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11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植物病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植物病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植物病理学.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真菌毒素,一、概述,真菌毒素,也称霉菌毒素(mold toxins),是真菌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有毒即次级代谢产物。已发现200种以上。广泛污染粮食、食品和饲料等,可致人畜发生急性慢性中毒,进入体内引起脏器病变,有的毒素甚至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等。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的健康与安全!严重影响农业、国际贸易交流和社会发展!,二、真菌毒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分:单端孢霉烯族类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等,按毒素来源分:黄曲霉毒素(alfatoxi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岛青霉素(Islandin)展青霉素(Patulin)桔青霉素(C

2、itrinin)镰刀真菌毒素(Fusarium mycotoxins),三、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霉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非常宽泛的条件下,可在任何生长的作物或贮存的饲料上生长和繁殖。霉菌可在非常宽泛的条件下产生霉菌毒素,因此,霉菌毒素的威胁无处不在,下列因素增加了霉菌毒素的危害性:植物应激:土壤贫瘠,虫害,极端化的温度和湿度收获应激:延迟收获贮存应激:潮湿的谷物饲喂时的问题:卫生环境差,贮存条件差,四、对人类的影响,真菌性食物中毒,因食入霉变粮食食品引起的中毒,近年来报道渐多,有些是急性中毒,死亡率极高;有些是慢性中毒,可发生癌变。目前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真菌毒素,肝肾脑神经系统造血组织

3、皮肤,真菌毒素中毒症,致幻催吐出血症皮炎肿瘤中枢神经受损,真菌真菌中毒症因食入由于霉菌生长而腐败或变质食物中的真菌毒素所引起的中毒。真菌毒素通常是在谷类和其他植物上合成,可通过食入,吸入或直接接触皮肤而进入动物体内,这类毒素极小量就可以引起明显的健康损害。,真菌毒素是有毒的二级代谢产物,农作物在大田生长、收获和贮存期间,由生长在作物上的真菌产生,通过饲料(浓缩料、青贮料或饲草)或铺草进入动物养殖生产系统。霉菌毒素危害动物的生长、生产和繁殖性能,危害动物的健康和产品质量。,麦角中毒是发现最早的霉菌中毒,11世纪欧洲广泛。由寄生麦穗上的麦角菌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二战时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食物中毒性白

4、细胞缺乏病(ATA病),中毒死亡病例数以万计,由食用了被镰刀菌的T-2毒素等污染的小麦引起;1960年英国发生10万多只火鸡中毒死亡的事件,就是花生饼饲料中污染的黄曲霉毒素引起。,五、真菌毒素的预防保健,减少接触用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眼及头面部皮肤。目前我军装备的有活性炭滤过装置的面具能有效地防止真菌毒素侵袭。对皮肤的防护可用防毒衣、雨衣等能遮盖暴露皮肤的器材。及时洗消换下染毒服装,可能时用肥皂、去污剂擦洗,可有效地减少毒素吸收。含氯漂白剂可用作消毒剂。误服毒素污染的水和食物,应迅速洗胃,并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减少毒素吸收入体内。,保存粮食、花生及其制品等,应随时注意其水分和温度、积极采取措施,保持干燥,低温贮存,以达到防止真菌生长的目的。食品库房应保持清洁、于燥,并定时消毒处理;环氧乙烷防霉效果较好,用100200克平方米封闭数日之后可减少真菌达90,且可维持4个月。食品加工的原料及食品,不宜积压过久;已经发生变质的食品,不应再食用,并应与其他食品隔离。发酵食品如酱、臭豆腐、酱油、啤酒、面包等应妥善保存,以免食物被有毒真菌污染,必要时,可定期进行菌种分离、分型检查,以便发现污染的食品,避免中毒发生。,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