效益9216.1.3负面影响9216.2互适性分析9216.2.1当地政府对项目的态度9216.2.2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9316.3社会风险分析9316.4社会评价结论93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9517.1项目风险分析9517.1.1资金风险9517.1.2技术风险9517.1.3工程风险9517.1.4外部协作条件风险9617.2风险规避措施96第十八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9918.1结论9918.2建议99V附图:1、总体规划图;2、区位关系图;3、总平面布置图;

9、4、水厂平面示意图;5、工艺流程图。第VI页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某景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1.3建设地址某某亚拉景区。1.1.4建设业主某人民政府。1.2编制依据1、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某旅游发展规划(2012年-2030年);3、建设甘孜州全域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4、某建设甘孜州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实施意见;5、某建设甘孜州全域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五年工作方案;6、某雪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20132025年);7、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3研究范围

10、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方案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专篇、卫生防疫及劳动安全、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组织与管理、招标方案、建设进度、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社会评价、项目风险分析等,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1. 4可行性研究结论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建设是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需要2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3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的需要1.4.2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口建设、输水管道建设、净水厂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1.4.3建设规模项目设计供水规模

11、为1500m3/d,建设输水管线约13000米。1.4.4建设工期根据项目区类似工程,建设工期计划25个月。1、2015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前期工作。2、2015年8月2015年10月完成项目施工准备工作。3、2015年11月2017年6月完成水厂建设及输水管道建设等工作。4、2017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1.5.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投资为2971.17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2395.17万元,占总投资的80.61%;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58.14万元,占总投资的8.69%;第三部分预备费为291.86万元,占总投资的9. 82%;第四部分铺底流动资金26万元,占

12、总投资的0.88%。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1.5.5研究结论某景区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及社会环境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程度缓解社会经济发展与供水需求的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影响是主要的。通过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环保及节能评价以及项目效益分析可知,该项目具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于本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建议当地政府使项目尽快实施,发挥其综合效益。77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提出背景某某,曾为乾宁县县府驻地,位于某东南,是甘孜州康北地区和川西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旅游大驿站。自某沿省道S303向北76公

13、里可达某城,向东78公里可达丹巴县城;从某沿S215省道向南可达新都桥(63公里),州府康定(128公里)。八美旅游片区涉及某某、协德乡、龙灯乡、色卡乡、沙冲乡,其东、北与丹巴县交界,东、南与康定县接壤,处在三县相邻区域。某处于川西旅游大环线上,省道303与215的交汇点,是区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地。八美片区,是某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旅游区位极佳。由一个旅游镇(某)和四个重点旅游景区(亚拉雪山、龙灯草原、土石林、惠远寺)构成,各景区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旅游产品互补性强,非常有利于整合发展。亚拉雪山旅游景区位于某某东南,海拔5820米,地处干尔隆巴河流域,系大雪山山脉的第二高峰,与蜀山之王

14、贡嘎山遥遥相望,与塔公寺熠熠生辉,其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康巴地区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藏传古籍神山志易解脱之道中对该山有记载,称亚拉雪山为“第二香巴拉”。 从塔公草原观望,亚拉雪山呈莲花宝座形状;从某观望,亚拉雪山呈皇冠形状;从农戈山上观望,亚拉雪山呈坐佛形象,十分逼真,每逢良辰吉日,雪山端坐于蓝天之下,升起一朵蘑菇状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黄昏时分,亚拉雪山彩云飞渡,仙乐飘飘,游人仿佛踏入天堂之门。在亚拉神山的周围,分布着大小数条沟壑,风光秀丽,山里有很多的温泉,绝大多数是“贝鲁扎那”,意为“伏藏的温泉”。传说如果能在泉水中洗浴,可以迅速消除身上深重的业障,因此,亚拉神山也成为了喇嘛修

15、行的圣地,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曾在山里闭关,留下了数百个闭关洞。景区西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东南面与木格措相接,东北面与玉科大草原毗邻,东连丹巴,北接某,南邻康定。雪山与康定机场隔山相望,地理位置较好,区位条件佳,易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2013年6月,某雪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20132025年)通过评审,标志着某雪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将正式拉开帷幕。本项目是该规划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将为景区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本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全县旅游跨越式发展重要突破口增砖添瓦。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本项目的建设是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需要亚拉景区作为某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这给当地提供

16、较大机遇的同时,也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亚拉景区附近还没有接通自来水,因此作为景区基础设施项目的给水工程的建设非常必要的。2.2.2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多年来,由于地理环境特殊,致使亚拉雪山周围一直没有接通自来水,居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建设和完善给水设施、保障供水水质、确保供水安全是顺应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2.2.3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的需要亚拉景区作为某重点开发的示范旅游点,为当地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其中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措施。水厂建成后,将使景区的用水水质、水量得到全面保证。因此,建设景区水厂

