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3468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7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一个“比尔盖茨”扎克伯格.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年,他被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也是自1927年以来时代周刊最年轻的年度人物。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五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他是年仅26岁的创业先锋。2011年,他以135亿美元资产登上福布斯榜,排名52位。他夺得福布斯评选的十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榜首的宝座。他是年轻的亿万富翁。2013年,他在Glassdoor(美国招聘网站)的最受员工喜爱CEO的年度排名中获得了最高得分。他的员工说:“他灌输给我们的是互信互全的公司社会意识和驱动器思想,因此他能够得到我们真正的尊重。”他是最受万人仰慕的青年才俊。他被赐予“盖茨第二”的美誉,他被传为“新时代的天

2、才”,他被认定为下一个“乔布斯”。他,就是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出生在80年代的马克扎克伯格,是一个年仅30岁的传奇人物。他用自己的梦想和野心撑起了自己的脸谱帝国。他用行动告诉人们:这是年轻的时代,这是奋斗的时代。你还在等什么?1984年,马克扎克伯格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父亲送给他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后,年仅10岁的他就爱上了网络编程。现如今,30岁的扎克伯格已经把儿时的兴趣和梦想变为现实。他坚信“人生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梦想而精彩”。他也时刻追逐着梦想,并把梦想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从2004年Facebook(脸谱,社交网站)创建以来,扎克伯格坚定信念,一步一步走到今

3、天。在奋斗的过程中,有困难有失败,但他却从不放弃、从不妥协。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所谓的成功者、企业家,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必定有着一番不同的坎坷经历。在这条艰难坎坷的创业道路上,扎克伯格作为一个新生代的创业先锋,有着极高的创业素养。他懂得开拓眼界,用超前的目光带领Facebook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他做足一切准备,选择在最恰当的时机开创Facebook。他向世人再次证明:机遇和幸运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善于创新,并把独特练就成一种本能、一种习惯。因为Facebook总能给用户带来令人惊喜的创新体验,所以Facebook才能引领人群,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面对抉择

4、和危机时,他用冷静的头脑和理智应对一切。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和果敢坚毅的魄力。这也充分展现了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该有的大将风范。此外,在Facebook的运营和管理方面,扎克伯格有自己的经营心得和用人之道,还有一个庞大的人脉圈。他知道,在21世纪,人,最重要。所以,无论是客户、员工还是朋友,他都用真心对待、用真诚服务。他希望可以借此为自己、为Facebook汇集更多的人气和财富。所以,扎克伯格是最富有的人。他的富有指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他对待财富、对待事业、对待生活的良好心态。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用自信点燃希望,用激情成就梦想。他笑对人生,并

5、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坚信:心态可以造就事业的成败,心态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心态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他是80后杰出的创业典范,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他是令人羡慕敬仰的成功人士,更是21世纪现代年轻人最为理想的学习对象。尽管被无数光环笼罩,尽管被无数名词覆盖,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低调生活,依然用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正是这种良好心态成就了扎克伯格的传奇人生和财富之路。本书就是从梦想、眼界、奋斗、决断、机遇、创新、经营、用人、人脉、危机、心态十一个不同的方面诠释了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传奇。他是如何成就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事业的?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马克扎克伯格的传奇之路,了解一下,

6、这些辉煌闪耀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独特经历,又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创业财富。第一章 “追梦少年”扎克伯格第一节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梦想003第二节 扎克伯格也是“网虫”007第三节 成功的蜕变011第四节 不要让梦想成为空谈015第五节 兴趣作基石,事业筑高楼020第六节 让梦想成为一生的追求025第二章 用扎克伯格的眼界看未来第一节 用超前意识赢在起跑线031第二节 持续发展,护好根基036第三节 保持领先,只给他人看背影041第四节 停滞不前就是倒退045第五节 视野有多远,事业就能走多远050第三章 扎克伯格的奋斗历程第一节 坚持自己的信念055第二节 专注于当下的事业060第三节 不惧困难,

7、奋战到底065第四节 失败后不气馁,做到绝地反击071第五节 不断挑战,你的目标就是超越自我076第四章 面对选择,扎克伯格怎样决断第一节 放弃高薪,选择哈佛085第二节 从哈佛退学也是一种魄力090第三节 冲动是魔鬼,抉择要慎重095第四节 拿得起就放得下100第五节 创业遇阻时,应当机立断105第五章 扎克伯格如何把握机遇第一节 机遇似流星,一闪而过113第二节 看谁下手快118第三节 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122第四节 审时度势,获取最恰当的时机126第五节 幸运只给有准备的人132第六章 扎克伯格的创新之第一节 了解需求,才能发掘新型潜力139第二节 打破常规,寻找新的切入口144第三

