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198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用地利用与保护.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用地利用与保护【第九章】,农用地概述,耕地利用与保护,园地利用与保护,林地利用与保护,9.1,9.2,9.3,9.4,农用地利用与保护,9.5,草地利用与保护,其他农用地的利用与保护,9.6,了解农用地类型与作用,目的要求,不同类型农用地利用及保护的措施有哪些,1,2,9.1 农用地概述,一、农用地的含义及其特点,农业生产时国民经济最基本的产业,农用地是其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农用地利用与保护不仅关系到农业、林业和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农用地的含义及其特点,(一)基本概念,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

2、养殖水面等。农用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基础。农用地利用:人类为了某种目的,对农用地对进行的干预活动。农用地保护: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保持农用地面积和质量稳定,实现农用地可持续利用。,利用特点,农用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农用地质量的基础是土地的自然肥力;农用地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农用地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农用地的多宜性和利用多样性。,一、农用地的含义及其特点,(二)农用地利用特点,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优化农用地配置,提高农用地生产力水平;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农业景观。,二、农用地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义,二、保护意义,

3、合理规划、统筹安排;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三、保护原则,三、保护原则,维护农用地资源再生能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依据适宜性原则合理配置农用地 资源;加强土地整治,确保农用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健全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是实现农用地可持续管理的 基本保障。建立严格的农用地保护制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四、保护措施,四、保护措施,农用地转用管理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四、保护措施,四、保护措施,四、保护措施,四、保护措施,2.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能源、水利、矿山、交通、军事项目用地,国家级、省区级大型项目用地(含需要在城市建设区外单独选址的)大城

4、市的建设用地 基本农田,四、保护措施,四、保护措施,2.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除报国务院批准外的城市建设用地,县级市、县建设用地地、市以下批准的建设项目,两级审批,四、保护措施,四、保护措施,2.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乡镇企业、农村公共设施、农民宅基地等占用农用地,可授权地(市)级人民政府审批,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严峻!,耕地流失严重,人均占有量小,总体质量欠佳,后备资源匮乏,中国耕地保护的底线18

5、亿亩耕地红线,为什么要保护耕地?,2008年初世界范围的粮食涨价造成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成了热点问题。粮食自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更是这样。,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基本农田:为满足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基本农田占全国耕地的80%以上,基本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通过管理实现现有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2 耕地利用保护,一、基本概念,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已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水利水保设施的耕地,改造中的中低

6、产田,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自然性-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性提供农产品、轻工业原来来源;稀缺性对土地资源自然禀赋要求高;区域差异性地域分异;生态景观性生态系统,景观特征,二、耕地利用特点,利用特点,我国耕地资源状况,1、人均耕地少,分布不均衡,北京、天津、上海、湖南、浙江、广东、福建,人均0.093公顷,即1.4亩/人,我国耕地资源状况,2、耕地减少情况严重,1000万亩/年(8696年)300万亩/年(冻结期,9798年)

7、,69%结构调整31%建设占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浙江、四川、上海,国家建设,集体建设,个人建房,我国耕地资源状况,我国耕地资源状况,1999年,我国耕地资源状况,2001年,2002年,我国耕地资源状况,2005年,31.7%建设占用,58.4%生态退耕,1.9%农业结构调整,8%灾害损毁,我国耕地资源状况,我国耕地资源状况,2003年,我国耕地资源状况,3、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较低,北方地区:62%的耕地20%的水资源,水田与水浇地占39%,耕地坡度15度以上:14%,330公斤/亩,粮食净进口:800万吨(2004年),我国耕地资源状况,4、耕地退化现象严重,西北:

8、荒漠化黄淮海区:盐渍化东北地区:沼泽化西北华南:土壤侵蚀西南东南:土壤酸化南方:肥力减退发达地区:土壤污染,工矿业废水;酸雨;农药和化肥;固体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我国耕地资源状况,5、耕地后备资源有限,1亿亩,分布在西北、东北区,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734.33万公顷,其中西部地区547.53万公顷,中部地区65.40万公顷,东部地区121.40万公顷(摘自2003年国土资源公报),数量:基本实现占补平衡,质量:没有实现耕地生产力的平衡,开垦荒地数量最多的省区:内蒙、新疆、云南、黑龙江、广西,谨慎开垦后备资源,我国耕地资源状况,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耕地需求预测,矛盾?,土地集约化利用,协调?

9、,三、耕地利用与保护,保护措施,保持耕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优化用地结构;加大耕地开发整理力度;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建立和完善耕地利用与保护的法规、法律保障体系;严格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三、耕地利用与保护,保护措施,9.3 园地利用与保护,一、基本概念,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在0.5以上的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以上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特别注意,苗圃是固定的林木育苗地,属于林地而非园地。),集约性;景观价值性;社会需求性;区域适宜性。,二、园地利用特点,利用特点,加强园地资源保护名特优品种保护环境保

10、护生产基地保护科学编制园地规划用地选择耕作小区规划田间工程规划设计,三、园地利用与保护措施,保护措施,9.4 林地利用与保护,一、基本概念,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规定,林地指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中国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以上。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9.4 林地利用与保护,一、基本概念,总量不足,林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林地流失量较大,林木过伐严重,林地投入有待增加,9.4 林地利用与保护,生态性;经济性;生物多样

11、性;综合性;可再生性。,二、林地利用特点,利用特点,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消除噪声,美化环境,大量木材,竹材薪柴,植物性副产品,人参鹿茸,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强化林地资源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实行森林 限额采伐制度;引导节约用地,有效补充林地资源;多途径筹措资金,增加资金投入和强化监管 工作;加强对林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林地利用与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关于森林保护的法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修改森林法)1993年林地管理暂行办法2000年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2000年森林法实施条例2001年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理办法,9.5 草地利用与保护,一

12、、基本概念,草地,主要用于牧业生产的地区或自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干草原等统称为草地。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的地区。世界上的草地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我国各类草地面积达4亿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5。,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草地利用的生产性;草地利用的生态性;草地利用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二、草地利用特点,利用特点,皮,肉,奶,毛,加强草地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体系建设分季、分片轮牧,不断更新牧草封育草场建立防护区采取必要的水利措施清除毒害性草类防治鼠虫害防治草地火灾科学开展草地资源评价开展草地规划放牧地规划割草地规划科学制定草地自然保护区规划,三、草地利用与保护

13、措施,保护措施,9.6 其他农用地利用与保护,一、基本概念,主要指除上述以外的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晒谷场等用地。畜禽饲养地:以经营型养殖为目的的畜禽舍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设施农业:具有一定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候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的农业。,选址特殊性;规模集约性;草地利用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科学规划选址;建立循环利用的畜禽 饲养生态模式,一、畜禽饲养地,利用特点与保护措施,利用特点,保护措施,养猪场,二、设施农业用地,利用特点与保护措施,利用特点,保护措施,利用集约性;利用高效性。注重土壤肥力保护和现代化技术应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二、设施农业用地,利用特点与保护措施,利用特点,保护措施,农用地的分类及作用?,作业与思考,1,2,不同农业用地的利用特点及保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