17、及配套的给水系统,是改善旅游和投资环境,吸引游客的重要举措。因此,为配合亚拉景区的开发建设,解决供水问题,尽快开工建设景区水厂及配套的给水系统,已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综上所述,本项目作为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水质、水压及供水安全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对保证某景区的需求和改善该区域投资环境,将起积极作用,对某的总体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亚拉景区。图3-1 项目建设区位图3.2区域位置某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032-10144北纬3221-3032。地处青

18、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邻康定县,东北与丹巴县相接,北与阿坝州金川县连界,西与炉霍县接壤,南与雅江县为邻,西南与新龙县毗连。全县东西116.24公里,南北长132.44公里,幅员面积7053平方公里。亚拉雪山旅游景区(以下简称亚拉景区)由亚拉雪山、晶莹冰川、炽热温泉、高山飞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素组成,古人有诗赞亚拉雪山:嵯峨北道一峰雄,积雪千年尚未溶,雾散顿教厅观现,玉人相对玉芙蓉。亚拉雪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堪称梦幻仙境。亚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亚拉嘎波”,意思为东方白牦牛山,是史书格萨尔王传所记载的四大神山之一。山顶峰壁千仞,高不可攀,终年白雪皑皑,像一把银剑。从塔公草原观望,亚拉雪山呈

19、莲花宝座形状;从某观望,亚拉雪山呈皇冠形状;从农戈山上观望,亚拉雪山呈坐佛形象,十分逼真,每逢良辰吉日,雪山端坐于蓝天之下,升起一朵蘑菇状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黄昏时分,亚拉雪山彩云飞渡,仙乐飘飘,游人仿佛踏入天堂之门。将亚拉雪山开发打造成为独具特色自然性高原生态型旅游景区,必将吸引众多的境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成为某近期旅游开发中重要的亮点和品牌。亚拉雪山旅游景区位于某某东南,东经1013010144,北纬30203022。地处大渡河支流干尔隆巴河发源地,原名台站沟。景区最高点亚拉雪山海拔5820米,最低点海拔3400米。景区西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东南面与木格措相接,东北面与玉科大草原毗邻

20、,东连丹巴,北接某,南邻康定。雪山与康定机场隔山相望,地理位置较好,区位条件佳,易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图3-2 某区位图3.3自然条件3.3.1地形地貌某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界线十分清晰;亚拉雪山方向奇峰林立,地质年代久远,属山地地貌,正随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仿佛青是典型的高原地貌。某境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东北高,东南略低,东西长116.24公里,南北宽132.44公里,大雪山从东北延伸入境与横亘山的支脉白日山相连,成为某境内的主要分水岭。境内有名称的山、峰、垭共107处,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2670米,平均海拔3245米。按地形大体分为:东部八美山原宽谷区,西南部尼措、瓦日山原河

21、谷区,南部扎坝高山峡谷区,北部玉科为高原高山区。3.3.2气候条件某属某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8.2,年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4.3,年最高气温为29.9。年平均降水量为633.6毫米,平均日照2296.95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113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其特点是春夏不分明,冬长夏短,冬寒干燥。3.3.3水文某属大渡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玉曲河、却瓦鲁科、五重柯、干尔隆、沙冲河等114条,流域面积2452.2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11.97亿立方米,另有温泉9个,湖泊53个;属雅砻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鲜水河、庆大河、茶垭河等427条,流域面积为5094.5155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9.

22、47亿立方米,另有温泉7个,湖泊73个。2011年某水域总流量为41.4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3.8万千瓦。3.3.4矿产资源某地处三叠纪沉积盆地发育区,矿产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开发潜力大,某已有金、银、钨、锡、铌、铍、锂、钽、水晶等九大高值矿种,也有可供地方利用的铁、泥煤、石灰岩、温泉等固液体矿产资源。总计有矿产资源7类14种56处产地。某有八美农戈山多金属大型矿床,含铅矿、银铜;玉科极生沟钨锡矿床;麻孜菜子坡187.1万吨藏量的小型富铁矿。3.3.5生物资源至2013年底,某有林地面积141913.5公顷,活立木蓄积8313607立方米,森林资源覆盖率为13.58%,主要树种有冷杉、

