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1032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精选.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个私协会双对接工作总结民企对接现代技术、现代金融工作,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探索服务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个私协会通过搭平台、搞活动、建机制,为广大民企“双对接”提供组团式服务,以撬动更多的资源、汇集更多的信息、创造更多的机会,真正做到为而有为。 一、建立“双对接”工作先行点探索服务通道依托金融小镇、科技城、清华长三角研究、中科院等优势背景,市协会选择南湖区作为全省“双对接”工作20个先行点之一,力争把先行点培育成为全市叫得响、立得住、可扩面的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市“双对接”工作的整体推进。南湖区作为先行点,理顺组织

2、协调机制,加强力量调配、资源整合和各项保障,在工作中既利用好省级“双对接”大平台,又创新富有特色的对接载体,做到主动借势借力,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找准对接平台,排摸辖区民企发展需求;建立工作制度,确保对接有序开展;根据经济特色,推进“双对接”工作。让更多的民企得到机会、结出硕果,真正成为“双对接”工作的明白人、引入人、牵线人、创新人和热心人。目前,该区已联合区金融办等部门组织企业融资培训5场,参加民营企业367家;开展“新三板”培训1场,参加民营企业114家;开展“双对接”活动2场,其中邀请浙江股权交易中心1场,邀请泰隆银行1场,参加企业共199家。敦好农牧、创源监控签订挂牌协议,开始股改工

3、作。四通车轮和浙江移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准备挂牌“新三板”。二、做好民企创新发展需求调研省协会通知下达后,市协会多次主动与省协会联系,确定民企对接现代技术、现代金融需求调查内容,统一设定调查表,要求全市各级协会年内开展区域集群经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创新发展、融资等需求调研,完成8%以上在册民营企业需求摸底,并建立民企“双对接”需求信息和企业名录数据库,以了解掌握企业、行业、产业在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需求。截至目前,全市需求调研摸底中有“双对接”需求的企业759家。海宁通过对6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近3年来的科研投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科研投入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科技研发向纵深推进的意见

4、建议,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得到政府、上级部门的肯定。三、助力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市协会与银行达成合作协议,对全市各级协会推荐的中小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优先安排贷款规模、优惠贷款利率。2013年下半年又与邮政储蓄银行市分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向10多家“个转企”民企特约授信2600万元。去年至今,全市各级协会开展民企金融服务活动38次,为中小民企解决资金23.2227亿元。今年上半年,浙江股权交易中心代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这将为我市中小企业进一步融入资本市场提供了平台,拓宽了融资渠道,提升了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机会。揭牌仪式上,省股交中心还给海宁市久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市云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成长板

5、、创新板企业授牌。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有83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其中,成长板21家,创新板62家,挂牌数居全省第三。4月28日,海宁与当地工商银行联合成立“海宁硖石个私协会工银商友俱乐部”,通过提供专属服务,更好地提升对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经营户、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工商业群体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推荐民企参加科技对接活动在去年组织全市近百家民营企业参加全省民企对接科技、对接金融启动仪式及机器人应用与产业发展对接大会的基础上,今年市协会又积极组织、推荐民企参加省工商局、省民企联合会组织的科技对接活动,目前已上报桐乡恒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平湖优康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浙江中法制药有限公司等

6、生物医药制造企业参加“浙江民企走进上海张江”活动。同时积极做好关注有科技需求意向企业的服务工作,通过协会内、外网、QQ群等,将“机器换人”的优惠奖励政策,如列入市级“机器换人”特色技术改造的示范类项目,完成后可获得投资额6%至12%的补助,被认定为“机器换人”示范服务商的企业或单位可以获得一次性奖励50万元等等,宣传告知企业,使企业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目前,全市“机器换人”重点专项项目共69项,计划总投资96.9亿元,已完成投资35.8亿元,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产值234亿元,新增利润36.8亿元,减少用工6000多人。五、开展民企有关“双对接”培训各地积极探索符合民企需求的培训模式,2014

7、年共举办相关培训25批次,培训企业主1331人。海宁以校企合作模式,联合海宁市企业经营管理者学院举办“创新文化和中小企业转型”讲座,以增强企业转型发展意识,提升民营企业“创新驱动”能力。海盐主动对接金融,联合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会培训、以会宣传的形式,向民企介绍融资产品的相关规定、程序、特点等,还为“个转企”企业量身定做后续发展方案,支持“个转企”企业的发展。同时,根据省协会组织开展“双对接”走进三十强县“金融实务技术创新讲堂”活动要求,深入民企了解培训需求, 5个县(市、区)已开展“用经验做电商”、“家族企业的传承和管理”、“借力区域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为主题的培训5场,培训人员达600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