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2411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流程方法和典型案例分析(I).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方法,目录,TD-SCDMA网络工程优化介绍 参数优化 TD-SCDMA网络优化问题专题分析及案例 TD-SCDMA无线网络场景优化,工程优化阶段定义,工程优化在单站验证完成后进行主要通过路测、定点测试的方式,结合天线调整,邻区、频率、扰码和基本参数优化提升网络KPI指标的过程 网络规划的准确性决定了工程优化的工作量站址、站高、方位角、下倾角系统内系统间邻区、频点、扰码工程优化一定以网络规划结果进行单站验证的必要性确保规划结果得到实现工程优化的质量决定:未来空载网络的质量未来高负荷网络的质量运维优化的工作量,工程优化阶段主要任务,覆盖调整业务同频组网,决定了:覆

2、盖调整的效果将长期影响网络性能,是网络性能的基础良好的覆盖优化的结果能够缓解业务同频网络随容量上升时性能恶化的程度。良好的覆盖优化,无论是网络处于空载,还是有较大负荷时,都能有较好的指标,相反,如果覆盖优化做的不好,空载时网络指标上不去,而且随着负载增大,网络指标也会随着明显下降业务优化完成各项基本业务指标的提升,包括语言、cs64k、ps128/384、HSDPA2/3G互操作优化以及特殊场景的优化基本组网参数优化工程参数,频点,扰码,邻区,功率,切换参数异常排除设备异常排除,干扰排除,网元异常参数设置排除网络基础信息更新维护共享优化建设同步推进的关键包括站点完好情况工程参数变更更新网络参数

3、变更更新,工程优化的意义,工程优化阶段是整个网络建设期间能够大幅度提升网络质量的最关键的阶段,直接影响放号以后的用户体验是后期网络质量和KPI指标提升的基础 优化工作量最大最集中、网络质量提升最快的阶段工程优化补救网络规划的缺陷和问题,GSM TD工程优化对比,技术原理GSM相邻几层网均为异频TD相邻小区为业务同频,扰码短,抗干扰能力弱工程优化差别GSM重覆盖场强,轻越区消除,轻邻区数量,覆盖优化相对粗放TD重覆盖场强,重消除越区,重消除导频污染,重邻区数量,重切换带优化,强调覆盖的精细优化TD需要做多业务优化GSM重频点,BSIC,相邻几层小区不同频不同BSICTD重频点,扰码,相邻一二层小

4、区不同频同扰,不同频同码组,7,工程优化关注的KPI指标,8,KPI指标优化的优先级,PCCPCH RSCP PCCPCH C/ICS12.2长保,优化切换带和切换成功率CS12.2短呼,呼叫成功率,掉话率CS64长保切换成功率CS64短呼,呼叫成功率,掉话率PS激活附着成功率PS64、PS384 FTP下载HSDPA下载,工程期间网络优化实施要求,工程建设人员与网优人员协同工作,务必确保工程建设与网优同步进行 成簇开通,确保工程优化及时有效开展工程安装开通信息定期与网优共享,便于网优尽早发现成片的簇网优及时提供催开,催建,调整,搬迁清单给工程建设人员,便于网优加快簇工程优化的进度务必确保网络

5、优化过程中2/3G网络参数同步调整,联动操作 2G3G侧准确的基站信息维护、定期及变更触发的共享,是同步调整和联动操作的基础和关键加强测试,循环滚动优化 问题发现、解决、反馈的闭环跟踪是循环滚动优化的必备手段加强相互交流,不断积累优化经验,储备维护优化人才 移动和设备厂家人员融合、计划融合、行动融合,有利于加快人员培养,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从优化调整的对象来看,可以划分为工程参数优化和无线资源参数优化。工程参数优化:通过工程设计参数的优化调整,解决网络运行中的问题,在系统建设初期实施为主;无线资源参数优化:通过调整各种相关的无线资源参数,使网络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系统运行初期和后期