23、云杉、桦木、青杠、高山柏、杨树、沙棘等,经济林木有苹果、花红、甜杏、蜜桃、核桃、花椒、山梨等。珍稀野生一级保护动物有豹、雪豹、金雕、胡兀鹫、西藏野驴、褐马鸡等,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棕熊、小熊猫、细嘴松鸡、藏马鸡、岩羊、盘羊等,并盛产虫草、贝母、羌活、雪莲花,大黄、黄芪等名贵中药材,松茸、对鸡油菌、羊肚菌、大脚茹等食用菌类倍受中外消费者青睐。某境内不同海拔的层状地貌,构成了多层次的不同生物种群,群落的立体分布特征。林种植被主要有5科10属20种,草种植被主要有56科158属321种。野生药用植物78科302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40种,其它野生动物有26种。3.3.6水利

24、资源某境内水利资源较为丰富,至2013年底,该县水资源总量为11.97亿立米,另加温泉9个,死水湖53个;属雅砻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鲜水河、庆大河、茶垭河和427条山溪,流域面积为5094.5155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9.47亿立米,另有温泉7个,死水湖73个;全县总径流量为41.44亿立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3.81万千瓦。3.3.7土地资源至2013年底,某有耕地0.81万公顷,有天然草地41.67万公顷,林地31.18万公顷3.4交通条件3.4.1公路交通1、亚拉雪山旅游景区交通便捷,省道303(八丹公路)从景区入口处通过,串联了丹巴、某两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县。亚拉景区距离某旅

25、游副中心某约23公里,通过省道303线与省道215线实现互通连接。某是川藏公路线上的重要节点,从某驱车前往景区仅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2、规划的川藏高速公路康定至某段过境某,将为游客进入亚拉雪山旅游景区创造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3.4.2铁路交通1、现状:亚拉雪山旅游景区及周边重要乡镇,目前均无铁路交通。2、前景:甘孜州交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四纵四横多联和三大枢纽”综合交通运输大网络,将有川青、川藏两条铁路横穿甘孜州境内,分别经过炉霍县、康定县。亚拉雪山旅游景区位于两条铁路线的中间区域,铁路客源均可辐射至景区,将为更多团队游客进入景区奠定一定的基础。(1)川青铁路是一条规划中的铁路,

26、已纳入由中国铁道部编制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据初步规划,川青铁路起于四川成都,经马尔康、炉霍、班玛、达日、玛多等地后到达青海格尔木的南山口车站。川青铁路预计将按单1级电气化铁路建设,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2)川藏铁路起于四川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西藏首府拉萨,全长162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2011年,川藏铁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研究路段,川藏铁路建设被提上日程。 3.4.3航空交通1、现亚拉雪山旅游景区及某域内尚无航空交通。2、景区航空交通主要依托现有的康定机场。亚拉雪山紧邻康定机场,在飞机上或是机场,均可目睹亚拉雪山的英

27、姿。3、康定机场是一个民用机场,机场距康定城约38公里,距离某约70公里,与亚拉景区仅90公里左右。康定机场的通航强力地推动了甘孜州旅游市场发展,并将为亚拉雪山旅游景区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奠定良好的基础。康定机场于2007年10月22日首次通航。机场跑道长度4000米,为4C民用支线机场。机场跑道中心点海拔达4242.56米,其海拔最高点为4280米,是世界第二高海拔机场。仅次于海拔4334米的西藏昌都邦达机场,可满足波音737700和空客A319等同等机型的起降要求,年客运量达33万人次,货邮运量达1980吨。康定机场被称为是最美丽的景观机场。3.5社会经济条件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

28、承前启后之年,一年以来某大力实施“团结兴县、依法治县、富民强县、花园靓县”总体战略,全力做好“四个某”和全域旅游统筹城乡示范县各项工作,促使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持续稳定、和谐。1、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经州统计局审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63216万元,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19823万元,增长0.4%;第二产业8659万元,增长44.8%,完成工业增加值4491万元,增长17.5%,完成投资建筑业增加值4168万元,增长95.7%;第三产业34734万元,增长10.4%。三次产业比例为:31.4:13.7:54.6,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11196元。全年民营

29、经济实现增加值27362万元,增长9%。民营经济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28万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3505万元,增长49.5%;第三产业增加值9029万元,增长7.8%。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2、农业2013年,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的顺利实施下,农业、农村经济得到有序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870万元,增长9.7%。完成增加值19823万元,增长0.4%。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5510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035亩;蔬菜播种面积3000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119吨,增长8.3%;油料作物产量1305,增长14.2%。

30、蔬菜产量5625吨,增长12%。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各类牲畜出栏36812头(只),同比增长0.3%;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24367头、只、匹;其中:各类大牲畜存栏204538头、匹;羊存栏19892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827吨,增长0.3%,全年奶产量6150吨,同比减6.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有效灌溉面积4637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909万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3万千瓦。3、工业、投资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397万元,增长16.9%;其中:砂石行业4362万元,占总产值的46.4%;电力行业42.2万元,占总产值的43.2%;其他行业1065万元,仅占11.4%