8、节 博采众长,但不随波逐流149第四节 把“独特”变成本能153第五节 不必担心天马行空158第六节 出奇制胜,善于反其道而行161第七章 学习扎克伯格的经营心得第一节 把客户放在第一位167第二节 满足客户的分享欲172第三节 站在客户的角度多思考176第四节 开放平台,向世界之巅攀登181第五节 无与伦比的广告186第六节 发掘优质的盈利模式193第八章 扎克伯格教你如何用人第一节 锻造高度认同感的团队199第二节 合作永远是通往成功的桥梁205第三节 凝聚新兴力量,营造团队优良氛围211第四节 用人格魅力留住人才215第九章 扎克伯格和他的人脉圈第一节 人脉是财富的命脉223第二节 寻找

9、同一梦想的伙伴228第三节 贵人相助,更能事半功倍233第四节 资源共享,互利互惠239第五节 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245第十章 良好心态成就“扎克伯格”第一节 认清自我价值,迈向成功之路253第二节 让自信引领前行,让激情成就梦想258第三节 择优聆听,三省吾身263第四节 用“心”回馈社会269第五节 持有一颗平常心274第一节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梦想虽说已经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但谁敢说自己的童年没有梦想?谁没梦想过站在高山之巅,领略“一览众山小”的畅快?“脸谱之主”马克扎克伯格的追梦之路就是从童年起航,在翻越了20个年头后,终于攀上了梦想的高峰。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怀抱过梦想,但你是否抓住了?一、

10、梦想从10岁启航1984年,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传递梦想的一年。在这一年,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首推的个人电脑Mackintosh问世。“不要信任一台你提不动的计算机”,这个口号彻底宣告个人电脑时代的全面到来。也许是种缘分,同样在这一年,下一个“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诞生了。马克扎克伯格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他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母很疼爱他,也尽可能给他最好的教育条件。扎克伯格在10岁那年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也是世界上第一批拥有个人电脑的人,此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乐趣。年仅10岁的扎克伯格开始发挥他非凡的电脑天分,为了研究电脑的各种代码和编程,他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甚至拒绝和同龄的小朋友一

11、起玩乐。父母看到如此沉迷于网络的扎克伯格时,并没有责骂和痛惜,反而十分赞赏,鼓励扎克伯格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主动帮他辅导。后来,当扎克伯格的求知欲愈发强烈时,父母也渐渐无能为力了,于是请来编程高手做扎克伯格的家教老师。最后甚至连老师都惊呼“扎克伯格是个神童”。在马克扎克伯格拥抱梦想一同成长的这条路上,家庭无疑给了他最强大的后盾,不管是富足的生活让他从不担心能否填饱肚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积极开明的支持让他得到了更多的学习资源,都让扎克伯格可以心无旁骛的继续做梦,让他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实现他的梦。在这个时代,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多少父母夺去了孩子本该自由生长的童年,又扼杀了

12、徜徉在孩子心中的梦想。扎克伯格的父母却反对这种压迫式的家庭教育,并且保护了孩子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空间。而扎克伯格的父母也没有对孩子进行极端的惩罚式教育,而是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并为孩子独特的梦想而自豪。该庆幸的是,马克扎克伯格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因为他拥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以及一个自由生长的梦想。 二、让梦想开花有人说,做梦只是一时的虚幻,总有一天会清醒。然而,马克扎克伯格的梦却一直与他同在,从10岁那天起,他的“电脑梦”就一直陪伴他一起成长。他和电脑形影不离,俨然就像一对最好的朋友。扎克伯格在12岁的时候就为父亲的诊所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即时通信软件ZuckNet,在14岁的时候就进入了计算机成人课

13、堂,学习他痴迷的编程和代码。在高中的时候,扎克伯格还和一些朋友联手创建了一款MP3播放器程序Synapse(突触)。这款程序后来成为了Pandora(潘多拉)软件的雏形,获得了众多人的好评和称赞。在进入哈佛后,扎克伯格的专业是心理学,但他还是继续做着他的“电脑梦”,并且创造了Facebook的前身Facemash。为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梦,终于,马克扎克伯格也走上了前辈比尔盖茨的老路,他从哈佛校园辍学,决心去完成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梦想。2004年,20岁的扎克伯格终于成功的创办了风靡校园的Facebook。短短十年,扎克伯格已经成为新一代梦想家“80后”的追梦人。时至今日,而立之年的扎克