6、维护中实施。从优化的阶段来看,分为工程优化和运维优化工程优化 运维优化,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工程优化流程,单站优化阶段,工作重点验证规划数据验证准确继承规划的结果天线高度,方位角,下倾角测试和验证系统内邻区,频点,扰码,2/3G邻区验证小区功能性验证各项基本业务,CSPSHSDPA呼叫和保持性测试扇区间切换,2/3G重选切换测试单站验证的输入:基站开通清单单站验证的输出:单站验证表工程优化由开通工程师负责完成,开通一个,完成单站验证一个簇内的基站连片后即可重点针对片内的小区进行优化,单站优化阶段-2/3G工作要求,对每一个小区在开通前,按照全网RF规划,完成GSM邻区的添加23G邻区规划原则全

7、网统一规划,统一添加第一圈2G小区,确保每一个小区在3G覆盖不成片的情况下可以进行23G互操作同频同色码删除3G配2G邻2G侧900 1800反配3G邻区对每一个新开通的小区,都需要进行2/3G重选和切换的功能验证空闲状态下,TD=GSM,GSM=TD成功发生重选CS域,TD=GSM成功发生切换PS域,TD=GSM成功发生切换,单站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GSM设备供应商网元升级改造支持23G互操作在开始单站优化前,完成GSM侧BSS系统、交换系统、SGSN/GGSN等CS域/PS域相关网元的改造升级,达到支持2/3G互操作的要求在MSC/SGSN/CELL等网元,正确添加TD邻区协助进行

8、故障定位单站优化的2/3G切换故障发生时,联合进行故障分析与定位,提供A接口、GB接口等关键接口的信令跟踪日志2G基站信息变更内容提前通知3G侧,尽可能的同步修改数据GSM网络中,因割接、优化等工作,导致LAC/RAC/BCCH/BSIC等影响2/3G切换的数据发生修改时,应将完整的修改内容和修改时间点,提前通知TD网络运维部门,使得GSM/TD两个网络中相关切换数据保持同步;,单站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移动公司运维部门明确2/3G互操作的策略,提供全网GSM小区信息审核2/3G邻区添加清单,审核后,分别提供给GSM网络运维部门和TD网络运维部门作数据添加与修改监督GSM侧升级改造,负责

9、改造完成后的功能验证(含CS域和PS域)单站优化中2/3G切换故障发生时,牵头问题排查工作,协调GSM侧与TD侧的联合故障排查必要时提供GSM无线路测设备根据需要,协调2/3G互操作终端厂家,参与故障排查工作,单站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TD设备供应商输出邻区规划表根据移动提供的GSM小区信息,通过多系统场强仿真软件,确定服务小区范围内的系统间小区,针对每个系统间小区考虑与服务小区的交叠部分,及邻区场强门限,输出2/3G邻区添加表规划、制作2/3G邻区添加清单和脚本,并提交移动运维部门审核;根据审核后的GSM邻区添加清单,在CN/RNC等相关各个网元,作数据的正确添加与修改;进行单站2/3

10、G切换的功能验证,并完成测试报告;出现2/3G切换异常的情况,首先进行TD一侧的排查,如果故障不能排除,将故障上报移动运维部门;,分簇优化阶段,分簇优化的信息输入:工程安装人员提供的开通信息单站优化信息故障信息分簇优化开始的条件:密集城区和一般城区,开通站点连片后即可开始优化郊区和农村,只要开通的站点连线,即可开始簇优化分簇优化输出:对重点道路,重点区域有影响的未完好站点,反馈给用服催建,催开,催排障分簇优化报告更新后的基站信息表 分簇优化时,簇内的道路尽可能遍历到,覆盖业务优化流程,覆盖优化的内容 弱覆盖 交叉覆盖 邻区 频点、扰码,业务测试的优先级 先话音、后CS64及PS 长保、后短呼,

