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1367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论文范例.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津大学网络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天 津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专科毕业论文题目:网络留言簿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完成期限:2010年8月23日至2010年12月20日学习中心 昆明教学中心 年 级 08秋专 业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 号 082801143013摘 要留言薄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网络留言薄作为网站与用户交流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络留言薄最大程度的方便了用户与网站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实现web留言。本文利用ACCESS作为存储留言和用户信息的后台数据库,利用VB.ne

2、t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一个通用留言系统。本系统可实现网上留言的基本操作,同时提供了后台管理的功能,可方便地对前台的界面、用户的留言及与本留言薄相关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关键词:ACCESS, VB.NET,WEB,留言薄第16页/共18页网络留言薄系统一、 网络留言薄系统概述(一) 留言薄系统的概念留言薄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网络留言薄作为网站与用户交流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络留言薄最大程度的方便了用户与网站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实现web留言。本系统基本实现网上留言的动作过程,同时提供了后台管理的功能,可

3、方便的对前台的界面、用户的留言及与本留言薄相关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留言薄系统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系统管理员 授权用户计算机口令密码留言子系统查看 子 系 统回复子 系 统其他子系统图1留言薄系统的一般模式(二) 留言薄系统的特点 设置系统用户登陆功能,即时对系统数据进行安全设置与保护。 友好的用户界面,业务操作简单,进入系统即能使用。 成熟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构架,采用先进的数据库访问方式,数据更安全,性能更稳定。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开放的数据接口,选用具有大型数据库安全机制的数据库系统,提供各种级别的数据保护和权限控制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系统的每种操作快捷、方便。易懂易会。系统集输入

4、、维护、查询、计和各种处理为一体,信息导入导出方便共享。 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数学模型的应用、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决策。(三) 留言薄系统的功能1 留言功能:用户进入留言本后,可以将整个系统的各项功能尽收眼底,留言方式主要设计为用户先填写个人信息和留言内容,系统确认后保存用户的留言。2 查看功能:主要是为了用户能够准确无误地看到自己的留言内容,确认留言内容的正确性,以此来实现查看留言的功能。3 版主管理功能:版主可以方便的登陆到后台,对留言信息进行方便的管理。4 留言本的管理功能:用来对用户留言信息的回复或删除功能; 5 密码管理功能:对后台登录密码进行管理二、 网络留言薄系统分析(一)

5、 系统的目标系统的根本出发点是网络用户,必须以方便用户为首要目标,其次是管理员对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有些什幺要求,即该系统都能做什么工作。因此网络留言薄系统应该实现如下目标:1 比较完备的功能,系统应该能够有效的处理日常的工作。如:签写留言、回复留言、查询检索等业务工作。2 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3 易于维护和升级,系统的设计要方便维护,包括硬件的维护,软件的维护(更改,升级等)和网络的维护。4 使用性,以网络用户需求为目标,以方便用户为原则,尽可能降低使用前的培训、实施和使用中的维护时间。5 高可靠性,本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6 安全性,该网络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二)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

6、经济可行性网络留言薄系统系统开发需要投资费用和未来的运行维护费用,其中投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等。系统的收益主要通过新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指导经营策略来实现。2 技术可行性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只要拥有较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内部的局域网络,应该能够运行此系统,C/S结构也能方便运用于网络上。3 操作可行性由于本系统的操作简单,不用必须学习数据库和VB方面知识,只要加以演示,即可熟练掌握本管理系统的使用。(三) 用户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这一阶段收集的基础数据和

7、数据流程图(DFD)为下一阶段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本系统的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P1留言管理留言D1用户D2P2用户管理管理员P5 查询版主D3P3版主管理用户P4签写留言留言D4图2 本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三、 网络留言薄系统设计(一) 总体设计1 结构设计 网络留言薄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2 代码设计 本系统的用户名编码采用顺序码。编码由6位字符组成,例如:张三 110101 李四 1101023 数据库设计 网络留言薄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格的设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每个表格表示在数据库中的一个表。网络留言薄前台管理后台管理信息浏览 签写留言 信息删除信息回复版主管理信息浏览发送邮

8、件 图3 网络留言薄系统的功能划分表1. 用户鉴定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ip1数字ip2数字country文本city文本表2. 用户信息表字段名称数据类型ID自动编号标题文本内容备注作者文本性别文本主页文本信箱信箱QQ文本回复备注时间日期/时间头像文本 (二) 程序设计1 网络留言薄系统总体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进入该系统输入口令正确错误查看留言用户请求回复留言签写留言发送邮件 结束yesN 图4. 系统程序流程图2 用户签写留言程序流程图(见图5) 用户签写留言检查用户有效性留言存入数据库前台调用显示YN图5. 用户签写留言程序流程图进入后台回复留言删除留言查看留言 结束3 后台留言管理流程图

