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的创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货币的创造.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主 要 内 容 与 结 构,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一、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 银行券与硬币;存款货币 银行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存款来源。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的贷款等业务而衍生出来的存款,也是在原始存款基础上扩大的那部分存款。,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组织转帐结算的过程中进行的。条件1:在发达的银行制度下,客户之间的支付广泛采取非现金的转帐结算方式。条件2:
2、银行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条件3:客户始终存在贷款需求。,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假定客户不从银行提取现金无现金漏损举例: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以现金形式向A银行存入10 000元,则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增加10 000元,同时A银行的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增加10 000元。,二、存款货币的创造,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 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 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 000元,而
3、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二、存款货币的创造,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 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 6 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 400元后,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当B银行的客户丁向C银行的客户戊用支票支付6 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戊委托C银行收款后,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二、存款货币的创造,如以D表示包括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R 表示原始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 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K表示派生乘数,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式如下:,二、
4、存款货币的创造,乘数模型扩展 K派生乘数,r法定存款准备率,c 现金漏损率,e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K=,三、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存款来源。现金进入流通领域的途径:银行客户从自己的存款账户提取现金。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 商业银行业务库 现金投放 市场存量 总的来看,年复一年,现金的发行都是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增长。,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当现金的增发是必然趋势时,那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从准备金存款账户不断地提取现金,准备金存款相应下降;但经济增长,必然也同时要求存款准备金增大以支持存款货币有足够的增长。所以,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
5、,准备金存款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要使商业银行整体的准备金存款总额增加,必须有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增加。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补充准备金存款的途径: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形成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特点:扩大资产业务并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中央银行特有的能力。,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能够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基础货币的构成:B=RC
6、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货币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存款与现金库存);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信用货币的创造,两个层次的信用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 创造 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 创造 存款货币,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乘数:又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货币乘数的基本公式为:C/D 通货-存款比,大小取决于私人部门行为。R/D 准备-存款比,大小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行为。B 基础货币,大小基本取决于中央银行行为。,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第一个层次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在这一层次上创造多少存
7、款货币是由许许多多存款货币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无数的时点和地点上,通过自我约束机制分散地决策。正是分散决策,才有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需求机动灵活地供给货币;而自我约束机制则使它们不能不认真地对客户所提出的需求进行评价和筛选。第二个层次中央银行:分别每一笔存款货币的创造都合理,并不等于创造的存款货币总量必然符合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则可解决全局均衡的问题。,第十八章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传 导 过 程,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监 测 和 预 警,第十八章 货币政策,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货币政策及其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指标和传导机制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货币政策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