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3899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和医疗管理,金萍,南京金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目 录,养老护理工作是养老机构工作的中心和核心内容。护理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入住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危,因此,作为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应特别重视抓好护理工作的管理。,养老机构的护理管理,一.简述,二、护理管理模式,(一)分级管理模式,较大型的养老机构实行的是院长 护理主任或护士长的两级管理模式;较小型的养老机构一般实行的是一级护理管理模式:院长兼护理主任直抓护理工作。,(二)分类管理模式,1、非临床护理管理(生活照护管理),老人院、老年公寓、农村敬老院等主要任务是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和开展文娱活动,如棋牌、歌唱、健身活动等。因此

2、,一般按服务区或楼层组织护理工作,每个服务区或楼层设一名护理主任或班组长,其属下有数名养老护理员,以此开展工作。,2、临床护理管理,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老年临终关怀医院等主要是护理和照料生活不能自理,长期患病卧床,甚至是临终前的老人。需要用临床护理的方法帮助老人解除病痛。这类养老机构都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服务资质,设有医院、病区。其一切护理活动都是按照临床护理模式进行的。,3、混合管理模式,较大型的养老机构既有自理老人,也有介助和介护老人,一般按照入住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疾病情况收住不同的护理区。自理老人服务区采用生活照护管理模式;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临终老人采取医护合一的

3、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三、护理工作形式,1、专人护理,又称“一对一”护理,是指养老护理员与老年人的配比常为1:1的比例,而且人员相对固定,养老护理员全权负责该老人的一切生活照料与护理,优点是护理员熟悉老人情况,服务较专业,不会因为护理员的变换而变化。缺点是人员成本高。,2、功能性护理,将护理工作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功能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如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生活护理岗位(护士或护理员)、心理护理岗位(社工、心理咨询师)、康复护理(康复治疗师)、营养护理(营养师)、文体娱乐(社工、义工)、清洁卫生(保洁员)等。针对每一位老人、护理人员交叉进行照料和服务。,3、责任制护理,将老人和护理人员

4、分成若干个小组,任务到人,责任包干。护理团队中的每位养老护理员在其工作时间内全权负责该小组老人的照料和护理,当其下班或休息时间。该团队的其他养老护理员将继续完成既定的护理任务。,四、护理人员的配备,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配备尚无统一的规定,只有原则性、指导性意见,例如在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版)中只提出了“护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数量以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服务项目为原则”的要求,没有具体的人员配置比例。,2006年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06)107号文件中提出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与机构供养对象比例原则

5、上不低于1:10。,。,2004年北京市也颁布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也对养老护理员配置提出了要求(见书上P97),南京市在2008年颁布了老年人福利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规定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8。,护理人员的管理,1.招聘新员工:年龄不宜太大,有一定文化,身体健康,性格好,能适应夜班工作。取得上岗证再到岗。2.对员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卫生习惯的教育,礼仪规范,行风建设教育。3.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4.关心员工的健康。5.关心其家庭困难。,1、居住环境管理,(1)老人居住环境应按民政部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配置,如 居室、活动室、走廊、厕所、浴室无门槛、无障碍设

6、施,采用防滑地板、走廊两边有扶手,室内保持足够的采光、通风等。(2)标识:老人住宅区范围内的所有居室,活动场所、卫浴设施、备餐间、开水间等应有统一、规范、醒目的标志牌便于老人识别。(3)应制作统一、规范的岗位职责,员工守则,管理制度,服务标准,操作流程,工作人员介绍展示牌。(4)老人居室布置温馨,家庭化、暖色调。(5)老人住宅区应按照“5S”质量管理要求,做好老人居住环境的整理和清洁卫生工作。,五、护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5S”管理:,正确执行规定和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区分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要求工作场所不放置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如老人换季的衣服要及时整理放在衣橱或仓库里),使物品始终

7、处于需要使用的位置,便于及时获取。,始终处于无垃圾,无灰尘和整洁状态。,经常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洁,(老人和员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育:,(6)设置宣传廊,定期更换内容,向老人宣传卫生常识和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7)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地方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及时整改。(8)脑退化症老人的居住区应加强走廊和门口的管理,老人的一切活动应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9)督促老人遵守院规院纪。必要时可开展“五好老人”评比和宿舍流动红旗评比。,2.老人出入院的管理,老人出入院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但它是养老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在于从源头上把握好服务的入口关。消除安全隐患和对出院、转院或

8、辞世的老人做好后续服务工作,给离院的老人及家属留下一个好的印象。,A.咨询(相互了解、认可)。B.填写入院申请,初评老人护理等级。C.核对老人身份证、户口本、近期体检证明、近期照片、近亲属身份证等。D.签订试住协议,护理部开入住通知单。老人缴纳备用金和相关费用。E.整理房间床铺,老人自备日常生活用品。,F.医生查体、建立健康档案、观察、再评估。G.观察期满如老人情况正常可签订入院协议,安排居住护理区床位,否则退回。,(1)入院流程,(2)新入住老人的接待工作,接到老人入住通知后,护理主任或班长要检查老人居室床铺,设施等。要热情做好接待工作,要求家属常来探望。向老人介绍养老机构的生活环境、服务设