14、伯格已经在这条追求梦想的路上走了整整20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和他一起长大的童年梦也从一只雏鸟成长为如今展翅高飞的雄鹰。是的,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大的,然而,每个梦想也是从初生开始的一个童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缺少的不是梦想,而是把梦想养大的勇气与信念。许多人一生都无所作为,那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丢弃了那些幼小的梦想,等到再回头看时,却发现梦想已停在了遥不可及的远方。梦想在童年萌芽,但要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梦想照进现实,那就必须要为梦想灌溉、施肥。成功的人唯一在坚持的,就是带着童年的梦想一同长大,从未丢下,从未放弃。三、他们都是梦想家谁年少对不爱做梦,谁的童年没有梦想。无论是享誉中外的成功人

15、士,还是年轻一代的创业先锋,都曾在各自的童年做着或伟大或平凡的梦。只要勇敢放飞梦想,总有一天,梦想的翅膀会带他们飞向现实的国度。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出生在美国夏威夷,在六岁时跟随他的母亲来到印尼生活,在10岁时又回到了夏威夷。在印尼生活的四年里,奥巴马经常被印尼儿童歧视和欺凌。有一次,奥巴马随母亲来到也在印尼生活的美国人伊丽莎白布莱恩特家做客。午餐后,奥巴马独自散步时,几个印尼孩子拿起石头丢他,嘴里还骂着难听的话。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奥巴马只能左躲右闪,显得非常狼狈。而当主人正要上前阻止时,奥巴马的母亲却拦住了,劝说:“没事儿的,他已经习惯了。”再后来,据奥巴马家的仆人萨满回忆,奥巴马在儿时的

16、梦想就是“当印尼总理”。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出生于加拿大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电气工程师,母亲是艺术家。卡梅隆从小就有工程方面的天赋和组织能力,他曾带领着小伙伴们制造过一个能在地面留下弹坑的抛石机,以及用自制的潜水艇把一只老鼠送到了尼亚加拉河底。卡梅隆还酷爱幻想,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科幻小说,在他12岁时所写的一部科幻小说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渊故事的原型。目前电影票房史上最卖座的两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就是他执导的。卡梅隆爱做梦,也敢于实现梦想。他曾说过:“失败是你的选项之一,但畏惧不是。”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理论物理学家的斯蒂芬霍金,出去于英国伦敦以北的海格特,父亲是医生,母亲是

17、家庭主妇。童年时的霍金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作业也不整洁,老师都认为他“无可救药”。霍金一直沉迷于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自己动手制作过飞机和轮船的模型,甚至曾用一些废弃用品做出了一台简单的电脑。他曾说:“我所做的火车、轮船和飞机,都来自我探究事物的渴求。”为此,他常常把家里的东西拆得七零八落。他们的成就无疑是令人敬仰的。作为“80后”的创业新星,马克扎克伯格也是一位梦想家。成功之人心怀梦想。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马克扎克伯格的梦想世界,细细品味一下这个“追梦少年”如何成长为令人向往的梦想家。第二节 扎克伯格是个“网虫”如今,成功的马克扎克伯格被人们津津乐道为“新时代的天才”。然而天才从来就不是天生的,天才

18、并不代表就比别人少一些努力,反之,他要为这个名号付出无法估量的执着与疯狂。马克扎克伯格在童年时也被认为是沉迷网络的孩子,可又有谁知道,这个“网虫”又有多少奇闻异事,又会有着怎样独特的成长经历?一、神童也痴狂1984年,马克扎克伯格出生在纽约郊区多布斯菲利的一个富人区中。他的父亲爱德华是当地一位著名的牙医,母亲凯伦是一位心理医生,他是父母第二个孩子,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其他三位同胞兰蒂、唐娜和艾瑞尔都是女孩儿。马克扎克伯格的父亲爱德华是个十分幽默的大男孩,他的诊所外一直挂着一块表情慌乱无措又略带搞笑的牙病患者的照片。并且他这位父亲在当地有一定名气,被称为“无痛Z医生”。马克扎克伯格之所以从小沉