9、(见图6) 图6. 后台留言管理流程图4 用户登录系统程序流程图(见图7)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必须先进行登录,如果是合法用户则打开系统主窗口,否则系拒绝登录,不能使用系统。用户登录验证身份进入主窗口YN图7. 用户登录系统程序流程图四、 网络留言系统实施(一) 系统界面用VB.NET设计的网络留言薄系统界面如图8所示(代码见附录)图8. 系统界面(二) 用户留言模块 主要有如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用户填写内容检查,填写昵称、邮箱等,检查用户的有效性,如为有效用户留言,将用户留言信息存入数据库的过程;二是用户留言信息的前台显示。其工作界面如图9所示。(代码见附录)图9. 工作界面(三) 管理员登录界面

10、管理员可以通过权限进入后台对系统进行管理。其界面如图10所示。(代码见附录)图10. 管理员登录(四) 留言回复 管理员进入后台通过回复模块可以对用户的留言做出答复并在前台显示出来,这样有利于系统的有效更新,使用户及时了解到网站的最新资料。其界面如图11所示。(代码见附录)图11. 留言回复界面(五) 留言删除 管理员进入管理员登录模块并输入密码,系统审查通过后进入后台删除留言。其界面如图12所示。(代码见附录)图12. 留言删除五、 总结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感受良深,也从中学到不少在学校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实次实践我深刻的感觉到系统开发的艰辛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它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

11、力,同时也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自己在所要从事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软件用网络编程语言ASP.NET编成。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出。在编写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我解决很多困难。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启发。没有您的指导和帮助,我不可能顺利圆满地完成论文的工作。在这里学生董晶对您说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参考文献1 魏海. ASP.NET 职业技能培训教程(高级管理员级)M.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6.4 2 张登辉,刘益红. ASP 编程基础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3 刘瑞新,张兵义,常永英

12、. ASP动态网站开发毕业设计指导及实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4 杨冬青,唐世渭. 数据库系统概念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5 萨师煊,王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附录 部分源代码主窗体的程序代码Public Class WebForm1 Inherits System.Web.UI.Page#Region Web 窗体设计器生成的代码 该调用是 Web 窗体设计器所必需的。 Private Sub InitializeComponent() End Sub Protected WithEvents Label2 As Sys

13、tem.Web.UI.WebControls.Label Protected WithEvents Postnew As System.Web.UI.WebControls.Label Protected WithEvents TextBox1 As System.Web.UI.WebControls.TextBox k Protected WithEvents HyperLink3 As System.Web.UI.WebControls.HyperLink Protected WithEvents HyperLink4 As System.Web.UI.WebControls.HyperL

14、ink Protected WithEvents sel As System.Web.UI.WebControls.DropDownList 注意: 以下占位符声明是 Web 窗体设计器所必需的。 不要删除或移动它。 Private designerPlaceholderDeclaration As System.Object Private Sub Page_Init(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MyBase.Init CODEGEN: 此方法调用是 Web 窗体设计器所必需的 不要使

15、用代码编辑器修改它。 InitializeComponent() End Sub#End Region 定义每一页显示的记录数 Public Record_Per_Page As Short = 10 Private Script_Name As String 页面加载 Public Sub Page_Load(ByVal Source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MyBase.Load Script_Name = GetPageName() 第一种方式来分页显示数据 ShowRecords() End Sub

16、得到起始浏览超链接字符串 Function GetPageName() As String Dim Str As String Dim Pos As Short Str = Request.ServerVariables(Script_Name).Trim() Pos = Str.LastIndexOf(/) If Pos = 0 Then Return Str.Substring(Pos + 1) Else Return Str End If End Function 此函数的功能是分页显示数据库中的记录 Private Sub ShowRecords() Dim strConn As St

17、ring 定义数据连接字符串 Dim SQL As String 定义SQL语句 Dim odConn As OleDb.OleDbConnection Dim odAdapt As OleDb.OleDbDataAdapter Dim DS As DataSet 创建DataSet对象 Dim DT As DataTable 创建DataTable对象 Dim nRecCount As Integer 保存记录总数 Dim nPageCount As Integer 保存总共的数据页面数目 Dim nPage As Integer 存放要浏览当前数据页面号 Dim nStart As Int

18、eger 存放当前页面的起始记录序号 Dim nEnd As Integer 存放当前页面的终止记录序号 Dim I As Integer 确认要浏览的页面序号 nPage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 response.write(cint( Request.QueryString ( Pagex ) ) If CInt(Request.QueryString(Pagex) 0 Then Record_Per_Page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End If TextBo

