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基础.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管理学基础,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这个领域年轻同时又极具活力。,前言,课程内容简介本书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重点介绍和讨论了信息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及特征,信息的交流传递,信息分布,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系统,信息服务,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网络及数字环境,讨论了信息管理具体领域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以及所出现的新发展和新动向。,前言,1 信息与信息管理,1.1.1 信息的概念早期对信息字面上的理
2、解通信领域:有序程度的度量和负熵,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生命科学领域:生命体中的信号科技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部门发展成果、行业研究报告、中外专利、标准等资源经济领域:企业、商品(价格)、顾客、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哲学领域: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1.1 关于信息,(1)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 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 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 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 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 和规律。,1.1.1 信
3、息的概念,(2)认识论层次的信息 在认识论层次上,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 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在认识论层次上,没有主体就没有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 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 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 的效用价值。,1.1.1 信息的概念,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
4、识主体的相对性 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1.1.2 信息的特征,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按信息的性质划分,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从利用者观察的角度和过程划分,可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按信息的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按信息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娱乐信息等等。,1.1.3 信息的分类,按信息的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按信息的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和
5、突发性信息等。按信息的流通渠道划分,可分为正式信息和非正式信息。按信息的记录方式划分,可分为语声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计算信息等。按信息的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组织内部、外部)等等。,1.1.3 信息的分类,数据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数据的信息准备。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数据+背景=信息,1.1.4 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与知识,知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确
6、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化可表示为:信息+经验=知识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1.1.4 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与知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包含关系及相互转化关系可以用图1-1和图1-2表示。,1.1.4 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与知识,图1-1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1.1.4 信息链中的数据、信息与知识,K,D,I,经验(体验、学习),背景(认识、解读),表达(组合、排列),图1-2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转化,1.2.1 信息与物
7、质和能量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并称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物质提供材料,能量提供动力,信息提供知识。如果没有物质,什么也不存在;如果没有能量,什么也不会发生;如果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同时,它们有着完全相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1.2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1.2.1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表1-1 物质、能量、信息在社会生产中的关系,“信息化”的概念来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其所著的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人们描绘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1967年,日本政府的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研究小组依照“工业化”概念,正式提出了“信息化”概念信息化
8、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占优势地位的社会(即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由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难以捉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1.2.2 信息化,信息化在各国的发展美国:1993(NII),1994(GII),1996(NGI)欧盟:信息化的特征: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日本:日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新政策,2001(“IT基本法”和“E-Japan战略”),2003(“E-Japan II 战略”)韩国:1996信息化促进基本法,1999“网络韩国21世纪”,1.2.2 信息化,我国信息化的进程1993年底,我国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和决策机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
9、席会议”在北京正式成立,确定“三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工程。2001年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三网融合”。2008年以后,三网融合进程加速。2010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1.2.2 信息化,信息社会与以前的社会形态相比,发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信息、知识和智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信息技术、
10、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3)信息劳动者、知识阶层将发挥更大的作用;(4)由于信息技术在资料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1.2.3 信息社会,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1956年,担任技术、管理和事物工作的白领工人人数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工业的美国正让位给一个新社会,在这个新社会,我们大多数人是历史上第一次同信息打交道,而不是生产商品。第二年1957年标志着信息革命全球化的开始:俄国人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这正是
11、成长中的信息社会所缺少的技术催化剂。人造地球卫星的真正重要性不是它开始了太空时代,而是它引来了全球卫星通信的时代。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4,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业社会,群体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大型化、集权化生产与消费的分裂拜金主义,多样化、个性化、小型化社会生产取决于知识、信息生产与消费的合二为一,第三次浪潮,1980,信息社会是一种经济的现实,而不是抽象的思想。通信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消灭了信息的流程,加快了变化的步伐。新信息技术会首先应用到旧工业部门去,然后再逐渐产生新活动、新方法和新产品。在这个知识密集的社会
