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学与译介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5652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学与译介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媒介学与译介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媒介学与译介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媒介学与译介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媒介学与译介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介学与译介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学与译介学.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媒介学与译介学,主要教学内容:,一、媒介学的定义 二、媒介学的研究内容三、媒介学中的翻译四、译介学的定义及其兴起五、创造性叛逆六、译介学的研究范畴,一、媒介学的定义,媒介学(Mesology)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渊源学相对而提出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它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1、媒介,1.媒介可以是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中间起交流、影响与传递等中介作用的东西;2.媒介也可以是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3.媒介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个组织、在某种环境中起传递作用的人和事物。,2、媒介的具体表现,

2、1、译作或译者;2、语言知识或语言学家;3、评论文献与报章杂志;4、旅游与观光客;5、一种因为地理与文化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国际公民。,二、媒介学的研究内容,从逻辑上来讲,媒介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一国作品输入另一国之方式、作品流传的中介等;某国作家模仿或接受另一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其他个人或群体的中介进行的。它通过人(包括译者和翻译、文学的媒介、个人媒介者、媒介的环境等)、书籍(包括对语言的了解、译著、评论文章、杂志和日报、旅游等)、文学团体和社会环境等中介来进行实证性研究,包括:1.个体媒介;2.团体媒介;3.文字资料媒介,1、个体媒介,在媒介学研究中,“个体”媒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个

3、体媒介者,常常是以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群体的影响起到媒介者的作用。,举例1:闻一多的诗受18世纪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的影响。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和英国诗歌之间起到了媒介者的作用。,举例2:爱伦坡借中国现代文学这个媒介,将欧洲文坛的“世纪末”风气传入中国,广泛影响了李健吾、郁达夫、田汉等人的创作。这是个体对群体所起的媒介作用。,2、团体媒介,团体媒介是指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团体,如沙龙、新闻、杂志和社会环境组成。在中国的五四运动后,就出现了很多文学团体,各自推崇某种西方文艺思潮。,举例1: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的“创造社”对西方唯美主义和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进行了大力介绍和学习。,举例2:由鲁迅支持和

4、领导的“未名社”,以未名丛刊为媒介对俄国文学和当时的苏联文学进行了重点介绍和翻译。,3、文字资料媒介,文字资料媒介是最重要的一种媒介。文字资料包括那些对影响和传播起过重要作用的翻译作品、期刊、报纸等。另外,作家对外国语言和文字的掌握与了解也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学研究内容。,举例:如莫尔根和霍尔费尔德的英国期刊中的德国文学就是典型的文字媒介研究的例子。还有中国的专门介绍外国文学的期刊,如世界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三、媒介学中的翻译研究,在媒介学中,译者和翻译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既涉及实证性的研究,又涉及变异性研究。媒介学中重点是翻译的实证性研究这一部分。翻译的完整意义是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另一种

5、语言表达出来。直译和转移、节译和改编等均为媒介学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媒介学的翻译研究注重“信、达、雅”。媒介学向译介学的转换,从媒介学到译介学:,翻译研究原来隶属于媒介学,后来随着翻译在国际文学交流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翻译问题在媒介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研究者的重点关注,便逐渐脱离了媒介意义上的研究,而更多地进入翻译的文化变异层面,成为比较文学中独立的研究类型。译介学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语词翻译研究的范畴,所强调的已不是传统的“信、达、雅”,而是“创造性的叛逆”,重点在于研究翻译中发生的种种“叛逆”也就是“变异”现象。,四、译介学的定义及其兴起,译介学的定义译介学的兴起译介学与媒介学之

6、翻译研究,1、定义:,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即“创造性叛逆”)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2、译介学的兴起,1)1931年,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正式讨论了“译本和翻译者”的问题,开比较文学翻译问题讨论之先河;2)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介学渐渐脱离媒介学而独立;3)80年代,布吕奈尔等人合著的什么是比较文学认为翻译是文学的一种接受,是对文学的创造性解读;4)日本的大塚幸男在其比较文学原理中详述了与比较文学有关的七个翻译问题: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翻译创