19、迷电脑网络,跟他的父亲爱德华有着不小的关联。因为爱德华对待孩子的教育非常自由开放,而且也曾风趣的说:“我们为胆小鬼服务。”马克扎克伯格在10岁的时候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从此便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年仅10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对电脑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爱德华的想像。有一次,马克扎克伯格无意间看到一本关于编程的书籍,只有10岁的他看得津津有味,并且竟然在短时间内学完了书上的知识。当爱德华看到他对电脑有如此的热情和天赋,心里也为之振奋。爱德华希望马克扎克伯格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钻研下去。但爱德华并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不能带给马克扎克伯格专业性的教导,也害怕误导了他。于是,在马克扎克伯格11岁的时

20、候,爱德华专门请来了软件研发专家大卫纽曼来指导他的计算机类课程。大卫纽曼曾这样赞扬过扎克伯格:“这孩子是一个神童,有时候我都跟不上他的进度。”然而马克扎克伯格对电脑的探索越来越痴狂,以至于一周一次的个人家教对他来说也远远不够了。于是,爱德华做出了更加狂热的决定,让儿子去附近的莫瑟尔学院听每周四晚上的大学电脑课。马克扎克伯格的狂热源于对电脑网络世界的无限喜爱。是的,他小小年纪就变成了一个“网虫”。二、专注的小天才扎克伯格的父亲爱德华曾细心的观察过扎克伯格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很快,爱德华就发现扎克伯格对于自己的爱好特别专注,而且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他还发现扎克伯格在看待事物方面非常有远见,并且能很快

21、看透事情的本质。爱德华曾说过:“洞察力是非常重要的,人们每天都面对很多复杂的事情和问题,但有多少人能察觉出它们的发展方向呢?”换言之,扎克伯格就具有这种洞察力。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亲手拆开一台音响,看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每个小孩子的童年都免不了爱玩的天性,而那时候的扎克伯格却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在他热衷的网络世界里,并开发起了游戏。1996年,年仅12岁的马克扎克伯格为父亲的诊所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即时通信软件ZuckNet,取代了诊所里接待员通报病人时所使用的吵闹震耳的传呼机。这个软件可以使诊所和家里的电脑互传信号,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交流沟通。而最为令人震惊的是,如今我们所使用的MS

22、N、ICQ、QQ这类即时通讯软件,在马克扎克伯格开发ZuckNet后的三年才诞生。马克扎克伯格虽然热衷于钻研电脑网络技术,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全面发展。在高中的时候,马克扎克伯格积极参加了学校击剑队,并担任队长,还被评选为最有价值的队员。他还喜欢阅读历史典籍,并且极具有语言天赋,能读写法语、希伯来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等。他所在的这所国内有名的私立高中菲利普斯埃克赛特高中,会聚了许多天才高中生,马克扎克伯格和这里的一些朋友共同联手开发了一款MP3播放器程序Synapse。这款新型程序的设计理念是可以根据用户的歌曲列表来解析用户平时的倾听习惯,程序赢得了许多同学以及青少年的大受追捧。这款程序后来加以完

23、善,演化成了Pandora软件,并在业界中获得不少好评和称赞。而这款程序的设计者扎克伯格也成为多家公司竞争的电脑天才,但马克扎克伯格是一颗光芒闪耀的未来之星,他注定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帝国。三、天才爱恶搞扎克伯格固然是天才,可有时候天才也爱恶作剧。小的时候,当其他小朋友都在玩泥沙时,马克扎克伯格却独自趴在电脑前做起了小宅男。但马克扎克伯格却不是个无趣的人,他非常爱玩恶作剧。有一次,他悄悄侵入妹妹唐娜的电脑,一番折腾后,他躲在角落里偷看妹妹的表情,只见电脑屏幕上突然蹦出了一行字:“您的电脑中了病毒, 30秒钟后将会立刻爆炸。”并且,电脑的显示也真的进入了倒计时。坐在电脑前的唐娜突然愣住了,反应过

24、来后,她吓得“噌”一声跳起,跑上楼梯大叫:“马克!快跑,要爆炸啦!”然而,这时候却听到马克的哈哈大笑声,还得意的炫耀:“哈哈,你被骗啦!我是不是很厉害?”扎克伯格进入哈佛大学后,也曾因为恶搞被迫向学校和部分同学道歉。在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创建了一个叫Facemash的网站。他把大学里一些女生的名字和照片放在页面上,然后让所有学生对女生的身材外貌进行点评和对比。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这个看似低俗恶搞的网站成为了哈佛大学生的娱乐场所。虽然扎克伯格的恶作剧得到了一定的惩罚,但也让他从中看到了网络社交的前景一片光明。扎克伯格想:如果可以创建一个有真实可信身份的交友网站,让人与人