31、。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491万元,增长17.5%;其中砂石行业1963万元,占总增加值的43.7%;电力行业2025万元,占总增加值的45.1%;其他行业503万元,占总增加值的11.2%。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投资项目)80109万元,增158.1%,实现翻番;2013年某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加快投资项目建设的开工和实施进度,同时大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因此保障了当年投资任务的完成。4、商贸、旅游、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者消费意识增强,社会消费品购买力不断增强。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33万元,同比增长16.2%。全县旅游业持续发展,实现接待游

32、客25.26万次;实现旅游收入16500万元,增长24.4%。旅游创外汇收入361120美元。2013年新增公路通车量程2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59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1198辆,其中:私人拥有汽车934辆。乡镇客运站点达到5个。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953万吨公里,完成旅客周转量5430万人公里。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836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99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22658户。全年互联网用户达到1954户。5、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399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740万元,增长12%,税收性收

33、入4942万元,增长27.3%。全年财政总支出102760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01388,增长33.7%。在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5622万元;教育支出15955万元,科学技术服务支出8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842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119779万元,增长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894万元,增长41.5%;各项贷款余额17764万元,增长4%。6、人口和劳动力2013年全县户籍户数15235户,其中农业户数10380户,户籍人口56664人,其中农业人口48468人;户籍人口中女性28069人;当年出生人口1238人,当年死亡人口239人;年末常住

34、人口56461人,其中城镇人口14555人,城镇化率25.78%;2013年人口出生率11.17,人口死亡率3.29,人口自然增长率7.88。年末社会从业人员39611人,其中第一产业29102人,第二产业2411人,第三产业8098人。7、人民生活和劳动工资暨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67元,增长9.2%,增加153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13288元,比上年增加1023元,增长8.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047元,增长18.5%,增加78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08元,增长35.9%。第四章 需水量预测及

35、工程规模4.1需水量预测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城市设计供水量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包括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商业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管网漏损失水量及其它未遇见用水量。1、综合生活用水定额的确定本项目主要服务区域为亚拉景区,根据亚拉雪山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综合生活用水主要包括食宿用水、办公用水及日常生活用水等。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50L/(人天)。2、商业等用水量的确定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商业用水约占生活用水的30%。3、绿化、浇洒道路等市政用水量的确定根据规划和部分旅游景区的经验数据,市政用水量按生活综合用水和 生产、商业用水量总和的10%计

36、。4、管网漏水量的确定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配水管网漏水量按综合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和市政用水之和的12%计。5、未预见水量的确定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考虑现有相关资料比较缺乏,取未预见漏水量按前四项之和的12%计。故总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市政用水+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计算结果见表4-1。表4-1 项目用水需求量分析表年份综合生活用水商业用水市政用水管网漏水未预见水量日变化系数总计水量人数定额水量人L/ (人-d)m3/dm3/dm3/dm3/dm3/dm3/d近期20171786200357.2142.8850.0155.0172.611.51018.81中期2020 21432

37、00428.6171.4460.0066.0087.131.51222.01远期2025250020050020070.0077.00101.641.51425.214.2工程规模综上所述,本项目服务区域亚拉景区需水量2025年最大日均用水量为1425.21吨,考虑对周边的经济辐射作用,水厂供水规模按1500m3/d考虑。其中集中供水点供水量为1200m3/d。第五章 工程设计重点及目标5.1总体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有效的规范和标准。2、在满足工程建设目标前提下,既考虑设计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等因素,又根据条件和管理状况,使生产运行安全、可靠、便捷和低成本。3、总体方案应

38、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厂的水平。4、依据工程建设要求和目标,设计方案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1)水厂净水工艺及预留远期深度处理工艺比选;(2)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比选及污泥的最终处置建议;(3)净水构筑物形式的比选;(4)水厂总体平面布局;(5)水厂主要建、构筑物结构方案、基础处理方案;(6)水厂配电系统方案及自控系统方案;(7)卫生安全、环保及节能措施;(8)水源水体及环境保护。5.2设计目标5.2.1水量目标根据需水量预测,亚拉景区水厂设计总规模1500m3/d。5.2.2水质目标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排泥水经污泥塘自然干化后,泥饼含水率75%。滤池反冲洗废

