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46961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警钟长鸣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放,医院感染暴发,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46人索赔两千多万。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安徽宿州眼球事件回放 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经调查,该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该事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极坏。,2008年9月,西安交大附属医院

2、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万!,【深度分析】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事实;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本次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1、控制院内感染的安全意识淡漠。2、手卫生的消毒设施不建全,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差。,【新闻延伸】1、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3、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2、免去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3、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4、交大一附院补偿每位死亡患儿家属18万元,并退已经缴纳的医疗费用。,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

4、、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对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重点医院感染控制的部门,应每季度进行监测。如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房、ICU、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供应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等。*当怀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学有关时,应

5、及时进行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空气1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物品和环境表面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医务人员手5 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消毒合格。*二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ICU 空气2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物品和环境表面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医务人员手5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为消毒合格。,环境卫生学

6、监测,*三类 儿科病房、妇检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普通病房和房间 空气500cf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物品和环境表面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医务人员手10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四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物品和环境表面1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医务人员手15cfu/cm2,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术语和定义,*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

7、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个人防护用品(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标准预防是成功的、有效的、经济的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预防是最节省成本

8、的健康投资。,穿,戴,标 准 预 防 措 施,常用的防护用品(一),常用的防护用品(二),口罩的正确佩戴(一),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於头顶後及颈後。,口罩的正确佩戴(二),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锐器伤的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不能松开,防止血液回吸,再用肥皂液和流水冲洗至不流血为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避免使用漂白剂(含氯消毒剂)及其他对皮肤有刺激性的洗剂。必要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

9、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针刺伤处置五步法,第一步:挤血 第二步:冲洗 第三步:消毒 第四步:包扎 第五步:上报,医疗废物分类,2003年(5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感染性废物(1),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

10、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感染性废物(2),*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论是否剪除针头,是否被病人体液、血液、排泄物污染,均属于医疗废物,不需要浸泡毁形,不一对一更换,打包称重量。*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

11、、注射器、输液器*各类医用锐器,包括:各种刀具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青霉素类小药瓶不属于医疗废物)等*有切割作用的器械*碎玻璃、钉子等*不论是否污染,均属于高度危险废物,药物性废物,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菌药物、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3、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化学性废物,*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戊

12、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医疗废物的收集(小结),*专人负责;*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 利器收集盒;*非利器 包装袋;*包装物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统一标识;*收集中发生泄漏,及时消毒清理;*破损的包装物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包装容器(物),*实行分类包装,共三类。*包装袋:污染敷料等不损伤包装物的废物。*利器收集盒:易损伤包装物的利器、污染的血制品、重金属废物、血尿标本等。*周转箱: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包装物的要求:黄色;有统一标识;无污染;无破损;符合装量要求。,一双没有洗的手比爬满蟑螂的手更可怕!,“手卫生”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手卫生*最简单、最有效

13、、最方便、最经济*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手卫生必备的设施,*洗手用水:流动水*水龙头:非接触式(重点部门)*清洁剂:肥皂、皂液(最理想)*手消毒剂:醇类、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碘和碘伏等*干手设施:纸巾、干手机、小毛巾等,WHO: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态度决定一切,*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

14、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什么情况下洗手,洗手六步法:打湿 取液 揉搓六步 冲洗 干燥 护肤,揉搓六步法,(1)掌心对(2)手指交叉(3)手指交叉 掌心搓揉 掌心对手背搓揉 掌心对掌心搓揉,揉搓六步法,(4)双手互握(5)拇指在(6)指尖在 搓揉手指 掌中搓揉 掌心中搓揉,卫生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揉搓六步方法相互揉搓双手,保证溶液充分接触到手的各个表面,直到干燥。(20-30s),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适用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等传染病。,适用于:肺结

15、核、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病历夹警示粘贴图,医技科室包括检验、放射、B超、心脑电图、病理、核磁等科室。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或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和处理,带有传染性检验标本,不仅使病人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传染,而且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高。,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Devine et al.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1;43;72-75Lemmen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4;56:191-197Trick et al.Arch Phy Med Reh