11、业务优化的内容 切换带 切换参数,覆盖路测准备 基站信息表 无线参数核查 邻区、扰码核查,23G优化时的测试方法:首先将测试终端锁定在仅TD模式,开展TD网的相关覆盖、邻区、业务优化工作3G的簇优化完成后,将测试终端的23G工作模式设为自动选择,进行23G切换重选优化,对于TD网络优化后簇内部存在的覆盖空洞,重点进行2/3G邻区关系的调整和切换参数调整等,利用GSM网络弥补覆盖空洞,使得簇内部达到良好的用户感受,分簇优化阶段-2/3G工作要求,分簇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TD设备供应商:结合簇测试结果与GSM小区信息,规划、制作2/3G邻区添加与调整清单,并提交移动运维部门审核根据审核后的

12、GSM邻区添加清单,在CN/RNC等相关各个网元,作数据的正确添加与修改出现2/3G切换异常的情况,首先进行TD一侧的排查,如果故障不能排除,将故障上报移动运维部门负责2/3G邻区优化完成后,簇内部覆盖连续、业务连续的验证,分簇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GSM设备供应商根据审核后的TD邻区添加清单,在MSC/SGSN/CELL等网元,作数据的正确添加与修改2/3G切换故障发生时,联合进行故障分析与定位,提供A接口、GB接口等关键接口的信令跟踪日志GSM网络中,因割接、优化等工作,导致LAC/RAC/BCCH/BSIC/CellID等影响2/3G切换的数据发生修改时,应将完整的修改内容和修改时

13、间点,提前通知TD网络运维部门,使得GSM/TD两个网络中相关切换数据保持同步,分簇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移动公司运维部门审核2/3G邻区添加与调整清单,审核后,分别提供给GSM网络运维部门和TD网络运维部门作数据添加与修改2/3G切换故障发生时,牵头问题排查工作,协调GSM侧与TD侧的联合故障排查必要时提供GSM无线路测设备根据需要,协调2/3G互操作终端厂家,参与故障排查工作;,片区优化阶段,分区优化阶段是在簇优化结束后,重点对簇与簇的边界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调整重点解决簇边界的越区覆盖和切换带控制的问题,调整手段可参考分簇优化 片区边界优化要注意片区的信息共享,避免片区天馈参数多次调

14、整,最好是相关片区组成一个团队对边界进行专题优化,片区优化阶段-2/3G工作要求,在片区优化的阶段,簇与簇的边界是优化的重点,应当先基于TD网作调整,解决簇边界的覆盖连续和业务连续。当存在覆盖空洞的时候,通过2/3G互操作的相关参数调整、2/3G邻区关系设置,解决片区内的上述问题,使得在片区内部达到良好的用户感受。,片区优化阶段-2/3G分工界面,TD设备供应商结合片区测试结果与GSM小区信息,规划、制作2/3G邻区添加与调整清单,并提交移动运维部门审核根据审核后的GSM邻区添加清单,在CN/RNC等相关各个网元,作数据的正确添加与修改出现2/3G切换异常的情况,首先进行TD一侧的排查,如果故

15、障不能排除,将故障上报移动运维部门负责2/3G邻区优化完成后,片区内部覆盖连续、业务连续的验证,片区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GSM设备供应商根据审核后的TD邻区添加清单,在MSC/SGSN/CELL等网元,作数据的正确添加与修改2/3G切换故障发生时,联合进行故障分析与定位,提供A接口、GB接口等关键接口的信令跟踪日志GSM网络中,因割接、优化等工作,导致LAC/RAC/BCCH/BSIC/CellID等影响2/3G切换的数据发生修改时,应将完整的修改内容和修改时间点,提前通知TD网络运维部门,使得GSM/TD两个网络中相关切换数据保持同步;,片区优化阶段-2/3G工作分工,移动公司运维部

16、门审核2/3G邻区添加与调整清单,审核后,提供给GSM网络运维部门添加与修改2/3G切换故障发生时,牵头问题排查工作,协调GSM侧与TD侧的联合故障排查必要时提供GSM无线路测设备根据需要,协调2/3G互操作终端厂家,参与故障排查工作,厂家边界区域优化,厂家边界优化关键点:双方准确的交接处基站信息,频点,扰码信息共享边界扰码由一方统一规划,另外一方执行边界区域的频点,扰码调整要事先和对方沟通双方组成一个工作团队对边界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调整 边界区域各厂家各自配2G邻区重点关注跨不同厂家交界区域的切换问题,全网优化,针对客户提供的重点道路和重点区域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覆盖和业务优化流程和簇优化流