9、施和入住须知。通知医护人员检查诊治。,(3)尽快熟悉新入住老人的情况,查看老人入院前体检资料,入院协议书。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健康状况、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及特殊要求等。观察老人的行为举止,请院内医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48小时),进行健康评估。,(4)做好试住期间的观察与记录。,新入住的老人必须进行床头交接班认真填写试住观察记录。如发现老人病情危重,心理、精神异常等不适合在本院居住者,应及时通知老人的家属,切不可挽留。,(5)出院老人的流程,老人或家属提出申请,护理区检查床位及房间设施无损坏,遗失等。协助老人整理衣物,开具出院通知单财务室结账:寄养费用、伙食费、医药费、代办服务费等。在

10、通知单上盖章,门卫凭盖章的通知单放行。护理区应在当日的交接班本上有记录,注明出院的时间、原因、护送人及老人出院时的身体精神情况。,(6)去世老人的善后处理,正常或因病去世的老人,院方应及时通知家属并协助料理遗体。协助擦洗更衣、整理遗容。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做好抢救和死亡记录并为去世老人开具死亡证明。,3.生活护理管理,按照与护理等级相符的服务标准,操作规程,服务流程做好老人的生活护理工作。,4、心理护理管理,配备专(兼职)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开展老人的心理咨询活动。员工陪老人聊天每天不少于15分钟,发现心理问题较严重的老人要密切观察,采取防范措施及时与亲属沟通,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6、临床

11、护理管理,5、康复护理管理,专业的康复护理由机构内经过专业训练并取得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进行。而非专业的康复护理则又需由养老护理员或其他人员担任,通常以健身娱乐为主,如健身操、太极拳、唱歌、书法绘画,参观旅游等。,养老护理员只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一些辅助性非创伤性护理工作,如:生命体征观测(T、P、R、BP),喂药,输液观察,用药和病情观察等。,7、安全管理,(1)护理安全管理,老人入住期间常见的人身安全事件有跌伤、骨折、走失、烫伤、坠伤、误服、自伤、噎食、褥疮、猝死、他伤、自杀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老人带来痛苦,而且还容易引发纠纷,应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12、和责任意识教育,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对老人的安全提醒或提示。,实行护理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强检查考核:院领导要经常深入护理区进行行政、业务查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2)消防安全管理,应从源头预防:a.做好老人和家属宣传教育。b.老人居住地应常规配备消防器械,定期检查更换,进行消防演练等,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C.明确责任,(3)老人的财物安全管理,老人将贵重物品(存折.金银首饰)交亲属保管,如若坚持携带,应提醒老人妥善保管或委托院方保管,签订协议,登记在册,院方指派专人保管。,护理人员定人、定室、定责任,加强巡视。对老人之间的矛盾要及时调解、疏导,发现老人之间矛盾激化、或发现老人情绪低落要

13、及时与亲属联系。对脑退化症老人要有针对性的防护,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遇老人突发疾病或意外,要及时请医生到现场救治,或打120救助,及时与家属沟通联系。老人的意外死亡,要及时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及时处理。,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养老院的医疗服务管理,较大的养老院大多数设有老年病医院,老年康复医院等,这些医院都是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批准的医疗机构。较小的养老机构可设置医务室(也需要经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也可与当地的医院签署协议,委托这些医疗机构承担养老机构入院老人的医疗服务工作。,一.医疗机构的设置,二.工作内容,健康评估:医务人员应对每一位新入院的老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评估,

14、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定期组织老人体检,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变化,制定个案化服务计划。,查房:医务人员应每天对服务区的老人和病区的老人进行巡诊、查房。,老年常见疾病的诊治,突发疾病救治,意外事件处置:入院老人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事故并不少见,应做好这些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和救治。要重视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继续教育,建立起应急处理预案。,临床治疗、护理记录书写和保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临床诊疗规范,认真书写记录相关医疗文件,并认真整理和保管。,临终关怀服务:医务人员应指导护理人员做好临终老人的关怀服务。,健康教育:医务人员有责任义务对老人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掌握一些疾病防治,卫生保健知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带教,指导工作。,三.人员配置,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老年养护院,医务人员配置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配置,但要考虑养老机构性质、规模和实际的需要。,四.管理原则,依法行医,热情服务,规范服务,随叫随到,五.管理办法,(1)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规章制度。(2)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检查。(3)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1)维护或增进老人健康。(2)满足老人基本医疗保健需求。(3)及时处置老人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事件,化解养老机构经营风险。,六.管理目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