25、之间更诚信的沟通交流,并且可以互相分享一些闲文趣事,那将会是互联网的崭新时代。从那时起,扎克伯格不是一个只专注于兴趣爱好的小天才,也不再是一个利用自己小聪明而捉弄别人的恶搞青年。他决定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和专注投入到这个新兴的行业里。这是为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梦想开始一段圆梦之旅。2004年2月24日,Facebook终于诞生在扎克伯格的大学宿舍里。也许扎克伯格自己都想不到,在数年之后,这个网站将会引领时代,一跃成为互联网最大的神话。第三节 成功的蜕变马克扎克伯格的追梦之路,更像是毛毛虫向着蝴蝶蜕变的过程。梦想的初期可能就如同身体渺小又行动缓慢的毛毛虫,可能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终有一天,当毛毛虫

26、破茧而出,绽放出美丽的翅膀时,它会变成翩翩飞舞的蝴蝶,带着梦想的色彩,飞的更高更远。就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马克扎克伯格是如何从一只网上的毛毛虫,蜕变成一只吸引全球瞩目的明星蝴蝶。一、哈佛小子的追梦起点2002年的秋天,刚满18岁的马克扎克伯格走进了哈佛校园,这个看上去又呆又乖的男孩儿有着浓密的棕色卷发,脸上还有些许雀斑,却总是有着一脸稚嫩的笑容。扎克伯格的标志着装是T恤、牛仔裤和凉鞋,在冬天也只是连帽衫和橡胶球鞋。这让扎克伯格在这个色彩斑斓的哈佛显得格格不入,但是,他还是因为出众的电脑才华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进入学校不久,扎克伯格就加入了犹太教的兄弟会,在一个周五的聚会上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华

27、裔女孩普莉希拉陈。据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陈说,当时认识了大自己一岁的扎克伯格,和他交流后,就觉得那个男孩儿是一个书呆子。那时,扎克伯格经常穿一件有猿猴图案的T恤,T恤上还写着“程序猿”的字样。扎克伯格大学就读的专业并不是计算机,而是心理学,但他还是在业余时间编了写一些简单且有趣的程序。他在大二的时候编写过一个叫“Course Match”的程序,即“课程搭配”。这款程序可以帮助在校学生根据别人的选课来确定自己的课程表。通过“Course Match”这个程序,用户们只要随意点击一个在校注册学生的名字,就能显示出他选择的课程有哪些。同时,在网页上随意点击一门课程,就能轻易找到选修了这门课程的其他同学

28、。本来扎克伯格纯粹是为了给自己无趣的大学生活找点乐子,但谁知在“Course Match”上线后,立即吸引了数百名学生的关注和欢迎,扎克伯格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目标通过一样“事物”把人与人联系起来。扎克伯格因为大家疯狂的关注而欣喜若狂。从此,扎克伯格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路。二、圆梦旅程在人才济济的哈佛校园,扎克伯格结识了一群牛人。当时他们一起住在柯克兰楼里的H33号宿舍,而他们的宿舍是柯克兰楼里最小的一个套间,有两间卧室,每间卧室可以住两个人,因为房间很小,只能放下一张上下铺的床和一张小书桌。但是,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同开发了Facebook,一同见证了Facebook这个全球知名社交网站的

29、诞生。不知道是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扎克伯格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还是扎克伯格的天才智慧成就了他们如今的事业,总之,这是他们事业开始的地方。因为有了Facemash的爆炸性成功,在完善成熟的Facebook上线后,注册的用户数量急速上升,最初的注册用户只是扎克伯格周围的朋友和哈佛大学的校友。后来,大家积极主动地扩散,以发邮件的形式邀请其他同学,再互相加为好友。有人给出建议:“不如我们给宿舍邮箱名单上的所有学生群发邮件,这样就能增加用户的数量。”结果,这栋容纳300多人的宿舍,在一秒钟就有几十人同时注册了Facebook。但是,扎克伯格并不满足这样的成果,他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传递他的目标

30、和梦想:Facebook是一个在线的通讯录,通过这个交友平台,可以把学校里更多希望建立友情、爱情等社交关系的人联系到一起。Facebook的用户数量在猛烈地上升。在Facebook上线的第三天,注册用户就达到700人,到了第五天,注册的用户就已经超过1200人。而Facebook的受关注程度无法估测的速度,迅速占领了哈佛校园内热点话题的榜首,并获得了几乎全部学生的热切关注。转眼间,Facebook就以新型的社交平台的形式引起各界关注,同时也吸引到哈佛深红报的热情访问。当他们问及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的初衷时,扎克伯格这么回答:“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这个平台,让每个人以及他们周围的人