17、程完全相同重点提升各项业务指标,冲刺验收指标覆盖查缺补漏,重点区域23G专题优化测试HSDPA、特殊场景优化,网络优化人员组织结构图,工程优化阶段的风险分析,无线环境出现外来干扰 天线受到遮挡,天面需要整改 单站测试完全导致信息缺失,影响网优 部分簇内站点开通率较低,达不到簇优化效果 天面调整时,物业协调困难影响网优 厂家边界优化中,双方协调不利,规范化网规网优流程,规范化规范化工作流程 规范化输入输出内容及模板规范化信息接口 全程技术指导书支持目的 降低项目经理,网优经理能力差异对网络交付质量的影响 降低城市,客户差异对网络交付质量的影响 降低网优工程师能力对网络交付质量的影响,目录,TD-

18、SCDMA网络工程优化简介 参数优化 TD-SCDMA网络优化问题专题分析及案例 TD-SCDMA无线网络场景优化,优化参数工程参数优化,工程参数优化在解决覆盖,业务性能问题中,应该被考虑为首先采取的手段。方位角下倾角天线挂高天线类型天线优化调整前应注意与仿真工具的配合,避免影响其他站点,同时在长期运维优化中注意天线的老化问题;天线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周边建筑,天线周围不要有建筑物阻挡;一定范围内的基站天线高度相差不能太大;城区天线应避免指向隧道式的街道;及时根据外部环境与业务发展的变化,调整天线的方位角,若在无法通过调整天线机械下倾角来解决高站越区覆盖时,可考虑更换天线型号来达到优化的目的;对

19、于过覆盖、弱覆盖和导频污染问题,首先考虑采用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的方法来解决。,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化(一),邻接关系在网络建设初期,使用邻区规划工具进行了邻区规划,邻区规划算法是依据物理临接,扇区朝向等因素确定的。邻区关系会随着网络优化的进程不断得到调整。一般依靠网络工程师根据现场勘测情况进行增删。扰码、频点网络规划时每个小区分配一个扰码,组网性能受小区码资源分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码资源进行规划;网络建设初期,综合考虑扰码性能,不将相关性很强的码分配在覆盖区交叠的相邻小区或扇区。根据扰码分配算法自动分配扰码,并对分配的扰码进行扰码相关性评测改进,对小区分配出最佳扰码;随着网络优化的进程,邻区

20、关系会得到优化。此时扰码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使网络性能保持最优化。为了避免同频干扰,需要尽量保证网络中的邻区关系间是异频;频率规划的结果也会随着邻区关系的变化而得到优化。,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化(二),广播和导频信道覆盖控制调整广播信道的覆盖(控制导频污染、过覆盖、改善导频污染)广播信道的覆盖可以通过参数来调整。一般情况下PCCPCH的覆盖和DWPTS的覆盖需要保持一致。在网络优化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CCPCH和DWPTS的发射功率来控制广播信道的覆盖范围以便达到抑制过覆盖、控制导频污染、或者改善弱覆盖的目的。调整广播信道赋形水平3dB宽度,通过后台软件控制,改变波束赋形的宽度,从而改

21、变扇区的广播信道水平覆盖宽度,从而控制广播信道的干扰。一般情况下,采用3dB宽为65度;对于特殊覆盖场景可以调整为90度、120度或者30度的波束赋形宽度。,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三),呼通率的优化1、通过调整与接入有关的参数,来优化网络的呼通率(1)SCCPCH发射功率主叫时,系统通过FACH信道响应用户接入请求.被叫时,系统通过PCH信道发送寻呼消息.因此调整SCCPCH信道的功率会影响用户的随机接入成功率,(2)FPACH发射时隙和功率调整NODE B在检测到有效的上行同步码序列后,在随后的4个子帧中的FPACH快速接入物理信道上反馈上行同步码确认信息及相关的测量参数。对于该值,当FPAC

