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179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师问题第16周最终.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代教育热点问题透视 第6讲 农村教师问题,主讲人:贝思思,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目的?,农村教师问题涉及的内外因素?,农村教室、课堂,农村教室、课堂,农村教师,一、农村教师问题的由来,(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教师的主要来源:,师范学校毕业生和民办教师。,师资基本稳定,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正式教师和民办教师之间的工资差异不大。,(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从“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转向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三)师范学校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学校任教。,脱离教育部门或者到县城以上的、发达地

2、区的大城市任教。,回到农村学校的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获得了职称之后设法调往大城市或沿海城市。,(四)1998年,中等师范学校改革,中等师范学校在大部分地区不再适合小学基础教育对合格师资的需要。1998年,中等师范学校并轨改革,被师范专科学校所代替,由三级师范成为两级师范。,中师改革带来的问题:,招生难(交学费)分配难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开始下降,以前农村中考生成绩最优秀者进中师,中师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师资队伍里。中师的消亡使得农村师资区域性的良性循环被打破。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每况愈下。,二、农村教师面临的七大问题,(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1、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

3、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没有达到。,2006年全国普通小学、中学教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17729元、20979元,分别比国家机关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低5198元、1948元。部分县初中教职工人均月工资不足1000元。,2、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的人均年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广东省小学、初中农村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仅为城市教职工的48.2%和55.2%。,3、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工资拖欠严重。,(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超编和缺编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不同学段:,从地区来看:,从总量上看,农村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4、农村初中教师数量有一定缺口,农村高中教师缺编严重。,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地义务教育的需要。中西部9省,7万多所村小的班师比低于全国小学1:1.9的平均配置水平,仅为1:1-1:1.3。,年龄结构方面,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缺乏中青年教师。初中高中教师年轻化。(年龄断层现象),中青年教师在拥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不多的教学成绩后,会流动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工资长期拖欠,中青年教师不堪经济压力,外出打工。,(三)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表现为:缺乏信息技术教师,英语教师,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类教师。,2006年,全国有50

5、8个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1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平均10所才有1名音乐教师;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平均每校不足1人。,师范院校毕业生只能充当代课老师,无法获得正式的教师编制。,1、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基本合格,初中、高中教师学历不合格率较高。在进入教师队伍时,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8.4%,农村为58.8%。此外,取得合格学历的途径主要是自学考试、函授、业余或广播电视大学。,(四)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2、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不对口的现象突出。农村初始学历合格的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美术、音乐、艺术和体育教师,学非所教的超过40%。,3

6、、职称结构方面,城乡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差距较大:小学阶段,城市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比农村高9.5%以上。初中阶段,城市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比农村高19.2%。农村中小学缺乏高级教师,未评职称教师数量大于城市,配置不均衡。,原因:农村学校相对分散,学生人数少,学科教师少,很难产生学科带头人,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也容易调往城市。骨干教师多集中在县镇学校。,2023/6/17,(五)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教师流失(流动):城乡之间:农村乡镇学校县城学校县域之间:经济欠发达县镇经济发达县镇区域之间: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大城市学段之间:小学初中高中(学历、教学经验)学

7、校之间: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学科上: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流失严重,(六)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1、农村教师没有稳定的教师培训经费来源,教师个人负担过重。,2、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层次低、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离。城市: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外语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教师内涵和高层次能力的提高)农村:职称培训、学历进修。(外在技能和低层次能力),2023/6/17,(七)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教育部官方统计结果,截止至2008年年底,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教师 31.1万。,农村代课教师多集中分布在各乡镇中心学校和村教学点,

8、其中以处于普及基础教育阶段的村教学点为主。,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以“代课教师清退”为主题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从2006年开始逐步取消、清退农村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工资过低,工作量超大,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现实迫切性来看,清退代课教师这一政策对于我国教育环境的改变是一个刚性的要求。,1、代课教师的身份:,(3)代课教师无证上岗,从教不合法。,(2)代课教师没有教师编制。,(1)农村代课教师和城镇代课教师。,(4)代课教师的聘用与清退政府两

9、难选择。,1984年年底以前,农村代课教师被称为民办教师。1985年,开始民办教师的转正或清退工作。1997年,为改善民办教师处境,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国务院提出“关、转、招、辞、退”方针,要求2000年结束民办教师历史。2000年民办教师转正和清退后,不少农村因贫困招不到公办教师,一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一些乡村无奈只得自行招录教师,这些教师被称为“代课教师”。,2、代课教师的产生过程?,33,农村、西部远贫困地区政府财政拮据,无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正式分配的大中专毕业身共发放标准足额的工资。,3、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1)财政因素是地方希望继续使用代课教师的动因。,(2)社会发展程度的

