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3296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精选.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利局五年工作总结及五年工作计划自20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防汛保安为重心,进一步加大争资争项力度,依法治水,水利建设明显提速,水利改革顺利推进,全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将20年至20年工作情况及2013年至2017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一、20-20年工作简要回顾五年来,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水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综治维稳先进单位,并相继荣获“全县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环保世纪行先进单位”、“政府工作部门(单位)行政效能、绩效考核优秀

2、单位”、“机关履行职责和中心工作第一名”、“全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县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局长戴建衡同志被评为20年XX省“芙蓉杯”水利十佳。回顾五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争资争项,水利建设全面提速。一是抓好县城沿江路建设。五年来,高标准完成了大桥至汽车码头段508米堤、路、街一体化建设和衡萱公路口至船厂段上部结构工程的整修;全面完成了甘棠桥排渍站新建和城防管理所的搬迁工作;实施完成了沿江路四期工程1180米堤防和湘衡排渍站建设任务,今年,启动了沿江路五期工程建设,近年累计完成投资2170万元,县城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

3、高标准完成了九观、新桥两中型水库大坝除险保安工作,完成投资1600万元,既彻底消除了大坝坝体存在的隐患,同时对大坝周边进行了美化、亮化。三是全面加快小型水库除险保安工作步伐,我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高标准完成了全县11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同时完成了石板塘、白云寺、柘塘、藕塘、荷叶塘等近20多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改造,完成投资5700万元。四是湘江干堤重点险工险段维修加固全面推进,启动了大源渡库区护岸工程,至今完成了萱洲白沙狮塘段、萱洲丰塘旷港子段及天水段、永和双凤、宝米段、贺家桑田段、长江碎米子港段堤防加固任务,共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确保了库区人民汛期安全。五是如质如量完成农村安全

4、饮水建设任务,近五年共完成供水工程78处,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人口120575人,完成投资5980万元,特别是解决了白果、萱洲、贺家、永和、长江麻塘、东湖、贯塘等严重缺水区域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县已有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实现了集中供水。七是认真组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20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主要解决新桥灌区左干渠长青段加固和万家支渠改造,完成投资200余万元;20年至今,通过积极争取,成功进入全省首批18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建设年限为三年,三年共完成投资5156.24万元,完成了白果、贯塘片、福田白云片、江东、新桥、开云、永和、贺家、萱洲片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八是全力做好了巩固

5、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水土保持项目,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从而使水利项目的实施惠及全县千家万户。九是实施了滨江南端挡土墙改造工程。该工程于7月底全部完工,完成投资190万元,对滨江南端挡土墙堤段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为县城人民又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十是启动了中小河流治理涓水治理项目。涓水河流治理工程于20年12月正式动工,经过大半年来的建设,白果段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共完成投资1900余万元。同时,进行了涓水河流治理第二期项目涓水新桥段治理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初步设计,已通过省厅审查,可望下半年进入施工阶段。十一是启动小水

6、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红旗电站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总投资1800余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700余万元,目前正在实施阶段;九观桥小水电、东湖小水电群均列入国家投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计划,龙潭小水电站、新桥小水电列入国家增效护容规划。2、突出防汛抗旱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以防汛减灾保安为中心,认真贯彻“建、防、避、抢”四字防汛方针,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全面落实“六到位”,即汛前检查到位、防汛责任到位、预防措施到位、防汛抢险物资人员到位、防汛值班制度到位、信息传递及时到位。一是成功抵御了20年6月8日至20日强降雨过程、湘江干流6月中旬的洪水过程;20年6月中旬的强降雨过程;20

7、年“4.22”的高洪水过程;20年“6.15”和20年“6.11”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确保了XX安全度汛,实现了“不死一人、不垮一库、不溃一堤”的防汛工作目标。二是抗旱工作坚持科学调度蓄水,实施计划用水,采取渠道清淤引水、打井提水、机电泵站抽水等措施,成功抗击了历年7到8月的干旱,特别是成功抵御了20年6月至8月因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导致的严重旱灾及20年百年不遇春夏秋连旱,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三是做好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防汛会商系统建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提升了防指的决策指挥能力;加强县抗旱服务队的建设与管理,依托中央下拨的200万元资金,充实了抗旱设备,完善了抗旱

8、服务队管理运行机制;县编委正式下文将县防办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并设专职防办主任,工作机构得到进一步提升。 3、加大依法治水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是加强领导、精心安排。每年年初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当年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并成立了“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宣传领导小组。二是创新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切实搞好水法律法规宣传。我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万余元作为宣传经费,每年自3月22日至27日安排宣传车5辆,对全县17个乡镇进行水法律法规循环宣传,安排宣传船一艘对我县境内的64.85公里湘江河道采砂及从事水域内活动生产者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并对严重违反水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新

