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098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区位因素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区位因素,第1课,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农、林、牧、副、渔,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区位含义,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自然因素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 技,气候(光、热),地形,土地(土壤),水分(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装备,生产 技术,种植 方式,耕作 制度,农业区位因素,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光照,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充分,

2、利于作物生长,如在干旱区,光照充足是有利条件。光照不足,不利于作物成熟,如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光照不足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光照,耕作制度,东北温带:一年一熟,华中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暖温带:两年三熟,华南热带:一年三熟,水果,温带-苹、桃、梨、柿,亚热带-柑橘,热带-荔、芒、香、椰、菠,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种类、熟制与种植方式,评价,有利:纬度低、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不利:纬度高或海拔高,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热量,影响:,“光照”、“热量”两个气候因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而言,光照越多,热量越量丰富;热量丰富,光照不一定多,例如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但光照不足。

3、二者比较如下:,特别提醒,阅读下图,说明我国种植业和牧区分布的区位因素差异。,降水,降水,大于400mm,发展种植业,小于400mm,大于250mm,发展畜牧业,小于250mm,发展绿洲农业(需要灌溉),水稻习性 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 oC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oC。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不易水土保持,适宜发展林牧业。,高度,东耕西牧,立体农业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坡度,小于20,发展大田种植业,2025,发展种植业需修梯田,大于

4、25,发展果林业,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向阳坡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因而能够发展粮食生产。,思考: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什么能够发展粮食作物等种植业?,1.质量,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业发展,如黑土,贫瘠,土层薄,不利于农业发展,如红壤,2.类型,酸性:茶树、柑橘,碱性:棉花、甜菜,影响作物种类,土壤,水源,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流水,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3、政策:,1、市场:,2、交通运输:,4、科技、劳动力、生活习惯,乳畜业、园艺业、商品农业,对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农业及商品农业影响较大,如园艺业、乳畜业。,对农业区位产生宏观影响,如商品粮基地的

5、建设等。,社会经济因素,核心考点: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 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光热条件,水源,热量,技术,市场,水源,交通运输,基础训练:,(06广东)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读图回答问题:,(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天津市各区2009届高三地理试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湟水谷地与周围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4分),海拔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较多;靠近河流,水源丰富

6、;位于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风力小。,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考点解析,高考中关于农业生产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1、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例.根据右图简要分析C商品棉基地发展的区位优势,【思路】一定区域的区位优势或某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总是与具体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紧密关联的。,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考点解析,高考中关于农业生产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2、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例.根据材料和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

7、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6。,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考点解析,高考中关于农业生产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3、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因素,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考点解析,高考中关于农业生

8、产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3、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因素,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水资源缺乏,考点解析,高考中关于农业生产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3、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因素,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寿光发展蔬菜大棚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培育良种和改耕作制度,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

9、然条件进行改造,(根据经济条件,考虑投入产出比),对作物本身:,对外界环境:,对优势条件发扬,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通过温室大棚等技术,制造温室效应,使得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为植物营造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可以在冬季同样培育出夏季的果蔬。我国北方地区在春播时,实行地膜覆盖,一方面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提高地面温度,改善热量条件。我国青藏高原上由于地温较低,不利于蔬菜生长。有些地方就将蔬菜架起来,进行温室生产,减少地面对其生长的影响。,【案例1】,【案例2】,【案例3】,1对气候的改造 对气候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条件,提高气温和热量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增大温差,提高农产品品质。,位于

10、北极圈附近的冰岛,气温较低,不适宜种植业发展。该国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地热,发展温室农业,使鲜花等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宁夏中卫生产的压砂西瓜,指在压砂地上生产出的西瓜。压砂地是指在干旱的山坡地表面,覆盖一层15厘米左右厚的砂砾。铺上砾石,增加了西瓜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同时由于地表覆盖了砾石,有利于保持和积蓄土壤中的水分,从而保证西瓜更有利的生长,同时砂砾石逐步风化,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案例4】,【案例5】,2对地形的改造 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低山丘陵地区,在坡度适度的地带可以开辟梯田,地势崎岖的地带可以平整土地。,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辟梯田,缓坡种植茶树,发展立体农业

11、。菲律宾开垦梯田,种植水稻。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在黄土塬地区,平整土地,建立防护林体系,发展种植业。,【案例1】,【案例2】,【案例3】,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3对土壤的改造 对土壤进行改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发展适合的农业生产活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通过施加熟石灰,种植耐酸的茶树、油茶、杉树、马尾松等,改良酸性的红壤。华北平原的盐碱地,通过引淡淋盐、井灌井排、覆盖地膜及生物措施等进行改造,降低盐碱度,提高土壤品质。,【案例1】,【案例2】,黄河古道有大量沙荒地,近几年各地通过植树、打井、挖渠,宜果则果,宜粮则粮,沙荒地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案例3】,4对水源的改造 在水源

12、不足的地区,通过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发展喷灌、滴灌,提高水源利用率。,我国西部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使降水不足的两个平原,成为物产丰富的“塞上江南”。,【案例1】,以色列是水资源利用最好的国家,通过引水,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在沙漠广布的土地上创造了世界奇迹。,【案例2】,喷灌,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的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m的高度,资料:天然橡胶是一种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过去只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有少量种植。但近年来,我国培育的良种天然橡胶已经可以生长到北纬22度地区。,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油菜由长江流域“北迁、南迁”到黄准海平原、东北、华南地区,资

13、料:以前,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请问是为什么?,北方地区温室大棚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5、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2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2008海南卷,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3分):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快。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10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

14、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1)参考左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温度较低,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普遍采用塑料大棚来改善热量(塑料大棚阻止棚内地面辐射散失,提高棚内温度)、水分条件(可调节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来生产蔬菜、花卉等,例题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该州南方土地的利用方式经历了粗放的放牧业大

15、田农业蔬菜、水果、乳酪三个阶段。该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基地之一,产品可以运销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2)该州南方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9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市场需求的变化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9分,答三点即可),(3)图中所示地区近几年来采取“公司+科技+农户运作模式,以棉花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棉花生产发展迅速,已经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引起该地区近几年来棉花生产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指出其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防止可能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8分),图8所示为

16、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发展农业技术,采用滴灌技术,培育优良品种。(2分)国家政策支持。(2分)发展交通、开拓市场(2分),荒漠化、盐渍化(盐碱化)。(2分),高考考查的要点,核心考点:分析或评价某农业类型的区位 选择是否合理。,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读某城镇及周围地区农业示意图,在甲、乙、丙、丁四处发展乳牛、花卉、小麦、苹果四种农产品,怎样布局才合理?,苹果,小麦,乳牛,花卉,考点解析,高考中关于农业区位部分命题基本形式的分析,1、分析某区域的合理农业发展类型,或某农业类型的合理布局,5、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4、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优势或限制

17、因素,2、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3、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3)说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及类型的区域差异。(5分),(3)东南部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2分);西部、西北部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2分);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海洋渔业(1分)。,(2013山东卷)(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

18、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理论回顾】重点知识强化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自 然 条 件,社 会 经 济 条 件,科 技,

19、气 候,热量,光照,降水,地 形,土 壤,水 源,市 场,交通运输,政 策,劳 动 力,机 械,生产习惯,食物偏好,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参考答案】(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意(10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二:不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紧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