10、差异。(语言、文化隔阂),(3)微型的“麻雀学校”增多。,中西部山村地区还普遍存在一些教学点。“一人一校”的复式教学。,(4)许多西部农村学校教师缺口依然很大。,(5)教师招录考试不透明,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大学毕业生只能以“代课教师”的身份从教。,普九背景下学龄人口增加,使得农村教师缺乏,合格教师无法补充,只能聘请代课教师。,(2)面向代课教师的考试录用因为地方教师编制问题难以操作。,4、清退代课教师的障碍性因素:,(1)代课教师是个特殊而又复杂的弱势群体。,代课教师的贡献与报酬严重失衡。农村代课教师从未享受过劳动法规定的国家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必须的保险福利,薪金微薄。,代课教师群体的数目不小,

11、县级财政能力有限,难以兑现代课教师的清退补偿。为开源节流,一些农村奉行“缺编不补师范毕业生”,留用代课教师。1个正式在编教师的基本工资可以维持7-8个代课教师的工资费用。,(4)一些边远贫困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一旦清退代课教师,正式在编教师都不愿意去,将陷入无人任教的局面。,(3)地方财政负担的经济利益。,“清退”成为2006年教育十大关键词之首。“清退”政策的内容、方式、结果以及清退后的安置问题受到多方媒体的质疑。,把农村教育的责任完全推到代课教师身上并让他们承担后果是非常不公平的。,(5)相当部分代课教师为争取早日成为公办教师、胜任教学,参加了各种培训,并投入了不菲的培训费用。如何弥

12、补代课教师巨大的机会成本和经济费用?,(6)部分大众媒体的质疑和对代课教师的同情。,三、农村教师问题产生的 原因分析,(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基层政府挪用教育经费并存,1、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2、义务教育资金管理缺乏监督机制,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的现象比较普遍。,财政投入体制:以县为主,配合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大大增加了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但是县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紧张,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二)农村学校编制过紧与缺乏退出机制并存,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处于超编状况。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表明,农村中小学共有2090977班,按照每个班配备专任教师1.8人,需要

13、专任教师3763758.6人,实际上农村专任教师数量达到4618384人,存在严重超编的现象。,农村中小学教师超编的主要原因:,1、教师编制标准尚未充分体现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校规模小、成班率低等特点,不能适应这些地区学校教育教学对教师的实际需求。,2、已有的制定农村教师编制的政策文件规定不尽合理,在相同班额的前提下,城市、县镇和农村教职工与学生比,初中阶段分别1:13.5,1:16,1:18。小学阶段分别是1:19,1:21,1:23。,3、小学适龄人口减少,缺乏教师退出机制。,学龄人口高峰向高中阶段转移,小学适龄人口减少;进城务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按师生比计算的

14、农村教师数量显示严重超编;已有事业编制身份的教师不能随意因生源减少而辞退;在编不在岗的教师存在。,4、西部边远农村地区严重缺编及老龄化现象,(1)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势先要,培训机会少、职称名额少、离家太远等因素很难吸引正式教师。,(2)随着西部普九力度的加大,“两免一补”“全免”解决了学生上学的问题,学生数量增加与教师短缺形成了对比。,(三)倾向“城市化”的县域教育发展政策助长了农村教师的流失。,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难以解决结婚生子问题,这是造成农村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心理倾向。,县级政府主动吸引农村教师调离农村。削减农村学校数量;调离优秀骨干教师

15、,出身农村的师范生不愿意回到乡镇农村学校任教。,(四)师范学校教师教育职能淡化与农村教师职后培训滞后并存。,随着师范院校的改革,很多师范院校开始追求综合化发展,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习都日渐淡化,不仅课时减少,教育实习也流于形式。,原来面向农村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逐渐解体,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并不对应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因此出现农村小学师资培养的真空。,新课程改革于200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铺开。倡导学生主动探索,教材变化巨大(量大、过于城市化、新内容多),城乡教师都不适应。农村教师缺乏专业支持,难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五)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有待健全,没有编制或有编不补,有教

16、师编制的人员不上岗任教,师范毕业生无法获得教师编制。中小学职称评审;教师招录问题,免费师范生政策,免费师范生政策:,1、提前录取2、免费教育(免交学费、住宿费且有生活补助)3、精心培养(突出实践环节训练),4、确保就业(毕业后到基础教育阶段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不得少于10年,其中2年农村支教)5、支教期间工作合格可以直接攻读教育硕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乃至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放工作重点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西部11省: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湖北、海南部分“两基”攻坚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现有中小学编制内实行聘任制。公开招聘,以高等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另招少量应届师范专科毕业生。30岁以下取得教师资格证有教育教学经验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习支教的师范毕业生优先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