31、都感到开心。”这种像传染病一样传播着快乐的Facebook,正好顺应了当下时代的人际潮流,它不断成长壮大。终于,在2004年年底,经过扎克伯格和室友们的加倍努力,Facebook终于成为拥有超过百万用户的网站。这傲人的成绩也渐渐牵引着扎克伯格,为攀向更高的梦想山峰,他必须做出令人意外和惋惜的决定。三、为梦想辍学哈佛大学毕竟是一个探求知识的乐园,它带给你智慧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限制。扎克伯格越来越意识到,Facebook在哈佛校内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继续留在哈佛,无法促使Facebook继续成长,而自己也不想成为局限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他想为梦想拼搏一次。于是,这个备受瞩目的天才扎克伯格作出了一个

32、决定:辍学,为了全身心投入梦想的乐园。扎克伯格的这个决定和当年的比尔盖茨一样,这种为梦想辍学创业的举动虽然令很多人倍感叹息,但同时,也有人期盼这个年轻热血的天才可以真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或许有一天真的可以成为“比尔盖茨第二”。而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自此,扎克伯格毅然离开哈佛,搬到创业的圣地硅谷,走上了梦想的创业之旅。刚踏入创业者行列的扎克伯格十分艰辛,他和他的团队住在了一所临时租用的小房子里,并且,他们的创业资金并不充足。扎克伯格在艰难的创业期间也曾犹豫过是否要重返校园。但Facebook用户的不断增加,一点一点努力的成效得到了回报,这一切坚定了他们全力以赴的决心。在向各高校推广F

33、acebook的过程中,团队也遇到许多强劲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扎克伯格坚信,要把Facebook做到最好,才能得到足够的投资。Facebook从一家大学推广到另一家大学。在慢慢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他们渐渐打响了Facebook的名号。在得到强有力的投资后,Facebook也朝着最初的梦想一直前进、不断扩张,逐渐成长为当下享誉全球的社交网站。而如今的扎克伯格,不仅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成功人士,更成为创业者纷纷效仿的对象。如果不是为梦想敢于拼搏,不是敢于付出全部的力量去追梦,如今的他或许仍然纸上谈兵,空有梦想而没有成就。第四节 不要让梦想成为空谈梦想如果只停留在想象的阶段,那就是空想。真正的梦想是需要付出

34、实际行动的,也只有实践者才能带领梦想到达成功的彼岸。你要勇敢迈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将是一条最美的路。对于梦想,扎克伯格从不会夸夸其谈,更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他的勇敢追逐,是要告诫我们,别让梦想成为空谈,与其等待,不如行动起来。一、该出手时就出手扎克伯格追求梦想时从未停下脚步,就连顶级学府哈佛也不是他停靠的理想彼岸。他决定离开哈佛,建立自己梦想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出手。而他第一个出手的地点就是加利福尼亚。那时候,扎克伯格还未辍学,他只是在一个暑假做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要去加利福尼亚过暑假。他的几个合作伙伴就在加利福尼亚,更重要的是,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是创业者心中的理想圣地。美国的硅谷位于加利福尼

35、亚圣塔克拉拉谷,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计算机产业基地。硅谷附近具有一些科研力量雄厚的一流大学,包括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以此为依托,硅谷形成了计算机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并驻有苹果、英特尔、惠普、思科、朗讯等大牌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硅谷出产天才,更出产成功者。所以,扎克伯格最终锁定了位于硅谷的一座城市帕洛阿尔托。扎克伯格在一次谈话中终于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帕洛阿尔托就像那个圣地,所有的高科技发源地都在那儿,我要去那里探个究竟。”当时,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一个临时租用的小房间里住着七个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在这时的扎克伯格的眼里

36、,Facebook已经变成了一项正规的事业。网站在技术和业务上的发展,都需要他做出每一步成熟的决定。他们七个人都有固定的生物钟,早餐过后就进入疯狂工作的阶段,他们的桌子上满满的都是电脑、调制调解器等设备,在这些设备之间到处都是喝过的瓶瓶罐罐。在这些人当中,扎克伯格是起得最晚的,因为他在前一天总是工作到后半夜。扎克伯格在为Facebook的运行苦思冥想之余,也会找些轻松的乐子。他会利用Facebook针对附近的斯坦福大学发布广告,在网上宣布他们正在聚会,说这是“Facebook派对”。他们经常和当地的居民以及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一同聚会,其中有各色各样的人,甚至还有吸毒的人,但扎克伯格却只做他自己,