22、H分配在0时隙时(和PCCPCH在同一个时隙),功率设置值需要考虑和PCCPCH的发射功率的均衡。当然该信道也可以配置在4时隙(根据上下行时隙的分配设置)。功率参数设置过大,会导致PCCPCH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射功率;过小可能会影响接入成功率。,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化(四),(3)小区接收器端要求的UpPCH接收功率该参数设置过大,UE便会增大发射功率,如果UE使用最大发射功率仍不会保证UPPCH被正确接收,那么接入失败.如果该参数设置较小,UE较小发射功率.考虑GP和UPPTS的干扰,可能会导致UE无法正确解调。(4)下行专用DPCH初始发射功率在有邻小区干扰下呼通率降低,可能是由于下行专用信道

23、初始发射功率太小导致(这也是增大最小DPCH功率可以提高呼通率的原因)(5)小区下行接入功率门限新接入的业务特别是PS业务有可能造成下行TCP超过小区接纳门限,影响呼通率.增大该值可以解决由于接纳门限受限的情况.PS呼通率测试中除了出现CS呼通率测试中的问题外,则还出现较多软接纳失败(下行功率超出了接纳门限)该参数设置过大,会导致相应小区的实际服务范围变小;过小,可能会形成掉话和接通率过低,且服务质量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化(五),呼通率的优化(续)2、通过调整小区重选类参数,优化接通率 当用户作为主叫或者作为被叫进行呼叫时,由于用户处在小区重选的不稳定过程中,呼叫失败概率相

24、对较高,因此需要控制好小区重选的频度。(1)小区选择/重选下行最小接入门限Q_RxLevMin只有当UE接收到的PCCPCH RSCP达到这个最小门限要求,UE才能驻留到该小区。参数设置的值较高有可能导致无法接入小区。(2)同频小区重选的测量触发门限TDD-Sintrasearch该参数的意义在于通过比较该值来获取小区重选测量的启动判决。通过比较接收到的PCCPCH RSCP与最小门限的差值来启动对同频小区的PCCPCH RSCP的测量。减小触发门限就意味着UE可以更容易的启动测量流程;增大触发门限就意味着UE可以减小启动测量流程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环境下,该参数会配置更高。,优化

25、参数无线参数优(六),(3)频间小区重选的测量触发门限TDD-Sintersearch该参数的意义在于通过比较该值来获取小区重选测量的启动判决。通过比较接收到的PCCPCH RSCP与最小门限的差值来启动对异频小区的PCCPCH RSCP的测量。其意义等同于同频小区重选测量触发门限(4)服务小区重选迟滞TDD-Qhyst1该参数的意义在于增加小区重选的难度.通过增加驻留小区的PCCPCH RSCP的值来抑制小区重选。该参数是小区级别参数,用来对每个小区的重选判决进行细微调整。增大该值,可以抑制所在小区向目标小区驻留;减小该值,则效果相反。该参数的应用场景通常实在网络环境中,小区中的PCCPCH

26、 RSCP值相当,UE有可能发生来回的小区重选.使用该参数可以增加小区重选的难度。,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七),(5)小区重选时间延迟Tresel小区重选时间延迟不为0时,当发现更好的小区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则重选到该小区。这段时间即为小区重选时间延迟。一般情况下,设置该参数的意义在于较少小区重选的次数,避免乒乓重选.不能设置的过大或者过小,否则容易出现重选不及时或者乒乓重选的现象。(6)服务区与邻区质量偏移 质量偏移公式:将邻小区的测量值减去该质量偏移,得邻区测量结果,与服务小区的测量值加上重选迟滞后的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满足重选条件。Rs=Qmeas,s+QhystsRn=Qmeas,n-