19、x2.text=Record_Per_Page SQL = SELECT leaveword.id,thename,picaddr,ttype,caption,ddate,content,reply,redate,homepage,qq,email FROM leaveword,facesheet where faceid=facesheet.id order by leaveword.id desc SQL = SELECT * FROM Leaveword 创建数据连接字符串 strConn = Provider = Microsoft.Jet.OLEDB.4.0 ; & _ Data S

20、ource = & Server.MapPath(leaveword.mdb) & ; & _ User ID = ; Password = ; Try 得到数据记录总数 odConn = New OleDb.OleDbConnection(strConn) odAdapt = New OleDb.OleDbDataAdapter(SQL, odConn) DS = New DataSet odAdapt.Fill(DS) DT = DS.Tables(0) nRecCount = DT.Rows.Count Catch e As Exception Response.Write(错误信息:

21、& e.Message & ) nRecCount = 0 End Try 判断是否存在数据记录 If nRecCount 0 Then 确定数据记录要显示的页面数 nPageCount = nRecCount Record_Per_Page If nRecCount Mod Record_Per_Page 0 Then nPageCount += 1 End If 确认浏览命令中的页面参数是否越界,如果越界则重置页面序号 If nPage nPageCount Then nPage = nPageCount End If 确认当前页面的开始记录和终止记录 nStart = Record_Pe

22、r_Page * (nPage - 1) nEnd = nStart + Record_Per_Page - 1 If nEnd nRecCount - 1 Then nEnd = nRecCount - 1 End If在屏幕中输出记录 For I = nStart To nEnd call tabx(DT.Rows ( I ) ( Itemid ).tostring(),DT.Rows ( I ) ( ItemName ).tostring(),DT.Rows ( I ) ( Itemtext ).tostring() 表格0行 c00.RowSpan = 3 Dim ii As Stri

23、ng = (DT.Rows(I)(2).ToString() c00.InnerHtml = & DT.Rows(I)(thename).ToString() & Dim c01 As HtmlTableCell c01 = New HtmlTableCell c01.InnerHtml = 发言主题: & DT.Rows(I)(4).ToString() & c01.ColSpan = 3 Dim c02 As HtmlTableCell c02 = New HtmlTableCell c02.InnerHtml=c02 c02.InnerHtml = 发言日期:   &

24、 DT.Rows(I)(5).ToString() & c11.InnerHtml = & Replace(Replace(Replace(Replace(Replace(Replace(DT.Rows(I)(6).ToString(), &, &), , >), Chr(13), ), Chr(34), "), Chr(32),  ) &   End If 定义导航条 Dim a1 As String a1 = Script_Name & ?Page=1&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

25、x) HyperLink1.Text = 首页 HyperLink1.NavigateUrl = a1 Dim a2 As String a2 = Script_Name & ?Page= & (nPage - 1).ToString() & &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HyperLink2.Text = 上页 HyperLink2.NavigateUrl = a2 Dim a3 As String a3 = Script_Name & ?Page= & (nPage + 1).ToString() & &pagex

26、=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HyperLink3.Text = 下页 HyperLink3.NavigateUrl = a3 Dim a4 As String a4 = Script_Name & ?Page= & (nPageCount).ToString() & &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HyperLink4.Text = 尾页 HyperLink4.NavigateUrl = a4 Label1.Text = 页次 & nPage & &nbs

27、p;/  & nPageCount &   共 & nRecCount &  条留言 提示没有记录 If nRecCount = 0 Then End Sub 下拉列表项目 被选后的动作 Sub SubmitBtn_Click1(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Dim a5 As String a5 = Script_Name & ?Page= & sel.SelectedItem.Text.ToString() & &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

28、tring(Pagex) Response.Redirect(a5 End Sub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If Page.IsValid Then Dim a6 As String If Trim(TextBox1.Text) Then a6 = Script_Name & ?Page= & Trim(TextBox1.Text) & &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Else a6 = Script_Name & ?

29、Page=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 & &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End If Response.Redirect(a6) End If End Sub 定义每页显示的记录条数目 Public Sub Button2_Click(ByVal Sender As System.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on2.Click If Page.IsValid Then Dim a7 As String If Trim(TextBox2.Text) Then a7 = Script_Name & ?Page=1 & &pagex= & Trim(TextBox2.Text) Else a7 = Script_Name & ?Page=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 & &pagex= & Convert.ToInt32(Request.QueryString(Pagex) End If Response.Redirect(a7) End IfEnd Su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