37、并没有沾染不良嗜好。不管他们平时有多懒多闹,只要坐在各自的电脑面前,房间里瞬间就变得悄无声息。扎克伯格更是进入忘我的境界。在这里,扎克伯格和他的朋友们一同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成为了创业的“瘾君子”。暑假结束了,扎克伯格却再也没有回哈佛,他成了和比尔盖茨一样的“哈佛辍学生”。但是扎克伯格不后悔,因为他知道他的梦想之路才刚刚开始,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将梦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人,终会在某一瞬间获得成功。当你不再等待,你会发现梦想就在前方不远处。很多事,很多梦想,如果你不出手,就永远不可能成功。扎克伯格及时出手,抓住了成功的翅膀,他无疑是最棒的梦想实践者。二、实践成就梦想梦想这个词中,有梦,有想。倘若只是一直

38、做梦,那就只会是一个梦;只有梦过,想过,追逐过,那才能称之为“梦想”。把梦想变成现实,不再停留在做梦的幻想里,才是扎克伯格给我们的人生智慧。众所周知的航海家哥伦布,是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也曾梦过,想过,但他的梦想却被别人说是“痴人说梦”。当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曾经偶然看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书中写到“地球是圆的”,这个大胆的言论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但哥伦布却牢记在心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哥伦布都在不停思索和研究,这个奇特的想法慢慢在他心中扎根、生长。哥伦布曾大胆提出他的想法:如果地球是圆的,他便可以从另一个方向用极短的路程到达印度。当时所有人都耻笑这个痴人说梦的言论,他们还告诉哥伦

39、布: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并且还警告他:如果他一直向西航行,船将会从地球边缘掉下去,他也会因此丧命。哥伦布不再说服他们,决定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这一切。虽然哥伦布坚信自己的梦想,没有动摇,但他却没有足够的钱让他实现梦想。作为意大利人,他先在意大利皇帝与达官贵人之中寻求资助,但是没有人愿意支持他这么大胆的想法。于是,哥伦布走出意大利,在整个欧洲寻求资助,他苦苦找了17年。最终,哥伦布见到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西班牙女王十分赞赏这个意大利人对梦想的执着,又正好想打破此时葡萄牙人对东方航线的垄断,于是她资助哥伦布,让他去探寻未知的大陆。之后,哥伦布又去找水手。但由于水手们害怕丧命,都不愿意跟随他。他

40、只能用尽各种方法和手段,最后他求得女王让他雇佣狱中的死囚。哥伦布答应死囚们,如果探险成功,就能免除死罪,恢复自由。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正式起航。他们在浩瀚无边的大西洋航行了近70天,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船都破了两艘,还是寻不着大陆的踪迹。水手们都失望了,要求返航。但哥伦布仍坚持着,没有放弃。梦想不会被一切艰难困住,终于,哥伦布在抬头时,看到天空中有一群鸟向着西南方向飞去,他知道鸟儿总会飞向可以栖息捕食的地方,所以他猜想附近一定有新大陆,于是他立即令船队改变方向,跟着这群鸟。不久,哥伦布就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实现了一直以来坚守的梦想,也用行动验证了自己的梦想。三、中国怎么才能有“扎克

41、伯格”扎克伯格在20岁时开始创业,27岁就登上了福布斯,排名52位,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而他还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在中国,有自主创办企业想法的年轻人年龄普遍都在30岁之后,这在年龄上就远远落后扎克伯格10多年,那这10多年的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创新工厂的创始人李开复曾说过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中国在知识教育的问题上更注重深度,而不是广度;二是美国的优秀创业青年常常具有反叛精神和自主意识;三是中国的互联网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环境也十分恶劣。换言之,中国的年轻创业者缺少是完善的知识面,反叛、自主的个性,以及良性的竞争环境。从高中文理分科到大学选修专业,中国更注重的是专业方面的深度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

42、人才基本在某一行业领域上是不可多得的精英。但自主创业的领域更需要的是在产品设计、沟通、用户体验、商业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了解。另外,中国的学校大多强调的是应试教育,多是只知其理,不知何用。而美国的教育更侧重于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探索。在中国,各种教育体系总是强调服从、和谐和纪律,从标准化的考试中培育出来的大多是乖巧听话、中规中矩的三好青年。而像扎克伯格、乔布斯、比尔盖茨一样的辍学生,在中国会被认为是反叛的坏学生,可能会终身遭受白眼,郁郁不得志。中国的社会环境固然和美国有很大差异,但如果你也想成为扎克伯格,就更要勇于学习“扎克伯格”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你才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追梦的“