9、闻暴光,水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全县人民水法意识。三是严格水资源管理,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湖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20年9月止,我县万元工业增长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水功能达标率为82%,符合省市政府绩效考核要求。四是加大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力度,制定了XX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方案,组织5次大规模联合执法行动,取缔非法采砂船13艘,取缔无证码头6处,清除采砂尾堆12处,编制完成涓水河道采砂规划,使我县河道采砂秩序井然有序,河道畅通。五年来,共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10、30余件,依法处罚3件,纠正违法行为19件,调解水事纠纷36件,审批许可32件,积极配合武广高铁、潭衡西高速和衡岳高速公路协调办协调矛盾纠纷56件,征收水资源费50余万元。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县水土保持站成功升格为水土保持局,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搭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4、全面加强机关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局党委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争当排头兵”、“创学习型机关”等活动,同时,局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业余活动,切实解放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丰富职工日常生活,提高了整体工作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奠定了基础。二是跑项争资工作目标超额

11、完成,五年共争取资金达2.5亿元,大大超过了每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三是水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共核减水管单位社保金400多万元,核定全额编制142名,落实工程管护费290万元,分流人员194名,稳定了水利队伍。四是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每年对收到的建议和提案高度重视,集体研究,分工负责,实地调查,尽力办理,合理答复,得到了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和委员的好评。五是县人大评议水利工作、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信访维稳、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系统平安稳定。六是水利经济稳步发展。围绕盘活水资

12、源,做好水文章的思路,确定了“立足自身、着眼资源、筑巢引凤”的策略,新桥水库的工程建设模式及管理模式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肯定,九观桥水库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特色餐饮、旅游等,同时两水库管理所积极发展城镇生活供水业务,进一步拓宽了水利服务领域。红旗电站利用自身优越的水能、水力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和争资立项,为电站增加收益。七是完成水利局机关办公楼搬迁,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水利建设任务重、投资大,但资金筹措困难,特别是上级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总体进度;二是农村水利设施老化病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群众要

13、求迫切,修复改造任务依然非常繁重;三是水管体制改革还在一些遗留问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高、要求不严、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二、2013-2017年工作计划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今后五年的水利工作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全面落实20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原则,抢抓水利发展机遇,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创新水利管理机制,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为:力争用

14、5年到10年时间使全县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有根本改变,至2020年,全县湘江、涓水防洪堤保护圈基本形成,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体系,城镇及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建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根据今后五年水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着力抓好四大方面的工作。1、突出水利建设重点,全面加快水利建

15、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抓好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大力推进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带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全面建设,建立健全饮水工程管理长效机制,“十二五”期末实现17个乡镇镇区全部建成集中供水工程。二是加快推进城乡防洪保安工程建设。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强力推进,全面完成78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确保全县上型号水库安全运行;全面完成湘江49公里堤防加固和护岸工程建设;完成涓水、龙荫港河流治理及湘江XX段治理,启动山洪沟、小型河流治理、衡邵干旱走廊治理和11处中型水闸改造项目。三是加快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按规划实施76座重点水库扩容改造工程,实施两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16、四是全面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争取进入全国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全面加快县内山坪塘、拦水坝、电排站、田间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五是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以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治理等项目,进一步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措施。六是加快推进农村小水电建设。积极开展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工程。加强水电站安全监管。2、继续抓好防汛抗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认真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切实抓好汛前检查、物资储备、汛期值班、预案完善等关键措施的落实。二是

17、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基层工作,着力建设县、乡镇两级防汛抗旱服务和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三是建立健全县、乡镇二级防汛抗旱会商指挥系统。着力构建水文水资源、气象和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体系建设。四是加快山洪灾害预警非工程措施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雨情汛情旱情测报和预警能力。五是加强抗旱服务队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抗旱应急能力,争取列为省级抗旱服务队示范县。3、强化水资源管理及保护,搞好依法治水工作。一是着力推进依法治水。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尽快制定并实施县内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

18、众生产生活全过程,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降低5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7提高到0.55以上;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四是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制度;五是加强水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能力;六是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七是加强河道管理,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加大打击阻挠水利工程施工违法行为,营造水利建设优良环境。4、多措并举,齐力推进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多方筹资投入水利建设。一方面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在县级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争取县财政将水利作为公

19、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在县财政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从国有土地净收入中提取10%,专项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预算管理;继续落实好中型灌区和重点小型灌区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资金;根据上级要求,开征水利建设基金,并规范使用;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做到应征尽征;继续争取县财政“一事一议”奖励扶助资金,在今后十二五时期内主要用于奖励补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力度争项争项,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做好项目规划、项目储备,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投入。同时,积极整合国土、农开、移民、发改等涉农涉水资金,进一步加大县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信贷资金投入,充分调动村组筹资投劳的积极性,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

20、。继续争取县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扶助资金,对村组、群众筹资投劳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奖励和扶助。二是加快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以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事权,明晰产权,强化工程管理,进一步发挥工程建后管理效益。加强乡镇水管站建设,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每个乡镇水管站按规定定编,加挂乡镇防汛办牌子。妥善解决好水库管理所人员的待遇,落实好防汛期间水库、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人员的报酬。三是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监管力度。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健全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水利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水患意识、人水和谐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和水土保持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水利建设,努力实现我县水利跨越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