27、Qoffsets,n 该参数可根据邻区关系来设置,很灵活。,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八),切换成功率优化切换时间延迟该参数的意义在于推迟UE上报测试事件的时间.在一个容易发生乒乓切换的区域,推迟每次切换上报的时间就等于较少了切换次数,抑制了乒乓切换.该值也不能设置过大,否则会出现UE切换不及时的现象.调整切换时间延迟可以有效规避乒乓切换.减少切换次数.但如果该值设置较大,有可能会造成UE无法及时完成切换,导致掉话.切换PCCPCH RSCP迟滞量Hysteresis通过比较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PCCPCH RSCP的差值与迟滞量来做切换判决.这是切换触发的重要判决条件切换区域内,该值不能设置过小,会

28、导致乒乓切换.在切换区域内,该值不能设置过大,如果设置偏大,比如6dB,所带来的好处是抑制了乒乓切换,坏处是切换迟滞,优化参数无线参数优(九),层三滤波因子FilterCoefficient滤波因子取的越小,说明本次的测量结果对最终上报给RNC(周期报告)或做判决时(事件报告)的测量结果影响越大。适当的增大滤波因子可以抑制乒乓切换.小区个体偏移对每个邻接关系,都用带内信令分配一个偏移。偏移可正可负。在UE评估是否一个事件已经发生之前,应将偏移加入到测量量中。从而影响测量报告触发的条件。目前针对Cell1Cell2的邻接关系设置的个体偏移Offset是加在邻小区上的,即若Offset为正,那么C

29、ell1-Cell2的切换迟滞变小,触发切换更加容易;若Offset为负,那么Cell1-Cell2的切换迟滞变大,触发切换更加难。而以上对切换迟滞的调整,只对Cell1-Cell2切换有效,与其他方向的切换无关。Offset主要根据小区信号衰落的情况,进行一个校准后,再比较。,PS业务优化,TCP接收窗窗口长度检查FTP下载时,表现出一种现象,FTP下载速率到达某一个值之后,不能再上升,与签约的PS业务下载速率相距甚远。比如,无线信道质量很好,签约速率下行384K,但FTP下载时,显示的速率只有70K左右。根据TCP的慢启动算法,当一个连接被建立起来的时候,发送方将拥塞窗口初始化为该连接上当

30、前使用的最大数据段长度。也就是刚开始只发送一个数据段,然后,以数据段的倍速递增,直至发生超时,或达到接收方窗口的大小。因此如果接收窗设置过小,发送方总是处于停等状态,肯定会影响TCP链路的吞吐性能。从性能的角度考虑,TCP接收方的窗口必须至少与带宽、延迟之乘积一样大,最好比该乘积值还要大一点,因为接收方可能并不立刻就做出响应。Windows XP操作系统,默认的TcpWindowSize为8760BYTE,可以查看一下注册表中的TCPIP参数配置,如果曾经配置过参数TcpWIndowSize,并且设置的数值比较小,影响发送方滑动窗口的移动,对TCP的性能有影响。,PS业务出现速率低问题的分析,

31、PING包是否正常 在进行FTP下载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尝试PING包,看看FTP下载对应的IP通路是否正常 PS ping包不通的原因很多,例如ping包的前提条件是前面的路由配置、ATM配置和NO7配置都是正确的,也就是保证RNC与CN之间的数据通道是通的。客户端软件的影响有些客户端软件,比如FlashFXP,其下载的包大小可以进行配置,因此,这里也可能存在一个分片问题,假设TCP的PDU按1260发送,如果上层指定数据包大小,并且不是1260的整数倍,那么肯定最后一包数据不会满包发送。从应用层的流量统计来看,就会出现非常有规律的掉沟现象。比如4096字节的包,最后一包将只有316字节。

32、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更换客户端下载软件或修改上层数据包大小来避免。,PS业务出现速率低问题的分析,多线程的影响目前常用的FTP下载工具Flashget、FlashFXP、CuteFTP Pro等都具备多线程能力,多线程本质上不会提高FTP的下载能力,因为一般而言,CPU的处理能力远远高于TCP链路的吞吐能力,多线程的优势体现在当无线信道质量不好时,利用多条线路的同时接收可以平滑掉单条链路TCP窗口移动带来的影响。网络质量原因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影响FTP性能的主要因素时无线信道质量导致的丢包,因为TCP是可靠传输,IP包分拆成RLC PDU传送时,RLC的重传会影响到接收方IP包的组装。导致时延加