16、abil Vol 83,July 2002Walther et al.Biol Review,2004:849-869,接受检查的患者,存在各种隐性和显性的传染病,有很大的传染隐患;无传染病的患者,也会因病人各种不卫生因素,而使病原菌对诊疗环境和器械的污染。所以,疏忽管理,病原微生物会通过以下途径传播:受污染的环境与物品、诊疗器械与病人、医务人员与病人、病人与病人之间等链条,造成扩散、蔓延,导致医院内感染或流行。,根据医技部门复杂的院感因素与传播特点,制定相关院感管理制度,采取针对性院感防控措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制度,根据医技部门的特点,建立院感管理小组,制定院感管理职责、

17、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常规执行。,知识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6学时),同时进行问卷考试,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和预防院感的积极性。,配备设施,每个部门按需要配备洗手设施,灭菌、消毒剂,紫外线灯,空气消毒净化机,隔离和防护用品等。,规范管理,接诊病人时,室内保持通风状态,以减少菌尘污染。每天在检查前、后室内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净化机作空气消毒各一次。科室因技术操作需要不能打开门窗,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动态消毒。接诊结束,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规范管理,诊查床单、枕套每天更换,传染病患者用一次性床单。水池、水龙头、桌椅、门把手,

18、每天清洗或擦拭。遇病人特别是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时,洒上有效氯1000/L消毒液及时清除。地面或物表沾有血液、体液污染用消毒液抹擦。,规范管理,检查仪器,非病人接触部位用清水抹擦,病人接触部位用酒精擦拭,遇传染病患者,B超探头套用保护隔膜,做到一用一更换,不能套用薄膜的部件及时消毒,未消毒不能用于下一个病人。,规范管理,检验科采血脉压带和纸手垫一人一用一更换,静脉和微量采血一人一针一管或一片;对疑似爱滋病、性病、传染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严加防范,进入生物安全柜操作,工作人员穿隔离衣、帽子、眼罩、口罩、隔离鞋等;检测操作完后,按规范程序脱隔离衣物,并严格洗手和进行手的消毒。,规范管理,病人咳嗽、打喷

19、嚏等引起空气污染;检验标本离心操作造成气溶胶,标本外溢致台面和地面污染;诊查器具用于各类病人染上许多病原微生物;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用后的采血器具和一次性用具等,均是病原菌繁殖和栖息的良好条件。如不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会直接污染医院环境,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不注意消毒隔离和手的卫生,直接污染自己和病人。,规范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用后的棉签、手套一次性用品等医疗废物,收集于黄色塑料袋;检验标本收集于防渗漏的医疗废物容器,用后的一次性锐利器具放入锐器盒,微生物培养皿和菌种,先高压灭菌后,再放入医用垃圾袋,每天交接于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并登记,送本地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销

20、毁。,微生物学监测,对医技科室微生物学监测列入院感管理科重要工作之一。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诊疗器械如胃肠镜、B超探头、心脑电图检查仪器及附件、放射科CT、拍片床、门把或门的手触部位等项目,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目的是督促医技科自觉履行常规的消毒隔离和管理工作,跟踪了解药械的灭菌、消毒效果,以保证灭菌和消毒质量。,监督检查,院感科每个月或每季度,对医技科室进行院感工作监督检查,观察和了解医技人员院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按“院感管理质量考核标准”,对检查情况进行现场反馈。,当前存在的问题,医技科室是当前各家医院院感管理的薄弱部门。原因一是,将重点放在手术室、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部门,

21、而忽视医技部门的严格管理;原因二是,该科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普遍淡漠,认为大多做诊断性检查,不侵入无菌组织,消毒隔离不重要,故存在疏忽大意。如B超和放射科检查操作时又不宜打开门窗,病人多时室内空气混浊,菌尘密度增加;医技人员对病人连续操作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进行标本离心和检验时不戴口罩帽子;为了单纯保护自己,某些检验采血人员戴着手套操作,从上班到下班不更换,将血液交叉污染于病人;B超探头、心电检测器具等不消毒,床单不每天更换。,医德要求与职责,医务人员都有预防医院感染的义务,为了病人和自己的安全必须做到:按规范执行院感防控工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做好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每项诊疗操作既保证患者也注意自己的安全。用严格、科学的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安全的就诊、检查环境,使病人免受医院感染因素的侵袭,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和医德要求。,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