39、水经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回收利用。污泥脱水滤液排入城镇污水管网。5.2.3水压目标供水管网末梢压力不小于0.20MPa;供水管网服务压力合格率95%,最高日最大时出厂水压为0.40Mpa。第六章 供水总体方案6.1工程设计原则1、取水方案的设计应满足水质、水量、卫生防护、施工和管理的要求。2、净水工艺的设计选型,既要先进、科学,也要充分考虑当地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工艺设计应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3、工程设计在保证水厂运行安全可靠的条件下,要仅量节约工程投资,节约三材,处理设施易于操作管理。4、设计工艺和水厂平面布置应考虑景区用水的远期发展以及在今后由于原水水质可能发生的变化对工艺改造的可能性。5、输

40、水管线应进行全面经济比较,应完全满足景区压力要求,同时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能适应山地施工安装的管道材料。6.2设计水质、水压6.2.1 供水水质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第2.0.3条,某雪山景区供水工程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水质标准,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6.2.2供水水压水压供水区管网控制点附近6层建筑的工作水头不小于28m来确定最小服务水头。6.3供水水源6.3.1水源选择原则设计中选择给水水源,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1) 所选水源应当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卫生防护。水质良好,要求原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规

41、定;水量充沛,要求地下水取水量小于等于允许开采量,地表水取水量小于等于其枯水期的可取水量。水源可取水量既要保证近期用水量,也要满足远期用水量;便于卫生防护,要求所选水源卫生防护地带设置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的有关规定。(2) 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宜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源。(3) 所选水源可使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4) 所选水源有条件时应集中与分散取水,地下取水与地表取水相结合。(5) 所选水源具有施工条件。6.3.2水源的确定亚拉景区附近没有大的水库与河流,只有一条溪流和地下水为供水水源。项目所在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且水质完全符合自来水厂的需求。而旁边的溪

42、流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其枯水期流量仅勉强能满足水厂的取水需求,同时由于沿途地势陡峭,不易设置取水口,如果在下游设置取水口,将破坏当地的整体自然风貌,不利于旅游规划。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确定地下水为本工程水源。6.4水厂厂址6.4.1 水厂选址原则净水厂厂址既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远期发展,又要兼顾考虑建厂条件、建设投资、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应考虑配套管线的近、远期结合和以便于实施,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所采用的净水处理工艺相适应;2、厂址应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选择在地下水位低、地基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投资和便于施工;3、厂址应尽

43、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 4、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5、厂址尽量靠近用水大户,或靠近取水水源地6、便于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7、充分利用地形,应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以满足净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的需要,减少工程土方量;8、厂址不应设在雨季易受水淹的低洼处,靠近水体的处理厂,要考虑防洪措施以保证净水厂不受洪水威胁;9、应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有扩建的余地。6.4.2 厂址方案根据某雪山景区总体规划,经现场踏勘,规划在干儿隆柯营地建设水厂,具体理由如下:干儿隆柯营地位于亚拉雪山景区干儿隆柯与雅拉游措下游河道交汇处岸,平整后高程约为3733米,经开挖回

44、填平整后可供建设水厂之需。其优势一是位于景区上游,确保水质无污染;优势二是厂址位于干儿隆柯营地一侧,厂区到达营地水头损失小,可以直接通过厂区为营地供水,减少分散式供水设施数量和减小加压泵站设计功率。优势二是河道左岸规划建筑物少,厂址布设不影响景区其他规划设施布设情况。上述情况分析表明,干儿隆柯营地厂址的条件较好,对水厂远期发展具有优势,且从地形利用、规划布局、周围环境、维护管理、输水管网建设、节省投资等方面来说,都是比较合理的厂址。故:本工程选择干儿隆柯营地厂址作为水厂厂址。6.5取水方式的选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及渗渠等,其中以管井和大口井最为常见。其各自适用范围见

45、下表6-1:表6-1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种类和适用条件形式尺寸深度水文地质条件出水量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水文地质特征管井井径为501000mm,常用为150600mm井深为101000m,常用为300m以内在抽水设备能解决的前提下不受限制厚度一般为5m以上适用于任何砂、卵、砾石层、构造裂隙、岩溶裂隙单井出水量一般5006000m3/d,最大为2000030000m3/d大口井井径为212m,常用为48m井深为20m以内,常用为615m埋深较浅,一般为10m以内厚度一般为515m之间适用于任何砂、卵、砾石层,渗透系数最好在20m/d以上单井出水量一般为5001000m3/d,最大为2000030000m3/d辐射井井径为212m,常用为48m井深为20m以内,常用为615m埋深较浅,一般为10m以内厚度一般为515m之间,能有效地开采水量大的地下水和河床渗流水含水层最好为中粗砂或砾石,不得含有漂石单井出水量一般500050000m3/d渗渠管径为0.451.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