33、大,如果时延超过了TCP包重传的时延,将导致TCP包重传。因此,主要应该从无线信道质量上来判断查找原因。上行质量是否良好。下行质量是否良好。网络质量原因造成网络性能问题,通常与业务种类无关。可以参考前面描述的优化分类解决。,目录,TD-SCDMA网络工程优化简介 参数优化 TD-SCDMA网络优化覆盖专题分析,覆盖专题分析,覆盖问题良好的无线覆盖是保障移动通信质量和指标要求的前提对于TD,覆盖的指标C/I,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N频点网络容量上升导致业务同频时网络性能下降的程度覆盖问题是目前影响TD网络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一般业务的KPI问题和覆盖问题紧密相关覆盖问题表现为覆盖空洞、覆盖弱区、越

34、区覆盖、导频污染和邻区设定不合理等几个方面 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无线网络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总体来讲有四类:一是无线网络设计二是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包括站高、站点位置三是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四是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覆盖问题,覆盖问题分类:弱场覆盖:小于95dBm覆盖空洞:小于105dBm越区覆盖导频污染综合为两类:弱覆盖和交叉覆盖弱覆盖:色标交叉覆盖:PCCPCH的扰码和服务小区拉线优化手段:调整天线下倾角(电下倾角的使用)调整天线方位角降低PCCPCH的功率升高或降低天线挂高站点搬迁新增站点或RRU使用直放站升高PCCPCH的功率调整PCCPCH的波瓣宽度通过几种手段结合使

35、用,使每个扇区的覆盖控制在预想的区域。,覆盖优化原则,原则1:先优化PCCPCH RSCP,后优化C/I原则2:覆盖优化的两大关键任务:消除弱覆盖(保证RSCP);净化切换带、消除交叉覆盖(保证C/I,切换带要尽量清楚,尽量使两个相邻小区间只发生一次切换)原则3:先优化弱覆盖、越区覆盖、再优化导频污染原则4:优先调整天线的下倾角、方位角、天线挂高和迁站及加站,最后考虑增加PCCPCH的发射功率和调整波瓣宽度,PCCPCH弱覆盖的优化,原因分析 网络规划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的无线网络结构引起的 由设备导致的 工程质量造成的(天馈)发射功率配置低,无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 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 解决措施

36、工程参数调整(减少下倾角、调整方位角)站点排障、站点改造(升高天线、站点搬迁)使用RRU 调整功率类无线参数 改变波瓣赋形宽度(一般原则,城区取65以降低干扰,郊区及农村取120以增强覆盖,一些特殊场景使用30以增强覆盖,减少干扰。在实际的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PCCPCH 越区覆盖的优化,原因分析引起越区覆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天线挂高过高天线下倾角太小街道效应 水面反射天线质量问题导致背瓣信号强 解决措施 对于市区内,站间距较小、站点密集的无线环境,需合理设置天线挂高及天线下倾角等工程参数 站址选择应避免街道效应、水面反射 可以通过调整工程和功率相关参数来减弱越区覆

37、盖,但所有的调整都要在保证覆盖目标的前提下进行 更换天线,优化经验总结,收集准确的基站信息表,这是优化工作的基础。对天线参数的调整要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以方便查阅到准确的信息。熟悉优化区域内的地物地形和基站周边环境,为RF优化做好准备。弱覆盖和交叉覆盖(乒乓切换、导频污染,越区覆盖)是影响KPI指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呼叫成功率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最大的因素。通过天馈调整(含补站、迁站、站点改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叉覆盖和弱覆盖,能够从根本上保证KPI,切换重选参数优化只能够缓解。业务测试优化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还是对覆盖的优化。覆盖调整是网络优化的治本之道,尤其是对3G。选择合适的网络优化分析工具软件,提高优化工作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