43、扎克伯格”。第五节 兴趣作基石,事业筑高楼有人说兴趣只是一时的爱好,它不能给我们带来事业的成功。但扎克伯格把兴趣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把兴趣融入到了他的生活中,进而演变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兴趣是一生的挚友,也是梦想的导师,它教会扎克伯格创造“必须要酷”的Facebook。用兴趣作基石,扎克伯格筑起事业的高楼。一、让Facebook更酷点扎克伯格最初的时候就说过:“我想做的东西可以不值钱,但是它必须酷。”一直以来,扎克伯格的兴趣就是做一些有趣的网站,他创建Facebook就是源于他对网络浓厚的喜爱,而Facebook的原则就是一定要酷、要有趣。Facebook网站最初建立时就是为了能让人们可以互相分

44、享信息。因为扎克伯格认为信息的相互传递会带给人很多乐趣,也会更吸引人。在他看来,这远远比一味的赚钱更让他兴奋。所以,从Facebook创立之初就一直遵循这一原则,网站要以有趣为主。扎克伯格更是挖空心思,为的就是让网站有无穷无尽的乐趣,按他的话来讲,就是让Facebook更酷一些。酷,一直是扎克伯格特有的标志。曾经,扎克伯格为了让网站变得酷一些,还偷偷潜入校内网站的资料库。他还常常喜欢把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影台词放到Facebook上,只为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讨论。尽管有时候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处罚,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乐在其中。在Facebook主页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话题字眼,比如“我都不知

45、道鹌鹑长得什么样子”,这些莫名其妙的句子常常会使他人摸不着头脑,但也会有一些人作出回应,甚至还有人分享一些鹌鹑呆呆傻傻的图片。又比如,在Facebook里有个小功能叫做Poke,即“捅他一下”。对他人点击这个按钮,对方就会收到被捅了一刀的信息,这种形象的表达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扎克伯格沉浸其中,即使这样不能很快带来经济效益,他仍然坚持只要拥有网站正常运营的资金就要一直这样做下去,他还郑重说明,Facebook当然会靠出售广告来赚钱盈利,但目前的Facebook还在不成熟阶段,我们不能以这种如此廉价的开端进入商业化模式。好在不少投资商也有耐心,也没有要求立刻看到盈利,这才能使Facebook

46、继续保持着独有的“酷”走到今天。倘若他们不能等着Facebook一步一步成长,或许Facebook会失去其真正的竞争力,“昙花一现”,淹没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中。可以说,“让Facebook酷一点”已经成为扎克伯格一生的兴趣所在,这也是他可以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前进动力。扎克伯格用自己对网络的兴趣,建起了他的乐园Facebook,而Facebook的乐趣又传递给了更多的人。这是他梦想的乐园,扎克伯格会亲手把它建起来。二、亲手筑起事业的高楼Facebook暗藏的巨大潜力也被业界不少人看在眼里,谁都想得到这个增值的宝贝。在Facebook创建之初,MTV网络和雅虎曾先后出高价收购Facebook

47、,而雅虎甚至出到10亿美元的天价。但扎克伯格从未想过出售Facebook来获取这笔巨大的财富,他选择与Facebook一起成长。扎克伯格曾说过:“Facebook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想亲手把他带大,这不关钱的问题。”在大家都认为扎克伯格似乎不在乎金钱时,扎克伯格却亲口否认了这一看法:“我们一定会赚到很多钱,但赚钱并不是Facebook的根本目的。”而在2005年就被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高价收购的Myspace,在2011年就以3500万美金被贱卖了。Myspace在未被收购时也是极其有竞争力的社交网站,可惜Myspace的创始人却选择将其出售,这样的选择造就了今天Myspace和Facebook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Myspace刚被收购时,公司为了快速获取收益,就开始在网站上运行广告,由于对广告的过度重视,Myspace逐渐偏离了健康运行的发展轨道,而当大量广告填满Myspace的网页后,用户也逐渐流失了。不能健康流畅地体验社交的乐趣,又何谈开心地使用这个网站?在Myspace越来越趋向于传统的媒体网站时,公司也干脆将Myspace朝着娱乐网站的方向发展。所以,到最后,Myspace已完全失去了社交网站的初始定位,落入俗套,也就无法与如火如荼的Facebook竞争了。在2011年,同是社交网站的人人网全面上市了,而且Facebook此时也拥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