12、,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具有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制度却生产出日益增多的低劣产品。新信息时代的技术不是绝对的。它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高技术和深厚感情的原则。,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1984,理解信息社会的五个要点:,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1.3 信息管理概述,图1-3 人类社会信息过程,信息流考察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当信息生产出来(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信息流一般经由两条渠道从生产者流向利用者,一条渠道是信息由信息生产者直接流向信息利用者,另一条渠道是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向信息利用者。
13、前者称为信息传递的非正规渠道,后者称为信息传递的正规渠道。,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信息管理的概念 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信息管理(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信息管理的对象社会信息现象是普遍存在着的,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并且,随着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规模不断扩大,信息管
14、理的对象也愈益复杂,信息管理的对象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两大方面。,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1)信息管理的目标-总目标 信息管理的总目标为:保证社会信息流在不同渠 道中有序流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 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效能,更低的成本在国家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中 充分发挥作用。,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信息管理的目标-分目标信息的生产与开发分目标。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合理组织、规划信息的生产和开发,确保相关的潜在信息能及时地、经济地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供人们使用。信息利用分目标。主
15、要是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原则合理组织信息的流通和分配,确保信息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管理机制分目标。按照社会信息过程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开发利用的保障体系。,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信息管理的任务-宏观层次上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主要是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 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信息的生 产和开发利用活动,使信息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 标,在不影响国家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 最合理的开发和最有效的利用。,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信息管理的任务-宏观层次上的具体任务(1)制定信息开发战略、策略、规划、方针和政策(2)制定信息管
16、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3)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4)加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信息管理的任务-微观层次上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在最基层的组织一级上对 信息的管理活动,一般由各级政府部门、信息机构和 企业等基层组织负责实施。其主要任务是认清组织内 各级各类人员对信息的需求,合理组织和开发信息,向他们提供,实现信息的效用价值。,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信息管理的任务-微观层次上的具体任务(1)调查和了解组织或机构内部各类人员信息需求,制定一个满足
17、不同需求的折中方案(2)搞清组织或机构内外信息来源和信息获取渠道(3)选择适用信息技术,建设组织或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和网络,确定信息加工处理、存贮、检索和传递方法,建立组织或机构内部的高效信息保障体系。(4)对信息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信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从技术角度,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从经济角度,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1.3.
18、3 信息管理的视角,从行政和法律角度,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1.3.3 信息管理的视角,“信息生命周期”(Information Life Cycle)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在信息生命周
19、期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 Cycle Management,ILM)不仅是某种或几种软硬件产品,而是一种结合了人员、流程和技术,旨在有效管理数据和信息的战略。确切的说,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信息管理模型,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创建到使用到归档和处理,它是一种针对信息主动管理的过程策略,其宗旨在于保证信息传播的连续性。,1.3.4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图1-4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六个阶段,图1-5 信息流通过程,1.3.4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追溯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典型
20、的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1.4 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这一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文字的产生 图书馆便应运而生。图书馆引入管理的概念 出现科技信息机构。“源”管理向“流”控制过渡。,1.4.1 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计算机实现对文献信息流的控制。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诞生和发展。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专家系统(ES)国际大型联机信息检索系统迅速发展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4.2 技术管理阶段,两个背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
21、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定义: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用技术、经济、人文对信息进行管理的产物,也是从经济学资源配置和管理中高层战略需求的角度对信息活动进行资源性质的管理。,1.4.3 资源管理阶段,1.4.3 资源管理阶段,表1-2 信息管理不同框架的比较,信息资源管理的局限性:仅关注显在知识的管理而忽略隐性知识的管理,大大 限制了管理范围和信息管理效能的发挥 仅关注人类智力劳动的最终成果而忽略学习与创新过 程,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对利用者需求信息重视 不够,限制了信息效用价值的实现。
22、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而忽视信息的增值 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1.4.4 知识管理阶段,知识作为组织资产的重要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逐渐被人们认识到,而“知识管理”一词出现于1989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知识管理迅速推广。知识管理的前提: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并能够以易于利用的方式提供信息。知识管理的实质: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改善组织或机构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的能力。,1.4.4 知识管理阶段,第1章为本教材的导论章节,介绍了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并从信息链的角度分析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等相关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将信息化和信息社会作为信息管理的社会背景,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阐述了信息管理的概念、对象、目标和任务,分析了信息管理的多重视角,结合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对信息管理流程作了简要介绍;最后讨论了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产生、阶段特征、管理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阶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考察。,本章内容提要,本章的重点包括:结合实际的应用领域。认识和理解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信息管理研究及实践的多重视角,及不同视角的特点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及方法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本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