7、造的文体,直译与转译,自由翻译、篡改及改编,同一作品的几个译本比较,译著中的译者序言及解释,初译本的评价等;5)中国译介学就是在国外翻译研究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并渐渐发展成为独具中国比较文学特色的独立学科。,3、译介学与媒介学之翻译研究,译介学的主要内容是翻译研究,原本属于媒介学的实证性文学关系研究范畴,强调翻译如何作为中介起到交流和沟通作用的,是媒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今的译介学研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译介学的前提是“误读和误译的不可避免性”,因此,翻译必然产生变异,它主要关注文学翻译中的所谓“创造性叛逆”,亦即其产生变异的情况及其个人和文化的原因。,五、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法国文

8、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包括作为主体的译者、读者以及接受环境等方面的叛逆,即: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接受者即读者的创造性叛逆 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1、创造性叛逆,指跨语际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著对原著某种程度上的背叛与违逆,即译著不忠实于原著;同时,这种叛逆是具有创造性的,因为译者在文字转换中赋予了原著新的语言文化内涵,使原著获得了新的生命。“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指语言)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它第

9、二次生命。”埃斯卡皮,2、译者的创造性叛逆:,1)个性化翻译 2)误译与漏译3)节译与编译 4)转译与改编,1)个性化翻译:,译者因为个人学养、兴趣、个性等原因,往往构成各自的翻译原则或追求目标,如对拜伦和浮士德的翻译;特征之一是“归化”。所谓归化,其表面现象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但在深处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用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情况,如严复译天演论;特征之二是“异化”,即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如庞德译李白诗句“荒城空大漠”译成“Desolate castle,the sky,the wide desert”;例子,中俄的“三”和“七”、对“the Mil

10、ky Way”的翻译。,2)误译与漏译:,误译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与误释,凸显了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无意误译多因语言与文化差异造成,如对陶诗责子:“阿舒已二八”句的翻译;有意识的误译,是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理和接受习惯,故意改变原著的内容或意思,如苦难的历程“Road to Calvary”;漏译也分无意和有意两种:无意漏译多为一言半语,影响不大;有意漏译即为节译。,3)节译与编译:,二者都属于有意识型创造性叛逆。造成节译与漏译的原因很多,如为与译入国的习惯、风俗相一致,为迎合译入国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等因素的考虑,等等,如伍光建翻译法国大仲马的三个

11、火枪手(侠隐记)、蟠溪子与林纾等人翻译迦茵小传;编译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节译。编译者通常清理原著的情节线索,删除与主要情节关系不大的语句、段落甚至篇章,以简洁的形式介绍原著。,4)转译与改编:,转译又称重译,指的是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转译译作总会融入译者本人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而通过媒介语转译其它语种的文学作品必然会产生“二度变形”;转译中,媒介语的变化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我国50年代前、后的变化;改编不仅指文学样式、体裁的改变,也包括语言、文字的转换,如林纾译易卜生、朱生豪译莎士比亚。,2、接受者即读者的创造性叛逆,读者对译作的再创造多在译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比译者的再

12、创造更加自由,没有任何需要“忠实于原著的限制,故更富于创造性和叛逆精神;例如,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之于莎士比亚的接受与叛逆。,3、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接受环境主要指读者接受某部或某些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的环境常常影响接受者的接受选择与理解角度;如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伏尼契长篇小说牛虻随时代与环境而改变。,六、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1、翻译理论研究:,1)“如果翻译的本质在于求得和原著相似,那么任何翻译都是不可能的。”本雅明;2)翻译是理解世界的方式阐释学;3)解构主义对“原著”的消解德里达等。,2、翻译文本研究:,译介学的译本研究包括译本与原文的对

13、照、不同译本的比较、译本的变异等方面;但是,译介学的这些研究与传统译学的不同在于,译介学的研究诉求并不在于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它将翻译的叛逆视为必然而不是过错,所以它对译本的细读与勘校的研究用力较小;即便是细读与勘校其目的也在于借此对译本与原文之间的差异进行变异缘由的追溯和辨析。,3、翻译文学史研究:,1)翻译文学史首先是一部文学史;2)它应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作家、作品和事件。这里作家主要指翻译家,也包括被同化了的外国作家;作品指被翻译的外国作品;事件包括文学翻译事件和译作的传播、接受和影响的事件;3)翻译文学史关注的问题:不以建立一个完备的编年史体系为最终诉求;它虽然也注意译本之间的差异、翻译家的翻译观念与实践,但不是单纯作价值评判,而是努力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试图发掘影响文化交流的隐蔽的权力结构。,思考题:,译介学创造性叛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